
主编:傅伯杰
创刊:198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0933
国内统一刊号:CN 11-2031/Q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由于全球变化以及人类长期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大量生物种群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导致了物种种群特征的改变,进而影响到生物群落以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物种生态保护主要以生物种群为单位,以群落和生态系统为背景,而种群是联系生物个体和生物群落及生态系统的桥梁,因此,种群生态学的研究对生物物种的保护以及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有重要意义。
作为生态学研究的主流,种群生态学在理论和方法上仍是生态学研究中最重要也最活跃的领域之一。种群是同种个体通过种内关系组成的一个统一体或系统,它与环境相互作用,对其时空动态规律和调节机理、遗传组成和进化以及行为适应等的深入研究是了解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的基础和调控的关键。探讨生物种群特征及其变化与生态保护和恢复的关系,有利于丰富种群生态学的理论,扩展种群生态理论在生态恢复中的应用。
为加强国内外种群生态学科研工作者的交流与合作,为种群生态学家搭建深入交流的平台,促进中国生态学的发展,由中国生态学学会种群生态专业委员会主办,广西师范大学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二届全国种群生态学前沿论坛”将于2012年6月29日-7月1日在广西桂林市召开,诚邀有关专家、学者届时出席会议。
一、会议组织
学术委员会
主任:钟章成、徐汝梅
委员(按照姓氏拼音升序排序):董鸣、冯玉龙、何舜平、李庆军、苏智先、王刚、魏辅文、吴千红、杨允菲、杨持、于飞海、张大勇、祝宁
秘书长:陶建平
秘书:刘锦春、齐代华、林锋
组织委员会
主任:梁士楚、曾波
委员(按照姓名的拼音排序):李旭光、马姜明、陶建平、武正军
秘书长:武正军
秘书:马姜明
二、会议主题及内容
会议主题:生物种群与生态保护和恢复
主要议题:
1、生物种群与生物多样性和物种保育;
2、全球变化背景下的生物种群适应;
3、生物种群与生态入侵;
4、生物种群动态特征与生态保护;
5、生物种群退化生态的恢复与重建;
6、多尺度水平下的生物种群理论与研究方法;
7、其他与生物种群与生态保护和恢复相关的问题。
三、会议主办单位
会议主办单位:中国生态学学会种群生态学专业委员会
会议承办单位: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会议协办单位:广西珍稀濒危动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市生态学会
四、会议论文征稿
大会面向全球征集论文。提交的论文及摘要语种为中文/英文,字体为宋体/新罗马,单倍行距,标题行采用14号字,正文采用12号字。文字排版采用微软公司的WORD软件。摘要的字数在300至500字(不包括题目、作者姓名及所属单位、关键词、参考文献和作者简介等)。提交一篇摘要要求至少一名作者注册成为大会代表。请参会代表于2012年5月31日前提交论文及摘要。请以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下列邮箱:
林 锋:fable@swu.edu.cn
五、会议时间与地点
会议时间:2012年6月29日-7月1日,会期3天,会后安排生态考察。
会议地点:广西桂林市。
六、会议费用
除会议的特邀代表外,会议代表注册费为800元/人,学生注册费为400元/人。注册费包含资料费、餐费等。代表的住宿、交通费、生态考察费自理。如需提前预订宾馆,请在回执中注明,费用双人标准间:230元左右/间;单人间:280元左右/间;否则自行安排住宿。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陶建平
通讯地址:重庆北碚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邮编:400715
电话/传真:023-68252246/023-68254533 E-mail:taojp@swu.edu.cn
联系人:梁士楚
通讯地址:广西桂林市育才路15号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邮编:541004
电话/传真:0773-5840024;E-mail:taojp@swu.edu.cn
八、注意事项
会议日程安排请留意第二轮通知,第二轮通知将于2012年4月发出。
中国生态学学会种群生态专业委员会
二零一二年二月二十八日
主编:傅伯杰
创刊:198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0933
国内统一刊号:CN 11-2031/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