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旭,刘晓飞,叶 辉.云南主要有害实蝇种类及区划[J].生态学报,2010,30(3):717-725.
[2]申效诚,任应党,王爱萍,张书杰.河南昆虫、蜘蛛、蜱螨地理分布的多元相似性聚类分析[J].生态学报,2010,30(16):4416-4426.
[3]李东梅,高正文,付晓,吴晓青,吴钢.云南省生态功能类型区的生态敏感性[J].生态学报,2010,30(1):138.
[4]申效诚,张保石,张锋,刘新涛.世界蜘蛛的分布格局及其多元相似性聚类分析[J].生态学报,2013,33(21):6795-6802.
[5]夏霖,杨奇森,黄乘明,李友帮.广西陆栖兽类动物分布格局及区划探讨[J].动物分类学报,2002,27(2):393-402.
[6]徐廷志.云南甘蔷薇科植物的区系特征和地理分布[J].云南植物研究,2001,23(2):135-142.
[7]张胜勇,郭宪国,龚正达,张丽云,吴滇,王政昆.云南蚤类区系及分布特征[J].昆虫学报,2008,51(9):967-973.
[8]任珊珊,乔格侠,张广学.甘肃省蚜虫类物种多样性研究[J].动物分类学报,2003,28(2):221-227.
[9]魏刚 陈服官.贵州两栖动物区系及地理区划的初步研究[J].动物学研究,1989,10(3):241-249.
[10]艾尼瓦尔·吐米尔,古丽博斯坦·司马义,热依木·马木提,阿不都拉·阿巴斯.新疆平茶渍属地衣生态分布与地理区系成分分析[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9,27(1):102-107.
[11]左家哺,傅德志,廖仁彩,田伟政.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定量化研究-Ⅳ.应用模糊数学进行植物区系区划[J].植物研究,1996(1).
[12]张倩,钟金鑫.云南受威胁鱼类种类组成及其地理分布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13,24(5):1461-1467.
[13]陈瑞祥,林景宏.中国海及其邻近海域浮游介形类大尺度生态研究Ⅲ.浮游介形类的物种与生态类群多样性[J].生物多样性,1997(4).
[14]张文辉 卢涛周建云,康永祥马克明 刘国华.岷江上游流域种子植物区系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3,23(6):888-894.
[15]申效诚,孙浩,赵华东.中国夜蛾科昆虫的物种多样性及分布格局[J].昆虫学报,2007,50(7):709-719.
[16]徐宁,魏刚.贵州柏箐喀斯特台原森林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研究[J].四川动物,2007,26(2):350-353.
[17]王金亭,李渤生.西藏芜塘高原高寒草原的基本类型与特征[J].植物生态学报,1982,6(1):1-13.
[18]徐明;于晶;郭水良;曹同.世界砂藓属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其系统演化意义[J].植物研究,2013,33(4):441-447.
[19]许田,李政海,牛建明,鲍雅静,程岩,吕海燕,王海梅,高吉喜.纵向岭谷区不同景观类型的服务价值[J].应用生态学报,2008,19(9):2009-2015.
[20]杨大荣 李朝达.中国蝠蛾属昆虫的种类和地理分布研究[J].昆虫学报,1996,39(4):413-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