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37卷第9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封面+目次
    2017, 37(9):0-0.
    [摘要](1355) [HTML](0) [PDF 976.73 K](1171)
    摘要:
    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水生食物网中的传递行为
    冯秋园 万祎 刘学勤 刘永
    2017, 37(9):2845-2857. DOI: 10.5846/stxb201602040256
    [摘要](3177) [HTML](714) [PDF 1.33 M](2077)
    摘要:
    食物网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水生生态系统中传递的重要途径,了解其传递行为与机制是POPs生态暴露风险评价的科学基础。从4个方面展开了讨论和分析:①食物网主要特征(营养级和食物链长度)与POPs环境行为的关系;②POPs在底栖及底栖-浮游耦合食物网中的环境行为;③微食物网对POPs环境行为的作用;④食物网的变化对POPs环境行为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①已有研究对水生生物中POPs生物放大作用存在较大争议。一般营养级越高,POPs生物富集性越强,但由于各种生态和生理性质的影响,也存在例外情况。食物链长度与POPs生物富集性呈正相关。②POPs通过底栖食物网将沉积物中的POPs向上传递,底栖-浮游食物网的耦合提高了高营养级消费者的暴露风险,目前就POPs在底栖食物网中的生物放大性是否大于浮游食物网存在争议。③微生物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是吸附POPs的重要载体。另,沉积物中的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质,将POPs释放到水柱中。微生物降解也是环境中POPs脱离环境的重要途径。④在内、外压力下,食物网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使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方向和效率发生改变,并与环境理化性质的变化互相耦合,影响POPs的环境行为。当前研究的重点多集中在POPs在浮游食物网,尤其是高营养级浮游食物网中的环境行为,对POPs在底栖及底栖-浮游耦合食物网和微食物网中环境行为的研究相对缺乏。有关POPs在食物网中环境行为的研究多集中在食物网的某个部分,时间尺度较短,缺乏对POPs环境行为动态变化的研究,未来需深入开展多尺度和多角度的POPs在食物网中环境行为的动态变化研究。新型POPs的生产和使用量不断增加,但有关其在食物网中环境行为的相关分析还较为匮乏,需加强研究。
    3  高山林线变化的更新受限机制研究进展
    沈维 张林 罗天祥
    2017, 37(9):2858-2868. DOI: 10.5846/stxb201601230158
    [摘要](2756) [HTML](589) [PDF 1.15 M](1653)
    摘要:
    全球林线位置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表现为上升、无变化或下降等截然不同趋势,表明影响林线位置及动态的因子十分复杂,除了较普遍认为的低温调控机制外,还存在其它控制林线位置变化的机制。林线向上迁移开始于种子向林线以上的传播及幼苗在林线以上的定居,这些过程中的限制因子均会影响林线的位移,因此研究更新过程及其限制因子对理解高山林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主要从种子和幼苗两个关键阶段综述高山林线森林更新的研究进展。在种子阶段,夏季积温不足导致种子产量和活力下降,风速过低和浓密灌丛限制种子向林线以上传播,近地表的霜冻/水分胁迫和灌木释放的化感物质会阻碍种子在林线以上萌发。在幼苗阶段,除冬季低温外,生长季内较大的温度日振幅和偶然出现的冻害事件也是导致幼苗死亡的重要原因,而低温环境下的强烈光照引起的低温光抑制会显著降低生长季的光合作用;土壤低温、由土壤温度昼夜变化引起的冻举事件、夏季土壤干旱可能会导致幼苗光合作用下降和死亡率上升;积雪太浅会导致生长季早期幼苗水分供应的严重缺乏,但积雪太深会导致幼苗感染真菌的可能性增加;浓密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以及植食动物的啃食也会降低林线以上的幼苗存活率。气候变暖对林线幼苗定居的影响复杂且具有很大不确定性,需要进一步研究气候变暖导致的环境因子变化对林线更新各关键阶段的影响。未来气候变暖无疑会导致生长季起始日提前,结束日推迟,这很可能会增加生长季期间尤其是早期的低温冻害事件,对高山林线树种幼苗的存活具有重要影响。在未来研究中,需要找出定义生长季冻害事件的温度阈值,利用长期气象观测数据分析增温背景下生长季早期冻害事件特征的变化趋势,并进一步开展野外模拟增温实验以深刻理解林线树种的种子萌发和幼苗定居与生长季冻害事件的关系,加强对不同地区林线树种的繁殖策略研究,这将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不同区域林线的形成机制并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林线的动态变化趋势。
    4  碳税和硫税治理下中国未来的碳排放趋势
    黄蕊 刘昌新 王铮
    2017, 37(9):2869-2879. DOI: 10.5846/stxb201602010232
    [摘要](2255) [HTML](448) [PDF 1.95 M](1703)
    摘要:
    基于气候治理背景,计算模拟了征收碳税和硫税后的经济影响和减排效果。结果发现,基准情景下,中国经济将保持不断增长的趋势,到2100年,GDP总量将达到69.95万亿美元,碳排放呈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高峰值出现在2034年,碳排放高峰为3832MtC。在收税治理策略下,无论单独征收硫税还是单独征收碳税,我国的GDP均会受到影响,碳排放都会减少。同时征收碳税和硫税,碳排放显著降低,碳排放高峰出现在2031年,峰值估计为3111MtC,较基准情景下碳排放高峰降低了721MtC,高峰值出现的年份也提前了3a,完全满足2030年左右实现碳高峰的承诺。
    5  小兴安岭天然森林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碳源/汇
    李娜 牟长城 王彪 张妍 马莉
    2017, 37(9):2880-2893. DOI: 10.5846/stxb201601250174
    [摘要](2100) [HTML](426) [PDF 1.60 M](1902)
    摘要: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与相对生长方程法,同步测定小兴安岭7种天然沼泽湿地(草丛沼泽-C、灌丛沼泽-G、毛赤杨沼泽-M、白桦沼泽-B、落叶松苔草沼泽-L-T、落叶松藓类沼泽-L-X、落叶松泥炭藓沼泽-L-N)的土壤呼吸(CO2、CH4)净碳排放量、植被年净固碳量,并依据生态系统净碳收支平衡,揭示温带天然沼泽湿地的碳源/汇作用规律。结果表明:①7种天然沼泽CH4年通量(0.006-7.756 mg m-2 h-1)呈M(高于其他类型1.0-1291.7倍,P < 0.05)> C、G、B(高于针叶林沼泽17.7-649.0倍,P >0.05)> 针叶林沼泽变化趋势,其季节动态存在3种类型(C、G单峰型、M、B多峰型及针叶林沼泽排放与吸收交替型);②其CO2年通量(157.40-231.06 mg m-2 h-1)呈G(高于森林沼泽28.7%-46.8%,P < 0.05)> C(高于森林沼泽7.4%-22.5%,P > 0.05)> 森林沼泽的变化趋势,其季节动态存在2种类型(C、G、L-X和L-N双峰型和M、B、L-T单峰型);③C、G、M、B、L-N CH4排放仅受0-40 cm不同土壤层温度所控制;7种天然沼泽土壤CO2排放均受气温及0-40 cm不同土壤层温度所控制,但B、L-X、L-N受温度与水位综合控制;④其植被年净固碳量((2.05±0.09)-(6.75±0.27)tC hm-2 a-1)呈C(高于其他类型65.4%-229.3%,P < 0.05)> G、B、L-T、L-X、L-N(高于M 80.0%-99.0%,P < 0.05)> M变化趋势;⑤7种天然沼泽的碳源/汇(-2.32-2.09 tC hm-2 a-1)作用不同,C、B和L-N为碳吸收汇(C强汇、B和L-N弱汇),M、G、L-T和L-X则为碳排放源(M、G强源、L-T和L-X弱源)。因此,温带小兴安岭草丛沼泽为碳强汇、灌丛沼泽为碳强源、森林沼泽基本维持碳平衡(除M外)。
    6  抚育对林地土壤碳释放的影响——基于Yasso07估算
    罗春林 侯琳 白龙龙 耿增超 和文祥
    2017, 37(9):2894-2903. DOI: 10.5846/stxb201601270197
    [摘要](1963) [HTML](504) [PDF 1.22 M](1476)
    摘要:
    间伐是森林经营的有效措施之一,其能减少林木枯损,有利于林下植被生长和植物种群更新,但也可改变森林小气候,从而影响林地土壤碳释放。以秦岭火地塘林区松栎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运用Yasso07模型模拟了不同间伐强度和间伐残留物移除强度下林地土壤CO2释放。结果表明:(1)针叶树种(油松Pinus tabulaefomis、华山松Pinus armandi)和阔叶树种(锐齿栎Quercus aliena var. acutesrrata)叶凋落物化学组分有较明显差异,针叶树种酒精溶解性化合物(ESC)和水溶性化合物(WSC)含量明显低于阔叶树种,其不溶性化合物(NSC)含量明显高于阔叶树种;(2)凋落物化学组分对林地土壤CO2释放有显著的影响;(3)在研究两个控制因子中,间伐强度是影响林地土壤CO2释放的主导因子,间伐后林地土壤CO2释放量有升高趋势;当间伐强度为12.38%,间伐残留物移除强度为53.18%时,林地土壤CO2释放量最小,为15.318 Mg hm-2 a-1
    7  农地利用碳强度及可持续性动态变化——以山东省平度市为例
    吴金凤 王秀红
    2017, 37(9):2904-2912. DOI: 10.5846/stxb201601180120
    [摘要](1673) [HTML](389) [PDF 1.34 M](1243)
    摘要:
    以中国东部山东省平度市为案例区,通过识别重要的农地利用碳排放源和构建碳排放测算体系,包括农用化学物质投入间接碳排放、耗能碳排放、氮肥施用后导致的土壤直接N2O释放、秸秆燃烧碳排放和牲畜养殖CH4和N2O排放,测算了1995-2013年农地利用的碳排放量;结合农产品产值分析了农地利用碳强度变化特征,结合农作物碳吸收分析了农地利用的碳可持续指数的变化规律。研究得出:(1)1995-2013年平度年均碳排放量的次序是:农资投入22.50万t > 牲畜养殖17.41万t > 秸秆燃烧6.62万t,其中秸秆燃烧碳排放呈逐年增加态势,而农资投入和畜牧养殖均呈逐年减少趋势。(2)平度农地利用碳强度变化结果表明,农产品产值增加速度超过农地利用碳排放速度,单位产值碳排放已从1995年的1.24 t/元降至2013年的0.35 t/元。(3)碳可持续性指数变化特征表明,平度农地利用过程中碳吸收大于碳排放,且碳可持续性指数以年均7.12%速率增长,故平度农作物生产期的碳吸收能够完全消纳农地利用过程中所产生碳排放。该研究不仅为中小尺度以及我国东部区域的农地利用碳排放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而且有益于推进我国农业的碳减排,并为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中LUCC、碳循环等重大问题的研究提供基本素材。
    8  黄土丘陵区撂荒群落演替序列种根系对氮素施肥方式和水平的形态响应
    王雁南 杜峰 隋媛媛 高艳 李伟伟 王月
    2017, 37(9):2913-2925. DOI: 10.5846/stxb201601180124
    [摘要](1939) [HTML](505) [PDF 2.41 M](1531)
    摘要: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黄土丘陵区撂荒群落演替序列种(即,黄土丘陵区摞荒群落演替主要阶段的优势种)根系对氮素施肥方式和水平的形态响应,对了解我国氮沉降增加背景下的群落生态效应及人为施肥干扰促进植被恢复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测试并分析了6个演替序列种在不同施氮方式(匀质和异质施氮)和水平(高、低和无氮对照)条件下植株个体生物量指标(地上及地下生物量和根冠比)、根系形态指标(根长、直径、表面积、比根长和比表面积)的变化及其差异显著性;并且利用根钻法和单样本T检验比较了异质施氮方式下施氮斑块与不施氮斑块根系形态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1)6种演替序列种地上、地下生物量和根冠比存在种间固有差别,施氮方式和水平整体上对三者无显著影响;施氮方式和植物种类对根冠比存在显著交互作用,说明个别种的根冠比对施氮方式响应明显,其中猪毛蒿根冠比在异质施氮方式下显著高于匀质施氮。2)6种演替序列种根系塑形指标包括比根长、比表面积和直径存在种间差别,并且施氮水平对比根长影响显著,高、低施氮水平下比根长都显著低于不施氮对照。3)狗尾草和铁杆蒿分别在异质高氮和异质低氮条件下施氮斑块根系生物量密度显著高于未施氮斑块;猪毛蒿在异质高氮条件下施氮斑块发生了更多的伸长生长,其根长、根表面积、比根长和比表面积在施氮斑块中的密度显著高于未施氮斑块;猪毛蒿和狗尾草在异质高氮条件下,以及白羊草在异质低氮条件下,其根系直径在施氮斑块显著小于未施氮斑块。从根系形态变化敏感性和施氮对促进植物生长来看,演替过程中演替序列种对施氮响应的敏感性总体上呈降低趋势,前期种对施氮响应更敏感,从施氮获利也更多,因而恢复前期进行人为干扰促进植被恢复效果也会更好。
    9  基于秸秆还田条件下的黄灌区稻旱轮作土壤硝态氮淋失特征研究
    杨世琦 韩瑞芸 王永生 刘汝亮 谢晓军 杨正礼
    2017, 37(9):2926-2934. DOI: 10.5846/stxb201602020237
    [摘要](1811) [HTML](394) [PDF 1.62 M](1444)
    摘要:
    宁夏引黄灌区农田面源污染较为严重,区内大部分排水沟水质为劣Ⅴ类,其主要污染物硝态氮与铵态氮。设置常规施肥(CK)、常规施肥条件下施用4500kg/hm2(T1,半量还田)和9000 kg/hm2(T2,全量还田)秸秆3个处理。利用树脂芯法吸附10、20、30、60、90cm土层的硝态氮流失量。2009-201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能够减少土壤30cm土层的硝态氮淋失。与对照硝态氮淋失量(15.76 kg/hm2)相比,T1(13.76 kg/hm2)与T2(13.74 kg/hm2)均达到显著差异(P < 0.05),淋失量分别减少12.71% 和 12.84%,T1与T2没有达到显著差异。秸秆还田对土壤硝态氮淋失的影响效应主要体现在30cm土层处,10、20、60与90cm土层处的处理与对照都没有达到显著差异。秸秆还田提高了30cm土层的土壤有机质与土壤总氮,与对照(13.78 g/kg)相比,T1与T2土壤有机质分别提高0.89 g/kg和 1.24 g/kg;试验结束后,对照、T1和T2的总氮是达到0.64、0.66 和 0.69 g/kg,与对照相比,处理分别提高了2.76%和6.83%。秸秆还田有助于作物增产,T1与T2的水稻平均增产9.24%和10.37%,小麦增产10.11% 和11.51%。
    10  烟气脱硫石膏对滨海农耕土壤磷素形态组成的影响
    贺坤 李小平 周纯亮 周建 董珑丽 毛玉梅
    2017, 37(9):2935-2942. DOI: 10.5846/stxb201601170111
    [摘要](1842) [HTML](477) [PDF 1.26 M](1513)
    摘要:
    为探明不同烟气脱硫石膏施用量对滨海农耕土壤中的全磷、有效磷、无机磷组分等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的方式,分别在试验区土壤中施加0t/hm2、15t/hm2、30t/hm2、45t/hm2烟气脱硫石膏。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的土壤全磷含量无显著差异,而土壤中的有效磷和渗滤液中的可溶性磷含量则随着烟气脱硫石膏施入量的增加而降低;施入烟气脱硫石膏后农耕土壤中无机磷含量显著增加,其中又以磷酸钙盐含量的增加为主,磷酸钙盐中的Ca2-P、Ca8-P和Ca10-P含量分别增加了30.8%-68.9%、35.2%-66.3%和7.3%-17.8%。烟气脱硫石膏的施用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效磷的降低和无机磷组分中磷酸钙盐的增加并未影响到植物对磷素的吸收。因此,烟气脱硫石膏能有效地固定滨海农耕土壤中的溶解态磷,控制土壤过量磷素向水体迁移,降低附近水体富营养化发生的机率,保障区域水体生态系统环境安全。
    11  北京市四环路及路旁绿地CO2变化特征及来源分析
    张骁博 孙守家 郑宁 郭佳 舒健骅 李春友
    2017, 37(9):2943-2953. DOI: 10.5846/stxb201601200132
    [摘要](1824) [HTML](409) [PDF 3.99 M](1417)
    摘要:
    城市大气中CO2的变化特征及来源解析是制定节能减排措施的重要依据,对比非采暖季与采暖季北京市四环路(阜通东大街-京密路)路旁及距离道路100 m绿地中不同高度大气中CO2浓度,并利用Keeling plot方程结合IsoSource软件进行分析,以期获得不同季节CO2变化特征及定量估算其来源。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CO2中具有差异显著的δ13C值,其中:土壤呼吸(-18.92‰)> 植物呼吸(-23.40‰)> 燃煤废气(-24.10‰)> 机动车尾气(-28.14‰)> 天然气废气(-33.34‰)。路旁和绿地的大气CO2浓度在采暖季中分别比非采暖季中高26.2%和41.2%,路旁与绿地的大气CO2浓度在非采暖季中差异显著而采暖季中无明显差异。在非采暖季中,CO2浓度在6:00和20:00时较高,路旁大气CO2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绿地大气CO2浓度在8 m处最高,日变化明显。在采暖季中,CO2浓度与车流量有相似的日变化趋势,在8:00和19:00时较高,路旁和绿地处大气CO2浓度都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路旁和绿地的大气CO2来源差别明显,非采暖季中路旁大气CO2主要来自于机动车尾气而绿地中大气CO2主要来自于土壤和植物呼吸,在采暖季中路旁及绿地中大气CO2的来源差别较小,主要来自于燃煤废气和机动车尾气。
    12  城市住区形态时空模拟——以厦门岛为例
    王进 吝涛 张国钦
    2017, 37(9):2954-2969. DOI: 10.5846/stxb201602060266
    [摘要](2560) [HTML](495) [PDF 15.26 M](1049)
    摘要:
    住区形态变迁受到人口迁移、住区满意度和低碳城市发展政策等因素的限制,常用的土地利用模型难以有效表征这一相互制约关系,使得这方面的研究仍然相对不足。通过耦合SD模型和CLUE-S模型,充分发挥了2个模型在宏观情景模拟和微观土地分配上的优势,模拟了住区、人口、住区碳足迹等制约因素的相互关系,为住区形态变迁时空模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以厦门岛为例,根据研究区历史统计数据、问卷调查数据构建了住区形态变迁SD模型,模拟了基准情景、紧凑情景和低碳情景3种不同发展情景下各类住区类型的用地需求,结合CLUE-S模型预测了3种情景下2009年-2020年各类住区类型的用地范围。结果表明,基准年住区类型Ⅰ、Ⅱ、Ⅲ三者占地面积比例为1:1.18:0.83,基准情景下2018年住区类型Ⅲ将成为主要的住区类型。低碳发展和紧凑发展是惯性发展的两种极端情况,体现在总住区面积、人均住宅面积和人均碳足迹大小的变化,但是对厦门岛总人口数量的影响并不大。根据目前厦门的发展趋势,低碳发展情景与紧凑发展情景相结合可能更靠近现实。在空间分布上,住区类型Ⅰ未来不再新建;住区类型Ⅱ遵循现状继续发展的惯性较大;住区类型Ⅲ分布在征地成本相对较低的区域。模型模拟结果能够为住区用地规划、住区发展对策建议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13  城市生态系统休闲娱乐服务支付意愿及价值评估——以成都市温江区为例
    曹先磊 刘高慧 张颖 李秀山
    2017, 37(9):2970-2981. DOI: 10.5846/stxb201602010228
    [摘要](2930) [HTML](577) [PDF 4.13 M](2374)
    摘要:
    城市生态系统为居民提供了供给服务、环境调节服务和休闲娱乐等精神文化服务。从现代消费选择理论出发,建立居民接受城市生态系统休闲娱乐服务支付意愿模型,采用Logit模型、Oprobit模型和实际调查数据,分析了居民对温江区城市生态系统休闲娱乐服务的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并运用CVM方法对其休闲娱乐服务价值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1)居民支付意愿与支付数量在成都市区均低于温江区,两者支付意愿率分别为60.3%和69.1%,支付意愿值为127.1元/a和142.5元/a;(2)居民支付意愿和支付数量不仅是收入水平的体现,也是居民对城市生态系统内部基础设施服务和便利程度的主观评价,以及再次获取服务意愿等非经济因素的体现;居民受教育程度和再次获取服务的意愿对支付数量有负影响,这反映了人们对城市生态系统休闲娱乐服务认识与支付行为的偏差和"搭便车"的侥幸心理。(3)基于平均支付意愿,温江区城市生态系统休闲娱乐服务价值为4.1亿元,在城镇化不断推进和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较大的潜在休闲娱乐服务价值。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14  基于三维生态足迹模型扩展的土地承载力指数研究——以温州市为例
    靳相木 柳乾坤
    2017, 37(9):2982-2993. DOI: 10.5846/stxb201601310224
    [摘要](2327) [HTML](456) [PDF 2.98 M](1595)
    摘要:
    生态足迹模型是土地承载力评价的重要方法。通过将Niccolucci三维生态足迹模型中足迹深度的取值范围从大于等于1扩展到大于等于0,将生态盈余状态的分析纳入一个统一的三维模型框架,实现了自然资源消费对资源流量和资源存量占用程度在核算上的统一。以温州市为例,运用扩展后的三维模型计算了2000-2012年间温州市的生态足迹、足迹深度、生态赤字(盈余)。在此基础上,引入粮食压力指数、水资源压力指数、碳汇压力指数、建设压力指数和土地综合负担指数等土地承载力评价指数,判断当前市域土地是否处于超载状态,以及超载程度。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2年间,温州市人均生态足迹从整体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人均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基本保持不变,生态赤字严重且逐年上升,温州市土地承担着巨大压力;2000-2012年间温州市足迹深度在4-6之间,自然资源流量远远不能满足自然资源需求,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存量来支撑当前的发展和消费;温州市粮食压力指数、水资源压力指数、碳汇压力指数、土地综合压力指数均大于1,耕地、水域、林地均处于超载状态,且自2000年以来,温州市土地所承载的自然资源消费压力是其承载能力的4倍以上。
    15  中国西北干旱区蒸散发时空动态特征
    邓兴耀 刘洋 刘志辉 姚俊强
    2017, 37(9):2994-3008. DOI: 10.5846/stxb201601270190
    [摘要](2929) [HTML](681) [PDF 14.31 M](2078)
    摘要:
    利用MODIS ET数据集中2000-2014年的地表实际蒸散发量产品,运用变异系数、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与Mann-Kendall检验和Hurst指数法,研究了中国西北干旱区蒸散发的空间格局、不同维度的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变化特征及未来趋势预测。结果表明:(1)2000-2014年全区蒸散发量总体较小,蒸散发量小于200 mm的区域占总面积的38.329%。在空间上ET自山区向两侧平原减少,不同土地覆盖的ET大小为:林地 > 农用地 > 草地 > 稀疏植被。受降水和土地覆盖的综合影响,ET的高值区(>400 mm)主要在降水丰富的山区林地和草地,而低值区(< 200 mm)主要在降水较少的平原稀疏植被区和草地。(2)近15年全区蒸散发变异程度不明显,以相对较低的波动变化为主。各亚区内波动较低区域的比例为:北疆 > 天山 > 祁连山 > 内蒙西部 > 河西走廊 > 南疆。(3)15年间全区年均蒸散发量呈波动变化,总体有微弱的减小趋势,变化率为-0.9348 mm/a。基于像元尺度的分析也表明全区ET以减小的变化趋势为主,但各亚区的减小程度各异:天山 > 内蒙西部 > 河西走廊 > 北疆 > 祁连山,仅南疆有增加趋势。(4)全区ET的Hurst指数均值为0.689,Hurst指数大于0.5的范围所占比例为80.033%,未来全区蒸散发的变化趋势以持续性减小为主。其中22.003%区域的变化趋势无法确定。未来各亚区ET的减少趋势为:内蒙西部 > 天山 > 河西走廊 > 北疆 > 祁连山 > 南疆。
    16  玛纳斯河流域盐渍化灌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研究
    张添佑 王玲 王辉 彭丽 罗冲
    2017, 37(9):3009-3018. DOI: 10.5846/stxb201601310225
    [摘要](2343) [HTML](408) [PDF 29.39 M](1306)
    摘要:
    土壤盐渍化已成为全球性问题,给生态环境及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威胁。为了快速、准确评价土壤盐渍化给区域生态坏境带来的影响,该文提出了新的完全基于遥感数据的遥感生态指数(SSEI,Soil Salinization Ecology Index)来监测玛纳斯河流域盐渍化灌区生态环境变化。该指数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耦合与土壤盐渍化相关的土壤盐度、地表反照率、植被覆盖度和土壤湿度四大地表参数,指数构建是数据本身性质所决定,不同于以往遥感与非遥感指数加权叠加易受人为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耦合与盐渍化信息相关的各遥感指数得到的生态指数,能够对土壤盐渍化影响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快速、定量、客观的监测。将该指数应用到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灌区,结果表明在近26年优和良等级生态环境面积增加了12.89%,这说明灌区生态环境有所改善。该研究对土壤盐渍化监测与评价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17  降水和氮沉降增加对草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闫钟清 齐玉春 彭琴 董云社 郭树芳 贺云龙 王丽芹 李兆林
    2017, 37(9):3019-3027. DOI: 10.5846/stxb201601260184
    [摘要](2291) [HTML](408) [PDF 1.31 M](2145)
    摘要:
    为探究降水和氮沉降增加对草地生态系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于2014年生长季在内蒙古温带典型羊草草原开展了野外原位控制实验。试验共设置降水(对照,W0,自然降水;W15,增加15%的年均降水量)、施氮(对照,CK,0 kg N hm-2a-1;低氮,LN,25 kg N hm-2a-1;中氮,MN,50 kg N hm-2a-1;高氮,HN,100 kg N hm-2a-1)及其交互作用等8个不同的处理水平来模拟降水和氮沉降增加的全球变化情景,分别定量探讨了不同水、氮添加条件下草地表层土壤中与氮循环相关的蛋白酶,脲酶,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月动态变化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降水条件下,不同施氮水平蛋白酶、脲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无显著差异,亚硝酸还原酶活性相比于对照显著降低;在增加降水条件下,不同施氮水平对蛋白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未产生显著性影响,高氮水平显著降低脲酶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不同施氮水平是否添加降水对亚硝酸还原酶活性无影响,而增添降水使低氮处理的蛋白酶活性和中、高氮处理水平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加、高氮处理的脲酶活性降低。降水在影响蛋白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方面具有主效应,氮沉降在影响亚硝酸还原酶活性方面具有主效应,而降水和施氮处理未表现出明显地交互作用。土壤亚硝酸还原酶活性与土壤碳氮比和NH4+-N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与NO3--N含量显著正相关。
    18  高山森林粗木质残体附生苔藓植物的重金属吸存特征
    王壮 杨万勤 吴福忠 常晨晖 李俊 汤国庆 汪沁
    2017, 37(9):3028-3035. DOI: 10.5846/stxb201601210143
    [摘要](2065) [HTML](394) [PDF 1.80 M](1463)
    摘要:
    粗木质残体及其附生苔藓植物是高山森林生态系统中两个相互联系的基本组成部分,二者的相互作用可能影响森林生态系统重金属循环,但有关不同类型和不同腐解等级粗木质残体对附生苔藓植物重金属吸存特征尚不清楚。因此,于2015年7月在川西高山森林调查了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原始林内不同类型和不同腐解等级的粗木质残体附生苔藓镉、铅、铜和锌浓度与吸存特征。结果表明:高山森林粗木质残体附生苔藓植物Cd、Pb、Cu和Zn的总吸存量依次为4700mg/hm2、21236mg/hm2、6179mg/hm2和2622mg/hm2。粗木质残体附生苔藓的4种重金属吸存量都表现为倒木 > 大枯枝 > 枯立木 > 根桩;倒木附生苔藓Cd、Pb、Cu和Zn吸存量分别占高山森林粗木质残体总吸存量的54.53%、66.08%、51.13%和66.30%,根桩附生苔藓重金属吸存量不足总吸存量的3%。粗木质残体的类型和腐解等级都会影响附生植物重金属吸存特征。随着腐解等级的增加,倒木和大枯枝附生苔藓中Cd和Pb呈现"积累-释放"的变化特征,其浓度和吸存量在第Ⅱ、Ⅲ腐解等级较高。附生苔藓Cu和Zn浓度和吸存量在不同腐解等级粗木质残体间的差异均不明显。这些结果表明,粗木质残体附生苔藓对重金属元素具有明显的吸存作用,为认识高山森林生态系统重金属元素循环及其迁移过程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进一步了解粗木质残体在高山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新的角度。
    19  永利煤矿复垦区植物叶片和枯落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赵俊峰 肖礼 安韶山 方瑛 马任甜 黄懿梅
    2017, 37(9):3036-3045. DOI: 10.5846/stxb201601200136
    [摘要](1810) [HTML](544) [PDF 1.34 M](1539)
    摘要:
    为了明确煤矿复垦区植被恢复与重建以及不同物种的合理配置,以内蒙古永利露天煤矿复垦区不同植物群落叶片和枯落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碳(C)、氮(N)、磷(P)、钾(K)含量(质量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研究,探讨煤矿复垦区植物养分状况及限制因子,同时研究叶片和枯落物之间的养分循环状况。结果表明:①不同植物类型叶片C含量变化较大,表现为乔木(侧柏537.96 g/kg)最大,草本(沙打旺423.73 g/kg)最小;N、P、K含量变化较小。枯落物中沙棘C含量(417.84 g/kg)显著高于沙打旺、柠条;N、P含量差异显著,氮含量表现为沙打旺(20.30 g/kg)最大,柠条最小,磷含量表现为沙打旺(1.57 g/kg)最大,沙棘最小;沙打旺K含量(6.31 g/kg)显著高于沙棘、柠条。叶片C、N、P、K含量高于枯落物。N、P、K的回收率分别为5.17%-50.16%、4.19%-6.41%、11.27%-23.24%,其中P回流率表现为沙打旺(6.41%)最大,柠条最小;K回流率表现为沙棘(23.24%)最大,柠条最小。②灌木、草本植物N/P > 16,乔木类N/P < 14,灌木类、草本类生长受制于P,乔木类生长受制于N。结合土壤C、N、P含量,建议在植被恢复初期种植豆科等先锋植物,随着土壤肥力的提高再逐步种植灌木、乔木。
    20  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的南雄烟草LAI数据同化研究
    陈浩 樊风雷
    2017, 37(9):3046-3054. DOI: 10.5846/stxb201601200135
    [摘要](2085) [HTML](574) [PDF 2.94 M](1471)
    摘要:
    叶面积指数(LAI)是表征烟草生长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获取准确的LAI数据是监测烟草生长走势的重要步骤。以广东省南雄地区为试验区开展了集合卡尔曼滤波同化方法在烟草LAI的应用研究。通过野外实测得到南雄烟草生长期内的高光谱数据,并计算每个生长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依据NDVI值获得LAI测量数据;通过积温数据和实测LAI数据构建了符合南雄地区烟草LAI变化规律的LOGISTIC模型;并以LAI为研究变量,利用集合卡尔曼滤波数据同化技术融合NDVI数据计算得到的LAI和简化LOGSITIC模型拟合得到的LAI这两种不同的数据信息,获取实验区烟草生长期时间序列上的连续LAI数据。最后,进一步对比了数据同化方法、NDVI计算LAI方法和LOGISTIC模型拟合这3种方法获取烟草LAI的效果。结果显示:数据同化方法、NDVI计算LAI方法和LOGISTIC模型拟合3种方法均可一定程度上表征烟草LAI的变化状态,其中数据同化方法拟合效果最优。实验发现NDVI计算LAI方法在烟草生长前后期LAI值出现偏大或偏小的异常情况;LOGISTIC模型拟合则不能有效的描述烟草LAI的突发性变化;同化方法综合作物生长模型和遥感监测的优势,能够动态调节参数得到LAI优化结果,同化后LAI结果和真实值吻合,变化曲线更符合烟草的实际生长状况。
    21  采用稳定碳同位素法分析白羊草在不同干旱胁迫下的水分利用效率
    刘莹 李鹏 沈冰 冯朝红 刘琦 张祎
    2017, 37(9):3055-3064. DOI: 10.5846/stxb201601180112
    [摘要](2426) [HTML](388) [PDF 1.55 M](2234)
    摘要:
    本研究以黄土高原乡土草种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 (L.)Keng.)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控制实验,比较白羊草在3个水分处理(CK80%FC、MS60%FC和SS 40%FC)下的生物量积累和分配模式、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不同部位(新叶、老叶、茎、细根、粗根)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和碳同位素分辨率(Δ13C)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干旱胁迫下影响水分利用效率的主导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重度干旱胁迫显著降低植物整体生物量,显著增加根冠比和细根生物量比例;2)随着干旱胁迫加剧,白羊草各器官的δ13C均呈上升趋势,Δ13C呈减小趋势,SS处理不同器官δ13C和Δ13C没有显著差异,CK和MS处理的各器官δ13C均值表现分别为细根 > 粗根 > 老叶 > 新叶 > 茎、细根 > 新叶 > 老叶 > 粗根 > 茎,CK和MS处理Δ13C的值总体呈根 < 叶 < 茎。3)新叶的δ13CNLΔ13CNL与WUE的相关系数均最大,说明利用稳定碳同位素方法测定白羊草水分利用效率具有可行性。4)不同水分处理的WUE的主导影响因子不同,CK、MS、SS水分处理WUE分别受到叶面温度、大气水汽压亏缺和空气温度的影响最大。为采用稳定碳同位素方法指示白羊草水分利用效率可行性及阐明植物的胁迫响应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22  间伐对黄龙山油松中龄林细根空间分布和形态特征的影响
    尤健健 张文辉 邓磊 余碧云 李罡 何婷 樊蓉蓉
    2017, 37(9):3065-3073. DOI: 10.5846/stxb201601150100
    [摘要](1935) [HTML](393) [PDF 1.45 M](1276)
    摘要:
    为探究油松细根生长与抚育间伐的关系,以黄龙山林区4种不同间伐强度(对照,轻度,中度,强度)下的油松人工中龄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根钻法,分3层(0-20,20-40,40-60cm)获取细根样品,研究了间伐强度对油松细根生物量和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松细根生物量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不同间伐强度下细根生物量差异显著(P < 0.05),随间伐强度的增大,细根生物量先升高后降低,强度间伐下0-2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显著降低(P < 0.05),20-40 cm土层和40-6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所占比例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细根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在不同间伐强度和不同土层间均差异显著(P < 0.05),且变化规律与生物量基本一致。细根比根长和比表面积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强度间伐与其他强度呈显著性差异(P < 0.05)。轻度和中度间伐对小径级细根(0-1.0 mm)有显著影响,对较大径级细根(1.0-2.0 mm)的影响则不显著(P < 0.05),强度间伐对0-2.0mm的细根均有显著影响(P < 0.05)。中度间伐(保留郁闭度0.7)条件下,油松林地细根总生物量达到最大1022.43 g/m2,此条件下细根的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也达到最大,能充分利用林地的立地资源,最有利于保留木的生长。
    23  放牧对鄂尔多斯高原油蒿草场生物量及植被-土壤碳密度的影响
    高丽 朱清芳 闫志坚 王育青 侯向阳 戴雅婷
    2017, 37(9):3074-3083. DOI: 10.5846/stxb201601140091
    [摘要](1747) [HTML](420) [PDF 1.33 M](1909)
    摘要:
    以围封保护和自由放牧油蒿草场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研究了围封和放牧条件下沙地草场生物量和植被-土壤碳密度。结果表明:(1)自由放牧使油蒿群落中植物种类增加,但降低了植物群落盖度。自由放牧不仅导致油蒿草场地上、地下总生物量降低,也使得油蒿地上、地下生物量占群落地上、地下总生物量的比例减小。生长季自由放牧样地凋落物生物量显著大于围封保护样地(P < 0.05);(2)围封保护样地植被碳密度大于自由放牧样地,土壤碳密度却小于自由放牧样地,但两个样地间差异不显著(P > 0.05);(3)油蒿草场90%以上的碳储存于土壤中,围封保护样地和自由放牧样地油蒿草场土壤碳密度占植被-土壤系统碳密度的91%、93%;(4)围封保护油蒿草场碳密度为2.29 kg/m2,自由放牧油蒿草场碳密度为2.68 kg/m2,两个样地间差异不显著,自由放牧对油蒿草场碳密度影响不大。
    24  横断山区2004-2014年植被NPP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子
    王强 张廷斌 易桂花 陈田田 别小娟 何奕萱
    2017, 37(9):3084-3095. DOI: 10.5846/stxb201602030248
    [摘要](2910) [HTML](486) [PDF 20.53 M](1627)
    摘要:
    横断山区是我国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对周边区域乃至我国中西部地区气候和生态环境有着深刻的影响。NPP作为碳收支和气候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判定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基于MODIS C6的NPP数据、1:100万植被类型图、气象数据和地形数据,采用趋势线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对横断地区2004-2014年植被NPP时空格局、变化规律以及驱动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2004-2014年横断山区植被年NPP总量的介于183.768-223.239 TgC之间,多年平均为208.498 TgC,单位面积下的植被年NPP均值为463 gC m-2 a-1。整体上,植被NPP呈增加趋势,但局部差异明显。②植被NPP平均值的年际变化率在-53-97 gC m-2 a-1之间,NPP呈增加趋势的区域分布在北部与中部的东侧以及南部的东、西两侧地区,而减少趋势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北部、中部的汶川-映秀一带以及南部攀枝花地区。③横断山区植被NPP变化受气候因子驱动影响的区域占比8.42%,主要集中在中部的大雪山-沙鲁里山地区,而非气候因子占比91.58%,分布在北部的阿坝地区以及南部的低海拔广大地区。该研究将对横断山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25  高寒森林不同生境对凋落叶分解灰分动态的影响
    岳楷 杨万勤 张川 彭艳 黄春萍 吴福忠
    2017, 37(9):3096-3105. DOI: 10.5846/stxb201601290213
    [摘要](1822) [HTML](562) [PDF 3.03 M](1335)
    摘要:
    灰分是凋落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浓度直接关系到凋落叶的分解过程及有机组分的动态特征,且可能受生境和分解时期的影响,然而有关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灰分动态的研究鲜有报道。采用凋落袋法,以岷江上游高寒森林4种代表性植物康定柳(Salix paraplesia)、高山杜鹃(Rhododendron lapponicum)、方枝柏(Sabina saltuaria)和四川红杉(Larix mastersiana)凋落叶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高寒森林凋落叶在3种不同环境条件下(林下、溪流、河岸带)分解过程中灰分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灰分量随凋落叶的分解整体呈现降低的趋势,且不同环境条件和不同物种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与之相反,经过两年的分解,除溪流中康定柳凋落叶灰分浓度略有下降外(-0.99%),林下和河岸带中康定柳凋落叶及其它物种凋落叶中灰分浓度在所有环境条件下均表现出了增加的趋势(5.86%-72.15%)。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灰分浓度变异量在不同分解时期存在明显或显著的差异,且受物种和环境因子的调控。这些结果表明,传统上认为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灰分浓度比较稳定的观点是不准确的,且以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灰分浓度不变的前提下采用无灰分质量损失(ash free mass loss)而计算凋落叶质量损失的方法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研究为认识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灰分的动态特征及凋落叶质量损失的测定方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26  祁连山青海云杉树干液流密度的优势度差异
    万艳芳 于澎涛 刘贤德 王顺利 王彦辉 熊伟
    2017, 37(9):3106-3114. DOI: 10.5846/stxb201601280203
    [摘要](2215) [HTML](630) [PDF 1.35 M](1488)
    摘要:
    以祁连山排露沟小流域青海云杉林为研究对象,选取有代表性的优势木、亚优势木、中等木和被压木各3-5株,2015年6月16日至10月14日应用热扩散技术对不同优势度青海云杉树干液流密度进行测定,并同步测定相关的林外气象因子。结果表明:(1)青海云杉液流密度呈昼高夜低趋势,晴天液流密度变化幅度较大,而阴雨天变化幅度较小。(2)晴天树木优势度越大,其液流在日内的启动越早,结束越晚,峰值也越大;优势木的平均液流密度为(0.0758±0.0475)mL cm-2 min-1,是亚优势木的1.5倍,是中等木和被压木的1.68倍。(3)青海云杉平均液流密度基本呈现6月份最大,其次是8月份,9、10月份明显减小,且优势木 > 亚优势木 > 中等木 > 被压木。(4)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表明,青海云杉日均液流密度与太阳辐射强度、饱和水气压差和空气温度呈正相关关系,与空气相对湿度和降雨量呈负相关关系。影响优势木、亚优势木和中等木液流密度的主要气象因子是太阳辐射强度,被压木液流密度主要受空气相对湿度的影响。
    27  山西省长治市过去150年森林的生长抑制和释放历史
    张启 闫明 梁寒雪
    2017, 37(9):3115-3123. DOI: 10.5846/stxb201601270193
    [摘要](2064) [HTML](458) [PDF 1.50 M](1525)
    摘要:
    森林生长与气候变化有着紧密的关系,在全球变暖情形下了解树木的干扰历史对准确预测森林生长的变化具有促进作用。本文选择山西黄土高原东南部长治地区保存较好的一个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和两个白皮松(Pinus bungeana)森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树木年轮学方法分析了其干扰历史。结果表明:黎城县、平顺县和屯留县研究地点中年龄最老的树木分别有227、185、102a;通过计算树木径向生长的变化幅度,发现该地区在过去150年中发生了3次大的生长抑制事件(分别发生在1873-1877、1925-1930和1994-1997年期间)和5次大的生长释放事件(分别发生在1867-1871、1878-1884、1930-1935、1980-1985和1999-2004年期间)。树木径向生长与气象观测资料的相关分析显示,该地区森林生长在年际尺度上主要与6月份温度呈负相关而与4-5月份水分条件呈正相关,揭示了由降水减少或高温下水分蒸散所带来的极端干旱事件是导致森林抑制现象的主要原因。这些森林历史研究结果对区域林业管理具有实践意义,营林建设更宜选择在森林生长释放时期;经历多次干扰而存留下来的老龄树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丰富的历史信息,加强对老龄树的鉴定与针对性保护可有效维护区域森林生态服务功能。
    28  基于MAXENT和ZONATION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重点监控区确定
    李丽鹤 刘会玉 林振山 贾俊鹤 刘翔
    2017, 37(9):3124-3132. DOI: 10.5846/stxb201601260182
    [摘要](2516) [HTML](576) [PDF 3.47 M](2369)
    摘要:
    外来入侵植物对本地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的威胁,要有效地控制外来植物入侵,首先应该明确植物入侵的高度风险区.以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为对象,以其广泛发生的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华东3省1市为研究区域,综合考虑了土地利用变化、人类活动干扰、土壤性质、气候和地形等影响因子,采用MAXENT模型预测其潜在分布及其对主要影响因子的响应,并结合空间优化软件ZONATION识别出需要重点布控的入侵风险区。结果表明:1)影响加拿大一枝黄花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及其百分比贡献率分别为:距主要道路距离(29.4%)、土地利用变化(16.9%)、降水的季节性变异(15.9%)、人口密度(9.5%)与最干季均温(6.2%)。2)从影响因子的响应曲线分析得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发生概率随着距主要道路距离的增大而迅速减小;在耕地转化成的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水域转化成的草地、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转化成的林地、草地与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相互转换频繁的区域和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保持不变的区域,其发生概率明显较高;其发生概率随着降水季节性变异的增大而快速减小至0.4,之后缓慢减小;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大,其发生概率起初急剧升高,人口密度超过4千人/km2后又缓慢地小幅下降;随着最干季均温的增大,其发生概率逐渐减小,在2.4℃附近达最小,之后逐渐增大。3)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入侵风险区面积为130433 km2。其中,一级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太湖流域、沿杭州湾地区、浙江沿海以及内陆地势较低的耕地及居民点区域;二级风险区主要分布在一级风险区的外缘,尤其是江苏南部的长江沿岸地区。三级风险区则广泛分布在江苏的南部和东部,安徽的中东部,浙江的北部和东部。
    29  基于物候特征的盐渍化信息数据挖掘研究
    何宝忠 丁建丽 王飞 张喆 刘博华
    2017, 37(9):3133-3148. DOI: 10.5846/stxb201607201479
    [摘要](2087) [HTML](494) [PDF 21.31 M](1379)
    摘要:
    盐渍化是影响植被和作物长势的重要因素,精确反演盐渍化的时空分布信息至关重要。基于MOD13A1-NDVI数据反演生长季开始日期(SOS)、生长季结束日期(EOS)、生长季长度(LEN)等物候参数和计算出能高精度反演盐渍化空间分布的多种植被指数、盐分指数、地形指数、干旱指数等参数后作为BP-ANN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因子来反演盐渍化信息,同时按照植被类型和地貌类型进行分区来反演盐渍化信息,以探讨盐渍化受植被和地貌类型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①盐渍化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物候参数大多呈非线性关系,不能单纯的以某拟合公式来进行表达,需要借助人工神经网络超强的非线性拟合能力来反演盐渍化信息。②通过深入挖掘植被物候信息,在融入物候参数后的反演精度显著提高。可决系数R2从0.68(非物候参数)增加到0.79(包括物候参数),但是需要加入地形、影像数据和土壤水分等方面的信息来更加精确的反演盐渍化信息。生物累积量指标LSI(Large seasonal integral)和SSI(Small seasonal integral)能够很好的表征盐渍化的信息。③划分植被类型后的盐渍化提取精度进一步提高,可决系数R2达到了0.88。④以地貌特征作为类型分区后,反演结果的R2达到了0.85,精度较高,比以植被类型作为分区的精度略小。高程较低区域的盐渍化现象普遍较重,盐渍化程度受到地形和地貌因素的影响显著。⑤农用地区域多为非盐渍化和轻度盐渍化地,稀疏植被区多为重盐渍化地。研究区的非盐渍化和轻盐渍化地、中盐渍化地和重度盐渍化地比例分别为53.42%,13.71%,32.87%。以上的研究结果提出了一种融合物候信息和非物候参数来反演盐渍化信息的方法,进行深入的协同植被物候监测盐渍化信息方面的数据挖掘,在融入了物候参数后,盐渍化的预测精度显著提高。
    30  1982-2012年中亚地区植被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相关分析
    殷刚 孟现勇 王浩 胡增运 孙志群
    2017, 37(9):3149-3163. DOI: 10.5846/stxb201601240164
    [摘要](3086) [HTML](678) [PDF 16.30 M](1499)
    摘要:
    干旱区植被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并且干旱区的植被变化研究对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近几十年来,中亚干旱区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尚不甚明朗。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集和MERRA(Modern-Er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fo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气象数据,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和最小二乘法等方法系统分析了31a(1982-2012年)来中亚地区NDVI在不同时间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一步分析和研究NDVI与气温和降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982-2012年,中亚地区年NDVI总体呈现缓慢增长趋势,而1994年以后年NDVI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尤其在哈萨克斯坦北部草原地区下降趋势尤为突出。这可能是由于过去30年间,中亚地区降水累计量的持续减少造成的。NDVI的季节变化表明春季NDVI增长最为明显,冬季则显著下降。与平原区相比,中亚山区的NDVI值增长幅度最大,并且山区年NDVI与季节NDVI呈现显著增加趋势(P < 0.05)。中亚地区年NDVI与年降水量正相关,而年NDVI与气温变化存在弱负相关。年NDVI和气温的正相关中心在中亚南部地区,负相关中心则出现在哈萨克斯坦的西部和北部地区;NDVI和降水的相关性中心刚好与气温相反。此外,在近30年间的每年6月至9月,中亚地区NDVI与气温存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延迟现象。本研究为中亚干旱区生态系统变化和中亚地区碳循环的估算提供科学依据。
    31  桂林喀斯特地区克隆生长红背山麻杆种群的点格局分析
    梅军林 庄枫红 马姜明 覃扬浍 梁士楚 姜勇
    2017, 37(9):3164-3171. DOI: 10.5846/stxb201601240162
    [摘要](2141) [HTML](391) [PDF 1.27 M](1768)
    摘要:
    植物空间分布格局是种群自身特性、种间关系以及环境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对植物空间格局和关联性的研究有助于认识植物群落的形成、维持和演替过程。红背山麻杆(Alchornea trewioides(Benth.)Muell. Arg.)是桂林喀斯特地区重要的先锋物种。调查了桂林喀斯特地区以克隆繁殖为主的红背山麻杆群落,采用点格局方法,以Ripley's K函数为基础运用gr)和Lr)函数对红背山麻杆种群进行点格局以及不同径级之间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1)红背山麻杆在小尺度(小于2 m)上表现为聚集分布;在大尺度(大于2 m)上表现为随机分布;(2)3个径级之间在小尺度两两表现为正关联。随着尺度的增大,3径级之间的关联性由正关联转变为无关联或者负关联;(3)在大尺度范围红背山麻杆较大地径的母株对其他母株的克隆小分株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随着两个径级大小差异增大,它们的空间关联性会逐渐呈无关联或负关联,与径级Ⅰ与径级Ⅱ及径级Ⅱ与径级Ⅲ相比,径级Ⅰ与径级Ⅲ的空间关联性呈较强的负关联。
    32  福建南日岛南部水域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管伟 徐兆礼 陈佳杰
    2017, 37(9):3172-3181. DOI: 10.5846/stxb201601240167
    [摘要](1955) [HTML](505) [PDF 2.02 M](1640)
    摘要:
    为探究南日岛南部水域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在2009年冬季,2010年春季与夏季于南日岛南部海域展开了3个航次的渔业资源综合调查.采用Bray-Curtis聚类方法,对南日岛南部海域鱼类群落进行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群落鱼类种类数、数量密度、生态类群和多样性特征,讨论了水团变化对鱼类群落格局划分及多样性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春季调查海域的鱼类可划分为北部沿岸群落和南部近海群落,这两个种群种类数分别是27和32种,密度分别为7.47×103尾/km2和24.34×103尾/km2,多样度H'值分别为2.71和1.97,南部近海群落中暖水种数量密度均高于北部沿岸群落,而暖温种相反。与春季不同,夏季由西至东划分为西部沿岸群落和东部近海群落,种类数分别为55和27种,密度分别为329.24×103尾/km2和106.47×103尾/km2H'值分别为1.97和1.62,西部沿岸群落中沿岸种和近海种数量密度均高于东部近海群落。冬季调查海域鱼类可划分为北部沿岸群落和南部近海群落,种类数分别为25和32种,密度分别为9.96×103尾/km2和28.85×103尾/km2H'值分别为2.45和2.33,南部近海群落暖水种与暖温种数量密度均高于北部沿岸群落。冬、春季时,海峡暖水影响的海域鱼类种类数、数量密度、多样度以及暖水种的数量密度均高于浙闽沿岸水控制的海域;夏季,西部沿岸径流影响的海域鱼类种类数、数量密度、多样度以及暖水种的数量密度均高东部海峡暖水影响的海域。可见鱼类群落分布特征与季节性变化的水团有关。
    33  珠江水系鱼类群落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
    帅方敏 李新辉 刘乾甫 李跃飞 杨计平 李捷 陈方灿
    2017, 37(9):3182-3192. DOI: 10.5846/stxb201601310222
    [摘要](3687) [HTML](771) [PDF 5.06 M](2888)
    摘要:
    珠江是我国南方第一大河,是我国重要淡水渔业生产基地和水生生物资源基因库。珠江鱼类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提供鱼类种质资源方面举足轻重。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其鱼类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甚少。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各种水工建设和过度捕捞使得渔业资源急剧衰退,鱼类空间分布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2015年对珠江全流域13个站位进行了全面调查,共采集渔获物10119尾,隶属于94种72属17科。鲤科鱼类占显著优势,其次种类较多的依次为鲿科、鳅科。采用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NMDS)方法对鱼类群落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珠江鱼类被划分为3个类群,即以餐、南方拟餐、黄颡鱼等小型鱼类为主的中上游类群、以赤眼鳟、鲮鱼、广东鲂等中型鱼类为主的中下游类群和以罗非鱼为主的重要支流类群。同时发现中下游物种多样性高,上游及河口江段多样性低的格局。采用冗余分析方法(RDA)分析了鱼类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发现年均气温、降雨量、年均径流量、河流宽度与透明度是珠江水系河流鱼类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其中年均气温是影响鱼类群落分布的最关键因子之一。与历史资料对比后发现,珠江鱼类种类明显减少、空间分布也发生了巨大改变。研究是珠江水系野生渔业资源长期调查的一部分,研究结果将对渔业资源的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34  尿素对中肋骨条藻与米氏凯伦藻生长的影响
    李志林 周艳蕾 王雪景 石晓勇 张传松
    2017, 37(9):3193-3200. DOI: 10.5846/stxb201601130085
    [摘要](2700) [HTML](540) [PDF 1.46 M](1434)
    摘要:
    采用实验室一次性培养,研究了尿素对我国东海赤潮优势藻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肋骨条藻和米氏凯伦藻均能在不同比例尿素的条件下较好地生长。随着培养液中尿素比例的增大,中肋骨条藻细胞生长速率(0.91-0.82/d)逐渐减小,平台期最大生物量(2.0×105-1.2×105个/mL)也逐渐减小,而米氏凯伦藻细胞的生长速率(0.36-0.51/d)逐渐增大,最大生物量基本不变(约1.1×104个/mL)。在平台期中肋骨条藻培养液中氮盐浓度最低下降到2.5μmol/L左右维持不变,而米氏凯伦藻氮盐浓度最低下降到1.0μmol/L左右。在指数生长期,随着细胞的生长溶解有机氮(DON,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含量迅速增加,中肋骨条藻介质中DON的浓度达到最大值(5-6μmol/L),然后浓度基本不变。米氏凯伦藻介质中DON在指数生长阶段达到最大值(2-3μmol/L)后开始下降。中肋骨条藻单细胞颗粒氮的含量(约为10-6μmol,平台期约为10-7μmol)要远远小于米氏凯伦藻(指数期约为10-4μmol,平台期约为10-6μmol)。研究表明,两种藻对尿素的吸收利用存在明显差异,在较低的溶解无机氮和较高的溶解有机氮环境中,甲藻有更好的适应性,该研究对于解释我国长江口春季硅藻和甲藻赤潮的演替有借鉴的意义。
    35  澜沧江流域北部中华蜜蜂食源和营养生态位随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
    陈顺安 张强 万蓉 赵世文 刘志涛 罗建成 叶银龙 张学文
    2017, 37(9):3201-3211. DOI: 10.5846/stxb201601220151
    [摘要](2003) [HTML](454) [PDF 1.37 M](1392)
    摘要:
    为了解澜沧江流域北部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的分布,探究中华蜜蜂的食源和营养生态位沿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调查了澜沧江流域北部各海拔区域中华蜜蜂的种群分布,运用蜂蜜孢粉学(melissopalynology)分析了各海拔区域中华蜜蜂蜂蜜中花粉的组成特征和变化规律,并综合分析了海拔、中华蜜蜂营养生态位和蜂蜜中花粉的相关性,探讨了自然环境与中华蜜蜂的分布,海拔梯度与蜜粉源植物、中华蜜蜂的食源和营养生态位的关系。结果表明:澜沧江流域北部中华蜜蜂的食源种类丰富,中华蜜蜂种群主要分布于2200-2800 m海拔区域。不同海拔区域中华蜜蜂采食花粉的种类和数量不同,中华蜜蜂种群分布多的海拔区域,蜂蜜中花粉的种类较多,但花粉数量相对少。随着海拔梯度升高,中华蜜蜂蜂蜜中花粉的数量表现为先降后增,而花粉的种类则表现为先增后降。不同海拔区域的中华蜜蜂营养生态位存在差异,推测各海拔区域蜜粉源植物分布、中华蜜蜂种内和种间授粉昆虫及食草动物等竞争因素不同,但各海拔梯度间的变化差异不显著。海拔与中华蜜蜂营养生态位呈正相关(r=0.051),相关性不显著;海拔与蜂蜜中花粉数量呈正相关(r=0.047),与蜂蜜中花粉种类呈正相关(r=0.144),相关性都不显著;中华蜜蜂营养生态位与蜂蜜中花粉的种类呈负相关(r=-0.305),相关性显著(P < 0.05);与花粉的数量呈负相关(r=-0.064),相关性不显著。蜂蜜中花粉的数量与种类呈正相关(r=-0.303),且相关性显著(P < 0.05)。
    36  扎龙保护区春季丹顶鹤觅食的农田生境利用分析
    吴庆明 杨宇博 邹红菲 陶蕊 李全亮
    2017, 37(9):3212-3217. DOI: 10.5846/stxb201602060267
    [摘要](2172) [HTML](388) [PDF 1.02 M](1541)
    摘要: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候鸟丹顶鹤春季利用的农田生境情况,以期为后续的该时期鹤类监测及觅食农田而产生的补偿评估奠定基础并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2002-2015年的5月采用定点观察法、二维坐标法、样方法、GPS定位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对扎龙保护区丹顶鹤春季利用的农田生境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春季,丹顶鹤觅食偏好选择的农作物为玉米(100%),偏好选择2-5片叶(94.32%)、回避1片叶和超过6片叶(100%)的玉米苗;(2)丹顶鹤觅食利用的农田生境通过有效食物因子和干扰因子进行判定;(3)有效食物因子包括作物高度、作物密度、作物面积、距明水面距离、距芦苇沼泽距离等;其中,选择的作物密度约为8-10株/m2、作物高度为6-7cm,作物面积4-50hm2大小不等、距明水面和芦苇沼泽距离相似约为0.4km左右;(4)干扰因子包括季节性弱干扰因子如道路等和强干扰因子如居民区等,针对弱干扰因子丹顶鹤采取不排斥的忽视方式,约保持在0.20km以上;针对强干扰因子丹顶鹤采取远离的方式进行回避,保持在1.20km以上。基于上述分析,建议扎龙保护区在春季巡护时应对人为活动区和农田给予更多的关注。

    主编:傅伯杰

    创刊:198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0933

    国内统一刊号:CN 11-2031/Q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