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35卷第3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封面+目次
    2015, 35(3):0-0.
    [摘要](1153) [HTML](0) [PDF 1.39 M](1658)
    摘要:
    2  近50年华南气象干旱时空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王春林 邹菊香 麦北坚 陈慧华 唐力生 段海来
    2015, 35(3):595-602. DOI: 10.5846/stxb201304120691
    [摘要](2895) [HTML](592) [PDF 6.73 M](2265)
    摘要:
    采用标准化前期降水指数(SAPI)和常年平均相对湿润度指数(M)构建的逐日气象干旱指数(DI),根据华南(广东、广西)174个气象站资料分析了近50年(1961-2010年)气象干旱时空特征及其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华南近30年(1981-2010年)总旱日频率平均为26.0%,其中轻旱、中旱、重旱和特旱日分别为12.3%、8.1%、4.2%和1.4%。(2)各等级旱日频率具有非汛期(10月至次年3月)高于汛期(4月至9月)、广西高于广东的特征。(3)近50年华南最旱的5a依次为:1963、1991、2004、2009、1977。(4)气候变化趋势分析表明,1至9月降水和月干旱指数(MI)以增加趋势为主,各等级旱日数以减少趋势为主,其中7月份MI增加趋势及各等级旱日减少趋势均达到0.1显著水平;而10至12月降水和MI以减小趋势为主,各等级旱日数以增加趋势为主,其中11月份MI减小趋势及中旱、重旱、总旱日增加趋势均达到0.05显著水平。(5)年总旱日趋于增加、减少的站点数各占60%、40%,有11%的站点达到0.1以上显著水平。各等级旱日显著增加的站点大多集中在广西,而旱日显著减少的站点主要集中在广东,表明广西干旱总体上重于广东的格局可能进一步加剧。目的为进一步开展华南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水资源利用及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基础。
    3  1963-2009年金塔绿洲变化对绿洲景观格局的影响
    巩杰 谢余初 高彦净 孙朋 钱大文
    2015, 35(3):603-612. DOI: 10.5846/stxb201304080639
    [摘要](2613) [HTML](407) [PDF 3.17 M](2312)
    摘要:
    内陆河流域绿洲与荒漠景观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机制是干旱区景观地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绿洲时空变化及其对区域景观格局影响的研究,对流域绿洲管理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科学价值。以中国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的典型代表区域——金塔绿洲为例,基于5期不同的卫星遥感数据,利用数理统计模型及景观指数等方法开展绿洲变化过程、趋势、空间分布格局和景观结构特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1963-2009年间金塔绿洲主要以扩张为主,绿洲面积增加了167.37 km2,绿洲与荒漠间相互转化剧烈,呈现出非平衡-平衡-极端不平衡的趋势状态。绿洲变化主要体现在西坝乡、羊井子湾乡的绿洲外延扩张和在三合乡-中东-大庄子乡、金塔镇-中东镇、古城乡等地的绿洲内部填充合并。(2)近46 a来金塔绿洲景观的分形特征、离散程度和破碎化程度趋于减小,各景观斑块则趋于简单和均匀化。(3)绿洲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绿洲景观格局,导致景观结构趋于均匀化和密集化,绿洲斑块镶嵌体表现出散布-扩张-破碎-融合扩展的变化过程。
    4  1961-2012年西藏色林错流域极端气温事件变化趋势
    杨志刚 杜军 林志强
    2015, 35(3):613-621. DOI: 10.5846/stxb201304180737
    [摘要](3183) [HTML](484) [PDF 7.81 M](2092)
    摘要:
    利用西藏色林错流域2个气象站1961-2012年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流域极端气温事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52年色林错流域TXx、TNn呈上升趋势,尤其是TNn升幅更大,达1.10 ℃/10a。极端气温暖指标(TNx、TX90p、TN90p)和生长季长度(GSL)呈明显的增加趋势,而极端气温冷指标(FD、ID、TX10p、TN10p)和DTR为显著的下降趋势。流域绝大部分极端气温指数的变化幅度均比全球、全国和青藏高原偏大,特别是TN90p的变幅最大。在10年际变化尺度上,TNn、TX90p、TN90p和DTR呈逐年代增加趋势,极端气温冷指数和GSL为下降趋势。从时间转折上看,各项极端气温指数均有突变发生,突变点主要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最低气温及与之相关的极端气温冷指数的显著上升与色林错湖泊面积的增加密切相关。
    5  生态恢复对流域水沙演变趋势的影响——以北洛河上游为例
    刘二佳 张晓萍 谢名礼 陈妮 张亭亭 郭敏杰 张建军
    2015, 35(3):622-629. DOI: 10.5846/stxb201304100658
    [摘要](2536) [HTML](467) [PDF 2.19 M](1888)
    摘要: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选择退耕还林(草)程度非常显著的陕北吴旗县所在北洛河上游为研究区,探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治理及大幅度退耕背景下流域水、沙等生态要素的演变规律,分析人类活动的影响贡献程度,为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及环境效应分析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1963-2009年期间年降雨量没有显著变化背景下,同时期流域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均呈现极显著减少趋势,年均减少率分别为0.28 mm/a和180 t km-2 a-1,其突变时间均发生在1979和2002年,具有很好的同步性。与1979年前相比,20世纪70-80年代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以及1999年后退耕还林(草)的事件背景,使汛期和平水期径流量逐时段减少,而枯水期径流量反而持续增加。输沙量呈持续性大幅度减少态势,且其减少程度远大于径流量的变化程度。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等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量减少的影响贡献程度分别为38.2%和51.4%,对输沙量减少的影响程度分别为74.7%和86.7%。研究结果提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大幅度改善在区域尺度上已经表现出一定程度上削洪补枯的水文效应特征,以及林草措施减水更减沙的良好生物治理效果。
    6  基于地下水恢复的塔里木河下游生态需水量估算
    白元 徐海量 张青青 叶茂
    2015, 35(3):630-640. DOI: 10.5846/stxb201305070960
    [摘要](2607) [HTML](498) [PDF 1.83 M](2224)
    摘要:
    为探明生态输水后地下水响应带范围及地下水恢复下生态需水量,以塔里木河下游大西海子水库至台特玛湖段为研究区,基于2000-2010年生态输水和地下水埋深分布特征,分析了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后两岸地下水位恢复状况,并借助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研究区生态需水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塔河下游地下水位的抬升幅度与输水量的大小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并存在一定的时效性。2004-2010年地下水处于长期的负均衡状态,多年下降幅度明显。塔河下游英苏、喀尔达依、阿拉干和依干不及麻断面地下水响应幅度分别为1195、1050、2281 m和1000 m。历经11a输水后,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总恢复需水量为7.06×108 m3,其中,齐文阔尔河段为4.98×108 m3,老塔里木河段为2.09×108 m3,地下水恢复至生态水位4.5 m需要5-8a的时间。保护塔里木河下游大西海子以下所有天然植被面积(96114.09 hm2)的生态需水量为0.587×108 m3,保护下游地下水响应带天然植被面积(41439.85 hm2)的生态需水量为0.21×108 m3
    7  基于围垦特征的海滨地区景观格局变化研究——以盐城海岸为例
    方仁建 沈永明 时海东
    2015, 35(3):641-651. DOI: 10.5846/stxb201401040023
    [摘要](2633) [HTML](657) [PDF 4.68 M](2371)
    摘要:
    为探讨滩涂围垦对海滨地区景观格局带来的影响,选取1973-2013年Landsat1、4、5、7、8影像数据,利用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RS(Remote Sensing)和景观指数计算方法,对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川东港-新洋港段)已围垦区和未围垦区,以及典型垦区(海丰、海北和金丰垦区)围垦前后景观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1973-2013年研究区围垦特征如下:以10a为间隔,围垦区域平行于海岸线呈条带状向海推进,且条带逐渐变窄;围垦难度逐渐加大,总体上围垦强度呈减小趋势,过程上围垦面积呈升降交替状态;围垦后垦区利用方式各异,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受围垦影响该区景观格局变化如下:1973-2013年,未围区(Ⅰ区)自然植被面积增加4762 hm2,斑块形状日益复杂、自然,分维数由1.10上升到1.15,景观破碎化水平较低,在0.17-0.21之间,多样性指数由1.11上升至1.52;已围区(Ⅱ、Ⅲ、Ⅳ区)自然植被面积不断减少,分别减少了9873、13788 hm2和6890 hm2,斑块形状更加简单、规则,分维数分别下降了0.03、0.03和0.02,破碎化程度分别上升了0.21、0.23和0.17,多样性均先升后降,升幅约0.8,降幅约0.5。海北、海丰、金丰垦区自然景观不断向人工景观转移,海北和海丰垦区斑块形状不断趋于简单规则,形状指数分别下降0.8和0.5,而金丰垦区形状指数上升0.4,景观破碎度方面分别呈"升-降-升"、"降-升-降"和"升-降"趋势。围垦前,各垦区景观面积和斑块形状变化差异不大,而景观破碎度变化差异明显;围垦期间各垦区景观格局变化一致;围垦后,各垦区除非受新一轮人类活动干扰,其景观格局基本维持围垦末期状态。
    8  荷木整树蒸腾对干湿季土壤水分的水力响应
    倪广艳 赵平 朱丽薇 牛俊峰 赵秀华 曾小平
    2015, 35(3):652-662. DOI: 10.5846/stxb201305070962
    [摘要](3277) [HTML](538) [PDF 1.64 M](2994)
    摘要:
    降雨在时间上的非均匀分配导致森林土壤含水量呈现明显的干、湿季变化,并可能在干季形成水分胁迫,引起植物蒸腾变化。在监测环境因子的同时,利用Granier热消散探针连续监测荷木(Schima superba)的树干液流,以液流密度值计算整树蒸腾,并结合水力导度与叶片/土壤的水势差,探讨环境因子和水力导度对荷木整树蒸腾的协同控制。结果表明,华南地区的季节性降雨形成的干、湿季并未引起荷木蒸腾在季节上的显著差异,但对产生蒸腾的水力生理产生了显著影响。荷木蒸腾在干、湿季均与主要驱动环境因子(光合有效辐射PAR和水汽压亏缺VPD)呈显著正相关。在水热充足的湿季,荷木蒸腾主要受气孔导度调节;在干季,当空气水汽压亏缺达2.132 MPa时,水力导度与气孔导度协同控制蒸腾。整树水力导度对整树蒸腾的水力补偿出现在15:00-17:00,平均补偿值为0.08 g/s。利用蒸腾的估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差值量化荷木的水力补偿效应,是对水力导度与气孔导度协同控制树木蒸腾机理的深入探索。研究结果对于掌握季节性降雨不均背景下华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需水和耗水规律,有效发挥森林保水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9  漓江上游典型森林植被对降水径流的调节作用
    段文军 李海防 王金叶 赵连生 李光平 王绍能
    2015, 35(3):663-669. DOI: 10.5846/stxb201311262814
    [摘要](2580) [HTML](458) [PDF 1.98 M](2029)
    摘要:
    利用野外同步长期定位观测林外降雨、地表径流和河川径流的方法,对漓江上游典型森林植被的生态水文过程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流域降水年内分配极不均匀,50a年降雨量总体变化趋势不明显。林冠截留受林外降雨特征的影响,也与植被类型密切相关。2)地表径流平均滞后时间为70 min。在连续降雨的情况下,降雨滞后效应不再明显,甚至出现地表径流与降雨同步的现象,小降雨可能产生大的地表径流,从而加大流域在雨季发生洪灾的风险。3)湿季径流系数略大于旱季,干季降水量减少,且森林植被消耗大量水分,减少了枯水期径流的产生,增大发生旱灾的风险。森林植被延长河川径流持续时间,使一次持续18 d的降水过程形成的径流,在降水停止后能延续24 d。降雨后退水持续时间与前期降水及后期降水叠加有关。目的为揭示漓江上游森林植被对降水径流的调节作用,客观评估漓江上游水资源潜力、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和森林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10  基于GIS的沿海地区生态安全时空测度与演变——以大连市瓦房店为例
    王耕 苏柏灵 王嘉丽 朱正如
    2015, 35(3):670-677. DOI: 10.5846/stxb201304150712
    [摘要](2600) [HTML](422) [PDF 6.67 M](2129)
    摘要:
    以大连瓦房店市2000 年、2005 年和2010 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轨道号为120/32,120/33)作为数据源,在景观格局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构建沿海地区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在GIS格网技术下量化多源数据,创建区域生态安全格网数据库,采用加权-模糊隶属度评价方法进行生态安全状态评价,并通过空间统计学方法对研究区生态安全格局时空演变进行分析,揭示沿海地区生态安全时空演变特点。结果表明:①2000-2010 年瓦房店市生态安全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4636、0.3878和0.3980,说明研究区生态安全恶化后又有缓升趋势,但西部沿海地区生态安全依然需要重视。②Moran's I从2000 年到2010 年分别为0.9015、0.8738和0.8703,表明瓦房店市生态安全指数在空间上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生态安全格局表现为高值区域倾向于与生态安全程度高的区域相毗邻,而生态安全程度低的区域倾向于与生态安全程度低的区域毗邻,2000-2005 年表现极为明显。③2000-2010 年瓦房店市生态安全指数的块金值分别为0.0030、0.0007和0.0009,表明非结构因素对研究区生态安全空间分布影响效应逐渐增强,这与10年来瓦房店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人类活动频繁的实际情况相符。CO/(CO+C)值也是先增加后减少,表明非结构因素对研究区生态安全空间分异的影响效应先增强后减弱,2005 年以来随着大连市土地政策的实施与管理,城镇建设、人类活动等非结构因素对生态安全演变影响有所消减。
    11  舟山海域生态系统服务能值价值评估
    赵晟 李梦娜 吴常文
    2015, 35(3):678-685. DOI: 10.5846/stxb201304080629
    [摘要](3162) [HTML](458) [PDF 1.07 M](3259)
    摘要:
    能值作为一种以生态系统为中心的量化方法,其核心建立在对生态系统的各种输入分析基础之上,是一种典型的供给者方法。而生态系统服务属于系统的输出,是人类获得的福祉,辨别及量化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输出)的方法称之为使用者方法。以海域生态系统的供给、调节、文化和支持四类服务体系框架为基础,以生态系统的输出(生态系统服务)为出发点,计算了舟山海域生态系统服务的能值货币价值,为运用能值方法(供给者方法)来量化生态系统服务(使用者方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结果表明:舟山海域生态系统服务单位面积年能值货币价值为1.1297 能值元/m2。在所评价的四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支持服务占总价值的55.00%,其次是文化服务占总价值的20.82%,调节服务占总价值的20.08%,供给服务最小,仅占总价值的4.09%。研究结果为开发、利用、管理舟山海域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12  基于网络分析的生态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定量选取——以福建省为例
    黄洁 吝涛 胡灯进
    2015, 35(3):686-695. DOI: 10.5846/stxb201304070621
    [摘要](2886) [HTML](803) [PDF 1.18 M](2292)
    摘要:
    科学有效的指标体系是开展区域生态建设评估以及规划、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然而目前在生态指标体系构建中仍缺乏对指标内涵的系统研究,同时指标的选取过程不够透明,掺杂诸多主观臆断,损害了生态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针对福建省生态建设实践,将网络分析与量化指标选择过程相结合,(1)根据福建省生态建设规划和目标,建立主题导向的生态省建设评估网状指标体系;(2)从因果联系、生态过程和管理需求三方面分析各个备选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基于主题导向的生态指标网络;(3)根据生态指标应用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标准,基于网络分析原理,建立生态建设评估指标选择标准矩阵和备选指标矩阵;(4)构建面向经济社会成本和生态完整性的指标选取模型,定量化选取符合福建省实际发展特征的生态建设评估操作指标体系。将有助于深入理解生态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内涵,提高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提升生态指标体系在实际生态建设评估、规划和管理应用中的效用。
    13  基于生态-经济比较优势视角的建设用地空间优化配置研究——以扬州市为例
    肖长江 欧名豪 李鑫
    2015, 35(3):696-708. DOI: 10.5846/stxb201403040369
    [摘要](3161) [HTML](407) [PDF 12.98 M](2118)
    摘要:
    随着生态空间日益萎缩,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日趋加剧。为了协调经济发展空间与生态保护空间的矛盾问题,促进生态、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综合运用景观生态学方法与经济学原理,从"生态-经济"比较优势视角对建设用地指标进行空间优化配置。运用景观安全格局方法构建区域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据此计算空间单元的生态重要性指数,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对区域建设用地开发经济适宜性进行评价,计算空间单元的建设用地开发经济适宜性指数;其次运用生态重要性指数与经济适宜性指数计算建设用地开发比较优势度,以比较优势约束性满足程度为目标函数构建建设用地空间优化配置模型,并用蒙特卡洛(Monte Carol)法对之求解。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作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未来扬州市建设用地向南部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北部地区主要承担生态保护功能;建设用地配置结果呈现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错位格局,有助于扬州市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从"生态-经济"比较优势视角提出了建设用地空间优化配置方法,为土地利用规划及生态保护规划编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14  长期施用猪粪红壤稻田土壤Cu、Zn累积规律
    李大明 柳开楼 黄庆海 余喜初 叶会财 胡惠文 徐小林
    2015, 35(3):709-716. DOI: 10.5846/stxb201304080636
    [摘要](2918) [HTML](422) [PDF 1.14 M](2137)
    摘要:
    为揭示长期施用猪粪红壤稻田土壤Cu、Zn累积规律,以设立于1981年的红壤稻田有机肥定位试验为载体,选取PM1(早稻施猪粪和紫云英)、PM2(早稻施紫云英+晚稻施猪粪)、GMS(早稻施紫云英+晚稻秸秆还田)和NPK(早稻施化肥)等处理为对象,分析了不同试验年限土壤全量和有效态Cu、Zn含量。结果表明:长期施用猪粪显著提高了土壤Cu、Zn含量;连续施用猪粪30 a后,土壤全量Cu、Zn含量分别增加了7.69-9.52 mg/kg和22.42-35.46 mg/kg;生物有效性显著增加,有效态Cu、Zn含量占全量Cu、Zn的比例分别由15%和5%增加到51%和27%。猪粪年度内的施用时间对土壤Cu的累积没有显著影响,早稻施用猪粪加剧了土壤Zn的累积。土壤铜、锌累积分为两个差异显著的阶段,1981-2002年为缓慢增长期,2002-2010年为快速增长期,这可能与2002年后施用的猪粪中Cu、Zn含量增高有关。以研究的结果推算,红壤稻田鲜猪粪施用量在9.5 t hm-2 a-1以下, 50 a内不会造成土壤Cu、Zn含量超标。
    15  模拟氮沉降对长江中下游滩地杨树林土壤呼吸各组分的影响
    吴迪 张蕊 高升华 付晓 邓红兵 邵国凡 张旭东
    2015, 35(3):717-724. DOI: 10.5846/stxb201311282836
    [摘要](2697) [HTML](479) [PDF 1.25 M](2303)
    摘要:
    土壤呼吸是土壤碳库向大气输出碳的主要途径,也是大气CO2重要的源。活性氮的生成和沉降速率的增加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研究氮沉降量增加对土壤呼吸各组分的影响,对于了解土壤呼吸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以长江中下游滩地杨树人工林为对象,通过定位模拟氮沉降实验,研究了滩地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变化特征和土壤呼吸各组分对几种氮沉降量浓度的响应。结果表明:土壤呼吸及其各组分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由于试验地发生淹水现象而呈现双峰曲线特征;模拟氮沉降显著抑制了杨树人工林土壤呼吸作用。对照组、低氮水平处理组、中氮水平处理组和高氮水平处理组的土壤总呼吸速率的年均值分别为3.21、2.82、2.82、2.72 μmol m-2 s-1,相当于每年排放出的CO2的量分别为42.06、37.06、36.20、35.69 t/hm2;各组土壤微生物呼吸的年均值分别为2.12、2.05、1.96、1.99 μmol m-2 s-1,模拟氮沉降抑制了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但其影响不显著;各组根呼吸的年平均值分别为1.09、0.77、0.86、0.75 μmol m-2 s-1,模拟氮沉降对根系呼吸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16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柠条林密度对土壤水分和柠条生长的影响
    张文文 郭忠升 宁婷 白冬妹
    2015, 35(3):725-732. DOI: 10.5846/stxb201403300595
    [摘要](3340) [HTML](507) [PDF 1.15 M](2779)
    摘要:
    研究密度对土壤水分和植物生长的影响对森林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黄土丘陵半干旱区人工柠条为研究对象,对相同立地条件下不同密度柠条林生长与林地土壤水分进行了长期定位观测和分析。研究表明,1-5年生柠条不同密度林地土壤水资源量差异显著,从第3年开始,土壤水资源量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加;10-12年生柠条密度越低土壤水资源量越高(Treatment4除外,T4),不同密度之间水资源量差异不显著。1-3年生柠条密度越高会促进其株高生长;从第四年开始,柠条密度过高会抑制其株高生长;1-5年生柠条密度越高基径生长越快,不同密度生长差异不显著;10-12年生密度过高(Treatment1,T1)或过低(T4)均会抑制柠条株高与基径生长。在柠条播种后第5年,高密度试验小区(T1和Treatment2,T2)柠条林地最大入渗深度土壤水资源量降到水资源利用限度,此时需要依据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通过平茬来降低林分密度,以达到减少土壤水分消耗和可持续利用土壤水资源之目的。
    17  克里雅河流域荒漠-绿洲交错带3种不同生活型植物的光合特性
    丁俊祥 邹杰 唐立松 刘卫国
    2015, 35(3):733-741. DOI: 10.5846/stxb201310302623
    [摘要](2978) [HTML](416) [PDF 1.46 M](2196)
    摘要:
    利用LI-6400光合仪测定新疆克里雅河流域荒漠-绿洲交错带自然生长的芦苇、柽柳、胡杨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及环境影响因子,通过对比3种植物光合特性的差异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探讨3种植物对荒漠环境的适应特性和机制。结果表明:(1) 3种植物叶片Pn日变化均呈不对称的双峰曲线,"午休"现象明显,Pn日均值的大小依次为胡杨> 芦苇> 柽柳,种间差异不显著。(2) Tr、PAR和Gs与3种植物Pn的日变化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影响芦苇Pn的主要因子是Tr、PAR和Gs,作用效应为Tr > Gs > PAR;影响柽柳Pn的主要因子是TrGs,作用效应为Tr > Gs;影响胡杨Pn的主要因子是Tr。(3) 3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对光强和CO2的响应特征可用二次方程描述;光补偿点和饱和点均为柽柳> 胡杨> 芦苇;CO2补偿点为胡杨> 柽柳> 芦苇,饱和点为胡杨> 芦苇> 柽柳。(4) 3种植物的表观量子效率在0.0341-0.0411 mol/mol之间,羧化效率在0.0480-0.0546 mol m-2 s-1之间。综合比较表明,3种干旱区植物在自然条件下日均净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和CO2同化能力差异不显著,气孔限制是光合"午休"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影响3种植物光合作用的主导因子各不相同,但TrPn间的关系较其它因子更为密切。
    18  NaCl和Na2CO3胁迫对栓皮栎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李志萍 张文辉 崔豫川
    2015, 35(3):742-751. DOI: 10.5846/stxb201304190747
    [摘要](2682) [HTML](382) [PDF 2.55 M](2327)
    摘要:
    为了阐明栓皮栎种子萌发期对盐碱胁迫的耐受性,研究了不同浓度(0、50、100、200和400 mmol/L) NaCl和Na2CO3胁迫对其种子萌发、生长、保护酶活性和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盐碱胁迫对栓皮栎种子的萌发率和发芽指数均没有显著影响;随着Na+浓度的升高,NaCl和Na2CO3处理下的胚根长度、胚根生长速率、胚根鲜重均受到抑制,呈现下降趋势;活力指数和耐盐指数在NaCl胁迫下表现为较低浓度(50 mmol/L)促进,较高浓度(100, 200, 400 mmol/L)抑制,而在Na2CO3处理下则不断下降;相对盐害率在两种处理下均表现波动趋势。(2)通过建立活力指数、胚根长度等与Na+浓度的回归方程,发现在NaCl胁迫下栓皮栎种子活力指数、胚根鲜重、胚根长度和胚根生长速率的临界值分别为300.0、300.0、333.6、369.6 mmol/L。(3)在NaCl和Na2CO3胁迫下,随Na+浓度的增加,丙二醛含量增幅显著;NaCl处理下的SOD(superoxide dismutase)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Na2CO3处理下则均低于对照;POD(peroxidase)活性变化不显著;CAT(catalase)活性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随着Na+浓度的升高而呈现不同程度上升趋势。(4)等Na+浓度时,NaCl处理下的各项生长指标均高于Na2CO3处理,丙二醛、保护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低于Na2CO3处理,说明Na2CO3对栓皮栎种子的影响比NaCl更为显著。
    19  温度与降水协同作用对短花针茅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吕晓敏 王玉辉 周广胜 许振柱 陈军 谭丽萍 刘涛
    2015, 35(3):752-760. DOI: 10.5846/stxb201304150710
    [摘要](2927) [HTML](448) [PDF 1.40 M](3412)
    摘要:
    采用人工气候箱法模拟研究温度变化(对照、增温1.5、2.0、4.0、6.0 ℃)、降水变化(W-30%、W-15%、对照W0W+15%、W+30%) (以1978-2007年6-8月的月均温和月均降水量为对照)及其协同作用对内蒙古荒漠草原优势种短花针茅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表明:温度和降水协同作用显著影响短花针茅生物量及其分配。增温使短花针茅总生物量、叶和根生物量增加,茎生物量和根冠比分别在在增温1.5 ℃、4 ℃后随增温而减小。干旱高温使总生物量减小,增温和降水增加使总生物量、根和叶生物量增加,茎生物量在增温小于2 ℃时随降水增加而增加,则适当的增温和增加降水可促进短花针茅生物量的积累。短花针茅的各器官生物量分配对温度和降水协同作用的敏感性为茎生物量比>叶生物量比>根生物量比,最敏感性器官为茎。这表明,短花针茅可根据不同器官生物量对水热变化的敏感性,调节干物质累积分配来适应气候变化。
    20  浙江天童太白山不同群落植物构型比较
    张志浩 杨晓东 孙宝伟 黄海侠 马文济 史青茹 阎恩荣
    2015, 35(3):761-769. DOI: 10.5846/stxb201304140705
    [摘要](2602) [HTML](431) [PDF 1.18 M](2539)
    摘要:
    植物构型是植株构件在空间上的分配方式,反映了植物对环境的响应策略。通过对浙江天童太白山海拔差异很小的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小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gracilis)和云山青冈(Cyclobalanopsis sessilifolia)群落类型中所有植株的树高、树冠厚度、树冠面积、叶片聚集度、枝下高和距地45 cm基径等植物构型性状,以及树冠曝光指数、土壤含水率、空气温湿度、土壤pH值和风速6个环境因子的测定,分别分析乔灌木层植物构型性状及性状关系在3个群落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从栲树到小叶青冈至云山青冈群落,灌木层的树高、树冠厚度、枝下高和距地45 cm基径增加,叶片聚集度减小;乔木层的树高、树冠厚度、树冠面积、枝下高和距地45 cm基径均减小,叶片聚集度增大;(2) 3个群落灌木层构型性状间显著相关(P < 0.001),而乔木层只在中低海拔群落存在相关性;(3)从栲树到小叶青冈至云山青冈群落,乔灌木层的冠层曝光指数显著增加(P < 0.05);(4)多元逐步回归表明,树冠曝光指数对灌木层构型性状变异的贡献最大,而风速、土壤含水率和pH值对乔木构型性状的变异起主导作用。综上得知,天童太白山乔灌木植物在不同群落间存在构型分异,植物对光资源的竞争是引起灌木构型在不同群落间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而对乔木植物,其构型变化更多受到风速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21  基于模糊物元模型的桃儿七潜在地理分布研究
    郭彦龙 卫海燕 顾蔚 张海龙
    2015, 35(3):770-778. DOI: 10.5846/stxb201304120689
    [摘要](2745) [HTML](455) [PDF 2.39 M](2235)
    摘要:
    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Royle)Ying)为小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濒危藏药。依据模糊物元模型建立桃儿七分布点位以及其产量数据与12个气候环境因子之间的模糊隶属函数,采用最大信息熵模型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确定我国西部7省桃儿七生境适宜性空间分布。研究表明研究区桃儿七不适宜生境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1.76%;低适宜生境占20.11%;中适宜生境占7.70%;高适宜生境占10.43%,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东缘的四川、甘肃、青海境内次生植被丰富、地形复杂的高海拔地区。结果显示基于GIS与模糊物元构建的生境适宜性评价模型可以准确的对我国西部7省桃儿七生境适宜性做出科学综合评价,量化适宜生境面积和空间分布,为其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2  三峡库区森林凋落叶化学计量学性状变化及与分解速率的关系
    葛晓改 曾立雄 肖文发 黄志霖 周本智
    2015, 35(3):779-787. DOI: 10.5846/stxb201304090653
    [摘要](2597) [HTML](501) [PDF 1.30 M](2776)
    摘要:
    凋落物分解是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元素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其过程是植物与土壤获得养分的主要途径。为了量化凋落叶化学计量学性状变化过程对分解的影响及对凋落物-土壤生物化学连续体的深层理解,用凋落物分解袋法研究了不同林型各自凋落叶化学计量学性状变化及与分解速率关系,结果表明:林下各自凋落叶分解速率是马尾松林 <栓皮栎林 <马尾松-栓皮栎混交林,马尾松林、栓皮栎林、马尾松-栓皮栎混交林凋落叶分解50%和95%的时间分别是2.11 a和9.15 a,1.93 a和8.45 a,1.76 a和7.77 a;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化学计量学性状变化明显,分解450 d后马尾松-栓皮栎混交林碳释放最快,栓皮栎林最慢;3种凋落叶起始N含量是栓皮栎林最高,马尾松林最低,分解450 d后马尾松林、栓皮栎林和马尾松-栓皮栎混交林N含量分别增加了66.67%、44.91%和44.52%,而P含量分别释放了30.80%、38.89%和42.29%。凋落物不同化学计量学性状与分解速率关系不同,3种林型凋落叶分解速率均与N含量呈正相关 (P<0.01),与C含量 (P<0.01)、C/N比 (P<0.01)呈负相关,与N/P比呈负二次函数关系 (P<0.01),而P含量与3种林型关系不同,与栓皮栎林 (P<0.01)和马尾松林(P < 0.05)呈负线性关系,与马尾松-栓皮栎混交林呈负二次函数关系 (P < 0.05)。研究表明,不同林型凋落叶分解中的养分动态趋向利于分解变化,N、P养分动态是生态系统碳平衡和凋落物分解速率的主要因素,混交林中混合凋落物的养分迁移是分解相对较快的原因。
    23  不同生境栓皮栎天然更新幼苗植冠构型分析
    胡晓静 张文辉 何景峰 尹艺凝
    2015, 35(3):788-795. DOI: 10.5846/stxb201304110676
    [摘要](2346) [HTML](495) [PDF 1.49 M](2132)
    摘要:
    栓皮栎存在于秦岭南坡的多种林分中,生活在不同生境中的个体往往形成不同的树冠形态和构型特征。为了说明不同生境条件下栓皮栎幼苗的植冠构型变化,采用典型抽样法,对秦岭南坡3种生境中(林冠下、林隙、林缘)的栓皮栎天然更新幼苗的侧枝、叶片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生境中栓皮栎幼苗植冠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可塑性变化,(1) 林冠下的幼苗明显为开阔型树冠,林隙和林缘处的幼苗树冠相对紧密;(2) 幼苗的1级侧枝密度与分枝角度在3种生境下均差异显著(P < 0.05);从Ⅰ到Ⅳ层,林冠下幼苗的分枝角度在冠层内变化幅度不到5°,而林缘处幼苗的分枝角度变化高达40°;发生5个以上1级侧枝的概率以林冠下最大,为0.6;(3) 从林缘、林隙到林冠下,幼苗的叶长、叶宽、单叶面积、叶面积指数逐渐降低,数量叶密度和比叶面积则逐渐增大,与其它两种生境相比,林冠下幼苗的叶片逐渐向树冠上层集中,且以更高序的侧枝为主要着生枝条;(4) 林隙中栓皮栎幼苗的树高、地径明显优于林缘和林冠下,缩短了苗木进入主林层的时间,林隙对栓皮栎种群更新有利。在今后栓皮栎林的经营中,可以通过适当间伐来增加林隙数量,为森林更新和结构的优化的提供有利条件。
    24  O3胁迫对冬小麦籽粒果皮光合能力及灌浆的影响
    赵泽 王鹏云 郑有飞 吴荣军 张金恩
    2015, 35(3):796-804. DOI: 10.5846/stxb201304170730
    [摘要](2103) [HTML](409) [PDF 4.08 M](1664)
    摘要:
    为揭示高浓度O3对冬小麦籽粒发育和干物质累积的影响,通过OTC设置了活性碳过滤空气(CF,4-28 nL/L)、不通风(5H,15-68 nL/L)、环境空气(NF,7-78 nL/L)、100nL/L O3 (CF100,96-108 nL/L)和150nL/L O3 (CF150,145-160nL/L) 等5种O3熏蒸处理,测量了籽粒干物质累积、光合色素含量及果皮的叶绿素荧光特性(IMAGING-PAM)。结果显示,CF100和CF150处理显著降低了冬小麦籽粒的长度、最大宽度、最大厚度、10粒体积、穗粒数、灌浆持续时间和灌浆高峰结束前的平均灌浆速率,其千粒重在整个灌浆过程中均显著低于NF,收获时分别下降了10.7%和17.8%;CF100和CF150的光合色素含量在扬花后8-16d内显著高于其余3组(伴随着较强的光合能力),扬花16d后迅速下降18d后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穗粒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籽粒体积缩小、灌浆持续时间缩短和穗粒数下降;高浓度O3在灌浆前期延缓了冬小麦的生育进度,在灌浆后期使得植株迅速衰老,灌浆持续时间大幅缩短;籽粒果皮的最大光合能力在灌浆初期受到一定抑制,在灌浆中期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在中后期由于籽粒衰老提前而迅速下降。高浓度O3条件下,果皮绿色层在籽粒干物质累积和营养物合成过程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25  花生苗期耐盐性评价及耐盐指标筛选
    慈敦伟 张智猛 丁红 宋文武 符方平 康涛 戴良香
    2015, 35(3):805-814. DOI: 10.5846/stxb201304080638
    [摘要](2663) [HTML](437) [PDF 2.42 M](2816)
    摘要:
    评价鉴选耐盐品种对于盐碱地花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不同盐胁迫浓度,对200个花生品种(系)萌发至幼苗期通过出苗速度、植株形态和生物量等指标进行耐盐性系统评价。结果表明,随盐胁迫浓度的增加,出苗时间延长,植株形态建成抑制加重,物质积累减少。鉴选花生品种耐盐性强弱的适宜盐胁迫浓度为0.30%-0.45%,超过此浓度不能出苗。地上部形态和生物量可作为耐盐评价的首选指标,主根长和出苗速度可作为辅助指标用以判断花生品种的综合耐盐能力。200个品种(系)在不同盐胁迫浓度下均可分成高度耐盐型、耐盐型、盐敏感型和高度盐敏感型4组。耐盐品种数量随盐胁迫强度加大而下降,盐敏感品种数量则上升。0.15%浓度下200个品种全部出苗,4个类型品种数分别占供试材料的29.0%、39.0%、27.5%和4.5%;0.30%浓度下185个品种出苗,4个类型品种数分别占供试材料的5.5%、34.5%、23.5%和29.0%;0.45%浓度下107个品种出苗,4个类型品种数分别占供试材料的5.5%、5.5%、20.0%和22.5%。14个品种在各盐浓度胁迫下均表现耐性,10个品种在各盐浓度胁迫下均表现敏感,为花生耐盐机理研究及生产应用提供了不同类型材料。
    26  不同水氮处理对玉米-大豆间作群体内作物光能截获、竞争和利用的影响
    高阳 申孝军 杨林林 李新强 黄玲 巩文军 段爱旺
    2015, 35(3):815-822. DOI: 10.5846/stxb201305121020
    [摘要](2698) [HTML](528) [PDF 1.57 M](2613)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氮处理对玉米-大豆间作群体的光能截获、竞争与利用的影响。试验设置充分供水和水分亏缺两种水分处理以及施氮(亩施纯氮7.5 kg)和不施氮两种氮肥处理。结果表明,在生育中后期,同一氮肥处理条件下,充分供水处理间作作物的光能截获率显著高于水分亏缺处理;相同水分条件下,施氮处理间作大豆的光能截获率略高于不施氮处理,但未达到显著水平,而施氮处理间作玉米的光能截获率则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从播后第64天到成熟,同一氮肥处理条件下,充分供水提高了间作玉米的光能竞争比,但却降低了间作大豆的光能竞争比。从播后第73天到成熟,相同水分条件下,施氮处理间作玉米的光能竞争比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而大豆的光能竞争比在两个氮肥处理间则没有显著差异。充分供水条件下,施氮处理间作玉米的光能利用效率(LUE)为3.87 g/MJ,略高于不施氮处理(3.81 g/MJ);水分亏缺条件下,施氮处理间作玉米的LUE(3.86 g/MJ)比不施氮处理(3.72 g/MJ)高3.6%。充分供水条件下,施氮处理间作大豆的LUE(1.62 g/MJ)比不施氮处理(1.57 g/MJ)高3.2%;水分亏缺条件下,施氮处理间作大豆的LUE为1.55 g/MJ,与不施氮处理(1.54 g/MJ)基本相同,表明与氮肥处理相比,水分状况对大豆LUE的影响更为明显。
    27  硒肥对马铃薯硒素吸收、转化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殷金岩 耿增超 李致颖 李慧娟
    2015, 35(3):823-829. DOI: 10.5846/stxb201304130697
    [摘要](2649) [HTML](516) [PDF 1002.88 K](2775)
    摘要:
    通过设对照(CK)、保水缓释硒肥(W)、生物炭基硒肥(C)、硒酸钠硒肥(S)4个处理来研究不同硒肥对马铃薯(品种为早大白)硒素吸收、转化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马铃薯各器官硒含量在生育期内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马铃薯各器官的硒含量呈现:苗期根 > 茎 > 叶片;成熟期叶片 > 茎 > 块茎的特点;随着硒肥用量的增加,W处理下的总硒、无机硒、有机硒含量呈增大趋势,产量、有机硒转化率、粗蛋白、还原糖和Vc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C处理和S处理下,马铃薯以上各指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低施硒量(0.126 kg/hm2)时,3种硒肥显著降低了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之后随着施硒量的增加淀粉含量变化不显著;与对照相比,3种硒肥在适宜施硒量(0.379 kg/hm2)时,马铃薯产量提高了4.87%-5.44%,粗蛋白含量增加了12.18%-20.03%,还原糖提高了6.45%-12.90%,Vc含量提高-0.54%-3.11%,有机硒转化率增加13.00%-15.10%,淀粉含量增加了-0.73%-1.12%;综合考虑3种硒肥对马铃薯含硒量、产量、品质的影响,W处理最佳,C处理次之,S处理最差。
    28  增温对西北半干旱区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肖国举 仇正跻 张峰举 马飞 姚玉璧 张强 王润元
    2015, 35(3):830-836. DOI: 10.5846/stxb201304110671
    [摘要](2550) [HTML](470) [PDF 1.50 M](1951)
    摘要:
    过去50年,西北半干旱区干旱化趋势明显加强,对作物生产产生了明显影响。未来50年全球气候继续变暖,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必将对粮食安全提出新的挑战。采用红外线辐射器田间增温模拟实验研究表明,随着温度升高马铃薯播种-出苗-现蕾-开花-成熟各生长阶段天数都发生变化。增温0.5-2.5 ℃,马铃薯播种-出苗、出苗-现蕾阶段分别缩短1-4 d、1-2 d,现蕾-开花、开花-熟阶段分别延长1-2 d、1-10 d,马铃薯播种-成熟全生育期延长1-5 d。伴随温度升高,马铃薯全生长期有所延长,特别是盛花期至茎叶枯萎阶段延长明显,这将有利于防止茎叶早衰和淀粉的积累。增温显著减少了每株薯块量、提高了每块薯重,马铃薯产量总体呈现递增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增温1.5-2.5 ℃,马铃薯增产1.0%-3.5%。增温0.5-2.0 ℃,马铃薯干物质含量从22.4%增加到24.5%,淀粉含量从72.1%增加到74.4%,粗蛋白含量从1.82%减少到1.52%,还原糖含量从0.24%减少到0.22%,表明增温有利于马铃薯干物质和淀粉的积累,不利于粗蛋白和还原糖的形成。
    29  山东省大型真菌物种濒危程度与优先保育评价
    王建瑞 刘宇 图力古尔
    2015, 35(3):837-848. DOI: 10.5846/stxb201304080634
    [摘要](2745) [HTML](441) [PDF 1.35 M](2408)
    摘要:
    近年来我国开展了大型真菌多样性及保育的研究报道。山东省为经济真菌资源大省,但是对于大型真菌濒危物种评价与保育研究的研究未见报道。通过野外调查、市场调查、民间调查及查阅相关文献,山东省共发现大型真菌64 科166 属435 种(包括种下等级),其中野生食药用真菌182 种,隶属于39 科,80 属,其中食用菌123 种,占总种数的28.28%,药用菌90 种,占总种数的20.69%,其中野生贸易真菌有60 种,占总种数的13.79%,占食用菌总数的48.78%,如:白林地蘑菇Agaricus silvicola、林地蘑菇Agaricus silvaticus、灵芝Ganoderma lingzhi、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亚绒白乳菇Lactarius subvellereus、多脂鳞伞Pholiota adiposa、白蜡多年卧孔菌Perenniporia fraxinea、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黏盖乳牛肝菌Suillus bovinus、点柄乳牛肝菌Suillus granulatus、红绒盖牛肝菌Xerocomellus chrysenteron、长根干蘑Xerula radicata等。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同时结合大型真菌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建立了山东省大型真菌物种濒危评价和优先保育评估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个评价层次的目标权重。对分布在该地区的175 种物种的濒危程度和优先保育物种进行了评价,最终获得了山东省大型真菌珍稀物种的濒危等级(V1≥0.650,濒危种;0.650≥V1≥0.550,为脆危种;0.550≥V1≥0.440,敏感种;0.440≥V1,安全种)和优先保护级别评价标准(V1≥1.900,一级保护;1.900≥V1≥1.700,二级保护;1.700≥V1≥1.600,三级保护;1.600≥V1暂缓保护),结果发现该地有濒危种4 种,占该区大型真菌总种数的0.92%,灵芝Ganoderma lingzhi、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橙黄红菇Russula aurea、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脆危种34 种,占该区大型真菌总种数的7.82%;敏感种74 种,种该区大型真菌总数的17.01%;安全种63 种,占该区大型真菌总数的14.48%。一级保护物种有7 种,占该区总种数的1.61%,其中灵芝Ganoderma lingzhi、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橙黄红菇Russula aurea等4 个种是人们十分喜爱的食药用菌,其中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橙黄红菇Russula aurea、是外生菌根菌,尚不能够人工栽培;淡玫瑰红鹅膏Amanita pallidorosea、淡紫鸡油菌Cantharellus amethysteu、中国十字孢Crucispora sinensis、山东粉褶菌Entoloma shandongense是中国特有种和该地区特有种;二级保护物种有25 种,占该区大型真菌总种数的5.75%;三级保护物种有33 种,占该区大型真菌物种总种数的7.59%;暂缓保护物种有110 种,占该区大型真菌总种数的25.29%。通过此项研究了解了该地区大型真菌物种的生存状态,对大型真菌资源的有效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30  培养条件下二氯喹啉酸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张妤 郭爱玲 崔烨 冯莉 田兴山 吴丹丹
    2015, 35(3):849-857. DOI: 10.5846/stxb201304150707
    [摘要](2412) [HTML](453) [PDF 1.81 M](2084)
    摘要:
    为探讨除草剂二氯喹啉酸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在25 ℃黑暗培养条件下,采用磷脂脂肪酸法(Phospholipid Fatty Acid, PLFA)分析了二氯喹啉酸(0对照、83.3和166.6 μg/kg 干土)处理对淹水和不淹水水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处理的60 d内,不淹水水田土壤在83.3 μg/kg二氯喹啉酸处理后对土壤微生物生物总量、细菌生物量及真菌生物量有抑制作用,而166.6 μg/kg二氯喹啉酸处理后各生物量指标均显著增加,但是两种浓度处理均使土壤真菌/细菌比值下降,说明二氯喹啉酸处理会使不淹水水田土壤微生物稳定性下降;淹水水田土壤在83.3 μg/kg二氯喹啉酸处理下,对土壤微生物生物总量和真菌生物量有促进作用,对细菌生物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66.6 μg/kg二氯喹啉酸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生物总量、细菌及真菌生物量均有促进作用,从真菌/细菌比值上看,不同浓度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说明二氯喹啉酸对淹水生物稳定性无明显干扰。PLFA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浓度处理的两种土壤微生物群落均以含14:0、15:0、16:0和18:2n6c的微生物为优势种群。
    31  浓香型白酒窖泥放线菌的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
    刘茂柯 唐玉明 赵珂 任道群 姚万春 田新惠
    2015, 35(3):858-864. DOI: 10.5846/stxb201304100664
    [摘要](2318) [HTML](438) [PDF 1.89 M](2210)
    摘要:
    以泸州老窖1、50、100 和400 年窖泥为研究对象,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研究浓香型白酒窖泥放线菌的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DGGE 图谱显示,除1 年样品外,其余窖底泥多样性指数(H) 均低于同窖龄窖壁泥,但均匀度指数(EH) 较高。不同窖池相同部位窖泥的群落结构变化趋势为:随窖龄的延长,窖壁泥H 值逐渐上升,为1.74-2.28;窖底泥下降,为1.73-2.07。EH 值均为波动下降,分别在0.986-0.991 和0.971-0.994 之间。窖底泥相似性系数(SC) 逐渐上升,为0.46-0.82;窖壁泥为0.31-0.62。DGGE 条带测序结果显示,窖泥放线菌归于OlsenellaAtopobiumStreptomyces Corynebacterium 4 个属。OlsenellaAtopobium 属为共有的优势属,且在窖壁泥中的优势度(di) 均随窖龄延长而降低,在窖底泥中升高。实验结果表明,浓香型白酒窖泥蕴藏着丰富的放线菌资源,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存在差异,菌群演替呈现一定规律性。
    32  种群密度效应对成年东方田鼠内脏器官的影响
    韩群花 张美文 郭聪 沈果 周训军 王勇 李波 徐正刚
    2015, 35(3):865-872. DOI: 10.5846/stxb201304120695
    [摘要](2370) [HTML](521) [PDF 1.02 M](1826)
    摘要:
    为了研究种群密度对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内脏器官(心、肺、肝、脾、肾、肾上腺)的影响,随机选取稳定的同性别饲养群的成年东方田鼠258只,雌雄各半,分A组30笼:2只/笼,B组15笼:4只/笼,C组11笼:6只/笼和D组9笼:8只/笼共4个密度组,饲养90d后解剖,取内脏器官,称重以及测定血浆皮质醇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密度内,除B组孕鼠的肝脏重较未孕鼠有极显著差异外,其它各组(A、C、D)怀孕鼠和未孕鼠的各内脏器官重均无显著差异。在不同密度间,怀孕鼠的肝脏重有极显著差异,孕鼠与未孕鼠的其余各内脏器官均无显著差异;雄鼠的肺重、脾脏重和雌鼠的脾脏重、肾上腺重差异显著,其余各器官重在不同密度间虽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但均具有随着密度增加而器官重量逐渐增大的趋势。各个密度组中的雄性个体血浆皮质醇浓度分别显著高于雌性,且差异显著;同一性别比较,不同密度间的雌性个体血浆皮质醇浓度差异不显著,而雄性个体血浆皮质醇浓度差异则显著,随密度增大而明显增加。可见高密度压力导致内脏器官重量上有所调节,但不同脏器受密度因素影响程度不同。
    33  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对高山嵩草群落及其主要种群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
    庞晓攀 贾婷婷 李倩倩 雒眀伟 肖玉 赵旭 郭正刚
    2015, 35(3):873-884. DOI: 10.5846/stxb201403090400
    [摘要](2666) [HTML](506) [PDF 1.57 M](2130)
    摘要: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有效洞穴密度变化会引发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草甸植物群落及其种群分布格局发生变化。采用野外调查法研究了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对高山嵩草群落特征及其主要种群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增加,高山嵩草草甸植物群落的优势种没发生明显变化,部分伴生种发生更替;高度、盖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呈现降低态势;地上生物量和丰富度指数变化不明显;高山嵩草和矮火绒草(Leontopodium nanum)种群的盖度、密度以及生物量均呈现降低态势,而达乌里秦艽(Gentiana dahurica)和小花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 var. flore-minors)种群的盖度、密度和生物量呈增加趋势。高山嵩草和矮火绒草的种群分布格局从8个/625m2和14个/625m2的聚集分布分别变为34个/625m2时的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达乌里秦艽和小花草玉梅种群从8个/625m2和14个/625m2的随机分布变为23个/625m2和34个/625m2时的聚集分布,这说明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变化改变了高山嵩草群落的特征和主要植物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而对应群落特征和种群分布格局改变的有效洞穴密度为14个/625m2和23个/625m2
    34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赵磊 杨群芳 解海翠 王振营 何康来
    2015, 35(3):885-891. DOI: 10.5846/stxb201304170732
    [摘要](2195) [HTML](414) [PDF 1.09 M](2496)
    摘要:
    大气CO2浓度升高影响寄主植物的营养而间接影响节肢动物外,还直接影响许多昆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为探讨大气CO2浓度升高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在CDCC-1型密闭式动态CO2气室内研究了当前大气CO2浓度375 μl/L及大气CO2浓度分别升高0.5倍和1倍,即达到550 μL/L和750 μL/L条件下人工饲料饲养亚洲玉米螟实验种群生命表及其营养效应指标。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分别升高到550μL/L和750 μL/L时,亚洲玉米螟幼虫成活率分别降低3.0%和8.9%;幼虫、蛹和成虫体重则没有显著差异;在750 μL/L CO2浓度下幼虫和蛹历期分别显著延长13.1%和25.8%。虽然单雌产卵量和净增值率(R0)在大气高CO2浓度下有增加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性差异。与当前大气CO2浓度相比,高CO2浓度下玉米螟的取食量分别增加9.1%和34.0%,排粪量分别增加42.3%和42.0%。
    35  脐腹小蠹聚集信息素的提取鉴定和引诱效果
    范丽华 牛辉林 张金桐 刘金龙 杨美红 宗世祥
    2015, 35(3):892-899. DOI: 10.5846/stxb201311032656
    [摘要](2446) [HTML](440) [PDF 1.41 M](2845)
    摘要:
    为了确定脐腹小蠹Scolytus schevyrewi Semenov的聚集信息素成分,对脐腹小蠹成虫后肠和虫粪的挥发物进行了提取鉴定和引诱试验。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鉴定,结果表明:雌成虫后肠挥发物成分有十四烷、十五烷、十六烷、十八烷、十九烷、十二酸和十四酸,其中十四酸含量最高,达到了42.2%;雄成虫后肠挥发物成分有十一烷、十四烷、十五烷、十六烷、十八烷和十九烷,十六烷(23.3%)和十九烷(21.5%)含量最多;雌成虫虫粪挥发物成分有十一烷、十二烷、十四烷、十六烷、十八烷和十九烷,十九烷含量最高,为29.9%;雄成虫虫粪挥发物成分有庚烷、十一烷、十二烷、十四烷、十六烷、十八烷、二十二烷和二十三烷,庚烷(20.5%)相对含量最多。此外,借助触角电位仪测定了脐腹小蠹雌雄虫触角对这些单一物质刺激的反应,结果显示,触角电位相对值较大的为十二酸、十四酸和十八烷。雌雄间比较发现十二酸、十四酸和十九烷刺激后雌雄间触角电位相对值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 < 0.05)。田间诱捕结果显示,十二酸、十四酸、十九烷对脐腹小蠹的引诱数量雌雄间差异性达到了显著水平(P < 0.05),成虫诱捕总量最多的是十八烷,诱捕量达32.1 头,其后诱捕量较多的为十二酸(24.1 头)和十四酸(22.7 头)。可以推断,十八烷、十九烷、十二酸和十四酸是脐腹小蠹聚集信息素的主要成分。
    36  黄山陈村水库上游河源溪流的鱼类群落及其纵向梯度格局
    储玲 王文剑 闫莉莉 严云志 朱仁 司春
    2015, 35(3):900-910. DOI: 10.5846/stxb201304140706
    [摘要](2815) [HTML](474) [PDF 1.20 M](2713)
    摘要:
    确定鱼类群落的分布格局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是合理保护、恢复和管理鱼类多样性的基础。基于2011年5月和10月自黄山陈村水库上游3条河源溪流共39个样点的调查数据,比较研究了溪流间鱼类群落及其纵向梯度格局的异同,着重探讨了人类活动对溪流鱼类群落纵向梯度格局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同人为干扰较轻的舒溪相比,人为干扰严重的浦溪和麻溪中水宽、底质和植被覆盖率等局域栖息地条件显著变化,这造成了后者的鱼类多样性显著下降及物种组成的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敏感性的地方物种(如宽鳍鱲、光唇鱼、原缨口鳅等)数量减少、耐受性的广布物种(如泥鳅、麦穗鱼、高体鰟鲏等)数量增多。舒溪的鱼类物种数及其组成均与海拔显著相关,但这种"海拔-鱼类群落"关系在麻溪和浦溪中削弱甚至消失。底质、植被覆盖率对舒溪鱼类群落具有重要影响,但对浦溪和麻溪鱼类群落却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子流域空间尺度上,诸如城镇化发展、土地利用、河道治理等人类活动可通过对局域栖息地条件的影响,导致溪流鱼类多样性下降及其物种组成的变化,破坏鱼类群落的纵向梯度格局,并改变栖息地与鱼类群落之间的联系。
    37  浙江丽水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蝌蚪对水位变化的表型响应
    唐小芬 樊晓丽 林植华 姚婷婷 李香 金晶 周存通
    2015, 35(3):911-918. DOI: 10.5846/stxb201404280845
    [摘要](3152) [HTML](763) [PDF 1.26 M](2813)
    摘要:
    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栖息地干涸将对生活在水中的无尾类幼体提出了挑战。通过浙江丽水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和黑眶蟾蜍(Duttaphrynus melanosticus)蝌蚪在实验条件下对不同水位变化的表型响应,检测表型可塑性的遗传性和环境近因性影响。结果表明,水位变化对中华大蟾蜍蝌蚪早期发育历期、头宽和体重影响不显著,对体长影响显著,其中逐减水位最大、恒低水位最小,慢波、恒高与快波、逐增水位依次减少;水位变化对黑眶蟾蜍蝌蚪早期发育历期、体长、头宽和体重影响均显著;发育历期以恒高水位最大,恒低水位最小;体长以逐减水位最大,恒低、快波和慢波水位显著偏小,逐增和快波水位居中;头宽以恒低水位最小,逐增水位居中,其余较大;体重以恒低水位最小、恒高水位最大,其余居中。水位变化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变态时间、体长、头宽和体重影响均不显著;水位变化对黑眶蟾蜍蝌蚪的变态时间、体长和体重影响均显著,对头宽影响不显著;恒低水位的变态时间最长,恒高水位的变态时间最短,其他水位变化之间差异不显著;恒高水位的体长最大,恒低和快波水位最小,其他居中;逐增和快波水位的体重最大,恒低水位最小。研究结果表明,繁殖季节不同的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蝌蚪响应水位变化的表型可塑性差异显著,长期在容易发生干旱和水位变化的冬季繁殖的中华大蟾蜍蝌蚪的表型可塑性低,在雨水充沛的春季繁殖的黑眶蟾蜍蝌蚪的表型可塑性高,表现出表型可塑性的种间差异和遗传性;在早期发育过程中,两种蝌蚪体长的共同的表型变异与缺乏遗传基础的环境近因性影响有关;黑眶蟾蜍蝌蚪对低水位或水位下降作出减速分化的消极响应,响应程度与环境信号的强弱直接相关。
    38  樟树水浸液对钉螺的生态毒理学效应
    王万贤 柯文山 吴明煜 孙启祥 彭镇华 尹蔚琳 张倩
    2015, 35(3):919-925. DOI: 10.5846/stxb201305111016
    [摘要](2633) [HTML](412) [PDF 3.28 M](2081)
    摘要:
    用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新鲜根皮、茎皮、叶为材料,设置1%、0.5%、0.1%、0.05% 4个不同浓度梯度的水浸液处理钉螺,以清水和1 mg/L浓度的氯硝柳胺溶液为对照,统计钉螺死亡率,并分析钉螺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采用透射电镜分析亚显微结构损伤情况。结果表明:(1)樟树各部分的水浸液均有很好的灭螺效果。钉螺死亡率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0.5%-1.0% 以上的樟树根皮、茎皮、叶水浸液均可达到100%的毒杀钉螺致死效果,与1 mg/L氯硝柳胺溶液的灭螺效果相当;灭螺效果顺序依次为:根皮>茎皮>叶。(2)在处理初期,钉螺体内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增强,但随处理时间延长,其活性急剧降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显示,处理24-48 h后钉螺酶活高于对照组,处理72-96 h后酶活最强,而处理120 h酶活则大大减弱。(3)钉螺肝细胞亚显微结构观察表明,随处理时间的延长,线粒体、内质网、细胞核等结构损伤越来越严重。这些结果表明樟树水浸液对钉螺肝脏造成过氧化伤害和细胞器结构损伤,具有很好的杀螺效果,可作为生态工程抑螺林树种。
    39  森林碳库特征及驱动因子分析研究进展
    徐耀粘 江明喜
    2015, 35(3):926-933. DOI: 10.5846/stxb201304190745
    [摘要](2835) [HTML](639) [PDF 1.08 M](3733)
    摘要:
    森林碳库作为全球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以及全球碳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森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库主要由3部分组成:活植物碳库、土壤有机质碳库和死植物体碳库。各碳库时空差异很大,使研究森林碳储存机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在全球或者区域尺度上,森林生物量(与森林碳储量密切相关)呈现出清晰的分布格局,但对于这些格局的驱动因子与地上生物量的相关关系和尺度外推程度尚有很大的争议。分别讨论了气候、土壤、地形和生物因子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而后,从各生态因子与地上生物量之间的直接或者间接关系入手,分析了各因子与生物量之间的交互作用,认为目前运用相同的处理方式来研究环境因子和生物因子对森林生物量的影响是不合适的。文章最后介绍两种新的研究方法:层次模型和生境分类,以期用来重新评估生态因子对森林生物量的影响,有助于更准确的了解森林碳储存机制。

    主编:傅伯杰

    创刊:198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0933

    国内统一刊号:CN 11-2031/Q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