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34卷第16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封面+目次
    2014, 34(16):0-0.
    [摘要](1142) [HTML](0) [PDF 824.25 K](1453)
    摘要:
    2  USLE/RUSLE中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研究进展
    冯强 赵文武
    2014, 34(16):4461-4472. DOI: 10.5846/stxb201306151710
    [摘要](3602) [HTML](643) [PDF 918.53 K](5226)
    摘要: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及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是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模型中C因子表示植被覆盖和管理措施对土壤侵蚀的作用,是人为控制土壤侵蚀的重要因子。回溯了C因子发展演变历程,依据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了不同尺度C因子估算方法。在小区、坡面、小流域尺度上,C因子确定主要依赖于野外实验观测,研究条件的一致性尤其是标准小区的统一是C因子值可比性的前提。流域、区域尺度C因子确定通常需要利用遥感影像,遥感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流域、区域尺度C因子估算方法的进步,使提取的C因子图更加精细、准确,但是使用遥感数据全面刻画C因子含义仍然是一大挑战,因此仍需加强C因子相关研究。共归纳了10种确定C因子的方法,介绍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提出了我国C因子研究应加强的工作,希望为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参考。
    3  节球藻毒素研究进展
    江敏 许慧
    2014, 34(16):4473-4479. DOI: 10.5846/stxb201306031298
    [摘要](3037) [HTML](587) [PDF 823.72 K](2794)
    摘要:
    节球藻毒素(Nodularin)是由泡沫节球藻(Nodularia spumigena)产生的一种环状五肽肝毒素。节球藻毒素对陆生动物和人体均具有毒性和致癌作用,还会影响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许多陆生植物、水生动物的生长繁殖具有一定的威胁,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综述了节球藻毒素的分子结构、检测方法和产生途径,深入讨论了节球藻毒素的环境归趋和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并对其重要的研究领域提出进一步的展望。
    4  稻作系统对淡水养殖池塘富营养化的修复效应及应用前景
    冯金飞 李凤博 吴殿星 方福平
    2014, 34(16):4480-4487. DOI: 10.5846/stxb201303220486
    [摘要](2431) [HTML](483) [PDF 831.62 K](2741)
    摘要:
    养殖池塘富营养化是目前制约我国淡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稻作系统具有显著的净化水质能力,如何将稻作系统和淡水养殖系统进行生态耦合实现氮、磷养分的循环利用,是淡水养殖池塘富营养化生态修复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通过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综合分析了浮床种稻-原位修复、稻田湿地-异位修复、稻鱼生态种养3种耦合方式对养殖池塘富营养化的修复效应,以及氮、磷养分综合利用效率,归纳总结了不同模式的技术特点以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就修复技术研究和生态补偿提出了培育生态修复专用水稻品种,加强稻作系统生态修复理论研究和技术推广,建立养殖池塘富营养化修复的生态补偿机制等建议。
    5  不同倍性冬小麦种内竞争能力的比较研究
    孙婴婴 刘立生 张岁岐
    2014, 34(16):4488-4498. DOI: 10.5846/stxb201212301900
    [摘要](2088) [HTML](427) [PDF 1.54 M](2202)
    摘要:
    通过3个不同倍性冬小麦材料(两倍体栽培一粒、四倍体栽培两粒、六倍体现代品种长武134),在不同水分条件下进行密度实验,研究了不同材料的株高、生物量累积和分蘖动态的变化,以及产量对密度变化的反应。结果表明随着群体的增大,不同倍性材料个体间竞争明显加剧,相互抑制作用增强,种群内部个体大小等级差异增大;在不同群体下各倍性材料的个体生长存在差异,表现为四倍体栽培两粒竞争能力 > 两倍体栽培一粒 > 六倍体现代品种长武134,且长武134受种群大小影响最为显著,但长武134产量累积的投入比例最高,产量最高,低竞争能力的个体更适合生产上的需求,是群体高产的基础。研究结果为旱地小麦的高产栽培和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6  毛竹浸提液对苦槠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
    陈娟 白尚斌 周国模 王懿祥 梁倩倩 程艳艳 沈蕊
    2014, 34(16):4499-4507. DOI: 10.5846/stxb201212231846
    [摘要](3003) [HTML](407) [PDF 1.49 M](2251)
    摘要:
    为探讨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扩张过程中潜在的化感作用,选择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 (Lindl) Schott)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浸提的方法,用毛竹茎叶、枯落物和土壤3部分浸提液浇灌苦槠幼苗,以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对比分析质量浓度分别为0.1、0.05、0.02 g/mL 的3个浓度梯度浸提液处理下苦槠幼苗生长指标及各项光合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毛竹浸提液对苦槠幼苗苗高、地径和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大体上呈现高浓度抑制低浓度促进的双重浓度效应。不同来源毛竹浸提液的化感效应不尽相同,土壤浸提液对苦槠幼苗生长和光合生理均呈现抑制作用,而茎叶、枯落物浸提液低浓度时为促进作用。毛竹潜在的化感作用,在其扩张过程中可能会干扰森林主要树种更新,从而对森林群落产生威胁。
    7  巨桉根系分解对菊苣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吴秀华 泮永祥 胡庭兴 段晓宇 赵敏 胡红玲 陈洪 曾凡明
    2014, 34(16):4508-4517. DOI: 10.5846/stxb201212251866
    [摘要](2339) [HTML](410) [PDF 988.00 K](2183)
    摘要:
    巨桉是我国退耕还林过程中采用的重要速生树种之一,被广泛用于人工造林。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巨桉根系分解初期对菊苣幼苗生长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试验设置A1(50 g/盆)、A2(100 g/盆)和对照(CK)3个根系水平,将各处理的根系分别与10 kg土壤混合后装盆,播种菊苣。待A2处理植株的第3片真叶完全展开后测定菊苣光合生理指标及相关生长指标。结果表明:在巨桉根系分解初期,明显抑制了菊苣高生长、根生长、生物量积累、叶面积扩展及光合色素的合成,且随着根系添加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大;菊苣叶片胞间CO2浓度(Ci)增加,而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显著低于对照;随土壤中根系含量的增加,除CO2补偿点(CCP)呈增加趋势外,其他光响应和CO2响应的特征参数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并与对照差异显著;各生长指标除与胞间CO2浓度呈现出负相关外,与其它光合特征参数、光合色素以及相应的响应曲线参数之间均呈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过GC-MS检测表明,巨桉根系中含有2,6-二叔丁基对甲酚、N-甲基苯乙胺等多种具有化感潜力化学物质,在其分解过程中,这些化感物质逐步释放并作用于受体植物,抑制其光合色素合成和光合作用,降低其环境适应能力,从而抑制菊苣的生长。
    8  黑河下游绿洲胡杨生长状况与叶生态特征
    赵传燕 赵阳 彭守璋 王瑶 李文娟
    2014, 34(16):4518-4525. DOI: 10.5846/stxb201212251867
    [摘要](2423) [HTML](413) [PDF 3.00 M](2243)
    摘要:
    选择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为研究区,以优势物种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为研究对象。在2009年和2010年对研究区胡杨的生长状况、叶生态特征和生境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胡杨受水分胁迫的程度增强,生长态势变差,其枯枝比由2.45%增加到81.00%,其比叶面积由11.84 m2/kg减少到5.35 m2/kg。叶气孔密度变化很大,最小值为105(个/mm2),最大值为218(个/mm2),平均值为158.4(个/mm2),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叶气孔密度先减少后增加之后再显著减少(P < 0.05),呈三次函数关系。研究得出枯枝比能够反映胡杨分布区地下水的变化状况,是林相描述比较重要的指标,比叶面积和叶气孔密度能够指示胡杨种群环境变化。研究结果可为荒漠河岸林恢复和生态输水效应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9  土壤快速强烈还原对于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
    黄新琦 温腾 孟磊 张金波 朱同彬 蔡祖聪
    2014, 34(16):4526-4534. DOI: 10.5846/stxb201212261872
    [摘要](3119) [HTML](584) [PDF 2.72 M](2515)
    摘要:
    香蕉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FOC)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的土传病害,每年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目前尚未找到有效的防治办法。实验采取土壤淹水及添加有机物料的方法,抑制土壤中FOC的数量。结果表明:土壤淹水处理在第5天显著增加了土壤的pH值,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淹水的处理中土壤pH值逐渐下降;土壤淹水及添加有机物料显著降低了土壤中SO42-和NO3-的浓度;土壤中添加秸秆、猪粪和石灰的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中NH4+的浓度。土壤淹水及添加有机物料对于土壤中可培养细菌数量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土壤中可培养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土壤淹水及添加秸秆、甘蔗渣和石灰的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中FOC的数量,其中添加高量秸秆处理中FOC的数量下降最多,仅为处理前土壤中FOC数量的2.88%。添加有机物料但未加石灰的处理土壤中总微生物量较处理前相比显著增加。研究表明土壤淹水及添加有机物料是一种可以防控香蕉枯萎病的高效和环保的方法。
    10  干旱胁迫对黄土高原4种蒿属植物叶形态解剖学特征的影响
    王勇 梁宗锁 龚春梅 韩蕊莲 于靖
    2014, 34(16):4535-4548. DOI: 10.5846/stxb201306301802
    [摘要](2833) [HTML](426) [PDF 14.71 M](2245)
    摘要:
    以黄土高原演替初期阶段的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et Kit.)、茭蒿(Artemisia giraldii Pamp.)、铁杆蒿(Artemisia gmelinii Web. ex Stechm.)3种优势种和1种常见种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inn.)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试验与称重控水法,将土壤含水量分别控制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适宜水分对照)、55%(中度干旱)和35%(重度干旱),研究干旱胁迫对菊科蒿属植物叶片形态解剖学的影响,揭示植物叶片生态适应机制,为生态恢复过程中植被演替的规律提供理论依据。于植物营养生长末期选取代表性的叶片,分别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电子透射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对叶表皮特征、亚细胞显微特征和组织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这4种植物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叶片增厚、栅栏组织厚度、叶片紧实度和角质层厚度增加;3种旱生型植物猪毛蒿、茭蒿和铁杆蒿的叶片下表皮具有浓密的表皮毛,有利于防止水分过度蒸腾,而中生型黄花蒿叶片无此功能;铁杆蒿和黄花蒿上表皮毛稀少,不利于保水和防止强光照,干旱胁迫下依靠降低上表皮气孔密度和叶细胞叶绿体数目来适应环境;茭蒿和猪毛蒿叶绿体形态相似,具有较厚的基粒和浓密的基粒片层,强光下容易引起氧化损伤,猪毛蒿通过浓密的上表皮毛而茭蒿通过较强的抗氧化机制防止光能过剩,两者在重度干旱下均产生大量脂质体。4种蒿属植物中黄花蒿的叶片解剖学特征受到干旱的影响变化最大,铁杆蒿和猪毛蒿次之,茭蒿最弱,3种优势种的干旱适应性显著强于黄花蒿,干旱下叶片解剖学的结论与干旱耐受性指标结果一致。
    11  表面活性剂对链霉素在内蒙古牧区土壤中吸附解吸的影响
    赵红梅 赵文岩 胡瑞生
    2014, 34(16):4549-4554. DOI: 10.5846/stxb201212271881
    [摘要](2031) [HTML](562) [PDF 890.31 K](2381)
    摘要: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3种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阴离子: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非离子,曲拉通100,TX-100)对链霉素(Streptomycin,STR)在内蒙古牧区土壤中吸附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表面活性剂的存在均会增加STR在土壤中吸附的线性程度。CTAB的存在抑制了STR在土壤表面的吸附同时抑制了STR的解吸,然而SDBS 的存在降低了STR在土壤中的吸附量并增加了吸附过程的可逆性。与 CTAB 和 SDBS 不同,TX-100对STR在土壤中的吸附的影响取决于其添加浓度。低浓度的TX-100对STR的吸附促进作用大于高浓度。随着 TX-100 浓度的增加,TX-100对STR的增溶作用加剧。促使吸附在土壤表面的STR迁移到水相中,从而抑制了STR的吸附,进而促进了STR的解吸。
    12  控释氮肥对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田土壤甲烷排放的影响
    周文鳞 娄运生
    2014, 34(16):4555-4560. DOI: 10.5846/stxb201212261871
    [摘要](2560) [HTML](443) [PDF 891.97 K](2260)
    摘要:
    采用温室盆栽和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控释氮肥对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和亲本常规水稻稻田土壤甲烷(CH4)排放的影响。供试土壤为潴育型水稻土,氮肥种类为尿素和控释氮肥。结果表明,与对照(尿素)相比,控释氮肥提高了水稻分蘖数、株高、生物量及产量。水稻品种对CH4季节性排放规律没有明显影响,CH4排放通量基本表现为,自水稻移栽后逐渐升高,移栽后62-92 d出现峰值,而后逐渐降低至水稻收获。与对照相比,控释氮肥可显著降低CH4排放通量和全生育期累积排放量。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稻田土壤CH4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均显著低于亲本常规水稻。研究认为,一次性基施控释氮肥和种植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对有效减缓稻田甲烷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13  稻田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对稻米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许丽卫 刘杰云 汤宏 耿梅梅 张丽萍 袁红朝 王久荣 李勇
    2014, 34(16):4561-4571. DOI: 10.5846/stxb201212221844
    [摘要](2433) [HTML](411) [PDF 962.81 K](2397)
    摘要:
    为探索稻田中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对稻米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用10个不同方法对双季稻田进行处理,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分别测定了各处理稻田中所产稻米中的16种氨基酸的含量,其中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AAA分析柱,柱前衍生使用邻苯二甲醛(OPA)和9-芴甲基氯甲酸酯(FMOC-CL)为衍生试剂。结果发现:1)10个处理中的稻米16种氨基酸种类齐全,施氮肥+添加生物质炭48 t/hm2+ 间歇灌溉(NPK+HBC+IF)处理中所得氨基酸总量为6520.7 mg/100g,效果最佳;对照组处理(不施加氮肥+无稻草还田+间歇灌溉)所得氨基酸含量4338.0 mg/100g为最低。以对照组处理所得必需氨基酸百分含量36.8%为最高值;无稻草还田+长期淹水(NPK+CF)处理方法所得必需氨基酸百分含量33.1%为最低值。10个处理中16种氨基酸中含量较高的氨基酸均为天冬氨酸、谷氨酸和精氨酸,含量最低的均为甲硫氨酸;2)施氮肥量相同时,长期淹水与间歇灌溉相比,氨基酸总量增加185.1 mg/100g,非必需氨基酸百分含量增加3%,谷氨酸、组氨酸和丝氨酸含量明显升高,但亮氨酸含量显著降低;3)施用氮肥能提高稻米中的氨基酸含量,且随着氮肥使用量的增加,氨基酸含量也随之增加,组氨酸含量增加显著;4)供氮量相同时,添加猪粪使氨基酸总含量升高了286.0 mg/100g,此结果表明,在供氮量相同的情况下,施用猪粪更有利于稻米氨基酸含量的提高;5)灌溉模式相同时,稻草还田配施氮肥对必需氨基酸和氨基酸总量均有提高,天冬氨酸、谷氨酸和组氨酸的含量增加较多,甲硫氨酸含量略有下降;随着稻草还田量的增加,对非必需氨基酸影响较为明显;当稻草半量还田(还田量为3 t/hm2)时,稻米中氨基酸总量增加最多;稻草全量还田+长期淹水(NPK+HRS+CF)与稻草半量还田+间歇灌溉(NPK+LRS+IF)处理中的氨基酸含量基本接近,但必需氨基酸含量前者略高于后者,说明稻草还田与水肥管理对氨基酸含量影响可能存在交互作用;6)添加生物质炭配施氮肥提高了稻米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且随着生物质炭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与稻草还田、添加猪粪处理相比,生物质炭的添加对氨基酸总含量提升的效果最为显著,对稻田实际生产具有指导意义且具有一定的环境效益。
    14  宁夏引黄灌区猪粪还田对稻作土壤硝态氮淋失的影响
    杨世琦 王永生 谢晓军 韩瑞芸 杨正礼
    2014, 34(16):4572-4579. DOI: 10.5846/stxb201212271888
    [摘要](2185) [HTML](431) [PDF 1.33 M](2564)
    摘要:
    以宁夏引黄灌区稻田为例,探索猪粪还田条件下稻田土壤硝态氮淋失规律。试验设置3个处理:常规施肥300 kg纯 N kg/hm2(CK)、常规施肥条件下施用4500kg/hm2(T1)和9000 kg/hm2(T2)猪粪。利用树脂芯法吸附稻田30cm、60cm和90cm土层的硝态氮流失量。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增施猪粪,可以减少稻田生育期内60cm与90cm处土壤硝态氮淋失量,与CK相比,T1、T2在两个土层处淋失量的减少比例分别为4.93%、13.92%与7.48%、13.77%。同一土层不同处理之间差异显著性比较看(P < 0.05),30cm 处T1、T2与CK相比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60cm处,T1与CK未达到显著差异,T2与CK达到显著差异;90cm处,T1、T2与CK相比达到显著差异;60cm和90cm土层处的T2与T1之间均达到显著差异。T1和T2在30cm处的淋失量高于CK,但增加不明显,处理之间以及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稻田生育期内不同土层硝态氮淋失量在13.61-17.77 kg/hm2(纯N)。硝态氮淋失集中在插秧至分蘖期(5月中旬-6月下旬),该阶段的硝态氮淋失量占生育期内总淋失量的61.62%-72.84%;后期淋失量明显减少。处理T1、T2的水稻产量增产率分别为15.86%与12.85%。由此可见,在引黄灌区稻田,一定数量的猪粪还田,不仅能够减少土壤硝态氮向深层淋失,防控地下水污染,还有利于水稻增产。
    15  拟平鳅头背部斑纹和下唇结构变异及其分类学意义
    杨立 张洁 宋波龙 赵俊 庆宁
    2014, 34(16):4580-4587. DOI: 10.5846/stxb201306191739
    [摘要](2577) [HTML](598) [PDF 6.62 M](2214)
    摘要:
    针对拟平鳅(Liniparhomaloptera disparis) 的两个亚种(L. disparis disparisL. disparis qiongzhongensis) 现有形态分类特征的含糊,通过观察标本室保存的15条水系441尾标本,首次提出利用下唇结构类型作为拟平鳅亚种的补充形态鉴别依据,结合头背部斑纹特征,能有效地鉴别拟平鳅各地理种群和亚种,为拟平鳅的分类和鉴定提供参考依据。依据头背部斑纹差异归纳出4种类型,分别为小斑块型(云开山脉以东的7条水系及海南岛万泉河),虫蚀纹型(云开山脉以西的5条水系),混合斑纹型(海南岛的万泉河、南渡江、昌化江共3条水系),大斑块型(海南岛的昌化江)。 依据下唇结构变化情况总结出3种下唇类型,分别是半圆型(云开山脉以西的5条水系),几字型(云开山脉以东的7条水系),马蹄型(海南岛的3条水系)。 依据头背部斑纹特征结合下唇结构特征,对照模式标本的描述,重新定义了拟平鳅原有的两个亚种,将分布于云开山脉以东水系的种群鉴定为指名亚种,拟平鳅L. disparis disparis,其鉴别特征为:头背部斑纹为小斑块型并且下唇类型为几字型; 将海南岛种群鉴定为琼中拟平鳅L. disparis qiongzhongensis,它们都具有独特的马蹄型下唇类结构,且头背部斑纹以混合斑纹型为主。重要的发现是,分布于云开山脉以西的种群与已命名的2个亚种在形态上有明显的差异,其头背部斑纹为独特的虫蚀纹型且下唇类型为半圆型。 这可能是一个新亚种。分子生物学方法也许能证明云开山脉以西的种群在遗传上的独特性以及形成新亚种的可能性。 云开山脉东、西两侧以及海南岛不同水系的拟平鳅的种群分化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究。
    16  汀棠湖冬季出现的萼花臂尾轮虫对水温的适应
    王爱民 席贻龙 牛翔翔 李瑶 温新利
    2014, 34(16):4588-4595. DOI: 10.5846/stxb201212221842
    [摘要](2082) [HTML](398) [PDF 965.75 K](2253)
    摘要:
    为了解汀棠湖冬季出现的萼花臂尾轮虫对水温的适应,探讨其在春季的种群消长机制,运用生命表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温度(12℃、16℃、20℃和24℃)和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密度(1.0×106、3.0×106和5.0×106 个/mL)对冬季采自芜湖市汀棠湖水体中的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出生时的生命期望、世代时间、平均寿命、总生殖率、净生殖率和种群内禀增长率等生活史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轮虫出生时的生命期望、世代时间、平均寿命、净生殖率和种群内禀增长率均有显著性影响(P < 0.05),但对总生殖率无显著性影响(P > 0.05);食物密度以及食物密度与温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轮虫所有生命表统计学参数均无显著性影响(P > 0.05)。轮虫出生时的生命期望和平均寿命在12℃下较长,16、20℃和24℃下较短且三者间无显著性差异;轮虫的世代时间在12℃下最长,16℃和24℃下最短且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轮虫的净生殖率在16℃下较高,12、20℃和24℃下较低且三者间无显著性差异;轮虫的种群内禀增长率在12℃下最低,16℃下最高,20℃和24℃间无显著性差异。汀棠湖冬季出现的萼花臂尾轮虫在16℃下的适合度最高,这或许是该水体中萼花臂尾轮虫种群密度在3月中旬(此时水温为17℃)达到春季最高峰的重要原因之一。
    17  捕食者具有厌食性反应且食饵具有Allee效应的捕食系统
    王文婷 王万雄
    2014, 34(16):4596-4602. DOI: 10.5846/stxb201212201834
    [摘要](2550) [HTML](471) [PDF 2.69 M](2193)
    摘要:
    在Dubis动力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具有Allee效应的捕食系统模型。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受Allee效应的影响,食饵种群可能因为种群大小处于临界点以下而趋于灭绝。通过对系统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不受Allee效应的影响,系统的演化属于一种理想化的情形系统到达P(平衡)点的时间较不受Allee效应影响时系统到达P点的时间短,不利于生物的进化,而在Allee效应的影响下,系统的演化将达到一个平衡状态。由此,说明Allee效应为濒临灭绝物种的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对管理部门的决策有参考指导作用。
    18  基于GIS的南方根结线虫在陕西省越冬区划分析
    洪波 张锋 李英梅 张淑莲 陈志杰 高峰 梁银丽
    2014, 34(16):4603-4611. DOI: 10.5846/stxb201212191822
    [摘要](2218) [HTML](459) [PDF 3.08 M](1768)
    摘要:
    土壤温度是影响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越冬的重要因子。通过自动温度记录仪,从2009-2012年的每年冬季(11月至次年3月),对陕西省延安、商洛、杨凌和大荔4个生态区的气温和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土壤温度进行数据采集和模拟统计,建立土温与气温关系的数学模型,根据模型将陕西省96个气象站点的气温数据转换为土温数据。利用GIS的克里金(Kriging)空间插值功能,结合实验室测得的南方根结线虫存活的最低温度,生成南方根结线虫在拱棚、地膜覆盖和露地3种种植条件下的越冬区划图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0℃以下低温对南方根结线虫有明显抑制作用,南方根结线虫在低于-1℃低温持续32 d以上时无法越冬。(2)土壤温度和气温呈线性相关关系,4种种植条件下土壤温度(Y)与气温(X)的关系方程分别为露地:Y=0.8125X+1.9325,R=0.934;地膜覆盖:Y=0.7943X+1.8563,R=0.918;拱棚:Y=0.7046X+6.2685,R=0.907;温室:Y=0.302X+14.519,R=0.597。(3)最冷月土壤均温低于-1℃的概率在70%-80%的区域可以认为是南方根结线虫的越冬界线,越冬界线在露地、地膜覆盖和拱棚条件下依次北移,在温室条件下可在全省范围内越冬。
    19  林地叶面积指数遥感估算方法适用分析
    王修信 孙涛 朱启疆 刘馨 高凤飞 胡玉梅 陈声海
    2014, 34(16):4612-4619. DOI: 10.5846/stxb201212181819
    [摘要](2265) [HTML](659) [PDF 2.44 M](1906)
    摘要:
    叶面积指数是与森林冠层能量和CO2交换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植被结构参数,为了探讨估算林地叶面积指数LAI的遥感适用方法和提高精度的途径,利用TRAC仪器测定北京城区森林样地的LAI,从Landsat TM遥感图像计算NDVI、SR、RSR、SAVI植被指数,分别建立估算LAI的单植被指数统计模型、多植被指数组合的改进BP神经网络,获取最有效描述LAI与植被指数非线性关系的方法并应用到TM图像估算北京城区LAI。结果表明,单植被指数非线性统计模型估算LAI的精度高于线性统计模型;多植被指数组合神经网络中,以NDVI、RSR、SAVI组合估算LAI的精度最高,估算值与观测值线性回归方程的R2最高,为0.827,而RMSE最低,为0.189,神经网络解决了多植被指数组合统计模型非线性回归方程的系数较多、较难确定的问题,可较为有效的应用于遥感图像林地LAI的估算。
    20  干旱区土壤盐渍化特征空间建模
    丁建丽 姚远 王飞
    2014, 34(16):4620-4631. DOI: 10.5846/stxb201212291895
    [摘要](2895) [HTML](506) [PDF 9.00 M](2799)
    摘要:
    当前,土壤盐渍化以及因灌溉引起的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区所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在特征空间理论的支持下,以波谱分解技术为基础,以Landsat-TM、Landsat-ETM+多光谱遥感影像和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数据源,通过分析干旱区土壤盐渍化对地表生物物理特征的影响,探讨了表征盐渍化过程与地表生物物理特征之间的规律及定量关系,进而利用土壤盐渍化遥感监测中关键的3个指标--经过波谱分解技术获得的直接表征盐渍化的土壤盐渍化光谱、间接表征盐渍化的植被覆盖度和土壤水分含量协同构建了二维特征空间支持下的土壤盐渍化遥感监测模型VSSI(Vegetation fraction and Soil fraction Soil Index)、SVSI(Soil water contents and Vegetation fraction Soil Index)、SSSI(Soil water contents and Soil salinization fraction Soil Index)和三维特征空间支持下的土壤盐渍化遥感监测模型SVWSI和SDI。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三维特征空间建立的SVWSI(Soil salinization fraction-Vegetation fraction-Water contents Soil Index)和SDI(Soil Distance Index)模型对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的敏感程度要高于基于传统二维特征空间建立的VSSI、SVSI和SSSI模型。其中,SVWSI和SDI模型与实测0-10 cm土壤盐分含量决定系数分别为R2=0.8325和R2=0.8646,这充分说明基于高维数特征空间所构建的土壤盐渍化遥感监测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盐渍化土壤地表盐量组合及其变化信息,且指标简单、易于获取,对于今后干旱区区域大尺度盐渍地信息提取以及动态监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1  夏季黄东海中华哲水蚤种群分布、脂类含量和利用策略
    王延清 李超伦 刘梦坛 孙晓霞
    2014, 34(16):4632-4639. DOI: 10.5846/stxb201306101596
    [摘要](2379) [HTML](485) [PDF 1.23 M](2291)
    摘要:
    度夏过程对黄东海中华哲水蚤其种群延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2011年08月黄东海现场调查航次研究了中华哲水蚤夏季种群的分布和脂类含量,探讨了中华哲水蚤度夏期间的能量利用策略。结果表明,夏季在黄海中部以及浙江近岸存在中华哲水蚤的密集分布区域。其中,黄海冷水团内的中华哲水蚤以C5期(平均为77.4%)个体为主,而冷水团周边及浙江近岸站位则主要由C5期(分别为32.3%和33.2%)和雌体(分别为41.3%和51.8%)组成。脂类含量结果显示,冷水团内的C5期中华哲水蚤的总脂含量最高(平均43.1 μg/个),浙江近岸雌体的总脂含量(平均24.6 μg/个)和黄海冷水团周边雌体的总脂含量(平均18.2 μg/个)较低。在完全饥饿的假设下,冷水团内的C5期中华哲水蚤具有明显的代谢优势,其储存的脂类可以维持超过18天的代谢需求。而在浙江近岸以及冷水团周边,中华哲水蚤储存的脂类则只可维持3-6d的需求。由此推测,黄海冷水团内的C5期中华哲水蚤依靠储存的油脂和较低的摄食率度夏,而冷水团以外的种群则需要在适宜温度下积极摄食才能顺利度夏。
    22  塔里木河上游胡杨种群结构与动态
    韩路 王家强 王海珍 宇振荣
    2014, 34(16):4640-4651. DOI: 10.5846/stxb201212271887
    [摘要](2734) [HTML](397) [PDF 1.87 M](2483)
    摘要:
    采用样带调查法对塔里木河上游3个断面8.5 hm2天然胡杨林进行野外调查,绘制了胡杨种群年龄结构图和存活曲线,结合种群动态量化方法与时间序列预测,分析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上游胡杨种群密度随径级增大而减小,自疏指数接近-3/2,个体胸径达24 cm后种群密度保持相对稳定。中、下段胡杨种群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型,幼龄级所占比例较大、林分年轻;存活曲线为Deevey C型,且动态指数 > 0,为增长种群。受所处生境条件影响,上段不同生境胡杨种群年龄结构差异明显。阿瓦提县胡杨种群结构呈金字塔型,幼龄级比例高达77.2%,存活曲线属Deevey C型,为增长种群;南口镇与托海乡胡杨种群结构呈壶型,幼龄级比例极低、中大龄级比例高达84.7%,存活曲线属Deevey A型,为衰退种群;沙黑里克镇胡杨种群结构呈钟型,存活曲线属Deevey A型,为暂时稳定种群。种群数量动态与时间序列分析表明,中、下段胡杨更新资源丰富,未来种群能够稳定增长;上段南口镇、托海乡与沙黑里克镇幼龄级数量随时间推移减少,种群向大老龄级发展,未来种群将走向衰退。总之,上段胡杨种群因更新资源不足而趋于衰退,未来保持适当的人工辅助恢复措施和加强保护现有植株及其生境是保持胡杨种群自然更新和进行种群恢复的关键。
    23  田间不同植物上烟粉虱种群密度
    张晓明 杨念婉 万方浩
    2014, 34(16):4652-4661. DOI: 10.5846/stxb201212191828
    [摘要](2483) [HTML](739) [PDF 1.13 M](2534)
    摘要:
    对廊坊地区田间81种植物上烟粉虱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烟粉虱可为害其中44种植物,且在不同的寄主植物上烟粉虱的种群密度有显著差异;而玉米、高粱和小米等37种植物上无烟粉虱为害。烟粉虱在香水薄荷、荆芥、甘草、薄荷、藿香、益母草、猪屎豆、白晶菊、牛膝、待宵草、蓝蓟、紫花苜蓿、极香罗勒上的虫口密度最高,危害级别达到4级(每100 cm2叶片虫口密度大于50头)。在蜀葵、向日葵和烟草上每100 cm2叶片烟粉虱虫口密度较低,但单株虫口密度较高。鉴于向日葵、玉米、高粱在中国北方棉花产区广泛种植,玉米和高粱的植株高大,且烟粉虱为害对向日葵产量影响极小,可考虑选用向日葵作为田间诱集植物,玉米和高粱作为屏障植物辅助控制棉田烟粉虱。
    24  深圳湾福田红树林群落演替
    卢群 曾小康 石俊慧 陈里娥 周凯 雷安平 昝启杰
    2014, 34(16):4662-4671. DOI: 10.5846/stxb201212271885
    [摘要](3003) [HTML](518) [PDF 2.32 M](3406)
    摘要:
    对深圳湾福田凤塘河红树林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多样性变化及演替趋势的研究结果表明:(1)演替各阶段群落均由秋茄(Kandelia candel)、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及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 5个种类组成。(2) 演替早期(4 a)群落高度增长较快,之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至17 a时趋于稳定,之后增长速度缓慢。(3)4 a和17 a的群落立木级均分布在Ⅱ级-Ⅳ级,56 a和73 a的群落立木均达到最高级Ⅴ级,该两群落立木在Ⅱ级-Ⅴ级均有分布。(4)随着演替的进展,除了73 a群落盖度较56 a群落稍有下降外,其它演替群落盖度逐渐增加;群落胸高断面积表现出与盖度一致的变化趋势;群落个体密度则逐渐下降;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不断提高,群落优势度则逐渐下降;群落相似性系数的变化表明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组成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5)群落变化及演替为:秋茄+桐花树群落→秋茄群落→白骨壤+秋茄群落→白骨壤群落。
    25  太湖浮游纤毛虫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李静 戴曦 孙颖 舒婷婷 刘正文 陈非洲 卢文轩
    2014, 34(16):4672-4681. DOI: 10.5846/stxb201212241852
    [摘要](2556) [HTML](492) [PDF 2.80 M](2235)
    摘要:
    用定量蛋白银染色法,对太湖浮游纤毛虫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同时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对其影响。在全湖设置32个点位进行季度采样,共检出117种纤毛虫,隶属于3纲、15目、78属,其中95种鉴定到种的水平。纤毛虫平均丰度27170 个/L(1500-139150 个/L),平均生物量600.6 μg/L(16.7-8736.0 μg/L),以寡毛目、前口目、盾纤目、缘毛目和钩刺目为主。优势种包括:浮游藤壶虫、趣尾毛虫、顶口睥睨虫、银灰膜袋虫、水生钟虫复合种、钟形钟虫、杯铃壳虫、双叉弹跳虫、大弹跳虫、短列裂隙虫、小裂隙虫、圆筒状似铃壳虫。纤毛虫群落结构空间异质性较高,丰度上呈现从南向北、从敞水区向沿岸河口区逐渐增加的趋势;北部湖区以小个体的寡毛目、盾纤目、前口目为主,而南部主要以大个体的寡毛目为主;从功能摄食类群上看,北部各点以食菌种类为主,而南部以食藻种类居多。该类群季节变化明显,于夏季出现丰度峰值,生物量是冬、夏季显著高于春、秋季。通过CCA多元分析发现,太湖纤毛虫群落结构差异主要与水体营养水平、桡足类数量和pH值等有关,且在不同季节由不同的环境因子调控。
    26  棉花长期连作对新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张伟 陈一峰
    2014, 34(16):4682-4689. DOI: 10.5846/stxb201212181817
    [摘要](2592) [HTML](434) [PDF 2.82 M](1953)
    摘要:
    新疆部分棉区发生连作障碍后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能自发恢复并长期保持高产、稳产,为了查明该类棉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在连作障碍发生及自发恢复整个过程中的演替规律。以未开垦土地作为对照,利用16S rRNA-PCR-DGG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sity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法对比研究了新疆阿克苏棉区分别连作1、3、5、10、15和20a棉田1-30 cm深度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结果表明未开垦土地细菌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最高,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最低。随着棉花连作年限的延长,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指数不断下降,而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逐渐增大。当连作年限继续延长至10a后各指数出现恢复或趋于达到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状态。聚类分析显示7个样品分别聚为3簇,其中连作3a的样品差异最大,相似度仅有44%,而连作10a后的样品和对照较为相似。主成分分析也有类似的结果。对比回收的部分序列显示,序列间相似性在88%以上,分属于Microbacterium、Uncultured Chloroflexi bacterium、TM7 Phylum sp. Canine、Flavobacteria等4个不同菌属。分析认为棉花长期连作对该地区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影响很大,但随着连作年限延长至5a以后,细菌群落结构组成能自发趋于稳定和回升。此外,对比棉田细菌群落结构整体变化规律和棉花产量的增减及病虫害发生规律发现,在棉花长期连作过程中两者有很强的关联性。
    27  土壤溶解性有机物对CO2和N2O排放的影响
    李彬彬 马军花 武兰芳
    2014, 34(16):4690-4697. DOI: 10.5846/stxb201212201835
    [摘要](2683) [HTML](465) [PDF 1.82 M](2713)
    摘要:
    农田土壤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溶解性有机物作为土壤微生物容易利用的基质,其含量变化与温室气体的产生和排放密切相关。基于室内培养试验,对溶解性有机物影响土壤CO2、N2O的排放过程进行了分析。设置空白(CK)、单施秸秆(S)、单施氮肥(N)、秸秆和氮肥(S+N)4个不同的处理,对添加不同物质条件下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溶解性有机氮(DON)和CO2、N2O的排放动态进行了研究,对DOC和DON影响CO2、N2O的排放过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和土壤DOC、DON含量差异显著;各处理的CO2排放通量和DOC动态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S和S+N处理的N2O排放和DON动态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S+N处理的CO2排放量最高,DON含量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单施秸秆(S)处理的N2O排放量和DOC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单施氮肥(N)对土壤CO2的排放量和DOC含量的影响较小;土壤CO2和N2O的排放通量与土壤DOC和DON含量呈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2)达0.6以上,说明溶解性有机物的含量和动态对CO2、N2O的排放过程产生显著影响。
    28  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主要树种空间分布及其关联性
    杨华 李艳丽 沈林 亢新刚
    2014, 34(16):4698-4706. DOI: 10.5846/stxb201306021270
    [摘要](2475) [HTML](409) [PDF 1.48 M](3238)
    摘要:
    应用点格局分析方法O-ring函数,分析了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主要树种以及各生长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1)林分整体、主要建群种冷杉、云杉和红松的径级分布呈倒“J”型分布,属于增长型种群。(2)林分整体、冷杉、色木槭在0-10 m小尺度上均呈聚集分布,其他尺度上以随机分布为主,云杉、红松和椴树在整个研究尺度上以随机分布为主。(3)冷杉和色木槭在较低龄级阶段小尺度上呈明显的聚集分布,较大尺度上呈随机分布或者均匀分布,冷杉聚集程度随着龄级增大而降低。(4)在冷杉、云杉、红松、椴树和色木槭5个树种组成的10个种对中,冷杉与红松、云杉与红松在小尺度0-10 m范围上以正相关为主;色木槭与冷杉、红松、椴树在小尺度0-5 m范围上主要以正相关为主;云杉和冷杉、椴树、色木槭在整个研究尺度上均以不相关为主。椴树和冷杉、色木槭在10-25 m尺度范围上以负相关为主。(5)幼龄层冷杉与乔木层冷杉在小尺度上呈显著负相关,与乔木层其他树种主要表现为不相关。
    29  重大森林恢复计划下的碳增汇效应——基于石柱县两次森林资源二类清查的分析
    廖明蓉 邵景安 郭跃 黄志霖 吴朝平
    2014, 34(16):4707-4719. DOI: 10.5846/stxb201307281964
    [摘要](2175) [HTML](390) [PDF 6.49 M](2011)
    摘要:
    利用两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林业工程数据,运用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基于林分(小班)尺度测定森林含碳量,估算2002-2012年的10年间样区恢复计划实现的碳增汇贡献。结果表明:(1)近10年样区森林资源碳贮量和碳密度均获得较大程度的增加,碳贮量增加1.00TgC,平均碳密度增加2.13MgC/hm2;(2)森林碳贮量和碳密度的增加因重大森林恢复计划实施的非均衡性在空间上呈现显著差异,尤其方斗-七曜所夹槽谷区和七曜山南部中山区增幅较快;(3)关键林分因子,碳增汇能力最强的是松、杉、柏及针阔混,累计达1.36TgC,且主要集中于中、幼龄林阶段,累计碳增量0.94TgC;(4)近10年样区重大森林恢复计划共实现碳增汇0.97TgC,占同期森林碳增量的97.66%;平均碳密度增量7.64MgC/hm2,明显高于恢复计划未覆盖范围的森林碳密度增加值,尤其是天然林保护工程碳增量最大,占恢复计划实现碳增汇总量的85.57%;(5)更为重要的,因碳增汇主要发生在中、幼龄林阶段,在中、幼龄林向近、成熟林演化过程中,伴随森林碳密度的增加,仍会展现出较大的碳增汇潜力;(6)研究有助于丰富人们对现已开展的重大森林恢复计划成效的理解和认识,为未来应对和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性对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30  基于变权-物元分析模型的老工业基地区域生态安全动态预警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赵宏波 马延吉
    2014, 34(16):4720-4733. DOI: 10.5846/stxb201309042205
    [摘要](2666) [HTML](425) [PDF 1.04 M](3297)
    摘要:
    生态安全预警是生态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老工业基地区域生态安全预警研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典型性,选取吉林省为研究区,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和生态、环境、经济、社会(E-E-E-S)框架模型构建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运用变权-物元分析模型对1991-2011年吉林省区域生态安全的预警等级进行了测度,并结合灰色系统GM(1,1)预测模型对2015年、2020年区域生态安全态势进行预测预警。研究结果表明:(1)1991-2011年,吉林省生态安全总体水平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区域生态安全预警等级从“巨警”上升为“轻警”,指示灯由“红色预警”逐步变为“蓝色预警”;(2)2015年,吉林省的生态安全预警等级属于“轻警”,指示灯为“蓝色预警”,到2020年,吉林省的生态安全预警等级属于“无警”,指示灯为“绿色预警”,但具有向“轻警”变化的态势;(3)制约吉林省生态安全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包括单位面积耕地化肥负荷量、城镇化、人均水资源量、GDP增长率、第一产业占GDP比重等,这些因素应是今后生态环境保护调控的重点,本研究为吉林省经济-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31  不同产地黄芩中无机元素含量及其与根际土壤无机元素的关系
    王升 赵曼茜 郭兰萍 杨光 张小波 陈美兰 林淑芳 黄璐琦
    2014, 34(16):4734-4745. DOI: 10.5846/stxb201304160722
    [摘要](2037) [HTML](407) [PDF 1.47 M](2074)
    摘要:
    药用植物中各无机元素含量的不仅影响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也是药材有效成分的构成因子。通过对全国范围内16个不同产地(即居群)的92个野生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样本及其相应的根际土壤中10种无机元素含量的分析,发现不同产地黄芩及其根际土壤无机元素都有很大变异,且不同产地黄芩根际土壤中无机元素的变异远大于黄芩药材中无机元素的变异。总体来看,黄芩中Mg(9级)含量较其他植物含量高;P(1级)、K(2级)、Mn(3级)含量与其他植物相比处处较低水平;黄芩对Sr(富集系数达到3.52)有较强富集。并且通过无机元素分布曲线分析建立了无机元素指纹谱,主成分分析筛选出黄芩主要特征无机元素为Mg、K、Ca、Fe、Zn。本研究还表明,黄芩对各元素的吸收能力受产地的影响较大,提示黄芩对无机元素的吸收与各产地根际土壤无机元素有一定关联性。
    32  生态工业园共生网络的脆弱性
    李湘梅 肖人彬 曾宇 姚智爽
    2014, 34(16):4746-4755. DOI: 10.5846/stxb201212191820
    [摘要](2838) [HTML](490) [PDF 2.88 M](2581)
    摘要:
    工业生态系统的稳定可持续运行是生态工业园区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保障,对生态工业共生网络脆弱性分析是工业生态学领域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运用复杂网络理论,从网络拓扑结构出发,论证该工业园具有小世界性和无标度性,为网络脆弱性分析奠定基础;通过攻击负载最大节点,利用网络效率和最大连通子图对网络的脆弱性进行分析,从而衡量节点失效对整个网络造成的破坏性。指出复杂网络在生态工业园共生网络中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33  北京夏季地表臭氧污染分布特征及其对植物的伤害效应
    张红星 孙旭 姚余辉 万五星 肖扬 孙滨峰 韩春萌 郜世奇 高付元 徐卫华 冯兆忠 欧阳志云 王效科
    2014, 34(16):4756-4765. DOI: 10.5846/stxb201306261781
    [摘要](2592) [HTML](641) [PDF 7.42 M](2201)
    摘要:
    臭氧是重要的空气氧化剂,适当浓度的臭氧可以消菌杀毒,但过高浓度的臭氧可能对生物健康构成威胁。随着城市汽车保有量的迅速上升,臭氧的前体物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增多,臭氧浓度随之不断升高,地表臭氧污染日趋严重。地表臭氧的分布特征以及其对植物的胁迫伤害效应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是通过监测北京夏季地表臭氧污染分布规律,鉴定是否有植物受到臭氧伤害,以及受伤害植物的种类及地理分布特征,为城市与区域臭氧风险评估提供依据。从2012年7月4日到8月30日,采用被动采样分析的方法,在北京东北、西北、西南、东南郊区以及城区设置了10个研究样点,监测平均臭氧浓度的变化。同时,运用“森林健康专家咨询系统”鉴定植物受臭氧伤害的特征。结果表明:(1)监测期间,北京西部和北部山区的臭氧浓度高于平原地区;在平原地区,公园中的臭氧浓度高于道旁绿化带;山区的臭氧浓度平均为105.39 μg/m3,公园中为68.49 μg/m3,道旁绿化带为56.54 μg/m3;(2)在北京的公园和山区发现了18种植物符合“森林健康专家咨询系统”所述臭氧伤害特征,有五叶地锦(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 核桃(Juglans regia)、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 喇叭花(Pharbitis purpurea)、桑树(Morus alba)、榆树(Ulmus pumila)、国槐 (Sophora japonica)金叶槐(Sophora japonica f. flavi-rameus)、木槿 (Hibiscus syriacus)、重瓣棣棠花(Kerria japonica)、 山香(Hyptis suaveolens)、 决明 (Cassia tora)、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黄花柳(Salix caprea)、大花地榆 (Sanguisorba sitchensis)、火炬树(Rhus typhina)、大豆(Glycine max)、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没有在道旁绿化带的植物叶片发现臭氧伤害症状;(3)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幼树臭氧伤害症状明显,易于辨认,且臭椿出现频率最高,是分布广泛的乡土树种,适合作为臭氧污染指示植物。
    34  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新方法——组合式动态评价法
    张伟 张宏业 王丽娟 张义丰
    2014, 34(16):4766-4774. DOI: 10.5846/stxb201212261874
    [摘要](2389) [HTML](366) [PDF 2.15 M](3223)
    摘要:
    如何建立科学严谨的评价指标体系一直是生态城市研究中学者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在以往的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很少考虑各个城市的差异与地域特点,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以生态城市建设地域类型划分结果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生态城市建设评价体系构建方法:组合式动态评价法。并以宜宾等城市为例,对该方法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优缺点。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现行的评价体系,组合式动态评价法具有合理性、动态性、灵活性、拓展性、综合性等优点;但也存在着数据要求较高、精度有待提高、管理难度较大等不足。随着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数据的积累和管理体系的完善,组合式动态评价法有望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一种更好的思路和方法。
    35  道路对林地景观连接度的影响——以巩义市为例
    梁国付 许立民 丁圣彦
    2014, 34(16):4775-4784. DOI: 10.5846/stxb201212261870
    [摘要](2830) [HTML](475) [PDF 4.79 M](2469)
    摘要:
    基于景观连接度原理,借用景观连接度指数,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探讨了巩义市山区林地景观在不同距离阈值下连接度的变化,定量分析了道路对林地景观连接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景观距离阈值的增大,无论是否有道路,林地景观整体可能连通性指数值都表现为逐渐增大;对林地景观连接度起“非常高”和“高”作用的林地斑块数量都比较少,但占林地总面积比例较大,面积大的林地斑块在提高景观连接度中起的作用较大;道路的分割使得林地斑块重要值降低,就单一斑块而言,随着景观距离阈值的增大,分割成的小斑块的重要值降低程度在逐渐减小。
    36  传统生态知识的民族生态学分析框架
    成功 张家楠 薛达元
    2014, 34(16):4785-4793. DOI: 10.5846/stxb201306111653
    [摘要](3026) [HTML](581) [PDF 1.45 M](3139)
    摘要:
    传统生态知识是民族生态学研究的核心范畴,国外已有多年的研究基础,国内的相关研究正是方兴未艾。通过文献查询和比较分析等方法,介绍了国外已有的传统生态知识的民族生态学分析框架的3个模型:知识-实践-信仰的三角形框架;本土经验知识-资源管理知识-社会制度知识-世界观知识的四椭圆框架;事实观察-管理体系-旧有及当下利用-伦理价值-文化特征-宇宙观的五边形框架。结合田野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个立体的传统生态知识的民族生态学分析模型,强调了传统生态知识的动态特征,将民族对于自然的被动认识和主动认知、民族人际关系规范、民族的哲学与伦理等方面所呈现出的传统生态知识进行了分类,从而为民族生态学的调查研究提供了方法上的建议。最后总结了这个立体的传统生态知识分析框架的意义,并建议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发展和应用民族生态学。
    37  中国菌根生态学的发展与未来——第十二届全国菌根学研讨会述评
    金樑 刘永俊 赵斌 林先贵 冯虎元
    2014, 34(16):4794-4797. DOI: 10.5846/stxb201408241672
    [摘要](2478) [HTML](381) [PDF 768.39 K](2946)
    摘要:
    由中国菌物学会菌根及内生真菌专业委员会、中国土壤学会、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主办,兰州大学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菌根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7月11日至13日在甘肃兰州举行,来自全国72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及美国、英国、爱沙尼亚和澳大利亚等国的224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为与会代表搭建了一个学术交流、成果展示以及项目合作的平台,研讨菌根学从微观至宏观、个体至生态系统、基础理论至实践应用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国内外动态与发展趋势,并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做大会报告,对促进我国菌根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编:傅伯杰

    创刊:198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0933

    国内统一刊号:CN 11-2031/Q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