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28卷第9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热带柚木(Tectona grandis L. f.)人工林中不同邻体干扰强度下林木CO2气体交换特征
    陈德祥 班小泉 李意德 肖文发 骆土寿 林明献 许涵
    2008, 28(9):4059-4069.
    [摘要](2519) [HTML](0) [PDF 886.43 K](2630)
    摘要:
    研究以海南岛尖峰岭21a生的珍贵树种柚木人工林为对象,以邻体干扰指数为干扰强度评价指标,用Li-6400(Li-cor, Inc., USA)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了邻体干扰强度对柚木个体CO2气体交换的日动态和季节变化特性,光合-光响应特性及光合-CO2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邻体干扰并未改变个体叶片光合作用日进程,但对日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差异较大,表现为弱、中、强和极强度干扰下日Pn时段均值比为2.5∶2.3∶1.7∶1.0,弱干扰下日最大净光合速率为极强干扰下的2.8倍;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加,柚木叶片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特征参数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邻体干扰对光合-光响应和光合-CO2响应特征参数的影响明显,弱干扰下柚木叶Asat、Qsat 、αA、CE、Vcmax和Jmax分别是极强干扰下的2.7、1.3、1.4、2.7、1.9和2.8倍,Qcomp和Rd则受邻体干扰的影响不明显。干扰强度对光合光响应和光合CO2响应特征的影响随光环境和CO2浓度的改变而有所差异,光环境的改变对弱干扰下柚木个体的影响明显要强于强度以上干扰的个体,而CO2浓度的改变对弱干扰个体的影响则明显要弱于强度干扰以上个体的影响。因此,在林分结构相对单一、经营管理措施基本一致的人工林内,邻体干扰是个体竞争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干扰强度的不同将影响种内个体光合碳同化能力出现差别,导致个体生长差异。可以基于邻体干扰指数评价柚木人工林内种内竞争程度的大小,并以此为依据合理调整柚木人工林的林分结构,达到对环境资源的最合理利用。
    2  秦岭火地塘林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休眠期的土壤呼吸
    侯琳 雷瑞德 刘建军 尚廉斌
    2008, 28(9):4070-4077.
    [摘要](2432) [HTML](0) [PDF 582.90 K](2633)
    摘要:
    林木休眠期林地土壤CO2释放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关键组成部分之一。由于绝大多数森林生态系统林木休眠期土壤CO2释放过程测定困难,国内有关林木休眠期CO2释放,量化方面的研究开展较少。采用动态开路气室法对秦岭火地塘林区天然次生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土壤呼吸的日变化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土壤呼吸速率(mgCO2m-2h-1)与土壤温度和体积含水率的关系,基于土壤日均呼吸速率和土壤日均温度指数方程与观测季的总天数,估算了林木休眠期林地土壤CO2释放量。结果表明:(1)研究区林地土壤呼吸速率存在较大的时、空变异。不同观测部位土壤呼吸速率的峰值出现时间各异,呼吸作用较弱的时段也不一致。同一观测部位不同观测月中,土壤日均呼吸速率变异系数分别为48.38%,82.51%和81.88%;(2)当土温>8.5 ℃时,0~5 cm和5~10 cm土层,土壤日均温与土壤日均呼吸速率间存在极显著(p<0.001)的指数关系,Q10分别为1297和1.323;(3)0~5 cm和5~10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率与土壤呼吸速率间关系复杂;(4) 林木休眠期研究区林地土壤CO2释放量变化于(977.37±88.43)~(997.19±80.73) gCm-2(p=0.005)间。
    3  生物群区和林龄对森林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影响
    黄志霖 肖文发
    2008, 28(9):4078-4087.
    [摘要](2282) [HTML](0) [PDF 721.45 K](3194)
    摘要:
    森林土壤呼吸(RS)一般分为自养呼吸(RA)和异养呼吸(RH)两个组分,各组分对环境变化具有不同的响应,对土壤和生态系统的碳平衡产生重要影响。对全球不同生物群区、林龄的森林RS及其组分RH的研究文献进行检索与分析,结果表明:林地RS沿北方森林-温带针叶林-温带落叶林-热带林次序逐步升高,非相邻区系之间差异显著(α<0.05)。土壤异养呼吸组分(RH)及其贡献率(RH/ RS),仅北方森林与热带林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其余区系之间无显著性差异(α>0.05)。异养呼吸组分贡献率(RH/RS),随着RS的不断增加,呈现出RH/ RS率降低的总体趋势。对于林地RS,幼龄林显著高于中龄林和成熟林。RH/ RS率随树龄增加而略微升高,但龄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α>0.05)。各生物群区及林龄的RH与RS之间显著性相关分析,为全球森林碳收支的估测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数据基础。
    4  林业有害植物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的气体交换特性
    王文杰 祖元刚 陈华峰 张衷华 杨逢建 赵则海 曹建国
    2008, 28(9):4088-4098.
    [摘要](2471) [HTML](0) [PDF 881.67 K](2563)
    摘要:
    通过对不同条件和状态下的薇甘菊叶片光合能力(Pn)、呼吸(R)、气孔导度(gs)、蒸腾(Tr)、羧化效率(CE)、最大表观量子效率()及水分利用效率(WUE)进行大量测定,并与同一地区(群落)其它对照种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薇甘菊具有以下特征:(1)薇甘菊叶片CO2和水分交换参数在上述不同条件下变化范围达数倍至十几倍,显示其强可塑性。种间比较发现,营养及生殖生长季内薇甘菊Pn与当地木本植物相当,稍低于其它藤本植物,远低于草本植物,说明薇甘菊的强入侵能力可能并非依靠单位叶片的强光合能力,而是其它因素,如前所述光合作用在不同生境、不同生长状态下的光合可塑性等;(2)林下生长薇甘菊的光合能力低于林间空地,而林间空地薇甘菊低于林缘(外)生境。对照实验也证明阴生生境薇甘菊光合显著低于阳生生境。说明薇甘菊是强阳性植物,与其它因子(水分)相比,光照条件是影响其光合能力的最重要因素,可以通过改变林分群落结构、增大郁闭度等降低光照措施来进行生态防治; (3)综合所有室内和野外数据进行频率分析发现,各指标均呈现(偏)正态分布。其中Pn集中分布区在2~10 μmol?m-2s-1之间(占所测总数据的70%);gs集中分布在0.05~0.45 mol?m-2s-1之间(73%);Tr的集中分布区为1~5 mmol?m-2s-1(66%);CE分布于0.01~0.05 mol?mol-1之间数据占64%;近半的R分布在集中区域0.5~1.5 μmol?m-2s-1之间,而在0.5~2.5μmol?m-2s-1之间的数据占所测总量的66%;的集中分布区在0.04~ 0.08 mol?mol-1之间(77%);这些数据为种间比较等统计分析比较工作奠定统计基础; (4)薇甘菊叶片对Pn和WUE的调节具有类似的方式,即光合作用最主要的调节因素是CE,其次是gs,而与的相关不显著;WUE主要是由Pn大小控制,Tr的影响相对较小,薇甘菊叶片WUE随gs的变化而保持恒定。上述有关薇甘菊的CO2和水分交换特性的研究,可以为这一入侵物种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5  黄土高原四种人工植物群落土壤呼吸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李红生 刘广全 王鸿喆 李文华 陈存根
    2008, 28(9):4099-4106.
    [摘要](2304) [HTML](0) [PDF 636.04 K](2956)
    摘要:
    以黄土高原侧柏、柠条、沙棘和油松人工植物群落为对象,土壤呼吸日动态和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4种植物群落土壤呼吸速率具有典型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模式, 4种群落中,以侧柏6月土壤呼吸日变幅最大,沙棘6月土壤呼吸日变幅最小,大部分群落不同月份最大土壤呼吸与最小土壤呼吸倍数在1.1~1.6之间。4种群落中,以柠条土壤呼吸季节变幅最大,侧柏最小,最大土壤呼吸与最小土壤呼吸的倍数为1.5~2.2倍之间。同一植物类型土壤呼吸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其具体变化趋势因植物类型而异。4种植物群落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和大气温度以及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在不同季节表现为不同的关系,其中侧柏和柠条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均呈乘幂关系,与大气温度为指数关系。沙棘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和大气温度均为乘幂关系,油松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和大气温度均为线性关系。这表明土壤呼吸与土壤和大气温度之间的关系及其紧密程度因植被类型而异。综合分析表明,同一气候区相同环境因子对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呼吸的影响作用不同,且因其自身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从而导致对土壤呼吸的调控作用也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异模式。
    6  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和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人工林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子的比较
    王光军 田大伦 朱凡 闫文德 李树战
    2008, 28(9):4107-4114.
    [摘要](2289) [HTML](0) [PDF 639.45 K](2758)
    摘要:
    2007年1月至12月,采用LI-COR-6400-09气室连接到LI-COR-6400便携式CO2/H2O分析系统测定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和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人工林的土壤呼吸,并分析了土壤水热因子及其根生物量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枫香和樟树人工林中土壤呼吸的季节动态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都呈现不规则的曲线格局。全年土壤呼吸速率平均值分别为1.501 μmol·m-2·s-1和2.800 μmol·m-2·s-1。枫香和樟树林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化与土壤温度呈显著的指数相关,土壤温度可以分别解释土壤呼吸变化的92.7%和774%,与土壤含水量呈二次方程关系,土壤含水量可以解释土壤呼吸变化的10.6%和18%。在P=0.05水平上多元回归分析,分别得出枫香和樟树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和含水量方程:y=0.4728e0.122tw0.002; y=0.061e0.235tw0.086,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共同可以解释土壤呼吸变化的94.5%和88.5%。枫香和樟树林中全年土壤呼吸的Q10值分别为2.62和3.26,Q10值在随着季节温度升高,而逐渐减小。两种人工林群落土壤呼吸季节变化表现出受非生物因子温度和水分变化的调控,同时也受森林植被的根生物量、凋落物量的影响。
    7  低能离子注入短命植物多伞阿魏(Ferula ferulaeoides)抗性生理特征
    马媛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吕光辉 吕杰
    2008, 28(9):4115-4119.
    [摘要](2186) [HTML](0) [PDF 417.47 K](1971)
    摘要:
    以能量30 keV、不同剂量N+离子注入多伞阿魏(Ferula ferulaeoides)种子用以研究多伞阿魏抗性生理指标的变化,以期为保护短命植物多伞阿魏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随离子注入剂量增大,多伞阿魏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逐渐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逐渐升高。剂量过大时,SOD、POD和CAT活性下降;游离脯氨酸含量逐渐降低,但在6×1016N + /cm2剂量时含量升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升高再降低,6×1016 N+ / cm2剂量时为最高值。通过对发芽率、发芽指数的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得出低剂量N+ 离子注入可破除多伞阿魏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适当剂量N+ 离子注入可激活保护酶、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的表达。
    8  干旱区植物群落土壤水盐及根系生物量的空间分布格局
    王珺 刘茂松 盛晟 徐驰 刘小恺 王汉杰
    2008, 28(9):4120-4127.
    [摘要](3081) [HTML](0) [PDF 727.22 K](3368)
    摘要:
    为研究干旱区群落根系生物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土壤中水分、盐分的关系,以宁夏沙湖地区的沙枣-芨芨草群落为研究对象,以立木冠幅的20%为带宽,由立木向空旷地依次划分8个冠幅梯度带(Z1-Z8),采用分层挖掘法对群落中植物根系生物量密度、土壤含水率、土壤溶液电导率的垂直与水平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离沙枣立木距离的增加,群落中植物根系生物量密度逐渐减小,总根系生物量密度较高层次的埋深渐次增加,各层次土壤含水率及不同土壤层次间土壤含水率的差异性依次变大,表浅层土壤溶液电导率趋势性上升,但在较深层次,位于立木冠层垂直投影区边缘的Z3带的电导率最低,向沙枣立木方向、空旷地方向两侧递增;同时发现,群落中两种主要物种间根系生物量密度较高的土壤层次总体上相互分离,离立木较近各带出现下层土壤含水率低于上层的逆含水率梯度层。总体上,群落中地下生物量、土壤水分、土壤溶液电导率的垂直与水平分布特征揭示,植物根系吸水与土壤水分蒸发是影响土壤剖面中盐分、水分分布与运动的两个主导因子。
    9  不同树龄橡胶(Hevea brasiliensis)林细根生物量的垂直分布和年内动态
    林希昊 王真辉 陈秋波 杨礼富
    2008, 28(9):4128-4135.
    [摘要](2345) [HTML](0) [PDF 750.97 K](2676)
    摘要:
    用根钻法对幼树期(5a)、初产期(9a)和旺产期(16a)3个树龄橡胶树细根(<2 mm)生物量变化、垂直分布及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9、16a橡胶林0~60cm土层内细根总生物量分别为2056.18、1557.42、1174.90kg·hm-2。细根的生物量与橡胶树不同生长或生产期有密切的关系,但幼龄橡胶树细根生物量还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改变。橡胶树细根总生物量80%左右分布在0~40cm土层,细根生物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回归模型分析以指数方程y=a·ebx(a、b均为常数)拟合效果较好。通过不同月份细根生物量比较,发现橡胶树细根生物量年动态变化呈“双峰型”,5a、9a橡胶树峰值分别出现在4月份和8月份;16a橡胶树则出现在6月份和10月份,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不同树龄橡胶树表层细根生物量年内变化不一致,其它土层细根生物量年内变化也呈“双峰型”,土层越深,变化越趋于缓慢。
    10  CO2浓度倍增与干旱胁迫对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相对分枝级水力结构的影响
    刘娟娟 李吉跃 庞静
    2008, 28(9):4136-4143.
    [摘要](2128) [HTML](0) [PDF 663.75 K](2095)
    摘要:
    在密闭式生长箱内经过13个月高CO2浓度培养的5年生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为实验对象,采用改良冲洗法研究了CO2浓度倍增(720μmolmol-1)与干旱胁迫交互作用对油松相对分枝级水力结构参数的影响。通过测定油松不同分枝级的水力结构参数分别在720μmolmol-1 CO2和380μmolmol-1 CO2(大气现有CO2浓度)浓度下随着干旱胁迫的变化,得出不同分枝级的导水率(Kh)、比导率(Ks)和胡伯尔值(Hv)在2个CO2浓度下均随着干旱胁迫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叶比导率(Lsc)在720μmolmol-1CO2浓度下随着干旱胁迫的增加非线性变化(0级>2级>1级)不同于380μmolmol-1 CO2(0级>1级>2级)。同期干旱胁迫条件下,720μmolmol-1CO2浓度下的Kh、Ks、Lsc 和Hv均大于380μmolmol-1 CO2且差异显著。根据整株苗木的水势将苗木的水分状况分为4个梯度,在正常水分(-0.45~-0.65MPa)、轻度干旱(-1.15~-0.75MPa)和中度干旱(-1.95~-1.35MPa)胁迫时,3个分枝级均在720μmolmol-1CO2条件下的Kh和Ks较380μmolmol-1 CO2增加,说明交互作用能提高导水能力,同时加快水分运输效率。在重度干旱(<-2.80MPa)胁迫时Kh比380μmolmol-1 CO2增加,而Ks比380μmolmol-1 CO2减小,即交互作用提高了水分运输的安全性,却减少了有效性。
    11  放牧扰动下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生产力对土壤养分条件变化的响应
    王长庭 龙瑞军 王启兰 曹广民 施建军 杜岩功
    2008, 28(9):4144-4152.
    [摘要](3332) [HTML](0) [PDF 742.88 K](2588)
    摘要:
    为了揭示高寒小嵩草草甸群落在放牧扰动下,探讨土壤养分供给水平的变化对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和多样性影响,为高寒草地的退化演替机理研究提供依据,以野外样地调查和室内分析法研究了放牧扰动下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生产力对土壤养分条件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放牧干扰不仅改变了高寒小蒿草草甸群落土壤根系和蕴育土壤根系的“载体”量及根土比例,改变了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而且使土壤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蕴育土壤根系的基质量逐渐减少,根土比特别是0~10 cm土层的根土比例增加;“载体”量减少导致大部分地下根系由于营养供给水平的降低而死亡,归还土壤中有机质的数量逐渐减少,加之地上部分持续利用,土壤养分也在不断消耗,土壤基质量的减少和土壤资源持续供给能力的下降,草地发生逆向演替(退化),表现在:物种数减少、多样性下降、能量的分配转向地下等;土壤性状上的某些改变(土壤容重、土壤湿度等),也会引起植被组成、物种多样性变化;放牧主要通过影响土壤环境及其养分含量来改变草地群落生物量(地上、地下);土壤表面的适度干扰和原有植物的适度破坏为新成员提供了小生境,从而允许新的植物侵入群落,并提高了植物的丰富度。但是,在受到强度干扰时,草地植物群落的主要物种的优势地位发生明显的替代变化。
    12  濒危植物银缕梅(Parrotia subaequalis)不同径级个体的光合能力差异与更新限制
    颜超 王中生 安树青 陈姝凝 魏娜 陆霞梅
    2008, 28(9):4153-4161.
    [摘要](3310) [HTML](0) [PDF 722.04 K](2538)
    摘要:
    银缕梅(Parrotia subaequalis)是我国华东地区特有种,属国家Ⅰ级濒危保护植物。分别于5月份与8月份采用Li-6400光合系统测定了江苏宜兴龙池大垅西芥银缕梅种群内大 (胸径>10 cm)、中 (2 cm<胸径≤10 cm)、幼 (胸径≤2 cm) 3个径级个体的光合生理参数、光合-光强响应曲线及光环境因子,探讨了不同径级个体的光合能力差异及其对种群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幼树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D) 显著低于大树与中树,但比叶面积(SLA)显著高于大树及中树;低LCP、低RD与高SLA是银缕梅幼树对弱光环境做出的适应性反应。中树LSP仅为大树的二分之一,而其LCP与大树无明显差异,且显著高出幼树;中树LSP与LCP之间的光能利用区间极为狭窄;中树全天平均接受的RAR稍高于LCP,但远低于其LSP;同时,中树的SLA显著低于幼树与大树,致使中树全天碳同化总量严重不足。基于净光合速率(Pn)与光环境参数建立的逐步回归方程进一步证实了光合有效辐射(PAR)对Pn的贡献最大,是影响银缕梅光合碳同化能力的关键因子。由于幼树与中树受到大树遮荫,叶片上方的光合有效辐射均显著降低。尽管银缕梅幼苗在林下表现出较强的弱光适应能力,但在后期建成为中树的过程中,叶片形态与光合生理特性均表现出对遮萌环境的不适应,光资源不足构成银缕梅种群更新的主要限制因子,导致种群的中等径级个体急剧减少。人为干预以形成适宜的林窗环境,有利于银缕梅幼树的后期生长,并促进银缕梅种群的顺利更新。
    13  引种沙地海岸松(Pinus pinaster Ait.)幼苗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赵雪 李俊清 王丽辉 孙玖世 曹蓉芬 丁大伟
    2008, 28(9):4162-4172.
    [摘要](2166) [HTML](0) [PDF 778.45 K](2064)
    摘要:
    通过对沙地海岸松种子萌发和育苗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正交试验可提高沙地海岸松种子萌发率,在实验室的最优组合分别是基质土,无菌根,1d喷水1次;在苗圃的最优组合是覆土厚度1cm,1d喷水1次,栽植密度800株/m2;生根粉及其浓度对沙地海岸松种子萌发率的影响不同,GGR生根粉在10mg/kg浓度下的发芽率最高,其次依次为GGR 40mg/kg、ABT 40mg/kg和GGR 25mg/kg。沙地海岸松的第1个生长季共分四个时期;在第1年和第2年的生长中,其高生长都出现了二次生长高峰期;从幼苗的高与地径生长来看,裸根苗均高于容器苗,浙江引种地的幼苗均高于山东的幼苗;法国种源在引种地的生长表现比西班牙种源要好;沙地海岸松耐盐性强,且在养分含量高、偏酸性土壤中生长占优势。
    14  东亚地区陆地生态系统净第一性生产力时空格局
    李伟 张国明 李兆君
    2008, 28(9):4173-4183.
    [摘要](2407) [HTML](0) [PDF 2.37 M](2606)
    摘要:
    利用植被分类数据、NDVI数据、气象数据以及观测数据,基于CASA生态系统模型,估算了东亚地区(10~70°N,70~170°E)陆地生态系统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结果表明:1982~1999年研究区总NPP呈现波动增加趋势,平均每年增加008833PgC。18a间NPP平均值为14.24 PgC,约占全球总NPP的22.6%~23.9%。研究区NPP年变化呈单峰曲线,最大值出现在7月份,达2.98PgC,全年中NPP积累主要发生在4~10月份,该时段内NPP总量占全年总量的86.81%。春、夏、秋、冬四季NPP平均总量分别为:2.31、8.16、2.79、1.10 PgC,分别占全年NPP平均总量的16.20%、57.27%、19.58%、773%。将NPP年平均值分成3个范围:低值区(7.82~300gC·m-2)、中值区(301~700 gC·m-2)、高值区(>700 gC·m-2),分别研究了其空间分布特征。
    15  培养基组分对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组培根增殖的影响及其培养滤液提取物的化感活性
    于福科 马永清 黄新会
    2008, 28(9):4184-4194.
    [摘要](2123) [HTML](0) [PDF 705.29 K](2339)
    摘要:
    采用L9 (315 )正交设计,研究了B5培养基营养组分对沙打旺组培根增殖的影响;并采用玻璃皿滤纸培养法,对其培养滤液提取物进行生物测定以验证沙打旺组培根的化感活性。结果显示:培养基的所有营养组分中,Fe2+对沙打旺组培根增殖的影响最大,蔗糖、H2PO+4、 Mg2+、 Mn2+、 Cu2+、 Zn2+、 BO3-3、 Co2+、 I-、C8H12ClNO3 + C12H18Cl2N4OS + C6H5O2N + C6H12O6的影响次之,氮、Ca2+、MoO2-4 和NAA的影响最小。根据不同养分条件下沙打旺组培根干重的极差分析,筛选出适宜沙打旺组培根快速增殖的优化培养基。培养滤液提取物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沙打旺组培根培养过程中可能产生化感物质;化感作用强度的差异预示营养胁迫可能影响其化感物质的产生。研究为沙打旺组培根再生与繁殖提供一定依据,并揭示养分条件可能是该植物表达化感作用的影响因素。
    16  四种绿化树种土壤酶活性对不同浓度多环芳烃的响应
    朱凡 田大伦 闫文德 王光军 梁小翠 郑威
    2008, 28(9):4195-4202.
    [摘要](2676) [HTML](0) [PDF 663.70 K](2468)
    摘要: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 由于其致癌性和致突变性而受到广泛关注。采用盆栽实验,在3种多环芳烃污染水平(重度L3 )、(中度L2)、(轻度L1)下,研究了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南方4种绿化树种的土壤酶活性在6个月后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在不同PAHs污染水平下,磷酸酶活性表现为L2>L3> L1;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趋势一致,表现为L3>L1> L2。土壤酶活性在4个树种间有明显差异,在L1污染水平下,各土壤酶活性表现为马褂木>广玉兰>樟树>栾树;在L2污染水平下,各土壤酶活性表现为栾树>马褂木>樟树>广玉兰;而在L3污染水平下,表现为马褂木>樟树>广玉兰>栾树。不同PAHs水平下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呈极显著差异(P<0.01),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显著差异(P<0.05),而磷酸酶活性变化率受污染物浓度影响不显著。此外,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相关性不显著。土壤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可以作为土壤污染程度的评价指标。
    17  海洋浮游植物的热效应
    廖一波 陈全震 曾江宁 高爱根 刘晶晶 江志兵
    2008, 28(9):4203-4212.
    [摘要](2225) [HTML](0) [PDF 756.87 K](2427)
    摘要:
    采用热效应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了冬、夏两季温度对象山港海洋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细胞密度的影响,同时在冬季开展了温度对海水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研究。温度对浮游植物种类数和细胞密度的影响显著,影响程度与季节、增温幅度和实验时间有关。当夏季(自然水温为28℃)实验温度超过36℃,冬季(自然水温为12℃)实验温度超过34℃时,浮游植物种类数和细胞密度均急剧减少。温度对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的影响显著,随着实验温度的升高,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与温度呈峰值关系。夏季实验当温度升高至30℃时浮游植物细胞密度最高,实验至第7天时的细胞密度达到最大值为40.56 cells/dm3;冬季实验当温度升高至24℃时的浮游植物细胞密度最高,实验至第7天时的细胞密度达到最大值为625.8 cells/dm3。温度对冬季实验海水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显著,并且冬季海水叶绿素浓度与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呈显著的正相关性(r=0.81,p<0.01)。实验结合自然海区海水温度的变化进行分析,并探讨人们普遍关注的热(核)电厂建设与海洋生态效应的问题,为冬、夏两季温排水对受纳海域的增温对浮游植物的热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18  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sp. Sinensis)根瘤内Frankia菌的遗传多样性
    陈立红 于学梅 姚贵敏 闫伟
    2008, 28(9):4213-4220.
    [摘要](2545) [HTML](0) [PDF 782.66 K](2361)
    摘要:
    为了研究中国沙棘亚种共生菌Frankia的遗传多样性,利用PCR-RFLP分子标记方法,对从青海西宁到内蒙古库伦17个地点采集的106个中国沙棘根瘤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供试样品nifD-nifK基因间隔区(IGS)扩增产物分别用3种内切酶(HinfⅠ、HaeⅢ和MboⅠ)酶切,共产生21条酶切谱带,其中17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位点百分比(PPL)为80.99%,所有样品可被划分为9个基因型。结果表明中国沙棘根瘤内的Frankia菌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土壤质量较好地点的丰富度高于土壤质量较差地点,海拔较高地区的丰富度高于海拔较低地区,多数地点至少有2种不同基因型的Frankia 菌。聚类分析显示Frankia 菌不同基因型间的遗传距离在4.88%~55.96%之间,它们在不同地点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没有发现不同基因型菌间的亲缘关系与地点有相关性。中国沙棘根瘤中Frankia菌可分为两个基因型组,组内基因型分布比较一致,而组间有明显差异。
    19  应用PLFA方法分析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于树 汪景宽 李双异
    2008, 28(9):4221-4227.
    [摘要](3701) [HTML](0) [PDF 555.14 K](3658)
    摘要:
    土壤微生物群落被认为是土壤生态系统变化的预警及敏感指标,指示土壤质量变化,决定着土壤的生态功能。为了探讨长期施肥处理(1987~2004年)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法测定了沈阳农业大学棕壤长期定位试验站玉米地不同施肥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活性部分及群落结构的变化情况。结论:长期施肥处理都能提高土壤微生物总生物量、细菌生物量及真菌生物量,特别是有机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在整个生育期对微生物总生物量的增加作用比较明显。真菌的生长与季节变化和玉米生育的关系较为密切,各施肥处理土壤真菌含量在抽雄期都明显降低。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可以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单施氮肥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长期不施肥处理较为相似,没有明显的优势种群。施用有机肥和有机无机配施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均以含a15:0, i15:0, cy17:0, i16:0, 16:1w7t,10Me18:0和15:0的微生物为优势种群。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是微生物生长和活性的主要能源和营养因子。
    20  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坡地土壤微生物区系特征
    张文婷 来航线 王延平 张海 杨婷 吕家珑
    2008, 28(9):4228-4234.
    [摘要](2508) [HTML](0) [PDF 523.86 K](3030)
    摘要:
    应用稀释平板法对黄土高原不同植被覆盖下坡地土壤0~5cm和5~20cm土层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域不同植被下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总体比较丰富,数量差异较大,柠条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最多,苜蓿地中的最少。同一植被下各类菌群数量排序为细菌>放线菌>真菌。(2)放线菌和真菌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呈明显的减少趋势,而细菌的不明显。(3)天然荒坡的微生物数量高于人工草地的,人工灌木林微生物数量高于人工乔木林的,人工乔草复生果树林的微生物数量高于人工纯生乔木林、纯生草地和纯生果树林的。
    21  南水北调工程对日本血吸虫中间宿主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分布的影响
    汪伟 梁幼生 戴建荣 黄轶昕
    2008, 28(9):4235-4245.
    [摘要](3225) [HTML](0) [PDF 4.11 M](2359)
    摘要:
    中国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北方缺水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重大战略性工程。从长江下游引水北上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因其引水口处在有日本血吸虫中间宿主湖北钉螺孳生的江苏省江都市,并且输水干线将穿过我国钉螺分布区及其最北点的宝应县(北纬33°15′)进入钉螺非分布区。为探讨因南水北调将钉螺带到北方钉螺非分布区后,钉螺能否生存与繁殖并形成新有螺区,研究沿工程输水干线在江苏徐州(北纬34°21′)和山东济宁(北纬35°23′)现场设点,采用螺笼放养定量观察法,对北移钉螺生存繁殖力及其子代钉螺的适应性作了为期8a的纵向观察;采用组织学、组织化学、酶组织化学及电镜技术,观察了北移钉螺生殖腺变化。结果:北移钉螺及其子代在徐州存活时间不超过8a,在济宁存活时间不超过1.5a;钉螺北移3~6个月后,其雌、雄生殖腺均呈萎缩状,相关代谢酶和组化成分含量出现异常变化。研究认为,南水北调若将钉螺移至北纬33°15′~34°21′地区,钉螺虽然能存活一定时间,但其繁殖力逐年下降,种群呈逐渐消亡趋势;若移至北纬35°23′以北地区,钉螺则难以存活。因而,随南水北调移至北纬33°15′以北地区的钉螺难以正常生存繁殖形成新的有螺区。
    22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lilippinarum)大连群体两种壳型家系生长发育比较
    张跃环 闫喜武 杨凤 张国范
    2008, 28(9):4246-4252.
    [摘要](1981) [HTML](0) [PDF 543.52 K](2082)
    摘要:
    通过对菲律宾蛤仔大连群体壳宽的选择,于2006年5月建立了壳宽型(WS)和壳扁型(PS)两个家系。对两种壳型亲本的鲜重、性比、产卵量及其子代的生长与存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亲贝的鲜重差异显著(P<0.05),WS、PS亲贝的雌雄比例分别为0.88∶1、0.62∶1,产卵量分别为124.19万/粒和408.50万/粒;两家系子代的卵径、D形幼虫大小、变态规格无显著差异(P>0.05),但单水管、双水管稚贝的大小差异显著(P<0.05);幼虫浮游期间(0~16日龄),WS和PS幼虫平均生长速度分别为(9.46±1.56)μm d-1和 (9.60±0.38)μm d-1,差异不显著(P>0.05)。12日龄前,WS和PS幼虫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16日龄时,WS幼虫存活率明显低于PS (P<0.05)。变态期间(16~24日龄),WS家系的生长速度((2.64±034)μm d-1)显著地小于PS家系((3.91±0.67)μm d-1) (P<0.05),WS家系的变态率(5.32%±1.53%)也显著地小于PS家系(1568%±3.06%) (P<0.01)。PS家系在稚贝的室内培育期间(24~60日龄)和生态池育成阶段(60~180日龄)的生长速度均显著地快于WS家系(P<0.05);PS家系的存活率也均显著地高于WS家系(P<0.05)。
    23  美国大陆外来入侵物种斑马纹贻贝(Dreissena polymorpha)潜在生境预测模型
    李明阳 巨云为 Sunil Kumar Thomas J. Stohlgren
    2008, 28(9):4253-4258.
    [摘要](5393) [HTML](0) [PDF 1.68 M](3154)
    摘要:
    防止外来生物入侵造成危害的重要手段是阻止可能造成入侵的物种进入适合其生存的地区。论文以1864个美国外来入侵物种斑马纹贻贝定点发生数据和开放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Daymet的34个环境变量为主要信息源,采用逻辑斯蒂回归(LR)、分类与回归树模型(CART)、基于规则的遗传算法(GARP)、最大熵法(Maxent)4种途径,建立美国大陆部分潜在生境预测模型,从接受者运行特征曲线下面积(AUC)、Pearson相关系数、Kappa值3个方面来检验模型预测精度,在此基础上分析斑马纹贻贝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3个评价指标中,4个生态位模型预测精度均达到优良水平,其中Maxent在物种现实生境模拟、主要生态环境因子筛选、环境因子对物种生境影响的定量描述方面都表现出了优越的性能;距水源距离、海拔高度、降水频率、太阳辐射是影响物种空间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论文提出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外来入侵物种生境预测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研究结果对中国海洋外来入侵物种沙筛贝的预测与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4  长江口桡足类数量分布与变动
    郭沛涌 沈焕庭 刘阿成 王金辉 杨元利
    2008, 28(9):4259-4267.
    [摘要](2428) [HTML](0) [PDF 685.05 K](2557)
    摘要:
    于1999年枯水期(2~3月份)、丰水期(8月份)、2000年枯水期(2~3月份)对长江河口浮游动物桡足类采样调查,研究了长江河口桡足类的数量分布与变动。结果表明:1999年枯水期,桡足类在整个长江河口区的平均数量相对不大,为76ind/m3,但却占同期浮游动物平均数量的95.61%;1999年丰水期桡足类平均数量为254ind/m3,占同期浮游动物平均数量的84.29%;2000年枯水期桡足类平均数量为97ind/m3,占同期浮游动物总数量的84.46%。从优势度看,1999、2000年枯水期主要优势种为华哲水蚤(Sinocalanus sinensis);1999年丰水期主要优势种为火腿许水蚤(Schmackeria poplesia)。虫肢歪水蚤(Tortanus vermiculus)、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则在枯、丰水期均为优势种。从种类数看,桡点类在1999年、2000年枯水期均为14种,1999年丰水期为枯水期的近2倍,达25种。对于长江河口主要桡足类而言,华哲水蚤的季节变化明显,适宜生活在盐度较低水域。虫肢歪水蚤数量年际变化较大,其适盐范围比华哲水蚤较宽、较高。真刺唇角水蚤的适盐范围与虫肢歪水蚤相似且更高一些,但该种在枯水期数量较少,丰水期数量较多,变化显著,更适宜在较高温时生长。火腿许水蚤适盐范围宽,能适应很大范围盐度变化,枯水期数量少,丰水期数量大,较高温度生长良好。
    25  温度和食物浓度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种群动态和两性生殖的影响
    邓道贵 孟琼 殷四涛 封妮莎 肖琴琴
    2008, 28(9):4268-4276.
    [摘要](3604) [HTML](0) [PDF 643.13 K](2276)
    摘要:
    在4个温度(15、20、25、30℃)和3个食物浓度(1×104,1×105,5×105 cells ml-1)下研究了大型溞(Daphnia magna)淮河种群的动态和两性生殖,结果表明:(1)在实验初期,大型溞种群密度不断增加,达到最大值后种群密度呈现缓慢下降或趋于稳定的趋势。除15℃下最大瞬时增长率(1.36 d-1)出现在中食物浓度组外,20℃(1.51 d-1)、25℃(1.39 d-1)、30℃(0.69 d-1)下的最大瞬时增长率均出现在高食物浓度组。(2)相同温度下,食物浓度与大型溞最大种群密度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3)相同食物浓度下,随温度升高,大型溞首次产幼溞时间(5~21d)和到达最大种群密度的时间(15~29d)缩短,首次抱卵时的体长(1.75~2.67 mm)减少。(4)在较低的温度和中食物浓度组下,大型溞产生了较多的休眠卵或卵鞍(15℃:(16.7±2.5) ind. 和20℃:(18.3±3.8) ind.);30℃下没有出现休眠卵或卵鞍。除15℃、中食物浓度组外,其它实验组均产生雄体。实验25d后,雄体密度与种群密度呈显著的相关性(30℃:p<0.05;15~25℃:p<0.01)。(5)本研究结果暗示大型溞休眠卵的形成受温度、食物浓度和种群密度的共同影响,且较低的温度是大型溞休眠卵形成的主要诱因。
    26  贺兰山岩羊(Pseudois nayaur)夏季取食和卧息生境选择
    刘振生 王小明 李志刚 崔多英
    2008, 28(9):4277-4285.
    [摘要](2059) [HTML](0) [PDF 696.04 K](2876)
    摘要:
    采用直接观察法和痕迹检验法对贺兰山岩羊夏季取食和卧息生境选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夏季岩羊偏好的取食地位于海拔高度1 600~2 000 m的山地疏林草原带,地形为平滑起伏的坡、明显断裂的坡和悬崖,以灰榆和山杨为优势乔木或无树,乔木矮小稀疏且距离远,接近低矮但密度较大的灌木,食物较多,位于<30°和>35°半阴半阳坡的下坡位,接近水源,人为干扰距离500~1 000 m,距裸岩2~5 m,隐蔽级25%~75%;夏季岩羊偏好的卧息地具有位于海拔高度1 600~2 000 m和>3 000 m的山地疏林草原带及亚高山灌丛和草甸带,地形为明显断裂的坡和悬崖,以灰榆和山杨为优势乔木或无树,乔木和灌木均矮小稀疏且距离较远,食物较少,位于>35°阴坡的上坡位,接近水源,人为干扰距离远,接近裸岩,隐蔽程度低。岩羊的取食和卧息生境在乔木高度和距水源距离上差异不显著(P > 0.05),而其余生态因子均有显著差异(P < 0.05)。与取食生境相比,岩羊选择的卧息生境具有乔木稀疏且距离较远、灌木较少、低矮且距离较远、食物丰富度低、坡度大、远离人为干扰、接近裸岩和隐蔽程度低的特征。逐步判别分析表明,食物丰富度、灌木高度、距水源距离、隐蔽级、灌木密度、灌木距离、乔木高度和乔木距离8个生态因子可以区分取食样方与任意样方,正确判别率为85.8%; 而区分卧息样方与任意样方时,距水源距离、灌木高度、距裸岩距离、人为干扰距离、食物丰富度、灌木密度和灌木距离共7个生态因子发挥作用,正确判别率为89.1%。
    27  家牦牛线粒体DNA(mtDNA)遗传多样性及其分类
    郭松长 祁得林 陈桂华 徐世晓 赵新全
    2008, 28(9):4286-4294.
    [摘要](2447) [HTML](0) [PDF 729.39 K](2567)
    摘要:
    通过分析包括我国10个家牦牛品种(类群)在内共296个样本的mtDNA控制(D-loop)区部分序列的遗传变异,对我国家牦牛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聚类关系和分类进行了研究。所测序列经比对后,共检测到61个变异位点,定义了77种单倍型。分析显示青海环湖牦牛的单倍型多样性最高,达0.9848±0.0403,而巴州牦牛单倍型多样性最低,为0.8000±0.0825;核苷酸多样性方面,斯布牦牛存在最为丰富的核苷酸序列变异,核苷酸多样性值为0.022582±0.011767,而巴州牦牛仅为0006856±0.002476,表明我国家牦牛品种(类群)遗传多样性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我国家牦牛单倍型多样性、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9251±0.0095和0.015265±0.007757,呈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显示我国家牦牛存在两个聚类簇——斯布牦牛独立为一类;其余9个品种(类群)聚为一类,表明家牦牛品种(类群)间遗传距离与地理分布无明显相关。分子变异分析(AMOVA)显示九龙、嘉黎、斯布牦牛构成的组与其余7个家牦牛品种(类群)构成的组之间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分化(ΦCT=005285,P<0.01),且其品种间/组内遗传分化不显著(ΦSC=0.00648,P>0.05),支持依据遗传分化程度将我国家牦牛划分为两大类型。AMOVA支持的分组在品种(类群)组成上与蔡立的研究结果相符,首次为我国家牦牛划分为横断高山型和青藏高原型两种类型提供了源自分子遗传学的证据。
    28  公路边坡人工恢复植被后土壤动物群落变化及多样性
    殷秀琴 顾卫 董炜华 邱丽丽 刘永兵 陶岩
    2008, 28(9):4295-4305.
    [摘要](2761) [HTML](0) [PDF 841.56 K](2646)
    摘要:
    对内蒙古中部呼集高速卓资段的公路边坡人工恢复植被后土壤动物群落进行研究,探讨人工恢复植被前后土壤动物的数量组成、结构,揭示人工恢复植被后土壤动物多样性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路域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公路边坡人工恢复植被后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急剧增加。未进行人工恢复植被的裸露边坡没有大型土壤动物。不论是人工恢复植被当年还是人工恢复植被1年后,西北坡大型和中小型土壤动物的数量均高于东南坡。人工植被恢复的时间不同,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量差异显著,个体数量差异不显著,中小型土壤动物类群数量和个体数量差异均显著。土壤动物的种类组成和个体数量随着人工恢复植被时间发生变化。隐翅虫及蜘蛛,线虫、节跳虫、辐螨、革螨和甲螨它们之间相关性大,经常共同出现在人工恢复植被后各边坡,并且个体数量多。无论是大型土壤动物还是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和类群数量的垂直分布均具表聚性。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受土壤pH值和有机质、全P、全N含量的影响。土壤含水量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的多样性的影响较大。通过对土壤环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0~5cm和5~10cm的土壤含水量为主导因子。
    29  太湖流域湖西区城市化空间过程及其生态效应
    苏伟忠 杨桂山 陈爽
    2008, 28(9):4306-4312.
    [摘要](2171) [HTML](0) [PDF 3.54 M](2335)
    摘要:
    我国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正对周围生态系统造成现实或潜在的威胁。基于RS和GIS技术,从镇域尺度探讨1984~2004年太湖流域城市化空间过程及其生态效应。(1)城镇用地轴向扩展明显:沿路三级邻域带R1、R2、R3在1984~2004年期间新增城镇用地面积累积平均百分比分别为88.24%、90.23%、94.68%。(2)城镇用地扩展形态指数MFD与城镇公路连接数UR存在关系:UR=UR3时,扩展形态指数MFD>=1.5;UR=UR1时,1.250高值区占全区面积的66.33%,形成两核两带:两核位于溧阳经济开发区和镇江谏壁镇-丹徒镇附近;两带分别是两核连线地带和溧阳城区-宜兴新街镇附件一带。
    30  基于空间小波变换的生态地理界线识别与定位
    李双成 赵志强 高江波
    2008, 28(9):4313-4322.
    [摘要](2524) [HTML](0) [PDF 4.16 M](2559)
    摘要:
    为了提高生态地理分界线识别和定位的客观性,探讨了通过空间小波变换获取多尺度模极大值定位过渡带的方法。以NDVI和降水作为小波多尺度分解的对象,应用db3小波核函数分别对49条样带的模极大值进行了多尺度检测,并在GIS中确定其地理坐标。研究结果表明:识别半干旱半湿润生态地理分界线的最佳空间尺度为20~40 km,小于这一尺度定位过程容易受到局部地表覆被因素如城市区域或地形的影响,大于这一尺度由于要素被过度平滑,造成定位不准;从定位点的聚集度分析,NDVI的定位效果好于降水,特别是在较大空间尺度上。而与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方案中的半干旱半湿润分界线比较,从定位点的方向性、平均最短距离以及均衡度三项指标综合判断,小波变换对于降水过渡带的定位优于对NDVI的定位。研究证实,空间小变换与GIS结合是提高生态地理分界线识别与定位科学性的重要途径,是对专家系统划分界线方法的有力补充和完善。
    31  基于3S技术的广州市生态安全景观格局分析
    龚建周 夏北成 陈健飞 林媚珍
    2008, 28(9):4323-4333.
    [摘要](2719) [HTML](0) [PDF 918.89 K](3263)
    摘要:
    生态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成为区域、国家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生态安全的数字评价图,从生态安全的等级配置和空间结构的角度,分别运用景观指数和半变异函数的方法探讨广州市生态安全的景观格局与动态特征。景观指数法分析结果显示,广州市生态安全现状以一般安全为主,生态安全曾在1995年受创,但其总的趋势良好;从景观破碎化、形态复杂性以及景观多样性来看,生态安全的时间与空间分异明显。变异函数的结果表明,生态安全的可预测性高,研究区生态安全可能存在等级结构。
    32  岷江上游景观边界网络格局分析
    问青春 李秀珍 贺红士 布仁仓 胡远满 李丽光 胡涛
    2008, 28(9):4334-4343.
    [摘要](2213) [HTML](0) [PDF 1.96 M](2415)
    摘要:
    格局与过程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与基于斑块的研究相比,基于边界的研究是格局与过程研究的一个新的切入点。以岷江上游地区为例,基于TM影像数据,应用RS、GIS、Fragstats等软件,选用边界长度、边界密度、边界海拔、结点数量、网眼大小、网络连接度等指数,研究了景观边界网络格局的变化,并分析了与之相关的生态过程。结果表明,在1974~2000年期间,由于人为干扰强度的加剧,岷江上游景观边界网络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在早期以边界长度增加为主,网络连接度变大,在后期以边界数量和结点数量增加为主,网络连接度变小;森林景观与低坡位景观类型间的边界减少,森林下线上移;农田与林地的边界在早期增加,1986年后减少,而与灌木林地的边界持续增加;随着林地的蚀退,森林结构变得简单化,而农田、灌木林地、草地等景观类型的结构变得更加复杂。
    33  基于生物物理视角的城市生态竞争力
    张力小 杨志峰 陈彬 刘耕源 梁竞
    2008, 28(9):4344-4352.
    [摘要](2366) [HTML](0) [PDF 643.69 K](2388)
    摘要:
    研究城市的生命支持系统、系统解析城市运行的生物物理代谢过程是深入揭示现代城市“病”产生机理与作用规律的新视角。借助生态能量学方法之一 ——能值方法对城市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构建了综合性城市生态竞争力指数UECCI,将之应用于北京、上海和广州3个案例城市1990年到2005年的评价中。同时,引入并整合台北(1991和1998年)和澳门(1990、1993、1995、1997、2000、2003和2004年)的能值分析结果进行参照对比。结果显示:研究期内3个案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演化趋势呈现很好的一致性,但广州的UECCI一直高于北京和上海,广州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在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尺度上似乎更具有生态竞争力;与台北与澳门的进一步比较发现,尽管中国大陆城市经济发展程度不及台北与澳门,其UECCI总体上却高于台北和澳门。
    34  道路网络理论在景观破碎化效应研究中的运用——以浙江省公路网络为例
    刘佳妮 李伟强 包志毅
    2008, 28(9):4352-4362.
    [摘要](3138) [HTML](0) [PDF 1.58 M](2345)
    摘要:
    随着道路的不断建设,道路网络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日益显著,众多生态学家开始从道路网络与自然景观的空间位置入手,研究不同组织形式的道路网络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的不同影响,从而探讨生态最优化的道路网络组织模式。旨在研究浙江省的干线公路网络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从而探讨生态最优化的道路网络组织模式。总结了道路网路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由R. T. T. Forman和J. A. G. Jaeger提出的两个道路网络影响模型;随后运用Forman教授的道路网络理论分析了浙江省干线公路网络对森林景观的破碎化影响,并运用公路影响阈值分析方法对破坏较为严重的森林景观斑块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国道、省道网络侵占的森林面积较大,对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有着较大的影响;高速公路网络则使得森林景观斑块严重降级和破碎,极大地影响着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若按照目前的公路规划,到2020年底,由国道、省道和高速公路共同形成的道路网络将对浙江省的森林景观系统造成严重破坏;最后,对浙江省公路网络的布局提出了5点调整建议。
    35  天山北坡区域生态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以阜康市为例
    赵万羽 李建龙 陈亚宁
    2008, 28(9):4363-4371.
    [摘要](2382) [HTML](0) [PDF 732.04 K](2074)
    摘要:
    应用生态足迹法剖析位于天山北坡的新疆阜康市近20多年来承载力变化及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对煤炭等本地优势资源需求和重新配置加速了本区域快速工业化进程,工业化的结果引导了能源消费迅速增加和城市化发展,生物资源消费快速增加,生态消费足迹逐年显著增加。20多年来,林地人均承载力提高而草地和农耕地人均承载力下降,土地总承载力略有下降。在工业迅速发展、城市化的带动和刺激下,能源和草地消费足迹急剧增加,生态由赢余转为赤字并呈现出赤字快速增加的趋势。草地需求旺盛导致了草地掠夺经营的现状愈演愈烈,生态风险逐渐向草地倾斜,已构成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因素。天山北坡草地承载和可持续发展与牧业落后生产方式紧密联系,也与人们的认识观念有关,实现草地生态的逆转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36  不同农业利用方式下土壤铜和锌的累积
    李莲芳 曾希柏 白玲玉
    2008, 28(9):4372-4380.
    [摘要](2358) [HTML](0) [PDF 2.08 M](2238)
    摘要:
    通过对山东寿光表层农业土壤(0~20cm)铜和锌的调查研究,了解不同农业利用方式下土壤铜和锌含量的差异,揭示其空间分布规律及其累积特征。从研究区域采集来自设施菜地、露天菜地、小麦/玉米/棉花地和自然土壤等4类当地主要农业利用方式的土壤(n=127),样点覆盖寿光整个农业生产区域。结果表明,山东寿光农业土壤的铜含量均值为26.43mg?kg-1,极差69.11 mg?kg-1,锌含量均值为80.50mg?kg-1,极差210.8 mg?kg-1。不同农业利用方式的土壤铜锌含量从高至低的顺序均为:设施菜地>露天菜地>小麦/玉米/棉花地>自然土壤,不同农业土壤铜锌含量均出现了明显累积趋势,其中,以设施菜地的累积问题最为突出,其铜锌含量分别为33.91、124.2mg?kg-1,显著高于其它农业利用土壤类型, 但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II级标准;从研究区域铜锌含量的空间分布看,当地农业土壤铜锌含量均表现为北部、南部区域较低、中部地带较高的趋势;在集约化种植模式下,设施菜地铜锌含量随着设施年限的延长显著增加(p<0.05),其累积速率分别为1.49mg?kg-1?a-1和2.59mg?kg-1?a-1,这可能与铜锌含量相对较高的有机肥大量施用有关。
    37  基于MODIS-EVI数据的河北省冬小麦生育期特征
    闫峰 史培军 武建军 王艳姣 李春强
    2008, 28(9):4381-4387.
    [摘要](2445) [HTML](0) [PDF 1.44 M](2564)
    摘要:
    生育期信息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动态监测、田间精细管理以及产量预测等具有重要意义。采用NASA提供的2005年1~7月8d合成的MYD09数据产品计算出的EVI(增强型植被指数)时间序列图像,对河北省冬小麦的返青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等3个关键生育期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生育期在空间分布上,由南向北随着纬度的增加,其返青期、抽穗期和成熟期依次推迟;不同纬度地区冬小麦的返青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时间间隔基本一致,河北省南部地区冬小麦的3个主要生育期比北部地区约提前8d以上;在东西向分布上,生长条件存在异质性差异的冬小麦,其返青期相对一致,但生长条件较好冬小麦的抽穗期和成熟期比普通冬小麦提前4d左右。
    38  小麦苗期对1, 2, 4-三氯苯胁迫的生理响应
    张国良 陈文军 王显 金添 戴其根 孙国荣 许轲 霍中洋 张洪程
    2008, 28(9):4388-4395.
    [摘要](2474) [HTML](0) [PDF 582.44 K](2345)
    摘要:
    通过砂培试验,研究了6种浓度(0、0.3、0.6、1.0、1.5 mmol/kg沙和2.0 mmol/kg沙)的1, 2, 4-三氯苯(TCB)对两种小麦烟辐188(耐性基因型)和扬麦16(敏感基因型)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生物量、以及叶片和根系的蛋白质含量、丙二醛含量(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小麦基因型具有显著的差异,在TCB胁迫下,烟辐188的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生物量均高于扬麦16,烟辐188和扬麦16的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和显著偏低。随着TCB浓度的升高,烟辐188根系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上升趋势,与对照差异显著,而扬麦16先略有上升然后呈下降趋势,且显著低于对照。TCB胁迫导致扬麦16叶片SOD、POD活性小于对照,CAT活性显著小于对照;而烟辐188叶片SOD活性与对照间差异不明显,POD和CAT活性在低浓度TCB胁迫时与对照差异不大,在高浓度时小于对照,其MDA含量低于扬麦16。烟辐188根系SOD、POD活性对TCB胁迫不敏感,扬麦16 SOD、POD活性受O-?2诱导而上升,但由于其O-?2产生速率要大于烟辐188,仍然不能清除多余的O-?2,最终其根系MDA含量高于烟辐188。总体而言,TCB胁迫下烟辐188的发芽情况、幼苗生长情况和生理指标均好于扬麦16,表现出对TCB胁迫有较强的耐受性和适应性。
    39  施氮量和花后土壤含水量对优质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赵长星 马东辉 王月福 林琪 吴钢 邵宏波 Cheruth Abdul JALEEL
    2008, 28(9):4396-4404.
    [摘要](2293) [HTML](0) [PDF 734.78 K](2143)
    摘要:
    在防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施氮量和花后土壤含水量对优质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施氮量条件下,表现为花后土壤含水量过高(80%~90%)或过低(40%~50%)导致穗粒数减少,千粒重降低,最终使产量降低。在同一土壤含水量下,表现为增加施氮量有利于提高穗数,但过多(300kg/hm2)或过少(150kg/hm2)施氮均不利于穗粒数和千粒重的提高,而导致减产。在同一土壤含水量下,总蛋白质、醇溶蛋白、麦谷蛋白含量及谷/醇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施氮量条件下,总蛋白质及各组分均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同时谷/醇比也降低。在同一施氮量下,花后土壤含水量过高(80%~90%)或过低(40%~50%)均不利于淀粉及其组分含量的提高。在同一土壤含水量下,过高(300kg/hm2)或过低(150kg/hm2)施用氮肥均不利于淀粉及其组分含量的提高。只有保持适宜的花后土壤含水量和施适宜的氮肥才有利于支/直比的提高。适量增施氮肥或花后土壤含水量适宜可提高小麦的加工品质。这说明在小麦生产中可以通过施用氮肥和控制花后土壤水分含量技术,调控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形成,从而实现优质高产。
    40  玉米/蒜苗套作优势的生态学分析
    程智慧 张昱 徐强
    2008, 28(9):4405-412.
    [摘要](2199) [HTML](0) [PDF 728.61 K](2759)
    摘要:
    对玉米/蒜苗套作系统两作物根区进行膜隔、网隔和无隔处理,以各自单作为参比,研究了玉米/蒜苗的套作优势及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对套作优势的贡献。结果表明,玉米/蒜苗套作的生物学产量和经济学产量的LER均大于1,玉米、蒜苗的经济学产量分别增加933 kg·hm-2和3620 kg·hm-2,有明显的套作优势。套作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综合作用还促进了玉米对氮、磷、钾的吸收和蒜苗对氮、钙、镁的吸收。套作产生的地上部环境更有利于蒜苗的生长,其杂草的种类、数量和生物学产量都低于单作。
    41  全球环境变化对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宋新章 江洪 张慧玲 余树全 周国模 马元丹 Scott X. Chang
    2008, 28(9):4414-4423.
    [摘要](4429) [HTML](0) [PDF 1001.25 K](3683)
    摘要:
    全球环境变化将对森林生态系统凋落物的分解和养分循环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多重影响。就全球环境变化如全球变暖、大气CO2浓度升高、UV-B辐射增强、氮沉降等对凋落物分解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述评。影响凋落物分解的内部因素为凋落物基质质量,外部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微生物和动物)和非生物因素(温度、水分和土壤性质等)。全球变暖对凋落物分解的非生物作用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全球变暖对凋落物化学组成虽然只有轻微的影响,但可以通过影响植被的物种组成来间接改变凋落物的产量、化学性质和分解。全球变暖对凋落物分解生物作用的主要影响是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从而加速凋落物的分解。CO2浓度上升将增加凋落物产量,并通过影响凋落物质量(提高C/N比、木质素/N比等)和生物环境(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而影响分解过程。UV-B辐射和大气N沉降的增加亦对凋落物分解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但影响效果尚不很清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总起来看,全球环境变化将通过影响凋落物的分解速率而对全球碳循环产生重要影响,但由于气候变化和凋落物分解响应的复杂性以及各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气候变化对凋落物分解的总效应尚需更深入的研究来定量化。
    42  环境微生物群落功能研究的新方法和新策略
    魏力 杨成运 李友国
    2008, 28(9):4424-4429.
    [摘要](3919) [HTML](0) [PDF 582.32 K](2822)
    摘要:
    微生物群落在驱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传统的研究方法可对微生物群落进行遗传结构的解析,但不能有效地与功能研究耦联。概述了近年发展起来的基于核酸和蛋白质水平的分子生物学新方法——环境mRNA 和 rRNA同时荧光原位杂交(FISH)、寡核苷酸微阵列技术(Oligonucleotide Microarray)、 稳定性同位素联合宏基因组学(SIP-enabled Metagenomics)和环境蛋白质组学(Metaproteomics)在环境微生物群落功能研究中的应用,并且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43  植物与内生真菌互作的生理与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袁志林 章初龙 林福呈
    2008, 28(9):4430-4439.
    [摘要](3853) [HTML](0) [PDF 948.03 K](5964)
    摘要: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组织可作为许多微生物定居的生态位。内生真菌普遍存在于植物组织内,与宿主建立复杂的相互作用(互惠、拮抗和中性之间的相互转化),并且存在不同的传播方式(垂直和水平传播)。内生真菌通过多样化途径来增强植物体的营养生理和抗性机能。但这种生理功能的实现有赖于双方精细的调控机制,表明宿主和真菌双方都进化形成特有的分子调控机制来维持这种互惠共生关系。环境因子(如气候、土壤性质等)、宿主种类和生理状态、真菌基因型的变化都将改变互作结果。此外,菌根真菌和真菌病毒等也可能普遍参与植物-内生真菌共生体,形成三重互作体系,最终影响宿主的表型。研究试图从形态、生理和分子水平阐述内生真菌与植物互作的基础。
    44  外来植物入侵对陆地生态系统地下碳循环及碳库的影响
    闫宗平 仝川
    2008, 28(9):4440-4450.
    [摘要](3296) [HTML](0) [PDF 1.01 M](3825)
    摘要:
    生物入侵是当今全球性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是全球变化的主要研究内容。评价外来植物入侵对于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多集中在地上部分,对于生态系统地下部分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陆地生态系统地下部分对于生态系统过程的重要性之一体现在它处于生态系统碳分配过程的核心环节。入侵种通过影响群落凋落物的输入数量、质量以及输入时间,影响到对于土壤的碳输入,而入侵种与土著种根系的差异以及入侵种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是造成土壤呼吸强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前者土壤呼吸强度一般比后者高。多数研究表明外来植物入侵对生态系统地下碳循环和碳库产生影响,但由于入侵植物种类较多以及研究地点环境条件的不同,关于外来植物入侵对于土壤碳库和土壤有机碳矿化影响的研究结论并不统一。最后,提出了今后该研究领域应加强的一些建议和方向。
    45  基于智能体模型的土地利用动态模拟研究进展
    田光进 邬建国
    2008, 28(9):4451-4459.
    [摘要](3149) [HTML](0) [PDF 807.94 K](2341)
    摘要: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是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对区域水循环、大气循环、环境质量、气候变化及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等具有重要影响,也是造成生物多样性衰减的最主要原因。目前,建立于复杂性科学基础上的的智能体模型(ABM)成为土地利用动态模拟的重要方法。智能体模型能模拟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及决策模式,从而能将政府、城市规划、房地产开发商、住户等社会群体及个人对土地利用产生的影响进行模拟,同时能对不同社会经济政策对土地动态影响进行模拟。智能体模型在元胞自动机基础上,加入了人为因素的智能体概念,从而能更好地模拟土地动态。在分析总结了智能体模型的相关概念和组织结构,并分析了其在土地利用动态、城市动态模拟及生态过程模拟等方面的应用与元胞自动机的关系,比较了常用的智能体模型的主要软件,最后概括了智能体模型优点、发展趋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46  采伐和火烧对森林氮动态的影响
    郭剑芬 杨玉盛 陈光水 刘乐中
    2008, 28(9):4460-4468.
    [摘要](2428) [HTML](0) [PDF 664.05 K](3329)
    摘要:
    森林是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它通过特有的养分循环机制维持其结构和功能。其中氮素对林木生长和发育十分重要,而且常是森林生产力的限制因素。另一方面,森林氮动态又常受到人类活动干扰的影响。根据国内外研究结果综述了采伐和火烧对森林氮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采伐后环境因素的变化将影响森林N动态,其中最为关注的是采伐后一系列因素引起的N损失,如:N淋溶增加、伴随生物量的N迁移以及因径流或侵蚀增加造成的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层N流失。这些N损失又将影响更新林分的生长和生产力。此外,采伐后N吸收速率一般下降,但随着植被快速生长N吸收速率将不断增加。采伐后氨化和硝化过程增强,但因短期内同化作用较弱,生态系统中大部分N将发生损失。火烧对森林N动态的短期影响主要包括:第一,火烧时N直接挥发损失;第二,火烧后N有效性增加,这主要由灰分沉积、根和微生物死亡及有机质N矿化增强等综合造成。随着时间延长,N有效性逐渐降低,这可能与火烧引起的有机质损失、植物N吸收增加、淋溶或侵蚀损失有关。然而,目前关于火烧造成的长期生态影响,如火烧后地上植被恢复与地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变化有何联系仍不太清楚。未来研究应着重于探讨氮素对森林采伐和火烧作出的短期响应将如何长期影响森林的结构和功能。此外,建议在实施营林方案时需考虑采伐和火烧对生态系统氮的影响。
    47  基于组织生态理论的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
    王发明 刘传庚
    2008, 28(9):4469-4475.
    [摘要](2222) [HTML](0) [PDF 638.18 K](2839)
    摘要: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产业组织形式,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已成为各国各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政策工具。然而,产业集群也有可能带来诸如经济衰退、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特别是资源型产业集群除了资源枯竭带来的结构性风险外,其自身产业链单向的、线性的集群内部结构特征也决定了和其他类型的集群相比具有更大的衰退风险。基于组织生态理论的研究发现该类产业集群表现出较低程度的多样性和活力以及过分凸现出专业性的特点是退化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对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48  食蚊鱼(Gambusia spp.)入侵生态学研究进展
    陈国柱 林小涛 陈佩
    2008, 28(9):4476-4485.
    [摘要](3124) [HTML](0) [PDF 923.64 K](2654)
    摘要:
    食蚊鱼(Gambusia spp.)是原产于北美洲的著名入侵物种,它对蚊类幼虫具有很强的捕食压力,被作为疟疾防治生物工具而在全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扩散。近20多年来的研究认为,食蚊鱼通过食物竞争和捕食等机制威胁引入地的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的生存,显著影响引入地的生物多样性。它们具有广泛的生境适应性、生长迅速、卵胎生、高生殖率、对生殖生态条件无特殊要求等特点。另外,它们的个体野外寿命不超过2a,种群更新速度快,种群内形成春季和夏季两个繁殖群体,并具有不同的繁殖生物学特点,因而形成复杂的世代结构。遗传上,雌鱼具有混交及能长期贮存精子的特点,能快速建立种群并克服奠基效应。这些种群通过快速适应性进化而形成一定规模的地理群体。当前,由于食蚊鱼在预防疟疾的工作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会借助于人力的作用而继续扩散。为减轻它对非目标地区和非目标生物的影响,应进一步深入开展其入侵生态学研究。
    49  基于生态容量的广东省资源环境基尼系数计算与分析——与张音波等商榷
    钟晓青 张万明 李萌萌
    2008, 28(9):4486-4493.
    [摘要](2662) [HTML](0) [PDF 711.86 K](2707)
    摘要:
    张音波等认为:资源环境基尼系数是用来反映在“经济贡献率”相同的情况下,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公平程度的一个指标,并用“绿色贡献系数”来判断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的不公平因子。这种基于GDP来计算的“资源环境基尼系数”会产生一种“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就可以多污染”的误解,且这种“越富裕越有排污权消耗权”的理论与生态学的生态容量理论是相背离的。正确的分析方法应该是“基于‘环境或生态容量’的资源环境基尼系数”,从生态容量的角度,重新定义资源环境基尼系数,并确立基于生态容量的“绿色负担系数”来评价其不公平性。选取广东省2005年各城市SO2排放、工业固废产生、废水排放和能源消耗为评价指标,选取在统计资料上统计的便于分析对照的“森林面积”和“耕地面积”指标为“生态容量”的表征指标,计算其资源环境基尼系数和绿色负担系数。结果表明,2005年广东省上述4项指标的资源环境基尼系数分别为0.65、058、060、0.57,均明显高于0.4的“警戒线”,说明广东省资源环境容量分配差异较大。从绿色负担系数来看,研究结果与张音波等的结果恰恰相反:在广东21个城市中,深圳、佛山、东莞、中山、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是主要的不公平因子,是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城市,更须注重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50  多尺度结合的西安市浐灞河湿地水鸟生境保护规划
    赵振斌 赵洪峰 田先华 延军平
    2008, 28(9):4494-4500.
    [摘要](3568) [HTML](0) [PDF 618.13 K](2321)
    摘要:
    城市湿地及其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结合西安市浐灞河湿地,对城市湿地水鸟生境的保护规划问题进行了探讨。经调查,西安市浐灞河段共发现水鸟20种,分属8目12科,孕育了丰富的水鸟多样性资源。同时保留有本地湿地植物种类,生境类型多样,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浐灞河湿地水鸟生境的保护规划应以景观生态学、保护生物学、复合种群等相关理论为指导,区域/景观-局地-群落多尺度结合,保护与开发结合进行规划,具体从以下方面着手:生境网络的构建;小生境的设计,滨水地带土地利用格局优化及生境水深的控制;生境植物群落的构建。
    51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小生态需水量与补水分析
    杨柳 马克明 白雪 郭雷
    2008, 28(9):4501-4507.
    [摘要](2600) [HTML](0) [PDF 548.99 K](2013)
    摘要:
    湿地生态水文及其水资源优化配置已成为湿地研究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该研究基于湿地最小生态水位,以湿地静态补水与动态补水的定量方法,对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最小生态需水量进行估算。研究结果表明:洪河湿地最小生态水位为51.5 m,静态需水量1863×104 m3,动态补水方案为1级补水量867.4×104 ~ 1518.0×104 m3/月,2级补水量693.9×104 ~ 1214.4×104 m3/月,3级补水量520.4×104 ~ 910.8×104 m3/月,4级补水量173.5×104 ~ 303.6×104 m3/月,5级补水量0.0×104 m3/月。研究确定的最小生态水位具有一定科学性,湿地生态水位提高30cm,能够为该区湿地植被群落的水生演替提供适宜生境。该研究结果可为其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科学、有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52  高大乔木原位与离体叶片气体交换特征的比较——以三种环境下的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为例
    黄玉清 莫凌 赵平 张中峰 何成新
    2008, 28(9):4508-4516.
    [摘要](2129) [HTML](0) [PDF 621.75 K](2201)
    摘要:
    乔木由于个体高大,采用便携式仪器(如Li-6400)进行气体交换测定时的采样存在很多困难。研究了岩溶区、非岩溶区和盆栽等3种生境条件下的青冈栎植物叶片离体后的气体交换参数衰变特性并与活体状态进行比较,以确定叶片离体后仍能代表原位状态的最佳测定时间。叶片离开母体后,气孔短时内略微变大,然后逐渐关闭。不同条件下气孔的这种变化差异较大;蒸腾作用与气孔导度极显著线性相关,蒸腾作用受到气孔关闭的影响明显。离体叶片的蒸腾作用的大小与叶片的温度高低相一致。光合效率与气孔导度也呈显著相关,但相关程度较前者弱。不同温度条件下离体叶片的气体交换特征是不一样的,岩溶区高温加速了叶片的蒸腾速率,减少叶片组织自由含水量,导致水分胁迫的提前到来。温度越低离体叶片光合作用的衰减过程越慢。离体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的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可靠性取决于叶片温度。在温度较低的时候(如20℃),离体叶片的可靠性20min以上,温度比较高(非岩溶区,温度约为32℃))的情况下,只有10min左右,而温度很高(岩溶区,叶温≥32℃)的情况下,这种可靠时间只有3~6min。
    53  鄱阳湖农业区多熟种植时空格局特征遥感分析
    闫慧敏 黄河清 肖向明 姜鲁光
    2008, 28(9):4517-4523.
    [摘要](2570) [HTML](0) [PDF 2.36 M](2551)
    摘要:
    农业土地利用活动是人类作用于地球系统最为直接的扰动因素,其变化会因改变生态系统过程与格局以及生态系统资源有效性而对生态系统功能在局地到全球尺度都产生重要的影响。中国南方普遍实施的多熟种植制度是高强度土地利用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中国传统的三熟农业区之一——江西省鄱阳湖区域,以农户为管理单元的农业种植制度由于受到洪水风险、经济效益及农业政策的调节,其时空格局动态也因此更加复杂。以分布在鄱阳湖平原的农田为研究区,结合多时相MODIS影像表达的作物生长规律和农业物候观测记录,检测并分析农业多熟种植的时空格局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空间分辨率500m、8d合成的MODIS/EVI时间序列数据能够定量表达出农业种植的多熟制特征,可以应用于区域农业多熟种植制度时空分析,研究区种植制度时空格局的形成是农户对气候、社会经济及粮食安全状况响应及适应的结果。在空间和时间上清晰地认识农业多熟种植的特征,将会对掌握高强度土地利用的过程和特点,模拟与评估土地利用对粮食安全及生态环境安全的影响有重要的意义。
    54  毒死蜱胁迫对小白菜抗氧化酶活性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张清智 陈振德 王文娇 刘红玉
    2008, 28(9):4524-4530.
    [摘要](2358) [HTML](0) [PDF 622.69 K](2180)
    摘要:
    以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 (L.) Makino var. cammunis Tsen et Lee)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毒死蜱对大棚栽培条件下小白菜抗氧化酶活性、MDA、脯氨酸、可溶性糖以及V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喷施低浓度还是高浓度的毒死蜱对小白菜的抗氧化酶活性都产生较显著的影响,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从喷药后第5天开始,毒死蜱胁迫使小白菜SOD、POD、CAT的活性均比对照有所提高,其中以SOD活性提高最大,直到第21天时,上述3种抗氧化酶的活性才基本恢复到对照水平。毒死蜱胁迫导致MDA含量增加,特别是喷施高浓度的毒死蜱加剧了MDA含量的增加,说明毒死蜱胁迫促进了小白菜的膜脂过氧化作用。毒死蜱胁迫可使脯氨酸含量在第3天和第5天比对照有所上升,到第7天时脯氨酸含量恢复到对照水平。毒死蜱胁迫对小白菜中可溶性糖和Vc含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胁迫初期降低了可溶性糖和Vc的含量,在胁迫后期其含量上升并恢复到对照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植物体在受到农药胁迫后需要有一个较长的时间才能修复因农药对植物体本身造成的伤害。
    55  巨桉(Eucalyptus grandis)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对采伐干扰的初期响应
    肖玖金 张健 杨万勤 黄玉梅 杨鲁 李纪伟 严妲
    2008, 28(9):4531-4539.
    [摘要](2310) [HTML](0) [PDF 676.48 K](2023)
    摘要:
    为了解采伐干扰对巨桉(Eucalyptus grandis)人工林土壤动物的影响,于2005~2007年采用手捡法和干湿漏斗法对四川省洪雅县巨桉人工林采伐干扰前和采伐干扰后土壤动物群落进行调查,采伐干扰前四季共获土壤动物4775头,分属4门11纲27目,采伐干扰后获土壤动物4640头,分属4门10纲23目。采伐干扰后秋季(10月)、冬季(1月)和春季(4月)土壤动物个体数较采伐干扰前分别上升224头、368头和443头,而夏季(7月)下降了1170头。采伐干扰前巨桉人工林土壤动物个体数与类群数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采伐干扰后土壤动物类群数变化受土壤动物个体数变化的影响较小。与采伐干扰前相比,采伐干扰后枯落物层各季节土壤动物密度均低于采伐前,0~5 cm土层土壤动物密度与干扰前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其波动较5~10 cm和10~15 cm土层大。采伐干扰后土壤动物类群数四季共减少4个,采伐干扰前后土壤动物优势类群类群数波动小,采伐后常见类群类群数上升(除冬季外),稀有类群对采伐干扰较敏感,其类群数下降幅度较大。采伐干扰前后同功能种团均以杂食性和腐食性土壤动物为主,两者百分比之和均在89%以上。密度-类群指数(DG)和多样性指数(H′)的变化趋势相似,采伐干扰前后的变化趋势相反,表明采伐干扰对巨桉人工林土壤动物季节变化有较大影响。
    56  基于能量属性的植物功能群划分方法探索——以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草原植物群落为例
    鲍雅静 李政海
    2008, 28(9):4540-4546.
    [摘要](3093) [HTML](0) [PDF 545.98 K](2591)
    摘要:
    植物功能群(plant functional groups, PFGs) 是具有确定的植物功能特征的一系列植物的组合,是生态学家为研究植被对气候变化和干扰的响应而引入的生态学概念。目前功能群研究中最核心的问题仍在于决定植物功能群划分的植物特征的选择上。以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草原植物群落为例,选取3个草原类型(羊草草原、大针茅草原和羊草草甸草原)及其退化梯度系列(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在对植物热值进行分析测定的基础上,依据植物的能量属性-单位重量干物质在完全燃烧后所释放出来的热量值,采用人为分段的方法对草原植物进行了能量功能群的划分(高能值植物功能群、中能值植物功能群和低能值植物功能群)。并探讨了这种能量功能群划分方法在草原植被动态研究中的客观性与可行性。
    57  浙江九龙山南方铁杉(Tsuga tchekiangensis)群落结构及优势种群更新类型
    张志祥 刘鹏 刘春生 廖承川 蔡妙珍 黄帮文
    2008, 28(9):4547-4558.
    [摘要](2407) [HTML](0) [PDF 916.31 K](2348)
    摘要:
    以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方铁杉(Tsuga tchekiangensis)群落为对象,应用永久样方法和每木调查法调查了群落种类组成和结构特征,采用Shannon-Weiner 指数、Simpson 指数和Pielou 均匀度指数研究群落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依据径级频率分布的形状,将各树种的种群结构归纳为5种类型,并结合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分别讨论其更新类型,随后对调查群落所处的演替阶段进行了诊断。结果表明:(1) 南方铁杉群落植被具有过渡性,即温带向热带过渡,且更偏向于热带分布类型;群落优势树种为猴头杜鹃(Rhododendron simiarum)、南方铁杉和木荷(Schima superba)。(2) 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趋势一致,强度均为灌木层大于乔木层;乔木中层物种多样性大于乔木上层和下层。(3) 单峰型的野漆树(Toxicodendron succedaneum)、枫香(Liquidamber formosana)和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等阳性高大乔木,为先锋群落优势种或林窗更新种,在演替后期比较稳定的群落中,将最终衰退消失;间歇型的猴头杜鹃、木荷、多脉冬青(Cyclobalanopsis multiervis)等常绿阔叶树种和南方铁杉等针叶树种,种群结构为不连续生长型,更新具有波动性和机会性,介于顶级群落先锋种和优势种之间;双峰型的麂角杜鹃(Rhododendron latoucheae)为耐荫性极强的常绿阔叶乔木,为顶级群落的优势种;金字塔型的厚皮香(Temstroemia gymnanthe)、隔药柃(Eurya muricata)、马醉木(Pieris japonica)等和单柱型的浙江樟(Cinnamomum chekiangense)、尖连蕊茶(Camellia cuspidata)、朱砂根等(Ardisia crenata var. crenata)为顶级群落亚乔木层和灌木层的主要组成种。(4) 九龙山南方铁杉群落处于顶级阶段的前期,并未达到最终阶段,将向双峰型为优势种的群落发展。南方铁杉如不加以保护,势必为其它树种所取代,应对此群落乔木层的猴头杜鹃、木荷、麂角杜鹃等植物进行适当地人为砍伐。
    58  贺兰山西坡植被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郑敬刚 董东平 赵登海 何明珠 李新荣
    2008, 28(9):4559-4567.
    [摘要](2579) [HTML](0) [PDF 752.21 K](2663)
    摘要:
    通过SPSS聚类分析和CANOCO排序研究了贺兰山西坡植被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海拔梯度上,贺兰山西坡植被大致可以划分珍珠猪毛菜(Salsola passerina)-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群落、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大针茅(Stipa grandis)群落和蒙古扁桃(Prunus mongolica )-灰榆(Ulmus glaucescens)群落3种类型。从典范对应分析(CCA)排序结果来看,不同植被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存在明显的分异。在珍珠猪毛菜-红砂群落,第一排序轴反映了土壤盐碱化梯度,沿着藏锦鸡儿群落—珍珠猪毛菜、猫头刺群落—珍珠猪毛菜、红砂群落序列,土壤盐碱化程度不断增强;第二排序轴则反映了土壤结构梯度,沿着藏锦鸡儿群落—珍珠猪毛菜、红砂群落—珍珠猪毛菜、猫头刺群落序列,土壤质地逐渐粗化;在短花针茅-大针茅群落,第一排序轴反映了土壤水分梯度,第二排序轴反映了海拔梯度上的水热组合梯度;在蒙古扁桃-灰榆群落,第一排序轴反映了土壤pH梯度,沿着灰榆、蒙古扁桃群落—蒙古扁桃、金露梅群落—蒙古扁桃群落序列,土壤pH值逐渐下降;第二排序轴主要反映了土壤结构梯度,沿着蒙古扁桃群落—灰榆、蒙古扁桃群落—蒙古扁桃、金露梅群落序列,土壤中粉粒、粘粒含量逐渐增加,土壤质地呈细化趋势。
    59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复合区几种树木蒸腾耗水特性
    周海光 刘广全 焦醒 王鸿喆
    2008, 28(9):4568-4576.
    [摘要](2318) [HTML](0) [PDF 575.54 K](2345)
    摘要:
    利用PT茎流仪、LI-6400光合测定系统和LI-1400气象工作站对黄土高原水蚀风蚀复合区河北杨、小叶杨和山杏3种树木生长季节树干液流特征、叶片蒸腾速率及其环境因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典型天气3种树种树干液流昼夜节律明显,夜晚有微弱的稳定的树干液流存在,单双峰规律不明显,3树种树干液流启动和停止时刻基本一致,树干液流速率启动时间为7:00左右,停止时间为20:40左右;3树种平均树干液流速率分别为(3.65±0.40)kg·h-1、(2.22±0.21)kg·h-1、(1.63±0.13)kg·h-1,日单株蒸腾耗水量分别为(49.29±5.42)kg、(30.64±2.92)kg、(22.19±1.73)kg;阴雨天气对树木蒸腾耗水影响较大;树干液流与环境因子日变化规律相吻合,树干液流启动和停止特征时刻滞后于各环境因子对应的特征时刻,但滞后时间长短不一,而峰值特征时刻则早于各环境因子对应的特征时刻;树干液流与光合有效辐射、大气温度、土壤温度及风速呈显著正相关,与大气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环境因子与树干液流速率相关性依次排序为:光合有效辐射>大气温度>大气相对湿度>土壤温度>风速。
    60  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与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ca)的生态位比较
    余林生 邹运鼎 曹义锋 毕守东 巫厚长 丁建 解文飞
    2008, 28(9):4575-4581.
    [摘要](3530) [HTML](0) [PDF 559.76 K](2686)
    摘要:
    为了明确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在皖南山区生态适应性,研究两种蜜蜂的食物生态位、时间生态位和空间生态位及其差异,结果是中蜂与意蜂食物(蜜源植物)资源生态位宽度分别是 0.923、0.765,中蜂对蜜源植物采集喜好性差异小,而意蜂差异大,中蜂对意蜂生态位重迭为0.160,中蜂对意蜂生态位相似性为0.755;油菜花期,中蜂与意蜂时间资源生态位宽度分别是0879、0.801,枇杷花期,分别是0.760、0.677,中蜂与意蜂的空间资源生态位宽度分别是0.797、0.670。中蜂3种生态位宽度均大于意蜂,中蜂三维生态位值是意蜂的1.61倍和1.57倍。表明中蜂在皖南山区生态适应性比意蜂强。
    61  佛坪自然保护区6种有蹄动物的活动痕迹监测
    刘新玉 张泽钧 郑晓燕 赵纳勋 梁虎成 阮英琴
    2008, 28(9):4582-4588.
    [摘要](2253) [HTML](0) [PDF 544.35 K](2314)
    摘要:
    野生动物监测在保护管理自然资源以确保可持续利用上占有关键地位。然而,我国对大型哺乳动物的长期监测基本尚未纳入常规。佛坪自然保护区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大熊猫等珍稀动物及其栖息环境展开了长期监测。以该保护区2000~2006年监测数据为基础,探讨了该地有蹄类动物(除扭角羚外)的资源动态及在生境因子利用上的差异。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内有蹄类动物资源在不同区域的分布并不均衡,以三官庙区域的痕迹密度最高而以龙潭区域为最低。监测期间有蹄类动物资源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物种两两之间在海拔、坡度等生境因子的利用上大多存在显著差异,表现出不同的微生境利用模式。最后就监测对象的确定以及监测方法的选择进行了探讨,该保护区所采用的监测方法较为科学有效。
    62  我国西南地区物种多样性保护效果
    韩冰 欧阳志云 徐卫华 肖静 蒋明康 王智 秦卫华
    2008, 28(9):4589-4593.
    [摘要](2613) [HTML](0) [PDF 414.27 K](2753)
    摘要:
    通过选取比较重要的40处自然保护区,对我国西南地区自然保护区的物种保护效果进行了研究,以期对自然保护区的规划与管理提供一些依据。研究结果如下:通过回归分析发现,随着自然保护区的增加,受保护的野生动物(植物)物种总数呈现对数增长的趋势,由此得到西南地区受保护的野生脊椎动物物种总数为2426种,为我国野生脊椎动物物种总数6347种的382%;西南地区受保护的野生高等植物物种总数为20965种,是我国野生高等植物物种总数30000多种的近70%。我国西南地区在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为150万hm2以下时,受保护的动物(植物)物种总数与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呈现显著直线正相关关系,当总面积大于150万hm2时,受保护的动物(植物)物种总数增加不明显,因此要增建扩建自然保护区,应从保护珍稀濒危野生物种的角度考虑。在我国西南地区自然保护区中,得到保护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共119种,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总数的463%,其中保护的1级保护动物42种,保护比例为43.8%,保护的2级保护动物77种,保护比例为47.8%;得到保护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共138种,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总数的54.3%,其中保护的1级保护植物29种,保护比例为56.9%,保护的2级保护植物109种,保护比例为53.7%。
    63  盘锦湿地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群落蒸发散主导影响因子
    于文颖 周广胜 迟道才 周莉 何奇瑾
    2008, 28(9):4594-4601.
    [摘要](3078) [HTML](0) [PDF 594.37 K](2664)
    摘要:
    利用2005年全年盘锦芦苇湿地梯度观测和涡动相关系统的监测数据,对芦苇群落的蒸发散变化规律及其主导影响因子分析表明,不同月份芦苇群落蒸发散日变化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即早晚低、中午高的单峰型曲线;芦苇群落蒸发散主要受当地气象因素、植被生长状况和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相关分析表明,芦苇湿地蒸发散与净辐射、气温、地表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土壤含水量等环境因素的变化都有很好的响应。回归分析表明影响生长季主要因素有:净辐射、土壤含水量、相对湿度、气温和地表温度;影响非生长季主要有:净辐射、地表温度和风速。同时,植被生长状况和生理生态特征对蒸发散也有显著影响,其中叶面积指数与气孔导度是芦苇群落蒸发散的主导影响因子。
    64  黔中石漠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种子库特征
    李生 姚小华 任华东 张守攻
    2008, 28(9):4602-4608.
    [摘要](2290) [HTML](0) [PDF 609.21 K](2503)
    摘要:
    在贵州省普定县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通过种子萌发试验,对封山育林、退耕还林2a、农耕地等3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种子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利用类型土壤中种子数量差异显著,封山育林土壤中平均种子密度为1664粒/m2,退耕还林2 a土壤中平均种子密度为8060粒/m2,农耕地土壤中平均种子密度为6239粒/m2。土壤中的种子集中分布在表层0~5cm范围内,随土层深度变化,土壤中所含种子数量和物种数呈减少的趋势。不同利用类型土壤种子库物种相似指数较低,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及生态优势度指数以退耕还林地最大,农耕地高于封山育林地。土壤种子库所含物种数较接近,物种组成以草本植物为主,菊科、禾本科占优势。封山育林地、退耕还林地属于进展演替,封山育林地处于较高演替阶段,农耕地属于逆行演替。应引进适宜物种以促进植被恢复。
    65  连栽措施对桉树人工林结构及持水性能的影响
    韩艺师 魏彦昌 欧阳志云 曹云
    2008, 28(9):4609-4617.
    [摘要](3253) [HTML](0) [PDF 610.92 K](2702)
    摘要:
    以海南岛4代连栽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不同连栽措施间,桉树人工林的结构、组成及其林下凋落物和土壤持水性的变化规律,探讨了桉树连栽措施对林地生态系统结构和水文调节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桉树林生长特征上,第4代比第1代桉树林在胸径、树高和生物量上分别降低了43.4%、33.7%和42.7%;在生物多样性方面,桉树林下植物种类的数量随着连栽代次增加而呈下降趋势(p<0.05);在凋落物持水性能上,第1代桉树林下凋落物蓄积量和最大持水量最大,要比第4代高30.0%以上,但是最大持水率在不同连栽代次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土壤持水特征上,随连栽代次增加,桉树林下土壤容重提高,而孔隙度、渗透速率以及持水量明显降低,其中1代桉树和3、4代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连栽措施明显改变了桉树人工林群落结构特征及其持水功能。

    主编:傅伯杰

    创刊:198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0933

    国内统一刊号:CN 11-2031/Q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