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第26卷第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北京的珍贵自然遗产——植物多样性
    陈昌笃 林文棋
    2006, 26(4):969-979.
    [摘要](5775) [HTML](0) [PDF 581.71 K](3586)
    摘要:
    植物多样性是一个地区最重要的自然遗产之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依靠,认识并理解这一自然遗产,并在经济发展中特别加以保护,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北京是举世公认的文化名都,它的众多的文化古迹有大量文献加以记述和评论,但其独特的自然遗产,一直未受到应有的注意。从物种和群落两个层次论述了北京地区植物多样性的组成和特点,并指出过渡性的气候及复杂的地质地貌条件,也就是它的地多样性(geodiversity)是形成其复杂的植物多样性的基础,最后对北京地区植物多样性当前面临的威胁及其缓解办法,提出建议。
    2  基于模型和GIS技术的中国稻田甲烷排放估计
    黄耀 张稳 郑循华 韩圣慧 于永强
    2006, 26(4):980-988.
    [摘要](2655) [HTML](0) [PDF 534.81 K](3632)
    摘要:
    将一个比较成熟的稻田甲烷排放模型CH4MOD和GIS空间化数据库结合,模拟估计了中国大陆2000年水稻生长季稻田甲烷的排放。模型的空间输入参数包括:逐日气温、耕层土壤砂粒含量、外源有机质施用量、稻田水分管理模式、水稻移栽期与收获期、水稻种植面积与单产,空间分辨率为10km×10km。模拟结果表明:2000年稻田甲烷排放量为6.02Tg,其中:早稻生长季排放1.63Tg、晚稻1.46Tg、单季稻2.93Tg。提高区域稻田甲烷排放估计精度的进一步目标应放在减小输入参数误差和提高空间数据精度上,在现有数据库基础和模型——GIS技术下探讨我国稻田甲烷排放估计的不确定性范围是必要的。
    3  茂名油页岩废渣场土壤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
    李健雄 廖崇惠 杨悦屏 刘世忠 柯宏华
    2006, 26(4):989-998.
    [摘要](2404) [HTML](0) [PDF 560.60 K](2727)
    摘要:
    研究不同生态改造状况下,茂名市油页岩废渣场的土壤动物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研究样地分别设在1985年形成并同时植树造林和1992年形成后刚开始种树的两个废渣场(南排和北排)上。研究的土壤动物包括手拣法和干漏斗法收集的以大、中型为主的类群。动物分类至科或属,只有很小的部分分类至目(如唇足纲)或分类至种(如等足目等)。本研究共获得11164号标本(分属27目,110科-属),并根据此样本进行分析:在土壤动物种类组成方面,分别在群落和类群两个层面上,分析样地间的差异;在土壤动物的多样性方面,除用Shannon指数(H′)进行样地间种类多样性比较外,还用以类群为基础的DGg指数,及以种类为基础的DGs指数,分别进行样地间的比较。主要结果:(1)在只有幼树的北排废渣场,获得土壤动物9目33科属;在南排废渣场中,经过约20a自然恢复的草地及种植约20a的大叶相思林地,分别获得23目67科属和23目61科属。(2)以种类为基础的DGs指数,3个样地分别为4.0、17.7和16.7。显示出北排的土壤动物种类组成简单,多样性很低;南排的两个样地,土壤动物的种类组成都较复杂,多样性较高而且很相近。但是,(3)以类群为基础的DGg指数,则南排的两个样地可分高低:大叶相思林为7.75,稍高于草地的7.20;此外,作为环境质量的甲螨指数(甲螨个体数 / 蜱螨类总个体数),也是前者(0.93)高于后者(0.73)。因此,从实际上看,人工纯林对土壤改造效果应比草地要好一些,但还不是最理想的。
    4  天津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蛾类的多样性
    尤平 李后魂 王淑霞
    2006, 26(4):999-1004.
    [摘要](2666) [HTML](0) [PDF 345.06 K](3175)
    摘要:
    湿地是一种特殊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具有调节水分循环、维持湿地特有动植物(尤其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等基本生态功能。天津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天津市东南部,是目前天津市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丰富,是亚太地区鸟类迁徙路线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白枕鹤、丹顶鹤等濒危鸟类迁徙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停歇地。为了研究清楚北大港自然保护区灯下蛾类的种类及其动态规律,筛选出能反映湿地状况和动态的指示性昆虫,为湿地的研究和保护利用服务,于2001年6月12日到10月14日和2002年4月12日到10月30日采用灯诱法系统调查研究了天津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蛾类,以微软系统的Excel列表、作图,进行蛾类群落的种多度曲线作图及群落多样性(H′)、均匀度(J′)、物种丰富度(S)和个体数(N)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并利用蛾类群落的种多度曲线、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与多样性指数的关系等对其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北大港湿地蛾类已知17科105 属 132种,以夜蛾科和草螟科的种类为多。蛾类群落种多度关系符合生态位优先占领模型。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不相一致(r=0.21),而与物种丰富度一致(r=0.90)。这是由于北大港湿地蛾类种多度关系表现为生态位优先占领假说的缘故。研究认为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蛾类种类较少,群落不稳定,即北大港湿地蛾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不稳定。有待于进一步保护和改善。
    5  大型沉水植物苦草的光谱特征识别
    袁琳 张利权
    2006, 26(4):1005-1011.
    [摘要](2199) [HTML](0) [PDF 410.55 K](3635)
    摘要:
    地物特征与其光谱特征的关系是解译遥感影像的关键。利用地物光谱仪在实验室和上海“梦清园”人工湿地中,分别实测了不同盖度沉水植物苦草的反射光谱特征。结果表明随着苦草盖度的增加,其光谱反射率也相应增加,不同盖度苦草的光谱反射率差异主要表现在500~650 nm和700~900 nm 波段范围。受水体环境影响,实验室模拟试验与室外控制试验测得的苦草光谱反射率差异主要表现在近红外波段(700~900 nm)。分别将苦草的不同盖度与其在QuickBird多光谱遥感影像4个波段与盖度相关性最大波段处的光谱反射率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较好的线性关系。应用回归分析得到的线性方程,可以根据测定的光谱反射率定量反演水体中的苦草盖度。研究结果可为监测沉水植物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判读和解译分类提供技术支撑,为大尺度遥感监测沉水植物的分布和动态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6  浮游细菌在黄海冷水团中的分布
    李洪波 肖天 丁涛 吕瑞华
    2006, 26(4):1012-1020.
    [摘要](2635) [HTML](0) [PDF 571.79 K](2859)
    摘要:
    采用荧光显微镜直接计数和分级培养的方法对黄海冷水团水域的浮游细菌分布及其摄食压力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所研究水域聚球(Synechococcus spp.)蓝细菌生物量的变化是0.78~33.49 mg C/m3 (平均为6.26 mg C/m3, n=197),最高值是最低值的40多倍;异养细菌生物量的变化是1.58~21.25 mg C/m3 (平均为5.79 mg C/m3, n=197),最高值是最低值的13倍。在垂直方向上聚球蓝细菌生物量表现为中层>表层>底层,异样细菌生物量表现为表层>中层>底层。聚球蓝细菌对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贡献 (CB/PB)为2%~99%(平均为42.5%),而异养细菌生物量与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比值为 0.05~6.37 (平均为0.85)。在浮游细菌的昼夜变化中,聚球蓝细菌的最高值是最低值的8.8倍,异养细菌最高值是最低值的2.8倍,但二者的昼夜变化规律不明显。浮游细菌的分布与水温和盐度变化基本一致,且浮游细菌生物量最低值出现在冷水团水域。另外在冷水团区域聚球蓝细菌的主要摄食者是小型浮游动物 (Microzooplankton, 20~200 μm),摄食率约为0.20~0.42/d。
    7  厦门港纤小裸甲藻(Takayama pulchellum)的形态、生长及分子特征
    顾海峰 孙军 邹迎麟 方琦 蓝东兆
    2006, 26(4):1021-1027.
    [摘要](2389) [HTML](0) [PDF 432.89 K](3573)
    摘要:
    在2003年厦门港发生的一次裸甲藻赤潮中分离得到了纤小裸甲藻(Takayama pulchellum),并对其形态学进行了光镜和电镜的观察,该株藻细胞个体较小,长约20~23μm,宽约14~20μm。藻细胞外表卵圆形,细胞上壳有一条明显的S形顶沟,顶沟是特异性的反S形。与模式种相比,这一株裸甲藻细胞核更靠上部,大部分细胞横沟都没有偏移。纤小裸甲藻在盐度为28时比生长率最大,达到0.42,随着盐度下降,比生长率也跟着下降,当盐度下降到16时,生长率为0。盐度范围在8~16时,超过80%的藻类能存活48h;当盐度低于4时,生长率和存活率都为0。24~27℃是纤小裸甲藻的最适生长温度,比生长率超过0.50,当温度升到30℃时,生长率急剧下降到约0.35。毒素测定结果显示该株裸甲藻不含麻痹性贝毒和神经性贝毒。本株纤小裸甲藻大亚基D1~D2区序列长度为721bp,与基因库中该种的一株相似种同源性超过99%。对18株裸甲藻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建立的系统进化树显示,纤小裸甲藻和Karlodinium micrum的距离最近,通过ITS序列建立的系统发育树大致能够把Akashiwo属、Karenia属、Karlodinium属和Takayama属与Gymnodinium属区分开来。
    8  茂县土地岭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动态特征
    王永健 陶建平 张炜银 臧润国 王微 李宗峰 李媛
    2006, 26(4):1028-1036.
    [摘要](2341) [HTML](0) [PDF 539.53 K](3309)
    摘要:
    植被恢复是退化生态系统重建的重要途径,植被恢复过程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反映了植被的恢复程度。通过群落调查和多样性分析,研究了岷江上游土地岭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 恢复过程中6类不同类型群落分别表现其对于不同环境特征、干扰及更新方式等的响应;森林是较灌丛更适合当地环境状况的植被类型;人工恢复无干扰和轻度干扰群落的多样性相对较高,是较好的恢复模式。重度干扰使得1年生植物与地下芽植物比例增加,其它口食性较好的多年生草本减少。较强的干扰是群落无法更新、长期处于灌丛阶段且多样性较低的重要原因。本地区人工恢复群落在更新进程和多样性维持上优于自然更新群落,种植华山松加速了本地区植被演替进程。建议以适合恢复区域的多种恢复配置方式进行造林,并避免较强干扰,可以加速群落演替进程并保持恢复群落较高的物种丰富度与多样性。
    9  长白山各植被带主要树种凋落物分解速率及模型模拟的试验研究
    郭忠玲 郑金萍 马元丹 李庆康 于贵瑞 韩士杰 范春楠 刘万德
    2006, 26(4):1037-1046.
    [摘要](5334) [HTML](0) [PDF 664.04 K](4375)
    摘要:
    2001~2003年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3个垂直植被带的典型群落红松阔叶林、云冷杉林和岳桦林内,利用网袋埋藏法对群落内的6个主要优势乔木树种凋落物进行埋藏分解试验,研究凋落物分解速率及其变化动态;同时利用分解模型,模拟预测凋落物的分解进展,为深入研究这6个树种的营养策略、群落养分循环等奠定基础,也为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6个树种凋落物都表现出随时间进程失重率增大的现象,但失重率并不与时间呈线性相关。在分解的638d(1.75a)后,6种叶凋落物的分解速率明显升高。到分解实验结止时(699d),叶凋落物干重剩余率从小至大依次为白桦(24.56%)、紫椴(24.81%)、红松(38.48%)、鱼鳞云杉(41.15%)、岳桦(41.53%)和臭冷杉(42.62%)。枝凋落物分解速率明显低于叶,枝干重剩余率从小至大依次为紫椴(44.98%)、臭冷杉(64.62%)、红松(72.07%)、鱼鳞云杉(73.51%)、白桦(77.37%)和岳桦(80.35%)。在同一海拔高度,阔叶树种叶凋落物分解速率大于针叶树种。并且随着海拔的升高,叶凋落物分解速率逐渐减慢。模型分析预测结果表明,长白山北坡各垂直植被带的优势树种叶凋落物分解95%需4.5~8.0a;年分解系数为紫椴(0.686)>白桦(0.624)> 红松 (0.441)> 鱼鳞云杉(0.406)> 臭冷杉(0.397)>岳桦(0.385);枝凋落物分解95%需7.8~29.3a,不同树种间的差异明显。枝年分解系数为紫椴(0.391)>臭冷杉(0.204)>红松(0.176)>鱼鳞云杉(0.157) >白桦 (0.148)> 岳桦(0.102)。
    10  落叶阔叶树种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对林缘不同光环境光能和水分的利用
    郭志华 张旭东 黄玲玲 巨关升 Chen Jiquan
    2006, 26(4):1047-1056.
    [摘要](2794) [HTML](0) [PDF 605.76 K](3816)
    摘要:
    由于砍伐、林火等形成的林缘是典型的生态过渡区,并以高生物多样性和快速变化的光环境为最显著特征。研究植物在林缘附近不同光环境下对光能和水分的利用特征有利于在个体层次揭示林木更新、森林群落动态的生理生态学基础,具有重要意义。蒙古栎是长白山地区落叶阔叶林及阔叶红松林中的常见阳性树种。通过对长白山白桦林林缘及附近蒙古栎的野外观测研究,结果表明:①林冠对林缘光照等的影响随距离林缘远近的不同而不同。林缘及附近区域的光环境存在巨大差异,温度和水分条件等也有显著变化。②蒙古栎光合的日进程为单峰型,净光合速率的高峰值达20μmol CO2•m-2•s-1, 未见明显午休; 林外蒙古栎的净光合速率及日光合总量均大于(或远大于)林缘和林内的净光合速率及日光合总量,表明蒙古栎在林外强光下生长最快;此外,对低光的高效利用显示蒙古栎可在林内低光环境正常生长。③蒙古栎在不同光环境下蒸腾速率的日进程为单峰型,林外最高可达近8 mmol H2O•m-2•s-1。虽然蒙古栎在林外的蒸腾速率、日蒸腾量及水分利用率均较高,但与林内弱光环境相比,水分利用率增加的趋势略有降低,这是蒙古栎对林外强光环境的一种适应。④蒙古栎叶片的气孔导度随光照的增加而增大,这有利于植物在强光下增加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有利于植物在强光下快速生长。另外,蒙古栎的叶片胞间CO2浓度从早至晚呈增加趋势;随日PAR总量的增加,蒙古栎的叶片胞间CO2浓度呈降低趋势。弱光环境下胞间CO2浓度的增加,有利于植物固定CO2、增加对光能和水分的利用效率。
    11  丛枝菌根对喜树幼苗喜树碱含量的影响
    赵昕 王博文 阎秀峰
    2006, 26(4):1057-1062.
    [摘要](1983) [HTML](0) [PDF 386.36 K](2916)
    摘要:
    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是我国特有的多年生亚热带落叶阔叶树种,因其次生代谢产物喜树碱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通过温室盆栽接种试验,观察了2属6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喜树幼苗喜树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的6种丛枝菌根真菌与喜树幼苗均形成了共生体系并且发育良好。透光球囊霉(Glomus diaphanum)、幼套球囊霉(G. etunicatum)、蜜色无梗囊霉(Acaulospora mellea)和光壁无梗囊霉(A. laevis)侵染形成丛枝菌根有利于提高喜树幼苗的喜树碱含量,地表球囊霉(G. versiforme)则影响不大,而木薯球囊霉(G. manihot)却降低了喜树幼苗的喜树碱含量。丛枝菌根形成对喜树幼苗喜树碱代谢的影响还表现在喜树碱的器官分配上,菌根幼苗根中的喜树碱比例均高于无菌根幼苗。
    12  中国特有植物——华南五针松群落的种间关系
    张璐 苏志尧 陈北光
    2006, 26(4):1063-1072.
    [摘要](1991) [HTML](0) [PDF 589.40 K](3496)
    摘要:
    采用连续样带取样法,在分析广东南岭华南五针松群落结构的基础上,测定了优势种群的种间协变系数,并将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CA)和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相结合,探讨了华南五针松与群落中其它种群的种间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 广东南岭华南五针松群落以A级频度占绝对优势,华南五针松在主林层占据显著地位,但在演替层和更新层中的优势远不及其他优势种群;(2) Spearman秩相关分析和相关分析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华南五针松群落优势种群正协变种对数显著多于负协变的种对数,且Spearman秩相关比相关分析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华南五针松与长叶木姜存在显著负协变,与其它优势种群种对间协变关系不明显;(3) 海拔高度、坡度、坡位、坡形、腐殖质层厚度以及枯枝落叶层厚度与3个排序轴都有较强的相关性,环境因子在第一和第二排序轴的位置明显反映其生态特点。105 个乔木种类沿第一排序轴的分类完全与物种的性状特征相符。海拔高度是影响华南五针松分布的主导因素;(4) 华南五针松群落种间关系揭示了群落内不同乔木种类因受小生境因子影响而体现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典范对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同揭示环境因子影响物种的分布,并通过生态习性表达出来。
    13  三峡库区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群的结构和格局动态
    赖江山 张谧 谢宗强
    2006, 26(4):1073-1079.
    [摘要](5257) [HTML](0) [PDF 389.69 K](4445)
    摘要:
    重庆丰都世坪森林公园的常绿阔叶林是长江三峡库区低海拔区残存的较典型的常绿阔叶林。在此地选择具有代表性群落设立1hm2固定样地,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每木调查,通过乔木层优势种群结构和格局研究,探讨群落的特点和动态。结果表明:(1)此群落的优势树种是小红栲(Castanopsis carlesii)、丝栗栲(Castanopsis fargesii)和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2) 小红栲和丝栗栲种群立木级结构呈不规则金字塔型,幼苗储备丰富,为增长种群,种群从Ⅰ、Ⅱ级幼苗发育到幼树过程中的死亡率较高,中等径级的株数偏少。枫香种群幼苗缺乏,为衰退种群。(3)应用偏离指数、Lloyd的平均拥挤度和聚块性指数及Morisita指数,在10×10m2尺度下对优势种群进行格局分析,发现3种优势种群成树总体上均为集群分布;小红栲和丝栗栲种群在发育过程中分布格局是由集群分布过渡到随机分布,而枫香是由随机分布过渡到集群分布。
    14  8种阔叶树种叶片气体交换特征和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
    郑淑霞 上官周平
    2006, 26(4):1080-1087.
    [摘要](6175) [HTML](0) [PDF 493.71 K](5209)
    摘要:
    在自然条件下,测定了8种阔叶树种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8种阔叶树种紫玉兰、广玉兰、玉兰、美人梅、铁杆梅、腊梅、红碧桃和紫薇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潜在水分利用效率(WUEi)的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指示了不同树种间的光合能力及水分利用能力差别较大。8种阔叶树种叶片的初始荧光(Fo)、可变荧光(Fv)、最大荧光(Fm)和PSⅡ电子传递量子效率(ФPSⅡ)的种间差异极为显著(p<0.01),PS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可变荧光与初始荧光之比(Fv/Fo)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的种间差异也达显著水平(p<0.05),说明各树种叶片的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和潜在活性、PSⅡ电子传递量子效率以及PSⅡ的潜在热耗散能力差别较大,而实际光下最大荧光(F′m)和PSⅡ光能捕获效率(F′v/F′m)的种间差异不显著。3种木兰科植物的Pn、Tr、WUEWUEi平均值均高于3种蔷薇科植物,说明木兰科植物的光合能力较强,对吸收的光能和水分的利用较高。蔷薇科植物的Fv/Fm、Fv/Fo、ФPSⅡ、F′v/F′m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平均值均高于木兰科植物,而木兰科植物NPQ较高,表明其PSⅡ的潜在热耗散能力较强,可有效地避免过剩光能对光合机构的损伤。研究还表明3种木兰科植物和3种蔷薇科植物之间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差异不大,说明同一科属植物叶片的光合能力较为相近。相关分析表明,8种阔叶树种叶片的PnTr、Trgs、Fv/FmFv/Fo、ФPSⅡF′v/F′m、qpNPQ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Pngs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Tr、gsWUE、WUEi,PnФPSⅡ,ФPSⅡNPQ,F′v/F′m  qp、NPQ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15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CO2通量与温度的关系
    赵晓松 关德新 吴家兵 张弥 金昌杰 韩士杰
    2006, 26(4):1088-1095.
    [摘要](1981) [HTML](0) [PDF 443.03 K](2857)
    摘要:
    应用涡度相关法观测的通量数据和环境因子数据,在生态系统水平上分析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生长季温度与CO通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相同的光合有效辐射水平下,净生态系统CO交换量(NEE)随温度Ta的变化趋势为,在Ta<20℃范围内,NEE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在Ta=20℃附近有极大值,随温度的继续增加NEE呈下降的趋势,同时NEE还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表现为7月>6月>8月>9月>5月>4月>10月。(2)应用Michaelis-Menten方程计算得出最大光合速率Pmax和生态系统呼吸Re,分析其与温度的关系发现,Pmax随温度的变化呈S型曲线,Re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呈指数上升的趋势,曲线为:Re = 0.0607 exp(0.0666Ta), R2=0.96。夜间生态系统呼吸的Q10为3.15。(3)通过对NEE与环境因子的偏相关分析表明,温度对NEE的偏相关系数在生长季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说明在生长季初期和末期升高温度比生长季中期对NEE的影响要大。
    16  大亚湾角毛藻细胞数量波动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多元分析
    王朝晖 齐雨藻 陈菊芳 徐宁
    2006, 26(4):1096-1102.
    [摘要](2028) [HTML](0) [PDF 425.22 K](3144)
    摘要:
    研究了1997年6月~1998年7月及1999和2000年春季大亚湾角毛藻(Chaetoceros spp.)细胞数量变动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多因变量方差分析、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角毛藻是大亚湾浮游植物常见优势属,优势物种主要为窄隙角毛藻(C.affinis)、柔弱角毛藻(C.debilis)、远距角毛藻(C.distans)和劳氏角毛藻(C.lorenzianus)等。1997~1998年度角毛藻细胞数量出现了明显的春季高峰,最高细胞数量和百分比含量分别达6680.6 cells/ml和99.78%,而且在其他季节也出现了数量不等的峰值,DIN的消耗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角毛藻水华的消退。多元分析结果表明,水温和营养元素之间的比例是影响角毛藻细胞数量变动的主要因子,此外DIN和盐度对角毛藻细胞数量变动也产生较明显的影响。

    17  白蜡吉丁柄腹茧蜂的羽化和产卵与寄主之间的关系
    王小艺 杨忠岐 刘桂军 刘恩山
    2006, 26(4):1103-1109.
    [摘要](2197) [HTML](0) [PDF 389.60 K](3355)
    摘要:
    白蜡窄吉丁是危害白蜡属树木的一种重要蛀干害虫,因其幼虫期高度的隐蔽性生活而极难检测和防治。白蜡吉丁柄腹茧蜂是新发现外寄生于白蜡窄吉丁幼虫的优势天敌种,对寄主害虫的控制作用较强,具有良好的生物防治利用前景。研究调查了白蜡吉丁柄腹茧蜂及其寄主白蜡窄吉丁越冬代成虫羽化的时序差异、不同时期林间的寄生率、寄主密度与寄生率的关系以及寄主幼虫大小与茧蜂产卵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越冬后白蜡吉丁柄腹茧蜂的羽化时间比其寄主害虫白蜡窄吉丁的羽化要晚1个多月。2003年白蜡吉丁柄腹茧蜂越冬代成虫的羽化从6月中旬持续到8月中旬,羽化高峰期在7月份;寄主白蜡窄吉丁的羽化期在5月中下旬。2004年白蜡吉丁柄腹茧蜂越冬代成虫的羽化从5月下旬持续到7月下旬,羽化高峰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寄主羽化期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室内)。越冬后天敌的羽化时间刚好适应最早寄主发育到可供寄生的龄期,这是二者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也表明白蜡吉丁柄腹茧蜂很可能是一种专性寄生蜂。林间白蜡吉丁柄腹茧蜂对白蜡窄吉丁幼虫的自然寄生率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体上是逐步上升的。自然条件下茧蜂决定是否产卵与寄主幼虫的大小即龄期有关,它仅在前胸宽和体宽1.5 mm、体长12 mm以上,即3~4龄的寄主幼虫体表产卵,但只要接受寄主并产卵,不同龄期寄主幼虫上的产卵量无显著的差异。
    18  水稻二化螟的交配行为
    焦晓国 宣维健 盛承发
    2006, 26(4):1110-1115.
    [摘要](3382) [HTML](0) [PDF 377.12 K](3720)
    摘要:
    在室内条件下,对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的交配行为及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二化螟雌蛾一生只交配一次,平均0.92次;而雄蛾具有多次交配能力,最多达4次,平均2.72次。二化螟雌蛾的日龄影响其交配率、交配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随二化螟雌蛾日龄的增加,其交配率逐渐下降,交配起始时间逐渐提前,而交配持续时间逐渐上升。相反,二化螟雄蛾日龄对其交配率、交配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没有明显影响。交配日龄对二化螟雌蛾的生殖力也存在显著影响,随着二化螟雌蛾交配日龄的增加,雌蛾产卵量下降,卵孵化率降低,产卵期缩短,它们都与雌蛾交配日龄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而雌蛾产卵前期和雌蛾寿命随雌蛾交配日龄的增加而延长,与雌蛾交配日龄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但二化螟雄蛾交配日龄对雌蛾的生殖力没有明显影响,二化螟雄蛾一生都具有较强的交配繁殖能力。同时,不同交配史的雄蛾与雌蛾交配,对雌蛾的生殖力也没有显著影响。表明二化螟的交配活动是由雌蛾主导控制的。最后,对这些结果在二化螟性信息素防治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在应用性信息素控制二化螟的实践中,可以在两方面取得实效,一是性信息素可以阻碍雌雄之间正常交配,降低交配率;二是可以推迟二化螟雌虫的交配,使其产卵量和卵孵化率降低。
    19  长江口岛屿沙洲湿地陆向发育过程中表层沉积物氮营养盐的变化
    张修峰 梅雪英 童春富 陆健健
    2006, 26(4):1116-1121.
    [摘要](1786) [HTML](0) [PDF 373.14 K](2336)
    摘要:
    研究针对长江口岛屿沙洲湿地陆向发育的不同时期表层沉积物中氮营养盐的变化规律,得出:(1)长江口岛屿沙洲湿地陆向发育过程中,表层沉积物环境也在不断变化,氮营养盐含量逐步增加,处在陆向发育前期的白茆沙,全氮含量较低,仅为30 mg/kg,而发育较为成熟的崇明东滩全氮含量较高,达470 mg/kg;同时随着岛屿沙洲湿地陆向发育,表层沉积物全氮分布越来越不均匀;(2)长江口岛屿沙洲湿地随高程梯度,全氮的含量逐步增加,其中芦苇带最高,420 mg/kg,光滩最低,110 mg/kg;这也说明岛屿沙洲陆向发育过程中,表层沉积物全氮含量逐步增加;另外,各形态无机氮含量占其所在高程无机氮的比例相对稳定,其中氨氮最高,59%~60%,亚硝酸盐最低,17%~19%,氨氮是无机氮的主要存在形式。
    20  吉林黑土区不同施肥处理对农田土壤昆虫的影响
    林英华 朱平 张夫道 彭畅 高洪军 刘淑环
    2006, 26(4):1122-1130.
    [摘要](2083) [HTML](0) [PDF 489.68 K](2802)
    摘要:
    为研究不同施肥处理与农田土壤昆虫群落之间的关系,对吉林黑土区不同施肥处理对农田土壤昆虫群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12个处理小区内,即(1)撂荒(不施肥、不耕作、不种植, ABAND)、(2)对照(种植、不施肥,CK)、(3)施氮肥(N)、(4)施氮磷肥(NP)、(5)施氮钾肥(NK)、(6)施磷钾肥(PK)、(7)施氮磷钾化肥(NPK)、(8)施氮磷钾化肥+有机肥处理(有机N 和化肥N 的比例为2∶1)(M1NPK)、(9)增加50 %用量化肥配施有机肥(1.5 MNPK)、(10)化肥配施秸秆(SNPK)、(11)玉米、大豆2:1轮作,施肥量同处理8(Rot)、(12)施氮磷钾化肥+有机肥处理(有机N 和化肥N 的比例为1∶1)(M2NPK),共采集144个定点土壤样品。通过手捡法和改良干漏斗法(Modified Tullgren )共获得土壤昆虫9922只(未知标本187只),隶属9目48科。调查结果显示,12种施肥小区内,大型土壤昆虫个体数和类群数依次是:ABAND>NP>N>1.5MNPK>Rot.>PK>NK>NPK>M2NPK>CK>M1NPK>SNPK,N>NK>ABAND= 1.5MNPK>NP=NPK>PK>CK = Rot.>M2NPK= M1NPK>SNPK;中小型土壤昆虫数依次是ABAND>1.5MNPK>PK>M2NPK>CK>Rot.>NPK>SNPK>NK>NP>N>M1NPK,Rot. >NPK>ABAND=NP =1.5MNPK=PK=NK= M2NPK =CK= M1NPK =SNPK>N。大型土壤昆虫个体数和类群数撂荒中分布最多,中小型土壤昆虫则分别在撂荒和轮作中分布最多。多样性分析表明,1.5MNPK处理中大型农田土壤昆虫组成最丰富,M1NPK处理中小型农田土壤昆虫组成最丰富;CK处理与其他11处理之间群落相似程度最小,Rot.与其他处理之间的群落相似程度较大。Kruskal- Wallis检验法分析表明,施肥对农田土壤昆虫分布影响极显著(X0.05(11)= 10.25,p<0.05), 反映出不同施肥对土壤生态系统内部环境, 进而对土壤动物群落产生的影响。多元统计分析表明,轮作对土壤昆虫优势类群具有负向作用,而M2NPK则具正向作用。各种施肥对农田土壤昆虫影响不平衡,其中对农田土壤昆虫个体数影响最大,对中小型土壤昆虫均匀性影响最小。
    21  外源抗坏血酸对臭氧胁迫下水稻叶片膜保护系统的影响
    郑启伟 王效科 谢居清 冯兆忠 冯宗炜 倪雄伟 欧阳志云
    2006, 26(4):1131-1137.
    [摘要](2552) [HTML](0) [PDF 372.19 K](3782)
    摘要:
    在田间原位条件下,运用OTCs (open top chamber) 装置研究了外源抗坏血酸(exogenous ascorbate acid,ExAsA)对臭氧(O3)胁迫下水稻(Oryza Sativa L.)叶片膜保护系统的影响。研究发现,O3胁迫下的水稻叶片经过ExAsA处理后叶绿素a含量显著升高,而叶绿素b含量变化不明显;相对于对照,经ExAsA处理后的水稻叶片过氧化氢(H)和丙二醛(MDA)含量及相对电导率(REC)均降低,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明显提高,抗氧化剂类胡萝卜素(Carotene)含量升高。这表明, ExAsA改善了O3胁迫下水稻叶片的抗氧化系统功能,减少了叶片中活性氧(activity oxygen species,AOS)的积累,抑制了脂质过氧化(lipid peroxidation, LP),延迟了O3对水稻叶片的老化作用,提高了水稻叶片对O3危害的抗性。
    22  水分胁迫对玉米苗期生理和形态特性的影响
    郑盛华 严昌荣
    2006, 26(4):1138-1143.
    [摘要](2836) [HTML](0) [PDF 370.55 K](3695)
    摘要:
    水分胁迫下3个玉米品种苗期形态和生理特征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度水分胁迫下,鲁单981、赤单202和郑单958三个品种在株高、茎粗、叶片数和叶面积等形态指标方面变化不大,与正常供水下生长的玉米几个参数基本一致,而重度水分胁迫下,鲁单981的株高、茎粗和总叶面积均小于赤单202和郑单958。测定结果还表明鲁单981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受水分胁迫的影响最大,而郑单958和赤单202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水分胁迫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增幅与品种关系较大,抗旱型品种增幅明显,耗水型品种增幅相对较少。
    23  大豆连作对土体和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
    李春格 李晓鸣 王敬国
    2006, 26(4):1144-1150.
    [摘要](4369) [HTML](0) [PDF 378.35 K](3927)
    摘要:
    试验采用Biolog方法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连作年限大豆在结荚期和收获期根际和土体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结荚期和收获期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和AWCD均显著高于土体。在结荚期迎茬和连作8a的土体微生物多样性、AWCD均高于正茬和连作4a土体;在收获期正茬和迎茬处理的土体微生物多样性、AWCD高于连作4a和8a。结荚期迎茬、连作4a和8a处理的根际微生物群落AWCD均显著高于收获期,说明在大豆植株生长旺盛的结荚期微生物群落的根际效应比收获期更明显。在这两个生长期降解氨基酸,糖类和羧酸类碳源的微生物可能是连作影响的主要土体微生物类群。
    24  东海亚强真哲水蚤种群生态特征
    徐兆礼
    2006, 26(4):1151-1158.
    [摘要](2902) [HTML](0) [PDF 464.17 K](2810)
    摘要: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N、118°30′~128°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运用多种生态学指标和方差贡献等统计方法对东海亚强真哲水蚤(Eucalanus subcrassus)自然种群特征及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与1979~1980年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东海亚强真哲水蚤丰度和优势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丰度均值分别为秋季5.40 ind/m3>夏季2.09 ind/m3>冬季0.93 ind/m3>春季0.17 ind/m3。该种在东海的优势性主要表现在夏秋季。春季该种丰度占桡足类总丰度的百分比仅为2.46%,秋季为9.32%,冬季为8.42%,夏季(9.94%)是四季中的最高值。秋季该种在东海有很高的出现率(98.22%),春季较低,仅为49.62%。该种群聚集强度丛生指标(I)均为正值,其中秋季最高,有明显的聚集现象。亚强真哲水蚤对桡足类总丰度的贡献,在夏冬季仅次于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秋季仅次于精致针刺水蚤(Euchaeta concinna)。比较20a前同水域的调查结果,该种在东海浮游桡足类中的重要性近年有所提高,尤其在秋冬季特别显著,这可能与全球变暖相关。底层水环境的变化是影响东海亚强真哲水蚤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子,该种数量变化与暖流势力有密切的关系,是一个暖水种。
    25  稻田轮作系统的生态学分析
    黄国勤 熊云明 钱海燕 王淑彬 刘隆旺 赵其国
    2006, 26(4):1159-1164.
    [摘要](1934) [HTML](0) [PDF 344.63 K](2882)
    摘要:
    针对目前稻田单一化的连作耕作制度对农田环境造成的不利因素,通过5a田间定位试验,从土壤理化性状、作物产量变化、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能流及养分平衡状况等角度对稻田连作耕作制度和轮作系统进行生态学分析。结果表明,与连作耕作制度相比较,在试验设计范围内,稻田轮作系统明显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使得土壤随着耕种年限增加,容重下降,而孔隙度增加,固相比率下降,气相比率上升,气液比值增大,土壤通透性大大增强,有效阻止土壤次生潜育化和土壤酸化,提高土壤pH值。轮作系统不但提高了作物产量,而且总初级生产力、光能利用率、辅助能利用率分别比连作系统高17.47%、9.87%和5.0%。N、P、K的养分利用率也同样明显高于连作系统。提出了合理轮作的优化模式和复种模式。
    26  陕北黄土高原丘陵区撂荒演替及其过程中主要乡土牧草的确定与评价
    唐龙 梁宗锁 杜峰 郝文芳
    2006, 26(4):1165-1175.
    [摘要](2402) [HTML](0) [PDF 688.44 K](3177)
    摘要:
    用系统聚类、撂荒年限两种方法对陕北黄土高原丘陵区撂荒演替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基本一致:1~6a,1年生杂草类群落→1年生杂草类+丛生禾草群落→1年生杂草类+根茎禾草群落或多年生草本群落→7~16a,多年生草本群落→多年生草本+小灌木群落→17~42a:根茎丛生型禾草+小灌木群落或小灌木+多年生草本群落→小灌木群落或多年生草本+丛生禾草群落,代表性群落依次为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et. et kit)群落或猪毛蒿+长芒草(Stipa bungeana Trin.)群落→猪毛蒿+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 Leded.)群落或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L.)Gaertn)群落→铁杆蒿群落→铁杆蒿+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var.dahurica (Laxm.)Schindl)群落→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L.)Keng)+达乌里胡枝子群落或达乌里胡枝子+铁杆蒿群落或铁杆蒿+硬质早熟禾(Poa sphondylodes Trin.et Bge)群落。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将各物种在演替过程中重要值之和按大小排序,对前35位草种经适口性试验初步筛选后进行以粗蛋白、粗纤维等为指标的化学成分及以有效植被盖度为指标的生态效益的分析、评价,并依据两种评价结果对陕北黄土高原主要乡土牧草进行了综合评定,得出黄土高原23种乡土牧草具备较高的改良潜质,分为4类,主要归属于豆科(Leguminosae)、禾本科(Gramineae)、菊科(Compositae)等,并进一步探讨了黄土高原人工草场改良过程中不同荒地上草种的合理搭配。
    27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旱地农田麦-豆双序列轮作体系的水分动态及产量效应
    黄高宝 郭清毅 张仁陟 逄蕾 Guangdi LI Kwong Yin CHAN 于爱忠
    2006, 26(4):1176-1185.
    [摘要](2244) [HTML](0) [PDF 555.42 K](3517)
    摘要:
    保护性耕作(conservation tillage)能够减少水土流失、提高耕地产量,是一类具有生态保护意义的持续性农业耕作形式。2002年至2004年在定西旱地农业地区进行了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旱地农田春小麦-豌豆双序列轮作土壤水分动态及产量效应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能够显著改善0~2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及含水量,随着降水量的增多土壤对降水的保蓄能力增强。在降水较少年份免耕秸秆覆盖的这种作用表现突出,而在降水充沛的年份免耕地膜覆盖则更具优势。耕层土壤水分因受降水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剧烈,耕层以下土壤水分变幅相对较小。播种期、五叶期及收获期土壤具有较高含水量,而开花期土壤含水量则较低。在两种轮作体系中,播种期春小麦和豌豆免耕秸秆覆盖处理0~50 cm土层含水量分别较常规耕作增加28%、26%和11%、23%,降水生产效率较常规耕作提高了17.79%~26.81%。在春小麦-豌豆轮作体系中免耕秸秆覆盖处理的作物产量(春小麦+豌豆)及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3 420 kg/hm2和8.11 kg/(hm2•mm),较常规耕作分别提高26.81%和25.39%。
    28  甘肃石羊河流域干旱荒漠区柠条树干液流的日季变化
    夏桂敏 康绍忠 李王成 王锋 屈艳萍
    2006, 26(4):1186-1193.
    [摘要](2757) [HTML](0) [PDF 517.97 K](3167)
    摘要:
    采用基于热补偿原理的SF100热脉冲茎秆液流自动监测系统,监测了柠条树干液流的日季变化规律,利用Tube-TDR监测柠条根区3m土层深度的含水量变化,利用自动气象站同步监测太阳辐射、最高与最低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风向等气象因子,同时输出相应的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以上述资料为基础,对柠条树干液流的昼夜变化、日际动态、木质部径向不同位点液流速率、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液流变化及液流的季节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利用SPSS 11.0统计软件,分析了液流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柠条树干液流昼夜变化显著;木质部径向液流速率随探针插入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晴天液流变化幅度较大,雨天液流变化幅度较小;气象因素对柠条树干液流量影响的大小表现为空气水汽压差>太阳辐射>气温>风速
    29  温带半干旱地区一年生植物种子的萌发特性
    李雪华 蒋德明 刘志民 李晓兰
    2006, 26(4):1194-1199.
    [摘要](2556) [HTML](0) [PDF 388.71 K](2885)
    摘要: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中国温带半干旱地区科尔沁沙地的23种1年生植物的种子萌发特性(新采集种子、冷藏和干藏种子)。 大籽蒿、虎尾草、冠芒草、沙蓬和地锦的新种子萌发率达90%左右,11种植物新种子萌发率均低于70%,说明这些植物的新种子具有或多或少的休眠属性。 经过150d的冷干藏后,大籽蒿、虎尾草萌发率保持在90%以上,说明这两种植物完全没有休眠机制;冠芒草、沙蓬和地锦的种子萌发率下降较多,可能是储藏的环境条件导致的2次休眠现象; 冷藏和干藏处理均能使绿珠藜、毛马唐、细叶益母草、雾冰藜、金狗尾草、苋菜、马齿苋、碱地肤和水稗草的种子在生长季开始时完成生理后熟,萌发率达到80%以上;干藏有利于促进毛马唐、细叶益母草、马齿苋和鹤虱的种子成熟, 冷藏有利于促进绿珠藜和金狗尾草的种子成熟;黄蒿、灰绿藜、画眉草和烛台虫实在不同处理下的萌发率都比较低,说明种子内在生理休眠作用较强,具有减少种子一次性萌发数量的风险分摊策略。 大多数1年生植物均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最终萌发率的90%,表现出迅速萌发的特性;黄蒿、灰绿藜、碱地肤和沙蓬种子则在不同处理中表现出延长萌发时间的策略来适应半干旱地区不确定的环境条件。 最后,探讨了几种主要1年生植物的种子萌发对策与其对环境适应机制之间的关系。
    30  科尔沁沙地不同密度(小面积)樟子松人工林生长状况
    移小勇 赵哈林 崔建垣 李玉强 左小安 卓鸿
    2006, 26(4):1200-1206.
    [摘要](1876) [HTML](0) [PDF 475.39 K](3433)
    摘要:
    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丘间片林中选择不同密度的樟子松样地,对樟子松在不同栽植密度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由于受多年降水偏少的影响,科尔沁沙地的樟子松出现了大量枯梢继而死亡的现象,而这种现象与林地的密度存在很强的相关性。样地林木的死亡率随林地密度的加大呈幂函数关系增加,原先最高密度情况下的林地,保存到现在的活木数量反而最少;林木的平均死亡年龄、最早死亡年龄、冠幅、树高和胸径随林地密度的增加而减小。虽然在其它一些区域的研究结果表明,树高较少受竞争的影响,但是在半干旱区,树高仍然与密度相关。枯梢林木的比例在高密度的样地大于低密度的样地,枯梢对低密度样地的林木基本上没有大的影响。各样地的冠幅和胸径比相差不大,平均只有0.297,以此指标衡量,该地可能更适合单一樟子松林的种植。综合来看,科尔沁沙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合栽植樟子松,但初始密度应控制在2800株/hm以下,并应根据生长情况在进入生长高峰期后对林木进行适时间伐,20a龄期的林木其密度保持在2100株/hm左右比较适宜。
    31  半干旱区封禁草地凋落物的积累与分解
    程积民 万惠娥 胡相明 赵艳云
    2006, 26(4):1207-1212.
    [摘要](2223) [HTML](0) [PDF 378.41 K](3118)
    摘要:
    针对我国西部典型草原地带,退化草地封禁后凋落物的积累、分解与水分变化过程,进行了为期20a(1982~2002年)的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本氏针茅、百里香、铁杆蒿和大针茅草地群落的凋落物积累与厚度的变化趋势,拟合曲线符合指数方程,无论在植物年生长的初期还是末期,其相关性极为显著。随着气温的升高和降雨量的增加,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加快,本氏针茅和大针茅群落凋落物的分解率达到峰值需150d,百里香群落需180d,铁杆蒿群落需210d;凋落物在积累与分解过程中,具有吸水和保水的重要功能,可截留大量天然降水,促进土壤水分的缓慢入渗,通常在植物生长的初期和末期,凋落物在自然状态下饱和含水量,本氏针茅群落为112.30%~124.02%;百里香群落为116.61%~134.09%;铁杆蒿群落为124.76%~144.32%。但草地适宜封禁年限为11~15a,有利于草地自然更新和凋落物的积累。
    32  不同分子量壳聚糖对土壤碳、氮及呼吸的影响
    张文清 吕伟娇 陈强 李辉信
    2006, 26(4):1208-1284.
    [摘要](1955) [HTML](0) [PDF 195.26 K](2708)
    摘要:
    考察了不同分子量壳聚糖对土壤微生物量C、N、土壤呼吸及矿质N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施入土壤后,土壤的微生物量C、N、呼吸及矿质N均明显提高。微生物量C、N及土壤呼吸有相似的变化趋势: 随壳聚糖用量的增加而增大。低分子量壳聚糖施入土壤后,微生物量C、N及土壤呼吸均先快速增加,然后下降;中等及高分子量壳聚糖施入土壤后则是开始时变化较小,第14天开始快速增加,34d后下降。研究还发现,NO-3-N与NH+4-N变化趋势不完全相同,NO-3-N开始时变化较小,第14天开始快速增加,34d后快速下降;低分子量壳聚糖处理时,NH4-N开始时快速增加,之后缓慢下降;中等分子量壳聚糖处理时,因加入量不同而不同;高分子量壳聚糖处理时则是从第24天开始变化显著。
    33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生态旅游内涵辨析
    卢小丽 武春友 Holly Donohoe
    2006, 26(4):1213-1220.
    [摘要](2068) [HTML](0) [PDF 509.78 K](3350)
    摘要:
    随着生态旅游的流行与快速发展对生态旅游这个术语的概念也不断的增长扩散。由于缺乏对其内涵的科学认知和梳理,生态旅游概念的应用具有泛化的危险。不断涌现出的大量有关生态旅游的概念给学术研究和旅游管理带来了许多困惑。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中外旅游文献近10~15a内有影响力的40个生态旅游概念进行了分析,提炼出生态旅游概念中最频繁出现的能代表其内涵的6个标准,它们是:以自然为基础、对保护的贡献、当地社区受益、环境教育、道德规范与责任和可持续性。通过对这些标准的识别,结合先前的生态旅游概念,本文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在操作层面上进行了重新架构,将生态旅游这一术语定义为:生态旅游是以可持续旅游和伦理道德规范原则为指导,在旅游过程中强调环境教育、影响管理和社区受益,并为其所依赖的环境保护做贡献的负责任的自然之旅。
    34  GIS支持下的中国西部公路建设生态影响区划
    黄晓霞 江源 顾卫 戴泉玉 沈毅 晏晓林
    2006, 26(4):1221-1230.
    [摘要](1991) [HTML](0) [PDF 612.69 K](2309)
    摘要:
    根据公路的线形景观结构及其对生态系统影响特征,构建了公路建设对生物多样性潜在影响指数(B),以及反映区域生态系统对公路建设扰动的抵抗能力和生态恢复难易程度的生态脆弱性指数(EV),运用GIS技术,以25km×25km的像元分别计算该两个指数的数值。以计算结果为依据,结合公路建设中造成的边坡侵蚀类型,完成了中国西部公路建设生态影响区划。该区划包括3个公路边坡侵蚀影响大区,10个生物多样性潜在影响区和32个生态易损性小区。西部公路建设生态影响区划的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今后公路建设中生态保护的重点内容具有明显区域差异,因而不同区域应采取的保护措施也应不尽相同。
    35  防洪改善计划对鸟类的生态影响
    郭汉佳 戴名扬
    2006, 26(4):1231-1233.
    [摘要](1854) [HTML](0) [PDF 162.23 K](2569)
    摘要:
    香港特别行政区新界内有23 hm2的鱼塘和22 hm2的耕地,在“元朗-锦田-牛潭尾主要防洪改善计划”中被改变成两条防洪渠(防洪渠60号和43号)。于该防洪改善计划中的生态监察调查中发现这两条防洪渠的鸟类数量均较原先的生境大大减少。在耕地改变成防洪渠43号的过程中,鸟类密度由33.9 只/hm2减少至2.2只/hm2。在鱼塘改变成防洪渠60号的过程中,鸟类密度由5.2 只/hm2 减少至0.4只/hm2。研究亦发现一些原本在鱼塘和耕地很常见的鸟类物种因为生境被改变而消失。这些转变可能和食物,植被及生境复杂程度的减少有关。另一方面,为纾缓因这防洪改善计划中损失的耕地生境,渠务署在防洪渠43号的河岸铺上混凝土草格,促进植物繁衍,为鸟类提供生境。但研究发现以混凝土草格建造的草坡并未能提供有效的纾缓措施,取代耕地生境以减少生态影响。
    36  植物种子二形性(多形性)研究进展
    李伟强 刘小京 毛任钊 安萍 乔海龙 黄玮 李志刚
    2006, 26(4):1234-1242.
    [摘要](2664) [HTML](0) [PDF 551.72 K](3894)
    摘要:
    植物种子的二形性(多形性)是指在同一棵植株上生长有形态结构、生理、生态学特性等方面有很大差异的两种(多种)种子。这种现象在自然界中比较普遍,特别是菊科、藜科、禾本科、十字花科中最为常见。二形性种子可分为有扩散结构和没有扩散结构(如冠毛和表皮毛状体)两种。如菊科的边花种子一般不具有扩散结构、个体较大,具有休眠特性和对光、温度、水、盐分等环境因子的敏感特性;而中间花种子一般具有扩散结构,个体较小,不具有休眠特性。具有休眠特性和对环境因子比较敏感的种子是形成土壤种子库的主要成分。二形性种子产生的幼苗在前期形态大小上都有差异,但生长后期有些差异不显著(70 days old for Hedypnois cretica),有些仍很显著(Atriplex Sagittata)。这二形性幼苗所产生的后代同样也具有二形性现象。二形性种子产生的比例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水、盐、养分和密度胁迫等。遗传因素也影响二形性种子的比例,其遗传率一般在0.2~0.5之间,是一种数量遗传性状,受多个基因控制。为了解释二形性种子产生的原因,从生态学和个体发育的角度提出了两个模型:生态进化模型(两面下注策略或高/低风险策略)和个体发育模型。不同植物的二形性(多形性)种子在结构、发芽/休眠特性、对环境因子的反应、幼苗特性、两者的比例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尽相同。种子二形性(多形性)是植物本身的遗传特性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现象,是植物适应环境的一种生理、生态机制,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总之,二形性种子的形成机理非常复杂,目前还不是很清楚。对以下4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采用生物技术的手段研究种子二形性的遗传机制;二形性种子激素等化学物质含量的差异;目前各种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生理生态学意义;二形性植物生活史的系统研究
    37  红树林生物多样性恢复
    叶勇 翁劲 卢昌义 陈光程
    2006, 26(4):1243-1250.
    [摘要](3458) [HTML](0) [PDF 522.03 K](3521)
    摘要:
    从红树植物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底栖动物的多样性恢复出发,分析了我国当前红树林恢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此需要着重进行的基础研究思路。在红树植物多样性恢复方面,胎生种类的繁殖体在母树上就已萌发,成熟繁殖体可直接用于海滩造林,大多数种类已用于红树林恢复;而非胎生红树植物繁殖体的萌发脱离母树,成熟繁殖体难以直接在海滩造林,其育苗具有一定难度,因此较少用于红树林恢复,可以通过非胎生红树植物的种子休眠、生理生态和化感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极大限度地增加红树植物生态恢复的种类。在动物多样性恢复方面,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恢复还是“非定向”的,可通过在具类似底质、盐度和潮位的河口海岸地段不同恢复时间的人工红树林,研究红树林植被不同恢复措施(主要是种植密度和种类选择)对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使得红树林的生态恢复在改造生态系统其它生物组份上不会呈现盲目性和不可预测性。
    38  寄生性膜翅目昆虫毒素的生态机制及应用前景
    王小艺 杨忠岐
    2006, 26(4):1251-1260.
    [摘要](3233) [HTML](0) [PDF 713.94 K](4399)
    摘要:
    膜翅目昆虫利用高效的毒素进行自身防卫、攻击猎物和调节寄主生长发育。从寄生性膜翅目昆虫毒素的产生、类别、组份、性质、毒素的生态功能以及毒素的作用机制等方面综述了寄生性膜翅目昆虫毒素的研究概况。膜翅目的泌毒器官起源于外胚层,由生殖系统的附腺演化而来。毒液由成熟雌蜂的毒腺或酸腺所分泌,并贮于毒囊中。昆虫毒素是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已知膜翅目昆虫毒素中含有烃类、醇类、醛类、酮类、羧酸类、酯类、内酯类、酶类等多种化合物。寄生性膜翅目昆虫的毒素在提高自身适应能力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如通过麻痹寄主提高产卵成功的概率、通过抑制寄主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提高后代的存活率、通过干扰寄主的生理活动改善后代的营养需求等。体外寄生蜂毒素可造成寄主幼虫停止发育、永久性的麻痹甚至死亡,这类毒素常为抑性的、广谱的,一般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或神经-肌肉连接点。而体内寄生蜂多为容性寄生,其毒液中含有多分DNA病毒(PDV),PDV通过抑制寄主免疫系统而巧妙地调节寄主的生理活动和发育,影响寄主的正常变态,大多数种类直到寄主结茧或做好蛹室时才将其杀死在安全的场所,从而使寄生蜂后代能够顺利完成发育。容性寄生蜂毒素对PDV的功能具有显著的增效或协同作用,而不会使寄主产生永久性麻痹。PDV对寄生蜂本身是非致病性的,与寄生蜂是一种分子水平上的共生或依生关系。寄生性膜翅目昆虫毒素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开发人类医药和特异性生物杀虫剂方面。但分离和纯化毒液中各个活性成分是应用的前提,也是生化和毒理研究的需要。
    39  拟寄生蜂搜索产卵过程中对寄主的竞争
    李国清 慕莉莉
    2006, 26(4):1261-1269.
    [摘要](2752) [HTML](0) [PDF 558.50 K](3358)
    摘要:
    综述拟寄生蜂搜索产卵过程中对寄主竞争的最新研究进展。这类竞争具有四种方式,即标记寄主、杀卵和杀幼、守护寄主和捕食寄主。(1) 标记寄主常涉及寄主标记信息素,这是由雌蜂在产卵前、产卵时或产卵后分泌的化学物质。寄主标记信息素常介导拟寄生蜂对已寄生和健康寄主的辨别、减少过寄生和多寄生、减轻种内和种间竞争压力。(2) 雌蜂遇到已寄生寄主时,很多种类杀死前一雌蜂遗留的卵和幼虫,再产下自己的卵。雌蜂使用三种方法杀卵和杀幼,即产卵器穿刺、取食和使用有毒物质。通过杀卵和杀幼,产卵雌蜂清除了前一雌蜂遗留的后代,主动改善了寄主品质,从而有利于自身后代的生存。(3) 守护寄主在肿腿蜂科、缘腹细蜂科、金小蜂科、缨小蜂科和茧蜂科中均有报道,守护者驱逐入侵者以保护后代及健康寄主。(4) 捕食寄主不仅减少了健康寄主数量,且直接导致已寄生寄主中拟寄生蜂卵和幼虫的死亡。雌蜂一般在体内成熟卵量较少时捕食寄主。讨论了研究拟寄生蜂搜索产卵过程中竞争寄主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40  玉米鼠耳病及其介体二点叶蝉研究进展
    李小珍 刘映红 青玲 李雪燕
    2006, 26(4):1270-1279.
    [摘要](2657) [HTML](0) [PDF 570.00 K](2732)
    摘要:
    玉米鼠耳病(Maize wallaby ear disease, MWED)是由介体昆虫二点叶蝉Cicadulina bipunctella(Mats)、Cicadulina bimaculata(Evans)以及Nesoclutha pallida(Evans)传播的一种重要系统性植物病害。该病最早发生在澳大利亚昆士兰,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四川、贵州省和重庆市的多个县(市)爆发,近年来又在日本九州、冲绳等地区发生,均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玉米鼠耳病的发生发展与介体叶蝉源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传毒规律、玉米品种、玉米生育期、环境条件以及栽培措施等密切相关。因此,切断传播途径、减少毒原、栽培抗性品种、选择合理的栽培措施是有效降低该病发生危害的重要措施。从玉米鼠耳病的发生发展、病原,介体二点叶蝉源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传毒规律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二点叶蝉及玉米鼠耳病的研究现状,以期为玉米鼠耳病及其介体叶蝉的研究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41  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区域生态足迹调整分析——以2002年江苏为例
    赖力 黄贤金 刘伟良 赵登辉
    2006, 26(4):1285-1292.
    [摘要](2384) [HTML](0) [PDF 410.27 K](3651)
    摘要:
    目前国际学界有两类生态足迹模型,即以Wackernagel为代表的经典模型和Bicknell为代表的投入产出模型。研究以2002年江苏经济为例,依照Bicknell的投入产出模型思路,采取Ferng的改良计算方法,对江苏经济的需求、进口、出口以及积累各项的生态性土地占用及化石能源地占用做出一一估算。综合两种模型的优缺点,调整了足迹结果,转换成以全球标杆衡量的虚拟土地,以评估江苏这样的开放型经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显示:(1)江苏人均地区生态足迹实际高达2.33hm2,真实生态赤字率高达58.8%,可持续能力堪忧;(2)江苏通过国内外贸易实现了0.009hm2的生产性土地顺差和0.068hm2的化石能源地逆差,贸易方式总体属于生态逆差型。最后,引入足迹影响力与足迹感应力的概念,研究生态足迹的产业波及效果,结果显示江苏二产部门的足迹感应力系数最强,其未来发展也将面临较大的生态瓶颈

    主编:傅伯杰

    创刊:198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0933

    国内统一刊号:CN 11-2031/Q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