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23卷第7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论文
    • 恢复生态学焦点问题

      2003, 23(7):1249-1257. CSTR:

      摘要 (4267) HTML (0) PDF 275.23 K (41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就恢复生态学的概念、近期的发展趋势与前沿命题、传统生态学理论在生态恢复过程中的应用及恢复生态学的社会性等核心问题展开论述。恢复生态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迄今尚无统一的定义。代表性的有 3方面的学术观点。第 1种强调受损的生态系统要恢复到理想的状态 ;第 2种强调其应用生态学过程 ;第3种强调生态整合性恢复。笔者认为 ,恢复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与方法、过程与机理的科学。从近年的国际恢复生态学大会来看 ,恢复生态学研究近期主要有 3个方面的发展趋势。一是强调自然恢复与社会、人文的耦合。认为恢复生态是全球性的 ,不只是自然的过程 ,应有全社会的支持 ,包括政治、经济和人文的介入。二是强调无论是在地域上还是在理论上都要跨越边界。有效的生态恢复实践在地域上要求多地区甚至是多国家的合作 ,在理论上要求多学科的交叉与耦合。三是强调以生态系统为基点 ,在景观尺度表达。随着环境和经济问题的全球化 ,生态系统和景观尺度的恢复生态学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2 0 0 4年第 1 5届国际恢复生态学大会的会议主题已定为 :恢复、景观与设计。在当前研究趋势的基础上 ,提出了恢复生态学当前研究的6个前沿命题:恢复生态学的学科理论框架研究、恢复生态系统的功益研究、生物多样性在生态恢复中的作用研究、生态恢复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研究、生态恢复立法研究和生态恢复与社会、经济的整合性研究。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需要生态学理论的指导。多数生态学理论已被应用于恢复生态学的研究与实践。结合实例,着重阐述了生态系统演替理论在生态恢复中的应用。恢复生态与全球变化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越来越多的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多数研究仍停滞在定性研究阶段。在广东的恢复生态学研究表明,广东省从1986年至1998年,植被覆盖从26%到51%,新造林绿化的植被每年可吸收、固定广东省年排放CO2量的一半。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同时亦要求实现人类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必须同时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率的三重优化。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生态中心在中国热带、南亚热带进行的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研究历时30余年,所产生的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各个实验站点均已有所反映。

    • 生物多样性管理最小有效面积选取模型与GIS的耦合(英文)

      2003, 23(7):1258-1267. CSTR:

      摘要 (1836) HTML (0) PDF 327.31 K (16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人口的增长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很难把更多的土地用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通过 BMAS(生物多样性管理面积选取 )模型与 GIS(地理信息系统 )的结合 ,可以用尽可能少的土地资源实现一定水平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该方法初步在西双版纳的勐拉县进行了应用。与现实自然保护区面积的对比 ,用模型选区自然保护区有显著效果。该方法在保护与发展矛盾尖锐的发展中国家非常适用。

    • 中国东北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更新及其恢复研究(英文)

      2003, 23(7):1268-1277. CSTR:

      摘要 (2145) HTML (0) PDF 345.38 K (30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中国东北小兴安岭地区阔叶红松林的更新和红松的生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成树树冠的遮蔽作用所导致的光照减少是制约幼树生长和存活的关键因素。阔叶红松林是该区最典型和稳定的植被类型 ,但是在过去的 5 0 a中 ,由于皆伐和更新不良导致了它的分布面积和蓄积量的减少。阔叶红松林是地带性“顶极”植被 ,并通过具有连续性年龄结构的树种有规律的替代和演替过程中不同阔叶树种组成而处于优势地位。这种林型无疑应作为一种重要的基因库加以保护。次生阔叶林是在阔叶红松林受干扰后出现的 ,但它的种类组成简单 ,而且结构也很不稳定。因此 ,必须对现有的林分结构加以调整以利于林分的长期稳定和高产。同时 ,提出了红松阔叶林的恢复和重建的经营方式。

    • 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凋落物数量、养分归还及凋落叶分解(英文

      2003, 23(7):1278-1289. CSTR:

      摘要 (2398) HTML (0) PDF 433.88 K (34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中亚热带格氏栲天然林 ( natural forest of Castanopsiskawakamii,约 1 5 0年生 )、格氏栲和杉木人工林 ( monoculture plantations of C.kawakamii and Cunninghamia lanceolata,33年生 )凋落物数量与季节动态、养分归还及凋落叶分解与其质量的关系为期 3a的研究表明 ,林分年均凋落量及叶所占比例分别为 :格氏栲天然林 1 1 .0 1 t/hm2 ,5 9.70 t/hm2 ;格氏栲人工林 9.5 4 % ,71 .98% ;杉木人工林 5 .47t/hm2 ,5 8.2 9%。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凋落量每年只出现 1次峰值 ( 4月份 ) ,而杉木林的则出现 3次 ( 4或5月份、8月份和 1 1月份 )。除杉木林的 Ca和格氏栲人工林的 Mg年归还量最大外 ,N、P、K及养分总归还量均以格氏栲天然林的为最大 ,杉木人工林的最小。分解 1 a后格氏栲天然林中格氏栲叶的干重损失最大( 98.1 6% ) ,杉木叶的最小 ( 60 .78% )。C/N及木质素 /N比值与凋落叶分解速率呈显著负相关,而N、水溶性化合物初始浓度与分解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与针叶树人工林相比,天然林的凋落物数量大、养分归还量高、分解快,具有良好自我培肥地力的能力。因此,保护和扩大常绿阔叶林资源已成为南方林区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措施之一。

    • 香根草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细胞学特点与形成条件

      2003, 23(7):1290-1296. CSTR:

      摘要 (1879) HTML (0) PDF 251.63 K (26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香根草是一种优良的生态环境治理植物 ,但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为了对香根草进行遗传改良 ,选育出性状更优、抗性更强的新品种 ,开展了香根草离体培养研究。离体培养采用了两种外植体 ,一是带腋芽的节 ,二是由器官发生方式所产生的无菌不定芽。基本培养基为 MS,根据不同的目的附加不同种类或配比的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观察到香根草的外植体的离体发育途径 ,有器官发生和体细胞胚胎发生两种 ,依培养基中所含细胞分裂素或生长素的种类和用量不同而异。结果表明 ,香根草的这两种离体发育途径的植株再生能力均可以长期保持。细胞学的研究显示 ,香根草离体发育的启动可在外植体的表皮细胞或薄壁细胞中进行 ,这些细胞逐渐发育成为胚性细胞。胚性细胞分裂活跃 ,经二细胞、四细胞而发育成为多细胞的胚性细胞团。由显微观察可知 ,香根草的体细胞胚胎发生是单细胞起源的 ,成熟的体细胞胚具有单子叶植物典型的胚胎结构。在分化培养基的作用下 ,体细胞胚组织上所有的胚状体可以出芽而形成再生植株。所建立的香根草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植株再生体系 ,完全适用于遗传转化等生物工程方法对离体培养要求。此外 ,还观察到一些一般只有在双子叶植物才出现的鱼雷形体细胞胚 ,这是体细胞胚胎发生中的异常现象。认为这种异常胚是离体培养所引起的。

    • 四列藻在营养限制胁迫下的超补偿生长研究

      2003, 23(7):1297-1304. CSTR:

      摘要 (2507) HTML (0) PDF 276.24 K (30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四列藻在营养限制胁迫下培养 1 0 d后 ,在恢复营养进行培养的初期 ( 1~ 5 d) ,表现出较强的超补偿生长能力。与持续正常营养培养的对照组比较 ,两者间的生长表现出显著差异 ( P<0 .0 5 )。四列藻超补偿生长的主要特征表现是在恢复营养进行培养的初期 ,处理组的藻细胞比对照组平均相对生长率提高 ,细胞数增多 ,叶绿素 a含量和生物量增高 ,细胞数净增率最高达 68.2 %~ 1 2 1 .1 % ,生物量净增率最高达 2 1 .8%~95 .3%。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 ,由于环境容量的限制 ,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小。到了培养的后期 ,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各生长参数都趋于一致。同时发现 ,在受到营养限制胁迫后 ,藻细胞内蛋白质、细胞内糖和蛋白质 /糖 ( P/C)的比值发生了变化 ,但是在恢复营养进行培养 1 0 d后 ,均基本上恢复至处理前的水平。藻类中存在的这种超补偿生长特性有可能是引起藻华和赤潮的一个生物内在因素。

    • 采石场废弃地的早期植被与土壤种子库

      2003, 23(7):1305-1312. CSTR:

      摘要 (2119) HTML (0) PDF 282.88 K (30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调查了广州市白云山地区一个弃置 2 a的大型采石场的排土场、采石坑以及原用作破碎加工石料和成品贮运的平台等的土壤种子库和自然植被。这些废弃地的基质毫无结构 ,质地亦极端 ,排土场 60 %的颗粒直径小于 1 mm,碎石平台则主要由散落的碎石、石粉组成 ,粒径大于 5 mm占 5 0 %以上。3种类型废弃地的养分元素含量都很低 ,水溶性氮和磷含量分别为 0 .74~ 1 .43mg· kg- 1和 0 .0 32~ 0 .0 5 3mg· kg- 1。 3种废弃地在植被自然发生的程度及土壤种子库种子含量上也差异很大。排土场表面极不稳定 ,大大小小水蚀沟分布其上 ,水蚀和水土流失严重 ,基本上没有植物定居 ,土壤种子库接近零 (所有样品只检测到两种植物各 1株幼苗 ,换算成种子库的大小约当 33粒· m- 2 ) ;采石坑废弃地的自然植被较好 ,发展成以湿生植物为主的郁闭草地 ,边坡较为干旱而以禾草类为主 ,盖度亦达 1 0 0 % ,水环境的多样性促进了植物种类的多样性 ,计有 1 3科 30属 31种植物 ,土壤种子库的种子含量为 1 93± 46粒·m- 2 ,有 6个种 ;碎石贮运平台废弃地由于经车辆的反复辗压,表面异常坚实,废弃后早期只有在周边较疏松处及偶然出现的裂缝中有植物生长,总植被盖度小于10%,种类也较少,只有4科9属9种,然而其土壤种子库却是最大的,达到1390粒/m2,由15种植物种子组成,这可能是由于来自种子雨的不断散落的碎石、石粉混合积存,而坚实的地表又不利于种子萌发,以至较多的种子被保存于土层中。

    • 第2代杉木人工林微量元素的积累、分配及其生物循环特征

      2003, 23(7):1313-1320. CSTR:

      摘要 (1793) HTML (0) PDF 247.38 K (25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定位观测取得的数据 ,对第 2代杉木人工林 4种微量元素 ( Fe、Mn、Cu、Zn)的积累、空间分布及其生物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杉木林生态系统中 4种微量元素总贮量为 30 72 89.70 8kg/ hm2 ,其空间分布表现为土壤层 >乔木层 >死地被物层 >草本层 >灌木层。土壤层中微量元素的贮量占绝对优势 ,4种微量元素贮量的排序为 Fe>Mn>Zn>Cu。杉木中 4种微量元素的积累量为 35 .971 kg/ hm2 ,排列顺序为 Mn >Fe >Zn >Cu,各器官中微量元素积累量排列顺序为树叶 >树根 >树枝 >树干 >树皮。杉木林生态系统中 4种微量元素的年存留量为 4.1 0 8kg/ ( hm2 · a) ,年归还量为 - 2 .2 0 9kg/ ( hm2 · a) ,其中凋落物归还量为 1 .2 5 7kg/ ( hm2·a) ,淋溶归还量为 - 3.446kg/ ( hm2·a) ,杉木林冠针叶、枝及树干对 Zn元素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年吸收量为 2 .0 84kg/ ( hm2 · a) ,尽管杉木对微量元素吸收数量不大 ,但为净吸收的。 4种微量元素的吸收系数排序为Mn>Cu>Fe>Zn;利用系数的排序为Cu>Fe>Mn>Zn;循环系数的顺序为Zn>Fe>Mn>Cu;周转期大小顺序为Mn>Cu>Fe>Zn。因此,该系统中Zn、Fe存留比例较小,周转期短,流动性较大,而Mn、Cu则相反,存留比例较大,周转期长,流动性较小。

    • 辽宁省农田土壤碳库分布及变化的模拟分析

      2003, 23(7):1321-1327. CSTR:

      摘要 (1719) HTML (0) PDF 255.85 K (26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作为世界上一个重要的农业大国 ,农业土壤对全球大气中 CO2 浓度的影响正在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研究以辽宁省为对象 ,采用针对农业土壤碳库和痕量气体排放估算建立的反硝化分解 ( DNDC)模型 ,在建立有关辽宁省气候、农业土壤和农业生产的分县数据库基础上 ,估算了辽宁省农田土壤碳库储量 ,为1 1 8.5 5 Tg C,并发现辽宁省农田土壤碳量有较明显的地区差异 ,东北地区较高 ,西南地区较低。经过一年的耕种后 ,农田土壤碳的变化量也有较明显的地区差异 ,东北地区减少幅度较大 ,西南地区相对变化不大或有所增加。还发现无论何种施肥方式 ,辽宁省农田土壤碳的变化都存在地区差异。且施用有机肥有利于农田土壤碳的积累。在输入的土壤性质数据中 ,有机质数据的详细程度对 DNDC模型模拟结果的精确度影响较大。

    • 黄土区耕作侵蚀及其对总土壤侵蚀贡献的空间格局

      2003, 23(7):1328-1335. CSTR:

      摘要 (2255) HTML (0) PDF 248.58 K (24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耕作能直接造成大量的土壤向坡下运动 ,却在以往土壤侵蚀研究中被忽视。为了定量评价耕作侵蚀以及在坡耕地土壤侵蚀中的重要性 ,通过耕作侵蚀示踪试验及铯 - 1 37示踪的方法对黄土区耕作侵蚀及其对总土壤侵蚀贡献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 ,取得了如下结果 :( 1 )一次耕作造成的单宽土壤搬运量为 2 3.60~ 45 .68kg/m,并从坡地上部和下部向中部逐渐变大 ;( 2 )耕作侵蚀强度主要集中在 70 0~ 2 0 0 0 t/km2 和- 1 2 0 0~ - 2 0 0 0 t/km2 之间 ,分别发生在坡地凸型和凹型部位 ;( 3)总土壤侵蚀强度主要集中在 2 60 0~890 0 t/( km2· a)和 - 2 75 0~ - 3390 t/( km2· a)之间 ,分别发生在坡地凸型部位与凹型部位的上部及坡地凹型部位的下部 ;( 4 )耕作侵蚀占总土壤侵蚀的百分比 ,主要集中在 1 0 %~ 2 8%、- 2 7%~ - 398%和 36%~ 5 4 %之间 ,从坡顶向坡底 ,依次分布在两种侵蚀皆呈侵蚀的部位、耕作侵蚀呈沉积而总土壤侵蚀呈侵蚀的部位及两种侵蚀皆呈沉积的部位。结果表明 ,耕作侵蚀是黄土区坡耕地的一种重要的土壤侵蚀,是总土壤侵蚀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土保持工作中应充分考虑耕作侵蚀与其对总土壤侵蚀贡献的空间格局。

    • 新型日光温室人工生态系统中生态因子的优化配置

      2003, 23(7):1336-1343. CSTR:

      摘要 (1888) HTML (0) PDF 260.52 K (22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日光温室中的午间高温、高湿、病虫害发生率高 ,频繁地使用农药等一系列问题 ,已研制了具有阴、阳棚结构的新型日光温室 ,它通过阴、阳棚之间的热交换 ,既可降低阳棚的午间高温 ,推迟并缩短了阳棚午间 30℃以上的高温 ,又可提高夜间低温 ,其日平均温度比对照 (二代日光温室 )气温提高了 3.8℃ ,地温提高了 4.2℃ ;光照总入射量比对照平均增加 1 3.5 % ;≥ 85 %湿度平均减少 4.7h/d;病虫害发生率及农药使用量比对照减少 85 %以上。将阳棚午间多余的热量补充给阴棚 ,可使其温度提高 3~ 5℃ ,把单屋面日光温室背面的遮荫区 (大多都闲置 )转化为生产区 ,使土地利用率从 43.8%提高到 68.8% ;该日光温室可提供两种不同光照、温度等条件的温室人工生态系统。在该系统中基本实现了光、温、水、土、CO2 等生态因子的优化配置 ,有效提高了系统的生产力。新型日光温室 -集水工程 -沼气池联体构筑为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平台。

    • 人工湿地处理炼油废水的生态效益研究(英文)

      2003, 23(7):1344-1355. CSTR:

      摘要 (2326) HTML (0) PDF 420.07 K (23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来自茂名石化公司的炼油废水含有较高浓度的污染物 ,超过广东省规定的排放标准 ,未经处理不能直接排放。 4种草本植物 ,香根草、芦苇、宽叶香蒲和蒲草被用来测试建植人工湿地的效果以及所建植的人工湿地处理炼油废水的效果。在为期 2个月的处理过程中 ,人工湿地在前期对炼油废水的净化效率很高 ,它们对第一批高浓度废水中氨氮、COD、BOD和油的去除率分别是 97.7%、78.2 %、91 .4%和 95 .3% ,对第一批低浓度污水分别是 97.1 %、71 .5 %、73.7%和 89.8%。但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 ,湿地的净化效果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然后逐渐趋于稳定。湿地对氨氮、COD、BOD和油类的去除效率始终表现为氨氮 >油类 >BOD>COD,但植物对它们的净去除量却是 COD>BOD>氨氮和油类。湿地建植之初 ,植物的净化功能很弱 ,但随植物的生长和生物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强。然而 ,不同植物种对废水的净化率很接近 ,基本上无显著性差异。被测试的 4种植物在污水湿地中的生长表现都好过在清水湿地中的 ,但香根草、芦苇和宽叶香蒲在高浓度废水的分蘖数比在低浓度的废水少些 ,而蒲草相反 ,表明高浓度污水相对于低浓度污水而言已经对前面3个种产生了伤害,却仍促进蒲草生长。在清水培养阶段,香根草产生分蘖的速度是4个种中最低的;进入污水培养阶段,香根草的分蘖速度升高,而其他3种的却下降,这意味着香根草对恶劣环境的适宜性,特别是经较长时间的适应后,可能比其他3个种更强。

    • 广义森林生态效益货币量的空间模型分析

      2003, 23(7):1356-1362. CSTR:

      摘要 (2003) HTML (0) PDF 239.88 K (22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广义森林生态效益计量概念出发 ,提出了广义森林生态效益货币量和森林生态环境空间的定义。根据广义森林生态环境的空间模型分析概念和实现空间模型分析的 3个基本条件 ,采用 Arcview和Autocad图形向 GIS空间数据转换的方法对 1 986、1 949和 1 896年黑龙江省森林资源空间图形资料和反推的小班资源数据库 ,通过环境图象叠置分析获得森林资源与环境的空间图象 ,建立广义森林生态效益经济计量模型 ,由此实现广义森林生态效益的 GIS空间分析。结果表明 :森林生态效益货币量的分布近似呈正态分布 ,各森林生态效益经济总量各占一定比重。利用 GIS空间分析功能作出的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主产区的空间分布图显示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的主产区主要分布在镜泊湖、兴凯湖、汤旺河、嫩江等江河的源头。通过分析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货币总量的动态 ,得出 1 986年的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比 1 949年下降 38% ,比原生状态的 1 896年下降 5 9%。森林生态效益的下降与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下降呈正相关 ,森林生态效益的变化总是要滞后于森林资源的变化。

    • 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能值评价新指标(英文)

      2003, 23(7):1363-1368. CSTR:

      摘要 (2251) HTML (0) PDF 211.30 K (23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能值理论、方法克服了传统能量与经济分析方法的诸多缺憾 ,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但作为一种新兴的理论 ,其评价指标 ,尤其是针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尚不完善。从生态经济效益及环境影响的全面表达角度 ,剖析了国际现行可持续发展能值指标 ( ESI)的不足之处 ,并在此基础上拓展构建了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值指标 ( EISD)。以珠江三角洲中山市 1 996~ 2 0 0 0年的发展动态为例进行了案例研究。结果表明 ,新拓展的可持续发展能值指标 ,在系统效益评价中考虑了系统能值产出的实际经济效果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同时考虑了系统的消耗影响和排放影响 ,可以更全面明晰的评价城市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状态及其成因 ,为系统的优化指明方向。

    • 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水文学过程的养分特性(英文)

      2003, 23(7):1369-1376. CSTR:

      摘要 (2208) HTML (0) PDF 266.72 K (23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 5 a定位观测的数据 ,对湖南会同 2 4~ 2 8a生的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各水文学过程中的养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林冠降水是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输入的重要来源 ,其中 Ca的养分含量最高 ,P的含量最低。林内穿透水各养分元素的含量明显高于林冠降水中养分的含量。除 Ca外 ,树干茎流中其它养分元素的含量为林冠降水的 6倍以上。可见 ,林内穿透水和树干茎流是杉木林生态系统内养分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养分利用率。地表径流中除硝态氮外 ,各元素的含量与穿透水的含量接近 ,其中 P、Na和 K三种元素的含量较低 ,但未超过林冠降水中养分元素含量。地下径流中 N和 K的含量较低 ,而 Ca的含量与林冠降水相比没有差异。因而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不可避免的造成生态系统的养分损失 ,但 2 4~ 2 8a生杉木林生态系统的调控能力较强 ,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量较小 ,生态系统的养分损失也相对较小 ,养分为净积累。不同季节之间水文学过程中养分元素含量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降水形态、雷电和地形等要素影响养分元素含量。硝态氮在冰雹中未检出 ,而在雨水中的含量是雪水的 2倍。铵态氮、K和 Mg等元素在雨水中的含量最高。P和Ca以雪水的含量最高,与雨水和冰雹相比不存在数量级差异。雷电明显增加降水中养分的含量,特别是林冠上层的低空放电使降水中N的含量增加3~5倍。由于山谷和山麓的立地条件较好,其穿透水中养分含量比山坡的高,山谷与山麓的大致相等。在采集水样进行养分分析时,应考虑降水时间、降水形态和地形等因子的影响。

    • 利用天然树洞繁殖的五种鸟的巢位特征及繁殖成功率(英文)

      2003, 23(7):1377-1385. CSTR:

      摘要 (2442) HTML (0) PDF 329.85 K (27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次生阔叶林中的大山雀 ( Parusmajor)、沼泽山雀 ( Paruspalustris)、普通跓( Sitta europacea)、白眉姬? ( Ficedula zanthopygia)和灰椋鸟 ( Sturnus cineraceus) 5种利用天然树洞繁殖的次级洞巢鸟进行了巢位选择和繁殖成功率研究。本研究中共发现 1 41巢。五种鸟对树洞类型的选择存在种间差异 ,普通跓不利用裂洞 ,沼泽山雀不利用啄洞 ,其它 3种鸟对 3种洞均有利用 ,但有一定的倾向性。对 5种鸟 9个巢位变量的比较中 ,只有洞口方向差异不显著 ( p >0 .0 5 ) ,其它 8个变量均差异显著 ( p<0 .0 5 ) ,该结果说明 5种次级洞巢鸟对巢位的选择具有其各自的需求。洞口横径、洞口纵径、洞处树直径、洞内径、巢距地高是巢位选择重要变量 ,它们决定不同种类对树洞的利用。巢损失多数出现在产卵之前和孵化阶段 ,44个繁殖失败的巢中有 35个在这两个阶段损失。大山雀的巢成功率最低 ,灰椋鸟的巢成功率最高。 5种鸟的孵化率都超过 90 %。人为破坏和动物捕食是繁殖失败的主要原因 ,占总数的 61 .4%。洞巢鸟巢位选择中的重要变量影响繁殖成功。普通币鸟繁殖是否成功受洞口横径和巢高影响,沼泽山雀受洞口纵径、树胸径和洞内径影响,大山雀受洞口横径、巢高和洞内径影响,灰椋鸟受洞内径和洞深影响,白眉姬鹟受洞口纵径、巢高和洞口夹角影响。失败巢的洞口横径多大于成功巢的洞口横径,失败巢的洞深、洞内径小于成功巢的洞深、洞内径,成功巢的巢高高于失败巢的巢高。靠近地面的巢较容易损失,38个繁殖失败巢中有21个巢高低于2.5m,只有2个高于4.5m。

    • 空气 NH3增高和不同氮源供应下大叶相思叶片光合参数的变化(英文)

      2003, 23(7):1386-1394. CSTR:

      摘要 (1697) HTML (0) PDF 350.78 K (20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生长在空气 NH3增高下 45 d的 NOˉ3- N大叶相思植株 ,其光饱和光合速率较对照的植株高 ;而生长在空气 NH3增高下的 NH+ 4- N和 NH4 NO3- N的大叶相思 ,当光强在 70 0 μmol·m- 2 ·s- 1左右时 Pn 达到最大值 ,较对照植株的要高。而当光强 >70 0 μmol·m- 2·s- 1时 ,Pn 降低 ,且较生长在对照条件下的低。表明在空气 NH3增高下生长的 NH+ 4- N和 NH4 NO3- N植株 ,其净光合速率 Pn会受到强光抑制。空气 NH3增高并不明显改变光呼吸 ( Rd)和无光呼吸下的 CO2 补充点 (Γ* )。无论生长在何种氮源下的大叶相思 ,其最大Ru BP饱和羧化速率 ( Vcmax)和最大电子传递速率 ( Jmax)均较生长在对照植株的高 ( P<0 .0 5 ) ,其叶氮含量亦较高 ( P<0 .0 5 ) ,其碳氮比较对照的低。在空气 NH3增高下 ,无论何种氮源生长的大叶相思 ,其 PR和 PB明显高于对照的植株 ,表明大叶相思能从空气 NH3中摄取和同化氮 ,增加氮积累和有利于 Rubisco和电子传递组分的合成 ,增高光合速率。空气NH3增高可能有利于Rubisco和电子传递组分的合成,在较低光强下能增高光合速率。空气NH3增高可能有利于退化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过程中的氮积累和先锋植物的早期生长。

    • 华南两种豆科人工林体内养分转移特性

      2003, 23(7):1395-1402. CSTR:

      摘要 (1854) HTML (0) PDF 275.34 K (23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报道了马占相思与大叶相思两种豆科植物叶内养分的动态及养分转移特征 ,分析测定两种植物的绿叶与黄叶内氮、磷、钾、钠、钙、镁等 6种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 ,两种植物的成熟叶养分含量季节性变化不明显 ,全年养分水平较为稳定。马占相思体内氮、磷、钾、镁养分水平显著高于大叶相思 ,这 4种元素在绿叶与黄叶内的含量也有显著差别。两种植物对 4种元素大量转移再利用 ,但对钙、钠没有表现出转移 ,大叶相思与马占相思平均养分转移率分别为 :氮 49.8% ,39.8% ,磷 75 .5 % ,66.5 % ,钾 61 .8% ,43.3% ,镁 1 9.4% ,1 5 .6%。作为豆科植物具有的固氮能力 ,使转移率格局与非豆科植物不同 ,表现为氮转移率降低 ,而其它元素转移率显著上升。马占相思氮转移量高达 1 1 2 .43kg/( hm2 · a) ,磷 1 2 .74kg/( hm2 ·a) ,钾 45 .78kg/( hm2 · a) ,但镁只有 1 .64kg/( hm2 · a) ,大叶相思养分转移量为 :氮 90 .1 7kg/( hm2 · a) ,磷 7.2 3kg/( hm2·a) ,钾 34.49kg/( hm2·a) ,镁1.58kg/( hm2 · a) ,通过转移获得的养分与植物从环境中吸收的养分量大致相当,这两个养分源共同满足了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养分需求。

    • 林内穿透雨量模型研究

      2003, 23(7):1403-1407. CSTR:

      摘要 (1768) HTML (0) PDF 154.88 K (19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穿透雨量是林内有效雨量的主要组成部分 ,其量能占 90 %以上。由于林冠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 ,难以对林内穿透雨量进行精确地测量。从林冠截留降雨的作用机理出发 ,在做出几个假设的基础上 ,用数学方法建立了林内穿透雨量模型 ,即 :当 P0 ,U>0 )当 P≥ U时 ,R=P- W其中 U=W( b+ 1 ) ,式中 b,W,U为模型参数 ,R为林内穿透雨量 ,P为大气降雨量 ,α为林分郁闭度。结合两个有实测资料的针叶树林分 ,又进一步介绍了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同时将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 ,两者吻合性很好 ,验证效果是比较理想的。模型概念清晰 ,参数物理意义明确。在风速和雨强不太大的情况下 ,本模型适用于任何林分的穿透雨量的计算。然而 ,为了应用于无实测资料地区 ,尚须进一步研究模型参数与林分特征的关系。

    •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某些沉积元素转移过程中的浓度分析

      2003, 23(7):1408-1414. CSTR:

      摘要 (1498) HTML (0) PDF 234.77 K (21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鼎湖山大气降水、季风常绿阔叶林林冠穿透水、土壤水 ( 30 cm和 80 cm深 )以及溪水中某些沉积元素进行了系统连续的观测研究 ,从沉积元素的转移过程阐明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和季风常绿阔叶林所承受的环境压力 ,通过分析沉积元素在这些水文学过程中的浓度变化和相互联系 ,试图揭示该生态系统相应功能过程变化的规律。得到如下结果 :( 1 )大气降水中的 Pb含量远远高于穿透水、土壤水 ( 30 cm和 80 cm深 )以及溪水中的含量 ,随着水分由输入向输出流动 ,Pb的浓度逐渐降低 ;( 2 )在大气降水、林冠穿透水、土壤水 ( 30 cm和 80 cm深 )以及溪水中 ,Al离子的浓度逐步增加 ;( 3)除 Pb外 ,所有其他元素 ( Al、Mn、Sr、Mg、Na、K和 Ca)在土壤溶液中的浓度都高于 5个水文过程的平均值 ;( 4 ) Mn、K、Ca的输入和输出的浓度都不高 ;( 5 ) Na和 Mg在土壤水和溪水中的浓度超过 5个水文过程的平均值。这表明 :( 1 )鼎湖山的大气具有高浓度的 Pb含量 ,而且 Pb在季风常绿阔叶林系统中处于一个持续的积累过程 ;( 2 )酸性降水不仅活化了土壤中的 Al元素,对各个水文学过程中的离子浓度也有增大的作用;(3)Na和Mg在当前的大气环境下有可能加速地从季风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中淋洗出来。总之,由于酸雨和大气污染泊影响,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将处于不稳定状态。

    • 深圳南山区天然森林群落多样性及演替现状

      2003, 23(7):1415-1422. CSTR:

      摘要 (2265) HTML (0) PDF 291.40 K (32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南山区 5个主要天然森林群落 (铁榄群落、鼠刺 +降真香群落、鸭脚木群落、假苹婆群落、水翁 +假苹婆群落 )的组成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 ,并与相邻的香港地区地带性森林群落 (黄桐群落 )作比较。结果表明 ,依照亚热带及南亚热带森林群落演替规律 ,南山区天然林处于不同的演替发育阶段 :铁榄群落处于演替第 3阶段 ;鼠刺 +降真香群落处于第 4阶段 ;其它 3个群落处于第 5阶段 ,均未达到稳定的顶极群落阶段。随着铁榄群落、鼠刺 +降真香群落、鸭脚木群落、假苹婆群落、水翁 +假苹婆群落这个演替序列 ,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规律是 :先逐渐上升 ,到达一个峰值 ,再缓慢下降。 Shannon- Wiener指数和 Pielous均匀度指数的变化规律与物种丰富度相同 ,Simpson指数变化曲线与这些指数相反 ,但这些指数反映的结果是一致的。综合多个指数分析 ,鸭脚木群落物种多样性最大 ,即当群落中阳生性树种与中生性树种优势度相差不大时 ,群落具有最大的物种多样性。多样性比较结果显示 ,南山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大大低于香港黄桐群落 ,5个群落的 Shannon- Wiener指数在 2 .0 4~ 2 .95 3之间,明显低于黄桐群落,其Shannon-Wiener指数为4.74;Simpson指数0.1~0.268,黄桐群落为0.05;Pielous均匀度指数64.2%~74%,黄桐群落为79%。南山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低下的状况与长期的人类干扰有关,必须尽快采取“封山育林”等相应措施来促进群落的保护和恢复。

    • 小良植被生态恢复的生态经济价值评估

      2003, 23(7):1423-1429. CSTR:

      摘要 (1845) HTML (0) PDF 223.85 K (23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生态经济学的核算方法 ,对中国科学院小良热带人工林生态系统定位站植被生态恢复系统的服务功能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 ,小良恢复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的生态经济价值。以 2 0世纪 90年代不变价计 ,小良植被生态恢复系统 43a的累积服务功能价值超过 62 1亿元人民币。其中直接使用价值为 7.65亿元 ,占总生态经济价值的 1 .2 3% ,间接使用价值为 61 3亿元 ,占总生态经济价值的 98.77% ,间接使用价值远远大于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中净化环境服务功能的生态经济价值 ,仅以固 C、释放 O2 、吸收 SO2和滞尘计 ,就已达 5 77亿元。与此同时 ,小良热带沿海台地的植被恢复通过复合农林经营等渠道促进了当地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协同发展。

    • >研究进展
    • 植物功能多样性与功能群研究进展

      2003, 23(7):1430-1435. CSTR:

      摘要 (5192) HTML (0) PDF 180.71 K (54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综述了植物功能多样性与功能群研究的最新进展。介绍了植物功能群的定义及植物功能群的划分方法。在功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资源动态关系方面 ,抽样效应和生态位互补效应用来解释植物多样性在生态系统资源动态中的作用。功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间的关系可以用生态冗余或生态保险概念来解释 ,这两个概念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 ,是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争论的焦点。

    • >研究简报
    • 濒危植物矮牡丹致濒原因分析

      2003, 23(7):1436-1441. CSTR:

      摘要 (1847) HTML (0) PDF 231.00 K (28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矮牡丹是我国特有种 ,为国家 3级濒危保护植物 ,仅分布于山西南部 (稷山和永济 )和陕西中北部 (华山、铜川和延安 )。矮牡丹分布区的生态环境特征是 :热量条件较好 ,降水量较少 ,立地条件较差。在落叶阔叶林和落叶阔叶灌丛中 ,矮牡丹往往多为伴生成分 ,偶尔可成为灌木层的优势种。矮牡丹濒危的主要原因有 :( 1 )开花和结实率较低 ,产生的种子较少 ;( 2 )种子的特殊休眠特性导致萌发率较低 ;( 3)生长发育缓慢 ;( 4 )竞争能力较弱和 ( 5 )人为干扰严重。此外 ,针对矮牡丹的濒危现状和原因 ,还提出了科学保护对策。

    • 甘肃省民勤沙区土壤结皮理化性质研究

      2003, 23(7):1442-1448. CSTR:

      摘要 (1786) HTML (0) PDF 237.01 K (30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甘肃民勤沙区为研究区域 ,分别采集了不同地貌部位和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结皮 ,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初步分析。从结皮土壤的机械组成、土壤盐分、土壤养分、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等方面来看 ,丘间地状况都明显要优于灌丛沙包。这可能与丘间地地形低洼 ,有利于土壤物质汇聚 ,以及其接受的大气降尘远较灌丛沙包为多有关。对于灌丛沙包来讲 ,白刺沙包在理化性质上 ,其状况要优于红柳结皮和梭梭结皮 ,这主要与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及其所处的演替阶段有关。从目前的植被演替情况来看 ,白刺是当地的顶极种群 ,最适应环境 ,因此结皮发育状况也好 ;红柳目前已经处于极度退化进程中 ,而梭梭为人工植被 ,人工植被因在演替阶段中不起决定作用 ,故理化性质较差。另外从该研究工作还可以看出 ,对白刺植被采取围封措施之后 ,可以显著地促进结皮的生长发育 ,提高结皮中的有机质、全 N、全 P、速效 N等养分以及 Ca CO3含量。

    •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自然植被的水分状况及其恢复

      2003, 23(7):1449-1453. CSTR:

      摘要 (1837) HTML (0) PDF 186.50 K (27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 (以下简称塔南 )是我国土地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塔南绿洲边缘的自然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自然植被的恢复有赖于对主要植被类型生物学特性的了解 ,于 1 998~2 0 0 1年在位于塔南策勒绿洲边缘进行的中国 -欧盟合作研究项目 ( ERBIC1 8CT980 2 75 ) ,目的是探索塔南绿洲边缘自然植被可持续管理的生态学基础。通过对几种优势植物叶片 (或同化枝 )水分关系、气体交换、以及群落特性等方面的综合研究 ,得出了以下结论 :( 1 )塔南绿洲边缘的自然植被皆为隐域性植被 ,主要优势种为 :胡杨、柽柳、骆驼刺以及少量的灰杨 ,这种植物是依靠河流的地表水而发生 ,依靠河流地下水补给而生存 ;( 2 )由于缺乏充分的地表水的补给 ,现存的自然植被几乎不能实现自然更新 ;完全破坏后的自然植被已无自然恢复的可能性 ,必须使用人工辅助方法进行恢复 ;( 3)塔南绿洲边缘主要优势植物叶片 (或同化枝 )清晨水势和气体交换研究结果表明 ,依赖地下水生存的几种植物在整个生长季节没有发生严重的水分胁迫 ,保护和恢复绿洲边缘自然植被的必要条件是保持地下水位的相对稳定 ,禁止对地下水的的过度开采。

    • 东川干热退化山地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对物种组成与土壤种子库的影响

      2003, 23(7):1454-1460. CSTR:

      摘要 (1720) HTML (0) PDF 244.52 K (25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讨了在云南东北部干热河谷区域的严重砂石化土地上利用两种典型固氮树种进行植被恢复后对当地原有植被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 ,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对地表植被和土壤种子库的影响是巨大的 ,物种的组成与密度都发生变化。高密度合欢 ( Leucaena glauca)恢复方式下 ,大量当地物种 ,尤其是一些阳性物种从地表植被中消失或生长受到抑制 ,生物多样性降低。参照稀灌草丛设计的马桑 ( Coriaria sinica)恢复方式对原有草坡地物种的数量和多样性影响不大。各种植被恢复方式的土壤种子库的萌发试验表明 ,合欢恢复方式 ( L.glauca)使土壤种子库的种子密度增大 ,同时种子组成也由原来的喜光耐旱为主变为耐荫型为主 ;马桑 ( C.sinica)恢复降低了种子密度并减少了种子种类 ,但主成分的性质未发生改变。一些当地物种仍存在于受影响后的地表植被和种子库中 ,使改变后的系统与当地草坡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但这种相似性随植被恢复的变化在地表植被与土壤种子库间表现不一致 ,显现出随干扰与植被恢复变化的非同步性。

主编:傅伯杰

创刊:198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0933

国内统一刊号:CN 11-2031/Q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