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第22卷第12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森林景观恢复过程中景观要素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研究
    郭晋平 张芸香
    2002, 22(12):2021-2029.
    [摘要](1894) [HTML](0) [PDF 294.44 K](3441)
    摘要:
    在 ARC/INFO支持下 ,应用空间趋势面分析法 ,采用统一网格样点取样法 ,通过对关帝山天然次生林区从 1 95 9年到 1 992年 4个时期景观要素空间分布趋势的定量化分析 ,从高度异质和变化的复杂景观中 ,揭示了一些不随时间发生根本变化的森林景观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主要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以海拔、坡向和坡度为主要因素形成的立地条件空间格局和人为干扰的空间格局 ,共同控制着森林景观恢复过程及其空间格局 ;高海拔带上的森林恢复过程主要受立地条件格局的控制 ,景观要素的生态潜力高 ,而较低海拔和沟谷地段的森林恢复过程受人为活动的影响较强 ,景观要素生态潜力较低 ;不同海拔带上 ,坡度和坡向的作用有明显差异 ;总的来说 ,研究范围内随着海拔的降低 ,坡向的作用增强 ,但在低海拔带上由于人为干扰的作用增强 ,植被类型分布格局的变化较复杂 ;坡度对植被类型空间分布的作用以中高海拔带上最强 ,高海拔带上的作用不明显 ,中海拔带上的作用也有所下降 ,而在低海拔带上 ,由于坡度对人为干扰格局的显著作用和坡度对坡向效应的加强 ,出现坡度大森林植被分布多的情况。控制人为干扰的强度和曼延是森林景观恢复和建设规划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2  干旱区土地利用方式对沙漠化土地恢复能力的评价
    王葆芳 贾宝全 杨晓晖 刘星晨 王君厚
    2002, 22(12):2030-2035.
    [摘要](1719) [HTML](0) [PDF 215.40 K](3098)
    摘要:
    研究结果表明 :土地利用方式和人为生产经营活动方式及干扰程度对荒漠化土地的恢复和重建有很大影响 ,草田轮作地的土壤有机质 (5 .90 8g/kg)和全 P(1 .0 95 g/kg)含量最高 ,分别是荒漠地和果树地的 1 0 .2、6.1倍和 1 .6、1 .4倍 ,全N量以牧草地最高 ,分别是其它地类的 2 .7~ 1 .6倍 ,林地有机质含量仅次于草田轮作地和农地 ,荒漠地土壤营养元素最低。果树地和林地的微生物以细菌为主 ,分别占微生物总量的 5 8.0 %和 48.1 % ,牧草地以固氮菌为绝对优势 ,占微生物总量的 5 1 .1 % ,农地的放线菌多于牧草地、林地、果树地和荒漠地 ,荒漠地土壤微生物数量最低。农地对土壤的细化作用大于牧草地和林地。开发区经过 1 5 a治理后 ,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分别由 0 .981和 0 .3 1 9提高到 1 .82 5和 0 .483 ,优势度由 0 .70 8降到 0 .5 5 2。
    3  武钢厂区绿地景观类型空间结构及滞尘效应
    周志翔 邵天一 王鹏程 高翅 徐永荣 郭尔祥 徐隆辉 叶贞清 彭行梅 于春杰
    2002, 22(12):2036-2040.
    [摘要](3558) [HTML](0) [PDF 190.70 K](3036)
    摘要:
    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对比分析方法分别对武钢厂区绿地景观类型的空间结构及滞尘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武钢厂区绿地斑块数目多、破碎化指数高 ,体现了工业区见缝插绿的绿化特点 ,以道路绿带为骨架、成片防护林和观赏绿地为中心 ,将各分厂绿地连接成四大绿化区域的武钢厂区绿地系统已初步形成。其滞尘效应主要表现为对交通污染物及二次飞扬的阻滞作用。以乔木为主的防护林斑块平均面积大、滞尘效果好 ,滞尘率达 38.9%~ 4 6 .1% ,但优势度不高。专类园和观赏草坪斑块植物种类丰富、景观效果好 ,但滞尘效果较差。道路绿带优势度和破碎化指数最高 ,构成了厂区绿色廊道网络 ,并在阻滞交通污染中起着重要作用 ,其中多行复层绿带的滞尘率 ( 46 .2 %~ 6 0 .8% )比单行乔木绿带的滞尘率 ( 14 .8%~ 39.2 % )高。但道路绿带仍不完整 ,多行复层绿带的比例不高。
    4  黄淮海冲积平原区土壤有机质时空变异特征
    张世熔 黄元仿 李保国 高峻
    2002, 22(12):2041-2047.
    [摘要](2109) [HTML](0) [PDF 256.91 K](2902)
    摘要:
    通过分析 1 2 4个样点 1 980年和 2 0 0 0年耕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研究了黄淮海冲积平原区河北省曲周县土壤有机质的时空变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该县目前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 1 2 .89g/kg,与 1 980年相比较增加了 4.1 1 g/kg,年均增加 0 .2 1 g/kg。但因各农户施用有机肥量的不同和管理水平的差异 ,占全县耕地面积 6%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升反降。县内各区域有机质的增长趋势为西南部和东南部高于中部和北部。潮土、盐土和褐土 2 0 0 0年有机质含量分别比 1 980年增加 45 .5 1 %、82 .48%和 68.5 7%。
    5  夏干萨特树轮年表中降水信息的探讨与326年降水重建
    袁玉江 邵雪梅 李江风 李新建 唐凤兰
    2002, 22(12):2048-2053.
    [摘要](2033) [HTML](0) [PDF 190.88 K](2890)
    摘要:
    夏干萨特位于新疆天山中段乌鲁木齐河山区 ,在此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森林下限所采集的天山云杉 (Picca schrenk-inna var. tianschanica)树轮样本建立的树轮宽度年表具有最大的平均敏感度和最大的标准差 ,说明该年表可能含有最多的降水信息。利用相关分析的方法计算了年轮宽度指数和气候要素间的相关关系 ,发现 5月份的降水与年表的相关最好。进一步计算了旬降水量与年表的相关关系 ,发现 5月下旬的降水与年表的单相关系数最高 ,5月下旬的降水是森林下限云杉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这一结果具有明确的树木生理学意义。云杉直径生长主要在 5~ 8月份 ,其中 5~ 6月份形成大约一半的年轮。5月下旬位于年轮形成关键时段的中部 ,为轮宽形成的最活跃期。同时 5月下旬降水的大变率与夏干萨特年表的高敏感度相一致 ,从另一角度说明了 5月下旬降水作为森林下限天山云杉生长关键限制因子的适当性。重建了大西沟气象站 5月下旬 3 2 6a的降水并分析了其长期变化特征 ,发现 3 2 0多年来的 5月下旬降水分为 8个完整的干湿变化阶段 ,其中最干期出现在 1 70 1~ 1 72 2年 ,最湿期出现在 1 961~ 1981年。降水序列具有显著的64,32,33,14,5和11a变化周期,其中的22a及11a周期与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相一致。利用方差分析方法进行了未来干湿变化趋势的预测,发现2001~2007年以降水偏少为主,而2008~2015年以偏多为主,这对于北疆重要粮食作物冬小麦的长期产量预报及种植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6  长江口底栖动物功能群分布格局及其变化
    袁兴中 陆健健 刘红
    2002, 22(12):2054-2062.
    [摘要](2043) [HTML](0) [PDF 356.82 K](2921)
    摘要:
    用功能群方法对长江口南岸潮滩底栖动物与河口环境梯度和生境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根据底栖动物的取食类型、运动能力和摄食机制进行了功能群的划分。共鉴别出 5 5种底栖动物 ,并将其划分为 1 5种功能群类型 ,均表现出沿长江口南岸河口梯度的逐渐变化的分布格局。底栖动物物种数和功能群类型数主要表现出与河口盐度梯度呈正相关的动物地理分布格局。沿着河口梯度 ,不同的采样断面 ,优势功能群不同。在河口下游 ,功能群类型多样化 ,各种食性类型、不同运动能力及各种摄食机制的功能群皆有 ;而生境较单一的河口上游和受污染较严重的断面 ,功能群类型较少。沿着河口梯度 ,最显著的变化是固着生活和以触手摄食的功能群的迅速消失。底栖动物功能群多样性是对河口环境梯度和生境质量的综合反映。
    7  海洋赤潮生物与厦门海域几种细菌的生态关系研究
    郑天凌 田蕴 苏建强 王艳丽 连玉武 洪华生
    2002, 22(12):2063-2070.
    [摘要](2486) [HTML](0) [PDF 304.76 K](2868)
    摘要:
    选择我国沿海易发有毒赤潮藻——塔马亚历山大藻 [Alexandrium tamarense (Lebour) Balech,1 985 ]和从厦门海域筛选的海洋细菌作为实验材料 ,研究在实验生态条件下 A.tamarense的生理生态特征 ,及其与 3株从厦门海域筛选的海洋细菌 S5,S7,S10 与 A.tamarense共同培养表现的生态关系的差异性。结果表明 :在实验室条件下 ,A.tamarense可以较好地生长并保持自然状态下的若干特性 ,其生长曲线与微型生物的生长曲线相似 ;分别在藻细胞生长的延滞期和指数期加入细菌过滤液 ,发现 3种海洋细菌的过滤液对 A.tamarense生长有不同的抑制作用效果。三者的抑藻能力大小依次为 S10 >S5>S7。本文对海洋细菌抑藻作用机理、赤潮的生物防治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8  春季与秋季渤海蓝细菌(聚球蓝细菌属)的分布特点
    肖天 王荣
    2002, 22(12):2071-2078.
    [摘要](1931) [HTML](0) [PDF 355.33 K](2412)
    摘要:
    利用荧光显微镜技术研究渤海中蓝细菌 (聚球蓝细菌属 Synechococcus)的分布特点。发现春季 (1 999年 4~ 5月 )蓝细菌生物量较低 (0 .86~ 0 .0 1 mg C/m3,平均 =0 .1 3 ) ,秋季 (1 998年 9~ 1 0月 )较高 (1 6.6~ 0 .3 7mg C/m3,平均 =3 .2 7)。秋季蓝细菌生物量的平均值 (3 .2 7)是春季的 (0 .1 3 ) 2 5倍。虽然不同水层蓝细菌的生物量与水温分布相反 ,但水温仍是影响蓝细菌季节变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春秋季蓝细菌生物量垂直变化都是 1 0 m层 >表层 >底层。蓝细菌生物量在浮游植物总生物量中所占比例 (CB/PB) ,秋季是 0 .3 99~ 0 .0 0 3 (平均 0 .0 64) ,春季是 0 .0 47~ 0 .0 0 0 (平均 0 .0 0 3 ) ,两季相差达2 1倍 (平均值 )。小型浮游生物是渤海蓝细菌的主要捕食者 ,蓝细菌在渤海微食物环中有重要作用。
    9  铜陵长江大桥对豚类栖息地的影响
    于道平 唐海滨 汪克来
    2002, 22(12):2079-2084.
    [摘要](1778) [HTML](0) [PDF 235.42 K](2284)
    摘要:
    根据 1 987~ 2 0 0 1年在铜陵江段所进行的 1 8次豚类生态考察 ,统计历年考察记录中 ,在成德洲 -梅埂段 (以下称大桥河段 )工作的天数及观察到的白豚和长江江豚数量 ,分别计算其 SPUE值 (Sightings perunitof effort,以头 /d计 )。并于 1 989、2 0 0 1年 ,在长江水位 8.5 m左右 (吴淞高程 )测定了大桥河段断面 A、B、C、D的深度 (m)及流速 (m/s)。根据汊道最大河宽 (B)、转折角 (α)、曲折率 (S/L)、以及汊道宽长比 (B/S)的变化 ,分析河道与沙洲的变动对白豚和长江江豚栖息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桥建成后 ,河段平面变形小 ,汊道分流比稳定 ,滩槽很少变动 ,流态稳定 ,水势复杂多样 ,仍具备豚类栖息活动必要的水文条件。但铜陵大桥对其上下河道、沙洲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近期和悦洲与成德洲附近的滩槽冲淤明显 ,汇、分流区主流摆动不确定 ,不能形成稳定的水区 ,导致成德洲附近的白豚和长江江豚活动次数明显减少。特别是白豚的活动路线中 (太阳洲→梅埂 )的羊山矶 ,历次考察中未观察到白豚。总而言之 ,白豚在大桥河段的SPUE值降低与其种群急剧下降是一致的,但在梅埂活动的次数下降不明显;长江江豚在局部水域(梅埂、横港)的SPUE值有上升趋势,这些现象可能与近期的河床演变及桥墩挑流有关。
    10  南方小花蝽对不同猎物捕食作用及利用效率
    周兴苗 雷朝亮
    2002, 22(12):2085-2090.
    [摘要](1894) [HTML](0) [PDF 222.50 K](2914)
    摘要:
    室内用棉蚜、花蓟马及棉花花粉饲养南方小花蝽 ,通过对南方小花蝽捕食两种猎物及取食棉花花粉后的体重的增长以及同时段内对棉蚜、花蓟马及棉花花粉减少的量的测定 ,得到南方小花蝽取食不同食物后的生长速率及其对食物的利用效率。同时还研究了南方小花蝽成虫和若虫对混合猎物 (棉蚜、棉铃虫卵、红铃虫卵 )中各猎物的捕食作用及其在多猎物 (红铃虫卵、棉叶螨成螨、花蓟马若虫 )不同密度水平下的捕食效应。结果表明 ,棉蚜与花蓟马可以较好地满足南方小花蝽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 ,南方小花蝽对两种猎物的利用效率显著高于棉花花粉 ;在混合猎物中南方小花蝽成虫和若虫均嗜食棉蚜 ,其次为红铃虫卵和棉铃虫卵 ;对于同一种猎物 ,南方小花蝽成虫和若虫在高密度下的日平均捕食量均显著高于低猎物密度下的日平均捕食量 ,而对于同一密度的不同猎物 ,南方小花蝽在低猎物密度时对供试的 3种猎物无明显的选择性 ,在中、高密度时对供试的 3种猎物则表现出明显的嗜食性差异 ,其嗜好程度依次为红铃虫卵、花蓟马若虫、棉叶螨成螨。通过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与掌握南方小花蝽对不同食物的需求及其在田间的食物转换规律 ,从而更好地进行南方小花蝽的室内人工大量饲养 ,使南方小花蝽更好地成为棉田害虫种群综合治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其应用的作用。
    11  蟹板茗荷在三疣梭子蟹体上的附着定向及种群变动
    薛俊增 吴惠仙
    2002, 22(12):2091-2095.
    [摘要](3193) [HTML](0) [PDF 195.32 K](2589)
    摘要:
    研究蟹板茗荷在三疣梭子蟹鳃及口肢上的定向、附着和种群特征 ,结果显示蟹板茗荷主要附着在三疣梭子蟹鳃的腹面 ,占 67.86% ,以在第五对鳃上的附着量最大。位于鳃腹面的蟹板茗荷主要以 0°方式定向 ,鳃背面的蟹板茗荷则主要以± 90°方式定向 ,鳃室壁上的蟹板茗荷主要以 0°方式定向。蟹板茗荷在不同的附着部位形态上有差异 ,口肢上的个体柄短、壳板厚而硬 ,鳃室里的柄长、壳板薄而软。附着于三疣梭子蟹鳃及口肢上的蟹板茗荷 ,其种群年龄结构和数量组成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12  不同基因型玉米间作复合群体生态生理效应
    李潮海 苏新宏 孙敦立
    2002, 22(12):2096-2103.
    [摘要](2106) [HTML](0) [PDF 274.62 K](2830)
    摘要:
    连续两年 (1 998~ 1 999)根据不同基因型玉米株形的差异和对抗病虫、抗倒伏以及对水分胁迫适应性的差异进行了组合间作试验。结果表明 ,合理间作的复合群体后期抗逆能力明显提高 ,其抗病虫、抗倒伏能力和对干旱的适应能力增强。复合群体在后期可维持较高的叶日积 (LAI-D)、叶绿素 (Chl)含量和光合速率 (Pn) ,土地当量比 (LER)有所提高 ,因此有利于实现玉米的高产和稳产。
    13  不同肥力水平农田生态系统SPAC水分状态及能量特征
    刘思春 王玉 吕家珑 张一平 陈建文
    2002, 22(12):2104-2110.
    [摘要](1937) [HTML](0) [PDF 232.98 K](2644)
    摘要:
    通过对农田生态系统土壤 -植物 -大气连续体系 (SPAC)水分、温度等昼夜观测 ,确定温度是影响 SPAC水分能量的重要因素 ,土壤水势呈现温度正效应 ,植物、大气水势呈现温度负效应。温度与土壤 -植物间水势差 (ψS- P)和植物 -大气间水势差 (ψP- A)呈正相关。农田生态系统 SPAC水分热力学函数研究得出 ,不论高、低肥区 ,冬小麦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 ,水分的相对偏摩尔自由能 (ΔG)均为土壤 >植物 >大气 ;水分相对偏摩尔熵 (ΔS)、焓 (ΔH)均为大气 >植物 >土壤 ;冬小麦在拔节期和扬花期 ,土壤水 ΔG皆为高肥区 <低肥区 ;植物水分 ΔG拔节期为高肥区 >低肥区 ,扬花期相反为高肥区 <低肥区 ;两个生育期大气水分 ΔG均为高肥区 >低肥区。在拔节期土壤 -植物间水分的 ΔG差值 (ΔGS- P=ΔGS-ΔGP)、植物 -大气间水分ΔG差值 (ΔGP- A=ΔGP-ΔGA)均为高肥区 <低肥区 ,扬花期ΔGS- P为高肥区 >低肥区 ,而ΔGP- A为高肥区 <低肥区。
    14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水生植物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李小梅 赵俊琳 沙晋明 毛雪瑛 李世红
    2002, 22(12):2111-2115.
    [摘要](1518) [HTML](0) [PDF 183.30 K](2368)
    摘要:
    利用中子活化分析技术 ,得到南极西湖沉积岩芯中水生植物 (镰刀藓 )的 2 2种化学元素含量 ,发现南极水生植物的地球化学元素含量范围变化较大 ,而且在沉积层次上 ,各个元素的变异系数也较大。水生植物吸收和累积元素的特征为 :稀土元素、U、As极容易为植物吸收同化 ,Ca、Co、Sc为水生植物容易吸收的元素 ,Th、Hf、Na为水生植物难以同化的元素。同时 ,研究发现水生植物的直接营养物源为湖水中的可溶性离子 ;对水生植物的 2 2种化学元素进行聚类分析 ,发现稀土元素、Ca、Zn、U之间、As、Fe、Co之间共生关系密切 ,对水生植物具有相似的生理作用。
    15  2000~2001年粤东柘林湾营养盐分布
    周凯 黄长江 姜胜 杜虹 董巧香
    2002, 22(12):2116-2123.
    [摘要](1935) [HTML](0) [PDF 340.58 K](2076)
    摘要:
    2 0 0 0年 5月~ 2 0 0 1年 5月对粤东大规模增养殖区柘林湾及湾外附近海域进行了大量营养盐、浮游生物和一般理化因子的周年调查。结果表明 ,调查海域溶解性无机氮、磷、硅含量都明显偏高 ,年平均值分别达到 2 2 .64、1 .95和5 9.7μmol/ L。其中 ,氮、磷含量均超过国家三类海水的水质标准。由于湾顶黄冈河和湾周边排污排废的影响 ,营养盐的分布基本表现为由湾内向湾外 ,近岸向离岸递减的格局。大规模增养殖业造成的 2次污染对该湾营养盐的时空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柘林湾氮、磷、硅含量虽全面偏高 ,但如以 Justic和 Dortch等的标准来衡量 ,该湾浮游植物生长受控于单一营养盐限制因子的出现率为氮 41 .75 % ,磷 2 2 .9% ,硅 2 .3 6%。
    16  覆膜对春小麦农田微生物数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宋秋华 李凤民 王俊 刘洪升 李世清
    2002, 22(12):2125-2132.
    [摘要](2009) [HTML](0) [PDF 271.63 K](3221)
    摘要:
    研究了黄绵土区不同覆膜时期对旱作麦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与土壤碳、氮、磷含量的关系。丰水的 1 999年 ,土壤微生物数量增长早 ,延续时间长 ,覆膜 60 d微生物数量最高 (3 3 .93 8× 1 0 6 /g dry soil) ,其次为全程覆膜 (3 2 .2 5 9× 1 0 6 ) ;干旱的 2 0 0 0年微生物平均数量只有 1 999年的 3 6.5 % ,在后期有一定降水后微生物数量才出现高峰 ,以全程覆膜数量最高(1 4.83 6× 1 0 6 ) ,覆膜 60 d次之 (1 1 .5 2 9× 1 0 6 )。 1 999年各类群微生物数量同土壤有机碳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2 0 0 0年相关系数几乎全面下降 ,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 ,甚至微生物总量同土壤有机碳之间都已不再显著相关。 1 999年土壤全氮同氨化细菌、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解磷细菌及微生物总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 ,2 0 0 0年只与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微生物总数显著负相关。土壤速效磷含量在 1 999年与解磷细菌显著负相关 ,而在 2 0 0 0年相关已不再显著。两年试验结束后 ,全程覆膜处理有机质下降21.2%,覆膜60d处理下降17.2%,覆膜30d和不覆膜处理下降相对较小(4.3%和6.7%)。由于施用化肥,土壤全氮有明显升高。速效磷在1999生长季和随后的休闲期都有升高,在干旱的2000年生长季却又大幅度下降。
    17  盐碱池塘围隔生态系统的悬浮物结构及有机碳库储量
    赵文 董双林 李德尚 张兆琪
    2002, 22(12):2133-2140.
    [摘要](2024) [HTML](0) [PDF 274.96 K](2431)
    摘要:
    1 998年 4~ 7月对高青盐碱池塘单养鲢和罗非鱼围隔生态系统颗粒悬浮物构成和各有机碳库储量及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浮游生物的干重 (PZ)占总颗粒悬浮物干物质 (TS)的 4.2 6%~ 2 5 .97% ,平均 1 2 %。各围隔浮游植物干重(DWP)平均值变化范围为 0 .1 6~ 0 .70 mg/L,有鱼围隔均比无鱼围隔的大。浮游动物干重 (DWZ)平均值变化范围为0 .3 2~ 2 .81 mg/L,养鲢围隔中最小 ,小于无鱼对照围隔 ,养罗非鱼围隔明显高于养鲢围隔。颗粒悬浮物的灰分含量平均值为 42 .3 8%。溶解有机碳 (DOC)、颗粒有机碳 (POC)库储量平均值分别为 5 .40± 1 .61 mg C/L和 1 .96± 0 .96mg/L。各处理围隔间颗粒有机物的 C/N比的平均值比较接近 ,总平均值为 6.97± 0 .2 4。 TOC、DOC和 POC比例为 1∶ 0 .73∶0 .2 7。浮游生物碳和腐质颗粒碳占 POC的比例的平均值分别为 3 4.65 %和 65 .3 5 %。腐质颗粒碳、浮游动物碳与浮游植物碳的比例为 9.2 9∶ 3 .71∶ 1。浮游生物碳中浮游动物碳占78.8%,浮游植物碳占21.2%。浮游动物碳比浮游植物碳高,这可能是内陆盐水的通性。盐碱池塘围隔生态系统颗粒有机碳(POC,mgC/L)与浮游植物叶绿素a(Chla,μg/L)和悬浮颗粒有机物(SO,mg/L)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回归方程分别为:POC=1.00+0.10Chla和PCO=1.26+0.08 SO。
    18  北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效微量元素状况研究(英文)
    曾曙才 谢正生 俞元春 刘月秀
    2002, 22(12):2141-2146.
    [摘要](2849) [HTML](0) [PDF 205.64 K](12097)
    摘要:
    研究了北亚热带 2 5 a生栓皮栎林、杉木林、火炬松林、毛竹林和 5年生 2代杉木萌芽林土壤中 B、Mo、Cu、Zn、Fe、Mn的有效含量、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规律、影响其有效性的土壤因子以及不同林分对土壤微量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该地区的森林土壤中 ,有效 B,Mo,Cu的平均含量均低于各自临界值 ,有效 Zn平均含量接近临界值 ,Fe,Mn含量丰富 ;有效微量养分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因林分和元素种类而异 ;影响微量元素有效性的主要土壤因子为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 ;不同林分对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含量有显著影响 ,栓皮栎林土壤中有效微量养分含量最高 ,2代杉木萌芽林最低 ,其余林分居中且基本接近。
    19  温度、水分及不同氮源对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
    张树兰 杨学云 吕殿青 同延安
    2002, 22(12):2147-2153.
    [摘要](2277) [HTML](0) [PDF 259.95 K](3360)
    摘要:
    选用陕西省 3个自然生态区 3种主要耕作土壤土样 ,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 ,研究温度、水分及不同氮肥品种对其硝化作用的影响 ,并用 d N/ dt=b N(B-N) / B方程描述硝化作用过程中硝态氮含量随时间的累积变化 ,获得定量描述硝化作用强弱的两个指标 (Kmax和 td)。结果表明 :不同土壤水分含量对硝化作用的影响在不同土壤间差异明显 ;但不同土壤在田间持水量 (F H C)的 60时 ,硝化作用的最大速率 (Kmax)及硝化率最高。土壤温度不仅显著影响硝化作用的最大速率 (Kmax)和硝化率 ,而且迟缓期 (td)也有明显变化。不同氮肥品种对硝化作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硝化率不同 ,3种土壤硝化率均为硫酸铵 >尿素和碳铵 >氯化铵 ,显示硫酸根离子的促进作用和氯离子的强烈抑制作用。但氮肥品种对硝化作用的最大速率 (Kmax)和迟缓期 (td)的影响不规律。
    20  贡嘎山峨眉冷杉林原生扰动土壤溶质运移的持续降雨模拟研究
    王为东 单保庆 尹澄清
    2002, 22(12):2154-2162.
    [摘要](1264) [HTML](0) [PDF 316.49 K](2430)
    摘要:
    以人工持续 (5 d)降雨模拟方式研究了贡嘎山峨眉冷杉林原生土壤地表覆被层破坏后土壤中矿质元素与营养盐的迁移输出动态与规律。模拟降雨采用当地最为常见的小到中雨雨型 (5 .7~ 2 6mm/h)。壤中流以垂直入渗为主 ,并滞后于降雨 0 .2~ 4.2 h。通过模拟实验发现 ,降雨总量和降雨事件的持续时间对壤中流产生量的影响比单位时间降雨强度的影响更为明显。在持续降雨影响下 ,主要离子 (Mg2 +,Ca2 +,Cl- ,SO2 - 4和 Na++K+)和营养盐 (NH+4 -N、NO- 3-N和活性磷酸盐 )在短期内急剧流失。模拟降雨的第 1天 ,壤中流结束时离子浓度仅为初始时浓度的 2 9% ,营养盐浓度为初始浓度的2 1 %~ 5 5 %。至第 3天 ,上述离子和营养盐输出浓度趋于恒定 ,约为首日降雨壤中流初始浓度的 1 %~ 1 5 %。在主要矿质元素流失后 ,原生土壤内过程转为有机质控制的 HCO- 3输出过程。伴随着土壤矿质养分的输出 ,土壤缓冲能力下降。壤中流 p H值由 6.1降为 5 .2。研究结果表明 ,贡嘎山区峨眉冷杉林原生土壤系统十分脆弱 ,养分易于流失 ,对人类活动的敏感性很高。
    21  中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中某些树种的13C自然丰度:δ13C值及其生态学意义
    严昌荣 韩兴国 陈灵芝 沈做奎
    2002, 22(12):2163-2166.
    [摘要](2672) [HTML](0) [PDF 167.51 K](2481)
    摘要:
    利用质谱分析仪对暖温带地区落叶阔叶林优势种稳定碳同位素的分析发现不同树种叶片的稳定碳同位素比率差别较大 ,大多数优势种叶片δ13C值在 -2 4.75 1‰± 0 .85 4‰~ -2 8.1 1 3‰± 1 .5 1 9‰之间。叶片的δ13C值可以分为 3个等级 , 级 ,叶片的 δ13C≥ -2 5 .5‰ , 级 ,叶片的 δ13C值在 -2 5 .5‰~ -2 7.5‰之间 , 级 ,叶片的 δ13C≤ -2 7.5‰ ,由于δ13C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植物的生理生态特性 ,这表明所研究的植物在生理生态特性方面也可以分为 3个类型。同时 ,由于植物的不同器官具有不同的生理生态特性 ,导致器官对 13C具有不同的分馏特性 ,也导致器官之间的δ13C值产生差异 ,分析结果显示树干、根和小枝的δ13C值一般要较叶片的δ13C值高 ,但不同树种又各具特点。生境的差异是影响稳定碳同位素比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良好生境条件下生长的植物的δ13C值一般较生长在干旱瘠薄生境下的低。
    22  静态箱法原位观测草原CO2通量的探讨
    杜睿 王庚辰 吕达仁 万晓伟 孔琴心
    2002, 22(12):2167-2174.
    [摘要](3041) [HTML](0) [PDF 278.28 K](3614)
    摘要:
    根据 IMGRASS研究计划 ,分析草原土壤 -植被系统 CO2 排放与吸收的生物机理和静态箱法在草地 CO2 通量原位观测实验中所遇到的难点问题 ,研究设计一套简单易行的静态箱实验方法 ,通过 1 999、2 0 0 0年连续两年在内蒙古半干旱草原的原位观测实验尝试 ,解决了利用静态箱法原位观测草原土壤 -植被系统与大气间 CO2 交换通量偏离实际的难题 ,校正了观测值的偏离 ,并实例分析校正了 1 998年内蒙古半干旱典型草原羊草草原土壤 -植被系统 CO2 通量 ,揭示了羊草草原 CO2 通量的变化规律特征。
    23  植物种群生存力分析研究进展
    彭少麟 汪殿蓓 李勤奋
    2002, 22(12):2175-2185.
    [摘要](2957) [HTML](0) [PDF 335.86 K](2813)
    摘要:
    对十多年来国外植物 PVA的研究进行了综合评述 :具体分析了影响植物种群生存力的各种随机性因子及确定性因子 ;总结了植物 PVA研究的方法步骤及采用的模拟模型 ;探讨了植物 PVA的难点、PVA对管理措施的评价效果 ;并提出对今后植物 PVA的研究展望。认为 PVA是研究濒危植物种群灭绝及评价管理或保护措施的有力工具 ;发展描述复杂种间关系的多物种的 PVA模型以及包含多个影响因子的 PVA应用模型是未来植物 PVA的研究方向。
    24  植食性哺乳动物与植物协同进化研究进展
    李俊年 刘季科
    2002, 22(12):2186-2193.
    [摘要](1849) [HTML](0) [PDF 276.78 K](4147)
    摘要:
    从动物 -植物协同进化模式、植物对动物采食反应及动物对植物防卫的适应对策等方面综述了以植物次生化合物为媒介的植食性哺乳动物 -植物协同进化的研究进展。动物与植物的协同进化模式包括成对协同进化、扩散协同进化、躲避-辐射协同进化、多样性的协同进化、平行分枝进化、互惠进化等模式。植物不仅以超补偿反应 ,物理防卫作为对植食性动物采食的应答 ,延长植食性动物的觅食时间 ,降低植食性动物的觅食效率 ,更能以其派生的次生化合物抑制动物的摄食 ,进而影响其消化、代谢及生长等生理生态特征。动物通过改变觅食行为 ,调整对各食物项目的相对摄入量 ,减少次生化合物的摄入量 ;动物还通过氧化、还原、络合、改变消化道内环境、形成相应的降解酶、改变代谢率等途径降低次生化合物对其的负作用。
    25  择伐对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李义明
    2002, 22(12):2194-2201.
    [摘要](1806) [HTML](0) [PDF 260.52 K](3036)
    摘要:
    择伐是生态林业持续利用的一种途径 ,即以达到在经济上是可持续的 ,保持稳定的木材产量 ,同时保护生物多样性。择伐对动物多样性的影响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林业持续性研究的一个焦点。择伐因不同地区和不同森林类型以及择伐木的树种、大小、生长状况、分布格局、择伐的强度等不同 ,对不同动物类群的影响可能不同。大多数研究认为 ,在采伐迹地中 ,分布范围广或广适应种的物种多样性或丰富度将增加 ,而适应于原始林的专化种或狭生种的物种多样性或丰富度将下降。在自然干扰频繁的地区 ,择伐对动物多样性影响相对较小。在热带原始林 ,动物多样性受择伐影响大 ,而在温带森林 ,动物多样性受影响小。轻度的择伐对动物多样性影响小 ,因而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协调。采伐时 ,动物的食物树种、枯死木和为动物提供洞穴的树应得到保护。大多数研究仅比较了择伐对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而对择伐对动物多样性影响的生态学机制探讨较少。我国这方面开展的研究较少。未来的研究重点包括了解择伐对动物多样性影响的生态学机理、择伐对动物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过程、非指示类群的影响以及枯死木的生态功能。
    26  昆虫耐寒性研究
    景晓红 康乐
    2002, 22(12):2202-2207.
    [摘要](3046) [HTML](0) [PDF 196.29 K](4617)
    摘要:
    昆虫是变温动物 ,气候变化是造成种群季节消长的基本原因之一。尤其在不良的低温环境中 ,昆虫耐寒力的高低是其种群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前提。昆虫对低温的适应能力及其机理也因而成为昆虫生态学和生物进化研究中的一个深受重视的问题。本文论述了与耐寒性直接相关的过冷却点和昆虫的抗寒对策 ,明确了昆虫耐寒性的一些基本概念。一方面从环境影响昆虫的角度对耐寒性的一般规律 ,如季节性变化 ,地理变异 ,快速冷驯化的作用等做了简要的概括 ,另一方面阐述了昆虫适应环境的生理生化机制 ,包括低分子量的抗冻物质的产生 ,冰核剂的作用及抗冻蛋白的功能等。强调昆虫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生态生理适应。并指出昆虫耐寒性应当与生活史中别的因素联系起来 ,这样才能对耐寒性有一个更加全面的理解。
    27  种群内部因素对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
    李凤华 王德华 钟文勤
    2002, 22(12):2208-2216.
    [摘要](1609) [HTML](0) [PDF 288.45 K](2566)
    摘要:
    动物的免疫状况与种群动态的关系是近年来动物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总结了种群内部因素对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 ,并介绍了几种免疫调节假说。对于不同的研究对象 ,种群密度的高低对其可产生不同的影响。在一个种群中 ,优势个体往往具有较高的免疫水平 ;雌性个体的免疫水平高于雄性个体 ,这可部分归因于性激素的作用。动物处于繁殖期时免疫水平有所下降。婚配制度的作用效果是复杂的 ,为了能够成功进行繁殖而面临更大选择压力的性别可能具有更强的免疫功能。许多研究者根据野外研究结果探讨了种群调节的免疫机制问题 ,认为个体的免疫能力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其变化状况将关系到整个种群的数量波动。还介绍了生态学研究中采用的免疫学指标 ,评价了这些指标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
    28  外生菌根研究及应用的回顾与展望
    于富强 刘培贵
    2002, 22(12):2217-2226.
    [摘要](2148) [HTML](0) [PDF 342.86 K](4826)
    摘要:
    简要回顾了一百多年来外生菌根研究史 ;综述了外生菌根资源调查、分类鉴定、生态、生理、分子生物学以及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诸方面的阶段性成果和进展。通过对外生菌根研究与应用现状的归纳与分析 ,就我国菌根研究与应用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下 4点建议 :1 .加强菌根资源的系统调查 ;确认对应植物属种 ,进行编目与建立数据库以及菌根 DNA文库。 2 .采集与收集菌根真菌 ,进行分离、培养、繁育与保藏 ,建立菌根真菌菌种库和 DNA文库。 3 .加强菌根技术研究 ,侧重研究造林树种菌根化育苗和造林的新技术、新工艺。 4.改革传统的育苗与造林的方式、方法 ,选育对应的优良菌根真菌菌株应用于育苗造林 ;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以规范和推广菌根技术。
    29  陆地碳循环研究中植物生理生态过程模拟进展
    李银鹏 季劲钧
    2002, 22(12):2227-2237.
    [摘要](2039) [HTML](0) [PDF 354.02 K](2531)
    摘要:
    植物生理生态过程的模拟是陆地碳循环模型研究中的关键过程之一。就与碳循环过程密切相关的 3个关键的植物生理生态过程 :光合作用、碳分配和物候等过程的数学模式进行分类 :1光合作用模式 :根据光合作用模式基础的不同把光合作用模式分为 :半经验模式 ;机理模式和使用卫星遥感资料的模式等。2植物碳分配模式介绍了功能平衡模式 ;运输-阻力模式 ;光合作用与生长模式 ;环境反应模式和大尺度生态系统模式等 5类。3植被物候模式 :根据观测和参数化方法的不同可以将现有的物候数值模式分为两类 :观测统计模式和使用卫星遥感资料的物候模式。对各类模型的主要控制方程、研究进展和应用分别进行了简要评述。
    30  气候保护支出对中国经济安全的影响模拟
    王铮 胡倩立 郑一萍 康淞万
    2002, 22(12):2238-2245.
    [摘要](1501) [HTML](0) [PDF 272.06 K](2140)
    摘要:
    以德国学者 Leimbach建立的气候保护支出模型为基础 ,对模型和参数作了一些修改 ,在假设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稳定发展的前提下 ,模拟分析了不同削减水平下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的轨迹、总产出中用于气候保护的开支以及在不同减排目标下的社会福利状况。在模拟分析的过程中 ,共假设了 3种可能的减排目标 :CO2 排放量比 1 990年有所增加、CO2 排放量保持在 1 990年的水平、CO2 排入量逐年下降。在这 3种减排目标的基础上 ,模拟计算出总产出用于气候保护的支出 ,最后得出结论 ,随着减排目标的上升 ,对气候保护的投入也就越大 ,居民对生活满意的程度也随之下降 ,但是不会构成国家经济不安全。
    31  濒危植物元宝山冷杉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
    李先琨 苏宗明 向悟生 宁世江 唐润琴 欧祖兰 李瑞棠
    2002, 22(12):2246-2253.
    [摘要](3113) [HTML](0) [PDF 283.47 K](3759)
    摘要:
    元宝山冷杉是广西特有、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的珍稀濒危植物 ,种群数量不足 90 0株。在元宝山自然保护区设置5块样地 ,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调查获取野外资料。对元宝山冷杉种群进行统计 ,编制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大小结构图和存活曲线 ,并进行种群动态谱分析 ;应用理论分布模型和聚集强度指数进行种群分布格局分析。结果表明 :元宝山冷杉种群幼苗个体比例大 ,小个体级死亡率较高。个体胸径超过 2 1 cm后 ,生命期望陡降。谱分析表明 ,种群的动态过程存在周期性。由于种内和种间竞争的影响及林窗效应 ,种群结构有波动性变化过程 ,元宝山冷杉种群当前仍为稳定型种群。元宝山冷杉种群呈现聚集分布 ,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分布格局有差异 :幼苗、幼树阶段为集群分布 ,中龄阶段向随机分布发展 ,大树呈均匀分布。种群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与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密切相关 ,同时受群落内小环境的影响。
    32  陕西秦巴山区植被第一性生产物质量与价值量测评研究
    李晶 孙根年 任志远
    2002, 22(12):2254-2259.
    [摘要](1767) [HTML](0) [PDF 197.79 K](2201)
    摘要:
    生物圈及陆地植被是人类赖以生息、生活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它为人类提供食物、药材、原材料等具有直接资源价值的生物产品。因此 ,陆地植被 NPP物质量与价值量的测评研究 ,对于更好地认识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与生态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地理信息系统 (GIS)支持下 ,充分考虑植被类型及覆盖率差异 ,利用改进的 NPP模型 ,对陕西段秦巴山地陆地生态系统 NPP物质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 :秦巴山区 8.2× 1 0 6 hm2 的陆地植被每年生产 82 .8× 1 0 6 t生物有机物 ,单位面积 NPP物质量 ,随植被类型和气候带发生有规律变化 ,从植被类型来看 ,天然林和次生林≥人工果树≥次生灌丛≥次生草被 ;从纬度地带性变化来看 ,亚热带≥暖温带≥高山温带 ;从垂直地带性变化来看 ,随山地高度增加先增后减 ,一般在海拔 1 0 0 0~ 1 3 0 0 m达到最大值。为了货币化测评第一性生产的价值量 ,以 NPP物质量为基础 ,将其折算成相当于标准煤的能量值 ,按现行市场价格估测植被第一性生产价值量 ,结果表明 :秦巴山地每年第一性生产合 1 .8× 1 0 1 0元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8%。虽然 ,价值量的估计是十分概念化和保守的,但仍可发现本区陆地植被第一性生产在大农业中占有相当比重,NPP的价值量占农业生产总值37.05%,是林业生产总值的3.29倍,为畜牧生产总值的1.36倍,为林特产总值的37.95倍。研究为认识陆地植被第一性生产及价值,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奠定了基础。
    33  拜泉生态农业建设的生态资产响应
    卢兵友 徐玉新 王如松
    2002, 22(12):2260-2263.
    [摘要](1849) [HTML](0) [PDF 128.27 K](2044)
    摘要:
    利用指标相对评价法 ,选择 7个关键指标 ,对黑龙江省拜泉县生态农业建设情况的评价得出 ,该县生态资产从 2 0世纪 70年代末仅占系统自然生态资产总量的 1 3 .75 %上升到了目前的 2 5 .2 1 %。说明生态农业建设对缓解生态资产的耗竭 ,提高其积累速度具有重要作用。
    34  不同生长阶段遮荫对番茄光合作用、干物质分配与叶N、P、K的影响
    刘贤赵 康绍忠
    2002, 22(12):2264-2271.
    [摘要](2829) [HTML](0) [PDF 320.39 K](2805)
    摘要:
    对番茄植株做了两种不同程度的遮荫处理 ,观测了夏季午间遮荫对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在根、茎、叶之间的分配 ,和叶 N、P、K的含量以及经济产量的影响 ,发现不同时期遮荫影响不同。 (1 )遮荫增加三个阶段 (开花早期、盛花期和开花后期 )的气孔导度和胞间 CO2 浓度 ,显著降低开花早期中午的净光合速率 ,但盛花期中度遮荫 (4 0 %遮荫 )使净光合速率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上升 ,在开花后期表现更加明显 ,平均净光合速率比对照高 2 0 %以上 ,蒸腾速率也增加较多。 (2 )开花早期和盛花期重度遮荫 (如本实验中的 75 %遮荫 )显著降低根、茎的干重 ,而开花后期中度遮荫的根、茎干重高于对照 ,但遮荫对叶干重的影响不明显。 (3 )开花早期和盛花期遮荫不明显影响叶片中 N、P、K的含量 ,但开花后期中度遮荫使 N、P、K含量增加。 (4 )开花早期两种遮荫对果实产量影响较小 ,但盛花期重度遮荫使产量降低 ,全部产量中无效部分所占的比例上升 ,开花后期中度遮荫的总产量和有效产量增加 ,单果重也增加。这些结果表明 ,在某些时期中度遮荫可以克服夏天辐射过强、气温过高对番茄的不良影响 ,对番茄生长、干物质积累和提高产量等有利,在生产上有意义。
    35  柑桔矢尖蚧生态学研究
    王洪祥 陈国庆 龚洁强 郦卫弟 梁克宏
    2002, 22(12):2272-2277.
    [摘要](1420) [HTML](0) [PDF 207.16 K](1827)
    摘要:
    1 996~ 1 999年 ,在浙江东南沿海自然变温下对矢尖蚧的发生历期与日平均气温的相关性、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以及生命表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第 1、2、3代雌性寿命分别为 1 0 9.5、1 1 6.2 (一年发生 2代的个体为2 5 6.5 d)和 2 60 .0 d左右 ;完成 1代所需历期分别为 70 .1± 3 .9、67.5± 9.8和 2 1 1 .4± 1 6.5 d。各虫态发生历期与日平均气温明显呈负相关。雌一龄、二龄、产卵前期和雄一龄、二龄、蛹 (包括预蛹 )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 1 1 .5、9.6、8.7、1 4.7、1 3 .6和 1 3 .7℃ ,有效积温分别为 2 61 .8、2 83 .8、5 3 0 .4、1 65 .9、2 0 6.2和 94.0日度。第 1、2、3代每头雌成虫的产卵量分别为 93 .0± 42 .7、1 3 4.2± 65 .6和 1 96.3± 81 .9粒。第 2、3代存在世代重叠现象。第 1、2、3代的种群趋势指数避雨区分别为 2 2 .5 6、3 1 .1 7和 2 .48,露地区分别为 2 1 .0 9、2 9.76和 1 .96,表明在新区的种群自然增长能力很强。研究还揭示了在新区对矢尖蚧种群数量起控制作用的主要因子是自然死亡和失踪,因而必需从老发区引进、饲养释放和保护有效的寄生蜂等天敌。
    36  亚致死剂量杀虫剂对异色瓢虫捕食作用的影响
    王小艺 沈佐锐
    2002, 22(12):2278-2284.
    [摘要](2095) [HTML](0) [PDF 250.14 K](2881)
    摘要:
    为探讨害虫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协调技术 ,提高综合防治水平 ,测定了吡虫啉、鱼藤酮、氰戊菊酯和阿维菌素 4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异色瓢虫成虫捕食桃蚜功能反应的影响。亚致死剂量杀虫剂对异色瓢虫功能反应模型的基本结构没有改变 ,但影响到了模型的各项参数。药剂处理后异色瓢虫最大日捕食量降低 ,处理猎物的时间延长 ,捕食速率和寻找效应一般也被减弱。影响结果还与异色瓢虫受药的方式有关。4种药剂中以氰戊菊酯的影响最大 ,鱼藤酮的胃毒作用也较明显。研究结果表明亚致死剂量的杀虫剂对天敌异色瓢虫的捕食作用存在着不良影响 ,这为害虫治理中如何协调利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指导科学用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主编:傅伯杰

    创刊:198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0933

    国内统一刊号:CN 11-2031/Q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