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7年第17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论文
    • 凹唇壁蜂和紫壁蜂筑巢、访花行为和传粉生态学的比较研究

      1997, 17(1):1-6.

      摘要 (2057) HTML (0) PDF 174.58 K (25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连续3年在苹果园内人工释放条件下对我国凹唇壁蜂OsmiaexcavataAlfken和紫壁蜂O.jacotiCockerel的筑巢、访花行为和传粉生态学的观察研究表明,两种壁蜂都能够在释放的果园区定居,并选择人工提供的巢管构筑巢室、采集蜂粮和产卵,繁殖后代。同时,对苹果花朵的采访专一性强,可以为果树提供有效的授粉服务,替代人工授粉。两种壁蜂尽管利用的食物资源基本一样,但是由于它们对巢管的选择、采粉时间、访花部位及其行为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凹唇壁蜂活动起点温度低、日工作时间长、访花速度快、定巢能力强,其传粉效果明显地比紫壁蜂好,是苹果园最有效的传粉昆虫。紫壁蜂的活动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更适合山区果园使用。

    • 昆虫迁飞行为的参数化Ⅰ.行为分析

      1997, 17(1):7-17.

      摘要 (2635) HTML (0) PDF 312.39 K (22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雷达昆虫学研究和其他方法得到的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提出一套昆虫迁飞行为参数化方案。即:起飞时间以日出日没及晨昏朦影时刻为基准,降落时间依目标昆虫的迁飞特性具体取值;运行高度取边界层顶与目标昆虫飞行低温阈限所在高度之间的气流层,运行方向取风向值并以目标昆虫的定向加以修饰,运行速度为风速与目标昆虫自身飞行速度的矢量和。这套方案可作为昆虫迁飞轨迹数值模拟的基础,为迁飞性害虫异地预测提供一种有效的工具。

    • 大针茅草原蝗虫的群落结构和能流研究

      1997, 17(1):18-22.

      摘要 (1857) HTML (0) PDF 130.75 K (26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大针茅草原蝗虫的常见种类有11种,其中7种属蝗亚科。毛足棒角蝗、短星翅蝗和鼓翅皱膝蝗、狭翅雏蝗分别构成蝗虫早、中、晚期的优势种类。蝗虫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指数在蝗虫的发生中期较高。蝗虫的次级生产力为5.18kJ/m2·a,是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0.18%。通过整个蝗虫群落的能流为16.84kJ/m2·a。不同的蝗虫种群在生态系统能流中具有不同的贡献,其中毛足棒角蝗在整个蝗虫群落的能流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它的能流占总能流的40.2%。从季节上看,在蝗虫发生的后早期和中期,通过蝗虫的能量较多。大针茅草原蝗虫种群的生产量和呼吸量之比在30%~70%间,平均为44.8%,蝗虫的生长效率(P/A)在23%~41%间,平均为30.9%,不同种间存在一定差异。

    • 温湿度对越冬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存活的影响

      1997, 17(1):23-28.

      摘要 (1984) HTML (0) PDF 143.99 K (24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明确温度和相对湿度对越冬异色瓢虫存活的影响,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了秋冬季收集的异色瓢虫自然种群在不同温湿度组合下,经不同时间后的存活率和存活时间。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最佳温湿度组合为0℃,RH75%。此条件下处理6个月以上时存活率仍达80%以上,存活时间近9d;温度对异色瓢虫的存活影响最大,湿度次之,温湿度的交互作用最不重要;由试验结果建立了不同处理时间下,温湿度与存活率和存活时间之间关系的一系列二次回归方程。对方程分析表明:0~4℃为异色瓢虫越冬的适宜温度,小于0℃的低温引起存活率下降和存活时间缩短,RH70%~80%为异色瓢虫越冬的适宜湿度,低于RH60%和高于RH90%不利于存活;处理后的异色瓢虫的存活率和存活时间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减小。但处理时间为6个月以内时,存活率的下降幅度较小。

    • 三种寄生物与一种寄主的系统模型研究

      1997, 17(1):29-35.

      摘要 (1630) HTML (0) PDF 174.25 K (26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建立了红圆蚧(Aonidielaauranti)与3种寄生蜂:盾蚧长缨蚜小蜂(Encarsiacitrina)、岭南蚜小蜂(Aphytislingnanensis)和印巴黄蚜小蜂(Aphytismelinus)相互作用的系统模型:Hn+1=λHn(sf1f2+tf2f3+uf3)Pn+1=Hns(1-f1)Qn+1=Hn(sf1+t)(1-f2)Rn+1=Hn(u+tf2)(1-f3)f1(Pn)=exp(-aPn),f2(Qn)=exp(-bQn),f3(Rn)=exp(-cRn)按红圆蚧的面积大小分成3种类型:s(0.55mm2以上)、t(0.39~0.55mm2)、u(0.39mm2以下),分析了三维系统(2种寄生物与1种寄主)和四维系统(3种寄生物与1种寄主)在不同红圆蚧大小分布(s,t,u)条件下系统的动态变化,确定了寄生物相互排斥和共存的边界条件,为红圆蚧的生物防治决策提供理论指导。

    • 农桐间作系统辐射传输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997, 17(1):36-44.

      摘要 (1847) HTML (0) PDF 261.68 K (21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农桐间作系统中泡桐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主要是千粒重,对其它产量组分影响不大。小麦产量的变化趋势为:距树行越近,产量越低;与对照相比,5m处减产2.1%,2.0m处减产3.7%,树行处减产15.6%;在严重遮荫期,当PAR减少率大于17.0%和4.0%时,分别开始影响小麦产量和千粒重。泡桐对小麦产量的显著影响范围在距树行5m以内,对千粒重的显著影响范围则延伸到距树行10m以内。农桐间作不同结构对夏作物(小麦)产量的影响表现为密度越大(5m×10m、5m×15m),距树行不同位置的产量变化幅度越小,田间的相对产量较低;密度愈小(5m×20m、5m×30m、5m×40m),形成的增产带和减产带越明显;5m×20m的株行距增产带占带宽的45%,而5m×30m、5m×40m的增产带占带宽的60%~80%。秋作物产量随间作年数的增加而下降;特别是间作6a以后;减产幅度达10%以上(玉米11%~28%,棉花21%~33%)。农桐间作的小麦品质各项指标变化的总趋势是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明显提高,淀粉含量下降,灰分含量略有提高。间作以后玉米品质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千粒重、粗脂肪和淀粉含量的提高,灰分和粗纤维的降低;总的趋势是产量大幅度降,品质微量性提高。间作后棉花纤维品质中细度有所降低,其它品质特性稍有增强,总体品质大致与对照地持平。

    • 土壤因子对次生森林群落演替的影响

      1997, 17(1):45-50.

      摘要 (2575) HTML (0) PDF 153.54 K (34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聚类分析、主分量分析和回归分析对紫金山次生森林群落的系列群落,演替途径和演替速率进行了研究。紫金山次生森林群落目前的演替趋势为马尾松群落→马尾松、落叶阔叶树群落→落叶阔叶树、马尾松群落→落叶阔叶树群落,但在不同的土壤条件下,阔叶树的侵入、生长状况不同,群落具体的发展途径和速率有差异。制约森林演替的主要土壤因子为土壤水分和土壤厚度,它们通过对马尾松、枫香、黄檀、栓皮栎等主要树种显著度,对树种竞争能力的作用,对演替产生影响。随着土壤水分和土壤厚度增加,马尾松相对显著度的剧烈减少,黄檀相对显著度的缓慢增加以及枫香和栓皮栎相对显著度的迅速发展,均呈显著相关。

    • 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的物候研究

      1997, 17(1):51-60.

      摘要 (2312) HTML (0) PDF 251.60 K (25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14个主要树种为材料,研究了树种物候的主要特征,编制了物候谱,考察了树种物候期与温度、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关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揭示出各物候期平均温度和≥5℃积温与树木的物候表现最为密切。对于树木开花期的诱导,光照和温度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但在萌动-展叶期中,降雨量和光照则起主导作用。

    • 甘南玛曲植物群落的多元分析与环境解释

      1997, 17(1):61-65.

      摘要 (1939) HTML (0) PDF 134.29 K (30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无偏对应分析(DCA)及二岐指示种分析(TWINSPAN)对玛曲178个植物群落样方资料进行了多元分析排序和数量分类,并应用植物群落的排序值与环境参数的多元回归分析给出各群落类型的定量环境解释,探讨了该区植物群落的基本类型、生态梯度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玛曲的植物群落类型及其分布主要取决于热量和湿度,并可通过环境参数的数字表达式定量地确定。

    • 斑苦竹(Pleioblastus maculata)无性系种群的数量和年龄结构动态

      1997, 17(1):66-70.

      摘要 (2385) HTML (0) PDF 135.58 K (27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依据Harper(1977)提出的构件生物(modularorganism)种群理论,将源于同一地下根茎的每一竹子视为一个构件。把斑苦竹竹子构件无性系种群的生活史小循环划分为8个阶段,用Leslie矩阵表述和预测了四川缙云山该种群的数量和年龄结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用Leslie矩阵来预测靠无性繁殖来扩大种群数量的竹类植物的年龄结构和数量动态,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 九华山森林土壤蜘蛛群落的初步研究

      1997, 17(1):71-77.

      摘要 (1685) HTML (0) PDF 159.35 K (24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1994年初在九华山8种生境土壤有机质层中获蜘蛛标本265头,分别隶属于18科67种(属),平均密度6.6头/m2。不同生境群落组成成分差异很大,优势种不同;同一林型相邻5个样方中组成成分也很不相同。种、数组成以双阔混交林最丰富,人工阔叶林贫乏。混交林及阔叶林凋落物层(A00)蜘蛛的种、数多于腐殖质层(A0),而针叶林中正好相反。

    • 羊草草原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生物量

      1997, 17(1):78-82.

      摘要 (2075) HTML (0) PDF 130.38 K (20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羊草草原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是,细菌数量在各生境中分布的顺序为:拂子茅群落>杂类草群落>榆树疏林>羊草群落>碱茅群落>碱蓬群落;真菌的分布为:榆树疏林>羊草群落>杂类草群落>拂子茅群落>碱茅群落>碱蓬群落;放线菌为:羊草群落>杂类草群落>碱茅群落>碱蓬群落>拂子茅群落>榆树疏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在6个植物群落中的大小顺序为:羊草群落>杂类草群落>榆树疏林>拂子茅群落>碱茅群落>碱蓬群落。土壤微生物数量在土壤剖面中的土层垂直分布是随着土层加深而逐渐减少。

    • >专论与综述
    • 蜜蜂化学生态学化学通讯与信息素研究进展

      1997, 17(1):83-90.

      摘要 (2894) HTML (0) PDF 238.83 K (34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概括了蜜蜂化学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领域,重点评述了蜂群内的化学通讯和蜜蜂信息素研究的进展。迄今,已经鉴定的蜂王信息素有9-氧代-(反)-2-癸烯酸(9-ODA),R(—)-9-羟基癸烯酸(R(—)-9HDA),S(+)-9-羟基癸烯酸(S(+)-9HDA),对-羟基苯甲酸甲酯(HOB)和4-羟基-3-甲氧苯基乙醇(HVA)等5种;工蜂那氏信息素有牛醇,橙花醇,(反,反)-法尼醇,(反)-柠檬醛,(顺)-柠檬醛,牛酸和橙花酸等7种;兵蜂报警信息素20余种,多为低分子量的乙酸酯和醇,如乙酸正丁酯,乙酸异戊酯,乙酸异已酯,正丁醇,正戊醇,正辛醇等。多数蜜蜂信息素已人工合成或制备。本文展望了蜜蜂信息素应用的诱人前景,其中用信息素调控蜜蜂的采集活动,可提高作物授粉效率和增加蜂蜜产量,具有重要经济意义。此外,对蜜蜂的利已素、利它素和协同素也作了概述。

    • 陆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梯度变化特征

      1997, 17(1):91-99.

      摘要 (8330) HTML (0) PDF 291.61 K (95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陆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随环境因子及群落演替梯度的变化特征是揭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因子相互关系的重要方面。根据近期国内外的文献,综述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随纬度的降低,通常物种多样性随之增加;随着水分梯度的变化,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有6种趋势;随海拔高度的变化,物种多样性有5种模式;随土壤养分梯度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规律;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势相似。关于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梯度格局的机制有多种假说,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 作物生产是一个种群过程

      1997, 17(1):100-104.

      摘要 (3778) HTML (0) PDF 164.74 K (30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分析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在目标和方向上的重大差异入手,指出自然选择的核心是生存竞争,其结果产生个体优势;人工选择的方向是群体优势,其目标是获得较高的经济产量。作物是典型的人工选择的产物,研究作物的生产过程就应当以降低个体的竞争能力和提高繁殖分配为主。据此,对小麦植株高度、根系特征以及种群生态学在农业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 病原菌与自然植物种群Ⅲ.病原菌与寄主植物的共进化及媒体传布的菌病的种群模型

      1997, 17(1):105-108.

      摘要 (2457) HTML (0) PDF 110.31 K (20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自然植物种群中,病原菌与寄主植物不仅在个体发育的水平上相互作用,而且在系统发育的水平上相互作用。这后一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就是病原菌与寄主植物的共进化。本文论述了病原菌与寄主植物共进化的主要方面病原菌的致病力和寄主植物种群的遗传结构。鉴于传媒方式在进化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还简单介绍了媒体传布的菌病的种群模型。

    • >研究简报
    • 凋落物和林下层收割对鼎湖山马尾松林土壤有效氮动态的影响

      1997, 17(1):109-112.

      摘要 (2004) HTML (0) PDF 109.20 K (26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有效氮的供应能力主要决定于氮素的矿化(mineralization)、固定(immobilization)和移动3个过程。矿化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有机态氮转化为非有机态氮的过程。固定则正好相反,将非有机态氮转化为诸如微生物或植物组织中的有机态氮。在自然界中,这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土壤非有机态氮主要由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组成。

主编:傅伯杰

创刊:198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0933

国内统一刊号:CN 11-2031/Q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