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傅伯杰
创刊:198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0933
国内统一刊号:CN 11-2031/Q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1996, 16(5):449-460.
摘要:拟总结生态学研究在若干方面的最新进展,并涉及到平衡与非平衡、同质性与异质性、决定性与随机性,以及单一尺度与等级关联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将对生态学中的范式变迁作一论述。缀块动态观点和等级理论的结合,使尺度与空间异质性明确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正在形成一个新的生态学范式,并导致了关于生态学系统时空动态的新观点.等级缀块动态范式的主要内容包括缀块等级系统概念、系统动态与缀块变化观点、格局-过程-尺度观点、非平衡观点和兼容与复合稳定性原理.环境的随机性和生物反馈作用均可引起生态学系统不稳定性.减缓这些不稳定因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机制即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的兼容和复合稳定性过程.等级缀块动态范式的最重要贡献之一就在于它为生态学提供了一个新理论构架,使异质性、尺度和等级特征相结合,并使平衡态,多平衡态及非平衡态等观点相统一。
1996, 16(5):461-468.
摘要:应用生态环境交错带理论分析了黄河三角洲的生态环境。对道夫尼尔计算人对地理环境作用的方法进行修正,提出了“环境潜在指数(E)”求算公式,然后运用此公式对黄河三角洲的生态环境进行了现状评估和预警研究.
1996, 16(5):469-475.
摘要:定量分析鹿回头岸礁造礁石珊瑚群落的种类组成,选择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的度量方法,分析了该群落造礁石珊瑚种、属和科的多样性及其与所处生境的关系。结果表明:鹿回头岸礁造礁石珊瑚群落的物种比较丰富,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都较高,但在不同地段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水深中等的地段(2.4~5.0m)的多样性指数高于较浅(1.5~2.0m)和较深(5.5~6.5m)地段;期间带与潮下带之间和礁平台与向海斜坡之间的两个过渡地带的生境条件复杂,物种多样性和种类分布的混杂程度都高于其他地段。
1996, 16(5):476-483.
摘要:在3a野外调查和定位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长江中游地区水生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工作在10个有代表性的湖泊进行,结果表明:湖泊水生植物多样性指数沿湖湾至中央敞水区由2.1655降至0.3633;植物种类和个体数自湖湾至湖心区急剧减少,植物群落生物量自湖湾至湖中央区也发生明显变化;水深梯度与植物种类分布密切相关,在保安湖0.5m水深中有19种植物,在2m水深中仅有4种植物,绘出3个湖的种-面积曲线,比较了消落区中植物区系的演变;试提出“湖湾效应”现象并就其对湖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行探讨;并讨论了湖湾的特点及人工干扰对水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赵忠宪 , 黄玉瑶 , 高玉荣 , 曹宏 , 陈俨梅 , 张书芳
1996, 16(5):484-489.
摘要:研究一氯苯,1,2,3-三氯苯及六氯苯对模拟氧化塘系统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净化机制。结果表明,在5.6095mg/l的一氯苯,1.9292mg/l的1,2,3-三氯苯及0.1363mg/l的六氯苯实验条件下,系统中杆菌属(Bacterium)、微球菌属(Micrococcus)及酵母菌属(Saccharomyces)的种类、密度影响不明显;对浮游藻类的种、数量及叶绿素a的合成有明显地抑制作用,其影响大小的顺序为:六氯苯>1,2,3-三氯苯>一氯苯。在模拟氧化塘系统中,氯苯类能够降解,在多级串联塘中水力停留7d,3种氯苯去除率均高达99%以上。实验表明自然挥发是主要的净化机制,微生物分解居第2位,藻类对氯苯类的去除也有一定作用。
1996, 16(5):497-508.
摘要:利用森林蓄积量推算森林生物量和净生产量的方法,系统研究了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生产力。结果表明,我国森林生物生产力的地理分布规律与世界总趋势一致,但量上有差异,具体表现在:我国森林生物量的平均值小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净生产量却显得较高;我国森林的总生物量是9102.87×106t,其中,林分为8592.13×106t,经济林325.72×106t;竹林185.02×106t,疏林、灌木林790.54×106t;森林和疏林(含灌木林)的总生产力分别是1177.31×106t/a和458.16×106t/a。研究结果还显示,用材积推算的生物量(材积源生物量)比用平均生物量计算的结果更符合实际。分析中国森林在中国及全球陆地碳库中的作用发现,与其他区域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较,中国森林在中国陆地植被中所起的主导作用较弱,它的生物量不足全球森林总生物量的1%,然而,它在保护中国土壤碳库功能方面起着其他植被类型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1996, 16(5):509-516.
摘要:通过对新疆呼图壁种牛场地区13种耐盐植物水溶性盐分含量的分析,结果阐述了盐分分布和积累的特点:1)大部分植物在盐分含量水平上是:Na+>K+>Mg2+>Ca2+,Na+超过20000μg/g,Ca2+不足800μg/g;Cl-达4.16%,仅为0.11%。全盐量平均为25.81%;2)和Ca2+的变异系数较高,其中Ca2+达到208.70%,Mg2+和K+相对较低;3)盐节木(Halocnemumstrobilaceum)、有叶盐爪爪(Kalidiumfoliatum)、里海盐爪爪(K.caspicum)和囊果碱蓬(Suse-dapysophora)1,2年生枝叶中的盐分含量高于多年生枝,但Ca2+含量低于多年生枝;4)不同植物种的盐分含量季节变化有较大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和和K+、Cl-和Na+、和Mg2+、Cl+和全盐量以及Na+和全盐量之间在0.001水平上呈正相关;和全盐量以及Ca2+和之间在0.01水平上呈正相关。以水溶性盐分数据对13种植物进行TWINSPAN分类和DCA排序,划分出聚集Na+、Cl+、Ca2+等植物类型,为耐盐牧草的利用和改良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1996, 16(5):517-524.
摘要:系统地研究了缙云山大头茶(Gordoniaacuminata)种群的生殖年龄、生殖年龄结构及其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大头茶种群的Armin、Armax、和Apc值分别为10a、88a、34a和78a,但随群落结构复杂性程度的增加其生殖年龄逐渐递增。缙云山大头茶种群的生殖年龄结构和兴文地区的相似,均为增长型,但前者生殖年龄结构较后者复杂,且前者之生殖年龄结构在不同生境(甚至同一群落的不同海拔样地)中呈现不同类型。影响大头茶种群生殖年龄和生殖年龄结构的主要因子是群落生境类型、幼株积累生物总量的能力、群落透光度、土壤类型、海拔高度和坡向等。
1996, 16(5):525-534.
摘要:报道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黄果厚壳桂群落的生物量、生产力和光能利用效率。根据群落的种类成分和结构特征,分层选主要树种,用样本收获法和红外线CO2气体分析法,测定了群落的生物量、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计算了群落的生产力和光能利用效率.结果表明,群落的生物量为208t·hm-2;总生产力为128704kJ·m-3·a-1,净生产力为30451kJ·m-2·a-1;由总生产力计算光合有效辐射能的吸收利用率为9,66%,净生产力的利用率为2.286%,并与厚壳桂群落作比较,阐明了南亚热带森林群落的生产潜力.
1996, 16(5):535-540.
摘要:为探讨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有效地开展棉田害虫、天敌的生态调控,作者在系统调查与测定华北棉区8种不同时空类型棉田害虫、天敌群落物种丰富度、总个体数、能流量多样性指数及群落生产力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类型棉田害虫、天敌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总结了如下的一般规律:1)上一营养层(棉株或害虫)的生产力越高,其所支持的下一营养层(害虫或天敌)群落的总个体数和生产力增加;2)害虫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与其群落生产力无关;其总个体数越多,生产力越高;其能流量多样性指数越大,生产力越低,为害越轻;3)天敌群落物种丰富度和总个体数越多,其群落生产力越高,它们的能流量多样性指数与生产力的关系较为复杂。由此.进一步探讨了群落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理论及其在棉田害虫与天敌调控中的应用。
1996, 16(5):541-547.
摘要:兴安落叶松土壤种子库的支出主要有3个方面:种子萌发、动物取食和生活力丧失。兴安落叶松种子在6月份迅速萌发,占全年总前发量的90%。7月中下旬,土壤中已经不存在有生活力的种子。在生长季初期,鼠类对种子取食率仅1%,到生长季中后期接近20%。然而,此时幼苗发生基本结束,被食种子大部分为生活力很弱或丧失生活力者。红背是主要的食种子者。落叶松在时间上逃避了鼠类取食种子。一般,鼠类仅就地取食10%的落叶松种子,90%的种子为其所散布。蚁类几乎把所遇到的落叶松种子全部散布出去。鸟类与落叶松土壤种子的关系不密切.种子在6月萌发有几个有利条件:1)土壤的温度和含水量适宜;2)动物密度小,红背周密度仅0.7%(8月份达5.7%);3)种子在土壤内留存时间短。这样,种子的死亡率就低.也便于幼苗在短暂的生长季结束前迅速生长,顺利度过严冬。
主编:傅伯杰
创刊:198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0933
国内统一刊号:CN 11-2031/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