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第16卷第2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及其在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欧阳志云 王如松 符贵南
    1996, 16(2):113-120.
    [摘要](5107) [HTML](0) [PDF 257.95 K](4080)
    摘要:
    生态适宜性评价是生态规划的核心,传统的以因素叠加力特征的适宜性评价方法已元法适应生态规划发展与应用的要求,本文尝试根据区域发展与资源坏境需求的关系,运用生态位理论,提出了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并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木相结合,运用于桃江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之中,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生态学方法的基础。
    2  不同种群密度关态下羊草地上部生态场、生态势、场梯度及其季节性变化规律研究
    王德利 祝廷成
    1996, 16(2):121-127.
    [摘要](2007) [HTML](0) [PDF 204.84 K](2964)
    摘要:
    本文通过对羊草种群与个体的定位观测与理论分析,给出了描述植物生态属性质的场特征函数──生志势和场梯度的定义,建立了羊草地上部生态场的生态势和场梯度模型。应用实验观测数据进行了模型运算,分析了草草地上部生态场随作用距离改变的生态势与场梯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羊草地上部场势与场源植物的相对生长速率、资源利用效力以及种群密度相失,场梯度能刻划生态势的空同变化速率,生态势和场梯度均有季节性变化特征。
    3  亮叶水青冈(Fagus lucida)种群遗传多样性初步研究
    李俊清
    1996, 16(2):128-134.
    [摘要](1783) [HTML](0) [PDF 208.80 K](2027)
    摘要:
    本文利用凝胶电泳法研究亮叶水青冈(Faguslucida)种内遗传多样性。所测定的酶系统包括:过氧化物酶(PX1和PX2)、磷酸葡萄糖脱氢酶(PGD)、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GOT1和GOT2)、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甲基荼醌还原酶(MNR)、葡萄糖磷酸变位酶(PGM1和PGM2),苹果酸脱氨酶(MDH2)、酸性磷酸酶(ACP)和磷酸果糖升构酶(PGI)9种酶系统11个基因位点。测定和分析了亮叶水青冈2地理种群的等位基因频率,固定指致,基因多祥性和遗传距离,为进一步研究水青冈的遗传变异和种内种间关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4  环境中富啡酸对小麦吸收利用亚硒酸钠及其毒性的影响
    徐云 王子健 彭安
    1996, 16(2):135-139.
    [摘要](1764) [HTML](0) [PDF 169.13 K](2350)
    摘要:
    利用小麦水培安验,研究了从土壤中提取的富啡酸(Fulvicacid,FA)对亚硒酸钠生物有效性及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富啡酸对小麦吸收利用亚硒酸钠有明显的影晌,并且对高浓度亚硒酸钠的毒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富啡酸可提高小麦对硒胁迫的生态适应性。
    5  农田生态条件下植物残体腐解过程腐解物的能态变化特征
    张春慧 张一平 窦连彬
    1996, 16(2):140-146.
    [摘要](1617) [HTML](0) [PDF 208.53 K](2257)
    摘要:
    用氧弹量熟计法研究了农田生态条件下玉米秸杆腐解过程腐解物的能态变化特征,并探讨了腐解物中不同组分对腐解物能态的影响。结果指出,在试验条件下,玉米秸杆腐解过程腐解物能态呈现波动起伏──趋于稳定2个阶段,其中多以吸能、放能交错的方式迸行,但从整体上看是放能过程。能量活性物质(苯-醇溶性物、水溶性物、纤维素、半纤维素)对腐解前期腐解物能恣变化影响较大;能量非活性物质(木质素、腐殖质等)对维持腐解后期腐解物能态趋于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6  土壤溶液中的砷及其与水稻生长效应的关系
    陈同斌
    1996, 16(2):147-153.
    [摘要](1825) [HTML](0) [PDF 201.78 K](3529)
    摘要:
    通过盆栽试验和土壤中砷的吸附试验,探讨了砷在土壤溶液中的氧化-还原行为和溶解行为,并初步揭示了不同价态砷对水稻毒性差异的机理,以及土壤pH对砷的吸附作用和毒害作用的影响。
    7  紫外线辐射增加对大豆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
    杨志敏 颜景义 郑有飞
    1996, 16(2):154-159.
    [摘要](1806) [HTML](0) [PDF 174.36 K](2520)
    摘要:
    通过模拟南京地区自然光中有效紫外线B和紫外线A辐射,增大辐射剂量对大豆光合作用,生长及生物量形成的影响迸行了研究。3个加强的UV辐射(0.15,0.35,0.70W·m-2)处理均使大豆植株矮化,抑制根、茎、叶的生长及干物质的积累。在3个UV处理中,生物效应以0.70W·m-2处理力最大,0.15W·m-2处理影响最小。UV辐射匀能使大豆叶片光合作用下降。下降幅度随UV辐射强度的增大而增大,本文还对UV影响大豆生长的可能机制进行了探讨。
    8  薜荔榕小蜂出飞节律与光因子的关系
    陈勇 马炜梁 罗光坦
    1996, 16(2):160-166.
    [摘要](1740) [HTML](0) [PDF 177.77 K](2515)
    摘要:
    本文论述薜荔榕小蜂(Wiebesiapumilae)从薜荔(FicusPumila)的隐头花序中出飞的节律和光因子对此节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了光线是小蜂建立昼夜律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清晨漫射迸花序的第一束*光线是节律起始点,在实验条件下,小蜂的节律可以补颠倒,但是节律一旦启动则不再改变.每个隐头花序平均出飞1190只雌蜂,持续8d,以第3天为最多,一天中的出飞高峰9:00前后.
    9  我国水稻迁飞性害虫猖獗成因及其治理对策建议
    汤金仪 胡伯海 王建强
    1996, 16(2):167-173.
    [摘要](2194) [HTML](0) [PDF 233.42 K](3062)
    摘要:
    本文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在阐述我国稻飞虱(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stal),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Horvath))和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Guenee)近10—20年来的发生和危害状况后,分析认为,我国水稻迁飞性害虫的猖獗力害,与初始主源、生产水平和作物坏境及气候异常有很密切的关系。本文还对未来若干年内的发生趋势作了浅析,同时从宏观治理的高度提出一些建没性的控制对策。
    10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林冠结构与冠层辐射研究
    任海 彭少麟 张祝平 张文其
    1996, 16(2):174-179.
    [摘要](1932) [HTML](0) [PDF 203.12 K](3382)
    摘要:
    本文研究了鼎湖山自然保区的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的林冠结构与冠层辐射,结果表明:1.该群落的叶面和指数为17,叶面积指数在水平方向的分布是均一的,但在垂直方向上则是非均匀的,整个群落对光能的截获率力96.3%,其中最上层乔木截获了总入射光强的78.28%,下野乔木及灌草层只截获17.83%,但冠层辐射仍遵循消光定律。2.群落的叶倾角影呐冠层辐射,该群落冠层上部的叶倾角在45°-70°处具有最大分布频率,而中下层则在5°-35°有最大分布频率。高的叶面积指数与时的直立性相关。3.该群落上层乔木枝下高较高,且中上部枝条与树干夹角较小,枝的着叶数较多且枝的着叶长度较长;而下层乔木和灌木枝下高较低,大部分枝条与树干夹角较大,且叶多着生于枝端。这种冠层格局由冠层辐射引起。4.该群落植物叶和枝条的取向在各方向上机会均等。5.群落的叶片从上到下变大,这种格局对森林的能量分配和水分平衡有重要意义。6.该季风常绿阔叶林以林冠为活动面,林冠上层呈多孔体,中下层郁团,对太阳辐射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因而反射率较低,年均仅3.15%。7.植物个体结构与群体结构不同,当一个有良好结构的个体处于密度较大的群体中,将会因适应坏境而改变个体生产结构。
    11  华北落叶松生态适应性的定量分析与评价
    李建国 陈国海 贺庆棠 邵海荣
    1996, 16(2):180-186.
    [摘要](1868) [HTML](0) [PDF 187.44 K](1904)
    摘要:
    本文根据华北落叶松分布和生产力的变化规律,确定了其气候生态指标和效值。根据生态因子间相互作用规律原理,提出了分析与评价华北落叶松生态适应性的数量化指标体系,包括热量指数GTI,水分指数GMI,水热指数GMTI。这一指标体系能够定量评价华北落叶松的生态适应性。本文应用水热指数GMTI对其天然分布区生态适应性等级作了定量划分,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12  单甲脒农药对模型池塘生态系统群落结构的影响
    黄玉瑶 高玉荣 曹宏 任淑智
    1996, 16(2):187-194.
    [摘要](2204) [HTML](0) [PDF 248.47 K](2838)
    摘要:
    在3m×1m×1m(V=3m3)含有底泥的模型池塘生态系统中研究单脒农药对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的影晌。规定实验浓度力0、1.5、3.0、6.0和12.0mg/L,每15d加入1次25%单甲脒农药水剂,连续加入4次,实验进行2个多月。在实验浓度范围内,童甲脒农药对水生生物群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浮游生物比较敏感:加药后头几天内,种类、数量及多样性指数下降,浓度越大,影响越明显;大约1周以后,各处理组浮游生物群落逐步得到恢复,实验后期其数量甚至可超过对照水平,但群落结构发生改变,敏感种类少或消失,耐污种类增加,生物多样性降低。底栖生物比较耐污:处理槽大型水生植物的叶绿素含量有所减少,但其种类和生物量未见明显差异;底栖动物种类、数量也未见明显变化。微生物最耐污,在处理槽水层及沉积物中好氧异养菌数量有所增加,沉积物中厌气菌数量也有增加的趋势。青鱼对单甲脒农药较敏感,在1.5mg/L以下浓度尚能正常存活和繁殖。单甲脒农药水剂明显增加水体氮、磷含量,尤其磷酸盐含量高,使水体氮、磷比例失调,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根据综合指标分析,在规定单甲脒盆酸盐浓度<1.5mg/L的实验条件下,水生生物群落结构未见明显改变.
    13  镜泊湖藻类生长和湖泊富营养化预测初探
    刘鸿雁 徐云麟
    1996, 16(2):195-201.
    [摘要](1770) [HTML](0) [PDF 208.64 K](3312)
    摘要:
    作者在分析了影响镜泊湖藻类生长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镜泊湖藻类生长模型,利用实验数据和有关资料对镜泊湖藻类生长和湖泊富营养化趋势迸行了预测。作者认为:在镜泊湖藻类的生长季节(5—10月),N浓度始终不是主要限制因子;在藻类生长旺盛的7、8两月,P浓度成为主要限制因子;在5、6、9、10四个月中,P浓度和温度均可能成为主要限制因子,但随着P浓度的提高,温度成为主要限制因子,客观上河湖泊富营养化的发展起着遏制作用。通过检验,本文模型的输出能反映镜泊湖藻类生物量随时间变化的一般规律。
    14  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幼体能量转换的初步研究
    张廷军 牛翠娟 孙儒泳
    1996, 16(2):202-207.
    [摘要](2425) [HTML](0) [PDF 188.95 K](2441)
    摘要:
    在突验室内,对中华鳖幼体的能量转换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温度结中华鳖幼体对食物的同化效率无显著影响,但影响总转化效率和生长效率。二者在22℃左右最高,26—32℃温度范围内各温度组之间元显著差异,35℃则显著下降。2)体重与同化效率的关系为:AE=94.186+2.760lgW,而生长效率和总转化效率在各体重组间无显著变化;3)中华鳖幼体能量收支方程为:100A=74R+26G,并认力中华鳖将较多能量(74%)投入代谢,而将较少能量(26%)投入生长是适应其生态习性的缘故。
    15  葡酒红菇的生态学研
    张振核 郑维鹏 伊可儿 李家和 陈雪娇
    1996, 16(2):208-211.
    [摘要](1842) [HTML](0) [PDF 125.17 K](3137)
    摘要:
    本研究通过4年对葡酒红菇生态学的调查观察,掌握葡酒红菇的生态环境,以便人工模拟生态环境,栽培引种葡酒红菇。研究结果表明:葡酒红菇是一种外生菌根菌,在相对稳定的生态坏境条件下,平均温度25—27℃,相对湿度80%-100%,降雨量(土壤含水量)达40%以上,均有红菇发生,而降雨量力其主导生态因子。每年在夏秋高温闷热阵雨之后为发生盛期。发生地以山中下部为多,林间郁团度0.8左右,土壤pH值5.6—7.0,其共生树种以壳斗科为主。
    16  水体中铝(Ⅲ)的化学形态及其生态效应的研究进展
    刘文新 栾兆坤 汤鸿霄
    1996, 16(2):212-220.
    [摘要](1729) [HTML](0) [PDF 297.64 K](2433)
    摘要:
    本文着重论述了水体中各种铝络合物的形成结构、分布特征和转化规律,分析了当前广泛使用的几类定量鉴别方法,阐明某些形态的铝对生物体及人类的毒性作用和生理功能性障碍等生态效应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提出未来研究的重点领域和方法。
    17  单胞藻-卤虫能流实验研究
    周名江 颜天 滕文法 杨纪明
    1996, 16(2):221-224.
    [摘要](1802) [HTML](0) [PDF 622.12 K](1593)
    摘要:
    物流、能流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指标。在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初级生产者—初级消费者—不同级别的次级消费者,在食物链(网)中按不同的转换效率逐级流动,最终构成能量或物质金字塔。所以,在海洋中,海洋生物生产过程实质就是物质、能量在海洋食物链(网)中流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清这种物流、能流过程,尤其是第一环节初级生产者——初级消费者的物质、能量转换效率,对于了解海洋生物生产过程,估计海区海产资源潜力,以及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产资源都具有重要意义。

    主编:傅伯杰

    创刊:198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0933

    国内统一刊号:CN 11-2031/Q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