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4年第14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论文
    • 山楂叶螨、苹果全爪螨及其捕食性天敌生态位的研究─—营养生态位

      1994, 14(1):1-8.

      摘要 (2186) HTML (0) PDF 194.19 K (33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多维营养生态位由红星苹果叶片的10种无机营养元素组成。利用树冠不同部位各营养元素含量和各物种主要活动位点构成的矩阵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建立各物种的多维营养生态位。针对各物种营养生态。位在时间维上的变化,进行了生态位胀缩和中心转移分析。结果表明:(1)主成分分析使10个营养维降为两维规范空间PCⅠ和PCⅡ。PCⅠ代表了综合主成分;PCⅡ代表了不同营养成分的特殊作用。(2)两种叶螨间的营养生态位在生长季中期较相似,而在前后期有较大差别;捕食螨的营养生态位与叶螨的近似,而草蛉、小花蝽的营养生态位与秀线菊蚜的近似。(3)各物种的营养生态位都沿时间维进行胀缩与中心转移。

    • 胶茶人工群落胶带内增热效应的研究

      1994, 14(1):9-15.

      摘要 (1564) HTML (0) PDF 202.31 K (23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研究了西双版纳地区最冷月胶茶人工群落(PRG)与纯橡胶园(RTC)之间的胶带下层热量平衡各分量和小气候因子的差异。结果表明:RTC使土壤释热和地表有效辐射分别减少0.12和0.15MJ/m ̄2d,而净辐射和感热则增加1.6和2.5倍;RTC内空气(1.5m高处)和地面的月平均14:00和最高温度分别提高0.9、1.8℃及2.8、2.6℃。这种增温效应在晴天时更明显。在4O-60cm处有一最大增温层,而地温的增加仅发生在地表层(O-10cm).0.5m高处东北侧橡胶树干0.8cm深日平均温度RTC比PRG高0.6℃。这些结果说明,合理的RTC结构有利于减轻橡胶树低温寒害。

    • 山西省生态农业区域划分的研究

      1994, 14(1):16-23.

      摘要 (1863) HTML (0) PDF 222.23 K (26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根据省级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按照系统工程的原理与方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了分区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系数,然后选择了星座图聚类、判别分析与多维灰色评估3种数学模型,对山西生态农业环境进行了地区分类,大大增强了区划的科学性、准确性与实用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宏观指导山西省生态农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 试论林网在景观中布局的宏观度量与评价

      1994, 14(1):24-31.

      摘要 (2023) HTML (0) PDF 228.95 K (21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通过对林网在景观中布局进行度量与评价而探讨在宏观上确定经营林网主要方向的依据,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研究了适合于度量林网在景观中布局的数量、分布以及成型状况等景观指标─—林网带斑比、优势度、连接度和环度。提出了用由林网建设方案得到的林网结构参数计算林网合理景观指标值和用由调查得到的现有林网结构参数计算现有林网实际景观指标值的方法;讨论了用这两套林网景观指标值对现有林网布局进行评价,在宏观上确定经营林网主要方向的方法。最后,以对吉林省农安县前岗乡林网现状进行度量与评价为例,示范了本文研究结果的应用。

    • 物种多维生态位宽度测度

      1994, 14(1):32-39.

      摘要 (4926) HTML (0) PDF 220.15 K (32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经典的生态位宽度测度式基于物种在单一生态位维上各资源状态的分布比例量,而难以应用于物种在多维生态位空间的宽度测度。本文在n维生态位空间分割为分室的基础上,定义物种生态位宽度为物种在分室上分布与样本在分室的频率分布之间的吻合度。根据最小判别信息统计量,推导出一可基于物种分布比例量也可基于实测值的生态位宽度测度式,并以华南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厚壳桂(Crypto-carya)群落中物种与土壤因子数据为例加以说明,结果表明优势树种具较宽生态位。

    • 不同放牧强度下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无性系分株种群的动调

      1994, 14(1):40-45.

      摘要 (6540) HTML (0) PDF 195.83 K (38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矮嵩草无性系分株和分蘖分别作为其种群的基本单元,对不同放牧强度下种群的动态与调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每分株的分蘖数、叶片数及分株个体地上生物量均增加.分蘖死亡率和叶片死亡率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分蘖死亡率的高峰出现在生长季末,叶片死亡率在生长初期和末期较高,而且都不属于密度制约性的死亡。矮嵩草多重种群结构水平的数量调节是由最外层次(叶片层次)的数量变化引起的,进而影响到较内层次上结构单元的大小和数量。

    • 镉、铅及其相互作用对小白菜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1994, 14(1):46-50.

      摘要 (7130) HTML (0) PDF 162.93 K (53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研究了溶液培养条件下小白菜对镉、铅的吸收积累规律和镉、铅及其相互作用对小白菜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体内镉、铅含量与培养液中镉、铅浓度呈正相关性,镉可降低植物对铅的吸收;镉超过一定浓度后,对叶绿素起破坏作用,并促进抗坏血酸分解,使游离脯氨酸积累,抑制硝酸还原酶活性。含镉的培养液中,由于铅的加入,加强了镉对植物的毒害作用。

    • 嵊县几种主要土壤硒的状况及有效度评价

      1994, 14(1):51-56.

      摘要 (2057) HTML (0) PDF 181.21 K (24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测定了嵊县6种主要类型土壤剖面的全硒,有效硒,粘粒组分中的硒以及表土的有机态硒。土壤全硒变化在65-898μg/kg.有机态硒为8-143μg/kg,约占全硒13%-27%。有效硒(Olsen法浸提)29-153μg/kg,占全硒21%-52%。粘粒中硒含量一般比相应土壤高1.15-10.09倍,影响土壤中硒含量、剖面分布及有效度的因素主要是有机质、粘粒及土壤交换性酸,嵊县不同土壤间硒的有效度变异很大,反映了母质、景观和生物等因素的深刻影响。

    • 长尾雀繁殖生态的研究

      1994, 14(1):57-62.

      摘要 (1996) HTML (0) PDF 141.27 K (28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长尾雀在长白山为留鸟,是典型的的“素食”鸟类,仅在育雏期有很少的动物性食物。繁殖期在筑巢适宜生境1.3对/hm ̄2,冬季在繁殖期相同生境为0.074只/hm ̄2。4月初开始有求偶追逐和争雌行为。5月下旬产卵。孵化期12-13d。6日龄喂雏35次/d,雏鸟在10日龄后体温恒定。育雏期13-14d。9月中旬后幼鸟换成成鸟羽色。

    • 棉田生态系统能流经济阈值的初步研究

      1994, 14(1):63-67.

      摘要 (1917) HTML (0) PDF 129.19 K (24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系统能流经济阈值(EET)为本项研究提出的新概念。它是指系统的初级生产者─—作物向其它亚系统输出能量的允许临界值,由此产生的期望收益最大。系统能流经济阈值是一条仅与作物现存量相关的动态曲线,与其他亚系统无直接关系。本文以未施药棉田为系统,提出能流经济阈值的研究方法为:建立能流动态模型;确定害虫防治代价,计算期望产出;运用计算机仿真语言对作物的能流输出参数进行优化并建立系统能流经济阈值模型。

    • 氮磷对污水净化中藻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1994, 14(1):68-74.

      摘要 (1641) HTML (0) PDF 213.26 K (23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室内模拟生物净化槽中比较研究了氮、磷对污水净化中藻类群落结构和污水净化效果的影响。其结果TN/TP=44.4/7.01mg/L组,藻类种类多样性最高,净生产力最高,污水净化效果也最佳。

    • 池鹭繁殖种群数量、活动规律和生物生产量的研究

      1994, 14(1):75-79.

      摘要 (1886) HTML (0) PDF 130.78 K (22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报道池鹭种群数量变动、种群活动、雏鸟生长和生物生产量。种群活动可划分为迁到期、动情期、繁殖期、同巢鸟活动期、集群活动和迁离期。1990、1991二年繁殖前种群密度分别为1300只/hm ̄2和1401只/hm ̄2,繁殖后增加密度为2087只/hm ̄2和2248只/hm ̄2。雏鸟体重增长曲线方程为:W=286/l+e ̄(-0.0409(t-12.6))1990、1991年繁殖种群的生物生产量分别为197.28914kg/hm ̄2和223.18712kg/hm ̄2。

    • 四种鹭类繁殖生态生物学研究

      1994, 14(1):80-83.

      摘要 (2029) HTML (0) PDF 114.42 K (36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对夜鹭、白鹭、黄嘴白鹭、池鹭混群在同一巢区的繁殖、种间协调及雏鸟生长进行了观察研究,其中黄嘴白鹭为豫南大别山鸟类新纪录,在此繁殖亦为首次发现。几种鹭在巢位、食性、取食活动和习性方面都表现出其混居同一巢地繁殖的种间协调性,符合高斯假说(Gause′shypothesis)。比较4种鹭鸟雏鸟生长过程中各生长参数。其中池鹭虽个体最小,但体重和各部位生长却相对较快。

    • >专论与综述
    • 中国的城市化及其发展趋势

      1994, 14(1):84-89.

      摘要 (4166) HTML (0) PDF 187.03 K (39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的城市化有3个特点:(1)不匀速,城市数目和城市人口长期增长缓慢,近十年来急剧加快;(2)中小城市发展快,而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增长慢。(3)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中国城市化引起的生态问题有:环境污染、供水紧张、地面沉降等。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改善城市环境,也收到了一定效果,但目前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渡期间,城市化高速发展,城市生态问题仍然十分严重。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严格环保立法,制止城市生态状况的进一步恶化。

    • >问题讨论
    • 逻辑斯缔方程在研究原始生物大分子动态及生命起源问题中的应用

      1994, 14(1):90-94.

      摘要 (2419) HTML (0) PDF 161.34 K (25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论证及重新定义逻辑斯缔方程,本文提出和进一步发展了原始生物大分子动态的数学模型.对该模型的4种竞争增长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最有可能的原始生物大分子的发展动态,并由此推导出原始生物圈中较大量存在的只是种类单一的原始生物大分子的结论。对这一结论在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中的意义进行了探讨,指出生命起源初期的生物多样性是很低的,原始生物世界是一个重复序列或重复结构的世界,生物进化是通过不断增加和扩展生态位,使生物多样性不断提高。最后,讨论了生态学的概念和方法在微观水平上应用的理论基础,指出从生态学的角度去进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是一种发展趋势。

    • >研究简报
    • 臭氧对春小麦生长的影响及稀土的防护效应

      1994, 14(1):95-98.

      摘要 (1321) HTML (0) PDF 103.84 K (21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臭氧是一种严重危害植物的大气污染物,虽然目前对臭氧防护的机制尚待研究,但一般防护措施有3种:改变植物的抗性,提高植物的抗胁迫能力;阻挡和分解臭氧;节植物的生理化过程,降低臭氧对植物引起的伤害。本文研究了稀土对春小麦伤害的防护作用,为防护臭氧对植物的伤害提供参考。

    • 两岁朱鹮(Nippon nipon)繁殖生态的研究

      1994, 14(1):99-101.

      摘要 (1547) HTML (0) PDF 96.89 K (23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有关朱鹮繁殖生态的研究,李福来、史东仇曾有报道[1,2]。1991年3月,我们在洋县花园乡瓦坪村,发现一对繁殖的朱鹮,雌鸟环志为左下绿下红,该雌鸟由出生到性成熟,开始繁殖,恰好两年。为此我们对其繁殖生态进行了跟踪观察,以期为人工饲养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 土壤重金属作物效应的区域分异

      1994, 14(1):102-108.

      摘要 (1476) HTML (0) PDF 102.27 K (17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关于土壤重金属的作物效应已有大量报道[1-3]。但关于土壤重金属作物效应区域分异的研究结果,却极少见到报道。由于重金属作物的区域分异研究不仅因其理论性而具重大意义,而且也因它是土壤重金属作物效应区域性指标的划分和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中因地制宜、分区防治的基础,因此,关于土壤重金属作物效应区域分异的研究,在理论上和生产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主编:傅伯杰

创刊:198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0933

国内统一刊号:CN 11-2031/Q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