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傅伯杰
创刊:198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0933
国内统一刊号:CN 11-2031/Q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1985, 5(1):1-6.
摘要:紫茎泽兰于解放前后由缅、越方向传入我国云南南部,目前向北已蔓延到25°33′N地区,向东扩展到广西、贵州境内。其中在早期侵入的滇南地区,早已发展成连片的单优群落,侵占农地,危害牲畜,影响林木生长,广大群众反映十分强烈。 文章提出要消除紫茎泽兰的这种危害,首先应采取严禁毁林开荒,固定耕地,森林采伐迹地要及时更新等预防措施。同时尽快引进泽兰天敌,开展以恢复种群生态平衡为基础的生物防除。应用2、4-D、2、4、5-T百草枯等行之有效的化学防除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至于诸如人工拔除等机械措施,据国内外试验证明一般是无效的。 文章最后着重分析了紫茎泽兰在我国这样的新发展医域,其潜在危害十分广泛,应引起注意。
1985, 5(1):7-14.
摘要:苦豆子茎叶水提取液对小麦幼芽、幼根的生长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水溶液含有苦豆碱,槐定和槐果碱。实验表明,当这些生物碱作用于小麦幼苗时,引起强烈的抑制作用,结果如下:(1)苦豆子水提取液对小麦幼苗的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幼芽的最低抑制浓度为5%,对幼根的最低抑制浓度为0.1%。(2)薄层层析实验表明,水溶液中苦豆碱、槐定和槐果碱为主要抑制成分,它们可被小麦幼根吸收,但不能传入幼芽中。(3)苦豆碱的抑制作用大于槐定和槐果碱。它们的最低抑制浓度分别为8.6×10~(-5) M、2.0×10~(-3)和2.0×10~(-3)至8.1×10~(-4)M。3种生物碱对幼根的抑制作用大于对幼芽的抑制作用。(4)根据含量测定,在相同浓度作用下,苦豆碱在小麦幼根根尖中的含量均比槐定和槐果碱高,表明苦豆碱容易被小麦幼根吸收。同时,苦豆碱的毒性大于槐定和槐果碱。
1985, 5(1):15-27.
摘要:本文通过C_3,C_4和CAM植物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从3个方面阐述了这3种碳同化途径在利用环境资源时的生态学意义——资源分隔: 1.光合途径的空间分异:(1)不同光合类型植物的气候带(水平和垂直带)和地理区域分布;(2)不同光合类型植物在微环境中的分布。 2.光合途径的时间分异。 3.光合途径在资源分隔中的重叠。
1985, 5(1):28-42.
摘要:本文是胶州湾潮间带生态学研究的第二部分。主要研究沧口潮间带的生物群落结构和优势种的数量变动等问题。 该潮间带可分为三个带。(1)高潮带:有两个群落,即圆球鼓窗蟹群落和中国绿螂-双齿围蚕群羝;(2)中潮带:确三个群落,即蓝蛤-日本大眼蟹群落,蛤仔-蓝蛤群落和蛤仔-(?)氏肌蛤群落;(3)低潮带:以蛤仔-滩栖蛇尾群落为主。 本文还对潮间带生物群落合成种类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
1985, 5(1):43-53.
摘要:本文运用简单的概率思考,对两种天敌与一种害虫的捕食行为或拟寄生行为给出互不相容的,相容的,及相互独立的统计描述。对近年来由Hassell、May、Beddington等人为了提供生物防治的理论依据,所提出的天敌与害虫相互作用数学模型中作用率(捕食率,拟寄生率)给以确切的概率涵义。并对两种天敌与一种害虫的不同形式的相互作用,提出5个数学模型,其中有的是改进前人的模型,有的是田间生态系统中常见的,而尚未有人提出过的。文中还分别就随机寻找和非随机寻找两种情况下,将模型参数的变动影响及种群动态的趋势进行了数值模拟。
1985, 5(1):54-63.
摘要: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 Hb.)卵在棉株上的空间分布型,袁锋等(1980)曾用频数分布资料,以负二项分布、Neyman分布、Poisson分布等理论分布公式进行了适合性检验。其结果认为棉铃虫卵的分布型多属负二项分布。本文目的系进一步揭示分布型参数特征及与其生物学特性关系,以探讨它们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意义。
1985, 5(1):64-70.
摘要:田间实际调查和试验结果表明,大螟在江苏苏南地区仅以幼虫态越冬,在不同水稻茬口中各龄幼虫的比例不同;越冬幼虫具有滞育特性,短光照对其有诱导效应。越冬幼虫的耐寒性随虫龄变大而提高,随冬季环境温度下降而增强,并能经受较长时间的过冷却,但不能忍受短暂的体液结冰。
1985, 5(1):71-76.
摘要:黑颈鹤为我国特产珍稀动物,作者于1975和1978至1984年间,对它的越冬生态进行了观察。观察得知,黑颈鹤每年10月中、下旬迁来草海,翌年8月中下旬离去,越冬期为5个月左右。越冬期,有3种不同的集群形式,即家族群、同种集群和混种集群。主要食物为植物。黑颈鹤在草海越冬的数量,已由1975年的35只,增加到1984年的305只。黑颈鹤除在草海越冬外,还发现于威宁东南的普安县,是迄今所知在我国分布最南和最东的纪录。
1985, 5(1):77-85.
摘要:为了了解长江中白鱀豚的分布状况及种群数量,从1978年至1983年1月止,先后9次在长江中、下游(宜昌至南通)的干流进行了白鱀豚的生态考察,并到汉江和鄱阳湖、洞庭湖等水域查访有无白鱀豚活动的情况,依据考察所得资料,对长江白鱀豚群体的数量作了初步剖析。 通过考察,到1983年初为止,中游最上是在湖北枝城,约距长江口1,613公里的江段和下游最下是江苏太仓浏河口距长江口24公里的江段都有白鱀豚的活动。白鱀豚种群约156头,20个群体,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17个江段里,在安庆一黑砂洲南水道约170公里及嘉鱼—王家渡水道约80公里的两个江段里生活着较多的个体。根据雌、雄自鱀豚体长与年龄关系式的速度变化曲线,白鱀豚的个体发育阶段可分为:幼龄期(胎儿—雄性4龄,雌性5龄),壮年期(雄性5龄—12龄,雌性6龄—13龄),成年期(雄性13龄,雌性14龄至20龄)和老年期(20龄以上雌雄个体)4个龄期。白鱀豚种群的年龄结构是一个基部较窄,顶部相对宽的锥体,显然是一个生产较差的种群。 近些年来,由于人类对江河的开发利用,使得白鱀豚种群的补充能力和再生产能力都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分析白鱀豚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1)食物条件的变化;(2)有害渔具对白暨豚的杀伤;(3)航远业务对白暨豚的误伤;(4)群众缺乏保护珍贵动物的知识而残杀白暨豚。提出了白暨豚资源保护的措施。
1985, 5(1):86-92.
摘要:动物种群能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阐明食肉动物与食草动物能量的相互关系,我们于1982年4—10月在青海省门源县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地区,测定了艾虎对食物的消化率和同化率,同时统计其密度,初步估计通过其种群的能量流。 艾虎全年平均摄入干物质为0.125克/克体重/日;摄入总能为0.709大卡/克体重/日,同化能、粪便和尿的排出能分别占其80.18%、14.58%和5.25%。全年摄入能为1.157×10~5大卡/公顷,通过种群能流为0.917×10~5大卡/公顷/年。 上述结果表明,通过艾虎种群的能量流是比较少的。因此,保护艾虎,增加其数量,是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改造的任务之一。
1985, 5(1):93-98.
摘要:本文将近20年来鸟类生长发育的研究状况分4个方面作了概述。首先介绍了雏鸟体重增长的几种模型;其次概括地分析了影响鸟类生长率的几种重要因素以及雏鸟身体结构中,不同部位的生长与发育的关系;最后讨论了控制生长发育的几种假设。
主编:傅伯杰
创刊:198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0933
国内统一刊号:CN 11-2031/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