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第3卷第2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黄土区土壤水分循环特征及其对陆地水分循环的影响
    李玉山
    1983, 3(2):91-101.
    [摘要](7867) [HTML](0) [PDF 681.20 K](3394)
    摘要:
    黄河中游黄土地区一般系指长城以南、秦岭以北、太行山以西、西宁以东地表覆盖有厚层黄土的地区。包括整个黄土高原及南部海拔低于800米的黄土台源及高阶地区。由于这一地区土壤均发育于黄土母质之上,又同属季风区,所以在土壤水分的性质与循环特征上存在很多相似规律性。过去把土壤水分作为一个肥力因素,研究它的状况、移动及其和作物生长的关系,曾有过不少报道(李玉山,1962、1965、1980;杨文治,1981;西北水保所土壤水分组,1977年)。
    2  生态经济区划原则(讨论稿)
    生态学研究中心生态区划组
    1983, 3(2):102-102.
    [摘要](1931) [HTML](0) [PDF 44.83 K](1589)
    摘要:
    生态经济区划在性质上属于功能单元的区划,从区域的功能总体观点出发,根据其自然环境结构和社会经济系统结构及其功能的分异规律,把特定的空间环境划分为不同生态经济单元。进而分析其特性结构与环境质量以及各成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工农业生产与环境质量和人类生活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工矿、交通、农、林、牧、副、渔合理布局与环境保护总体规划提供战略性科学依据。 它可以是一个特定地理环境的生态系统,亦可能是一个流域的包括几个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复合系统,
    3  几种松树外生菌根真菌的研究
    周崇莲 韩桂之 周玉芝 刘忱 张维春 许光辉
    1983, 3(2):103-109.
    [摘要](5206) [HTML](0) [PDF 365.27 K](2825)
    摘要:
    早在1956年前我们曾对松树和柞树的外生菌根真菌进行了分离。当时获得3株菌根真菌的纯培养,经初步鉴定属牛肝菌属(Boletus)、乳菇属(Lactarius)和滑菇属(Hebeloma)。对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幼苗回接试验取得了成功。在樟子松(Pimus sylvestris)幼苗的接种试验中,也获得了较好的结果;菌根化促进了樟子松幼苗的成活(张宪武等,1964)。 1978年以来,我们对外生菌根真菌又进行了研究。从不同林分下采集到能形成菌根的真菌子实体,在无菌条件下用切割组织法以分离菌根真菌,获得了纯培养菌株,根据子实体的特征进行了鉴定(邓叔群,1963)。同时对培养基选择及幼苗接种效果也进行了试验。本文是我们研究的初步结果。
    4  自净废水对鲫鱼肝胰脏及酶活性的影响
    仪垂贵 赵忠宪 滕德兴
    1983, 3(2):110-110.
    [摘要](1783) [HTML](0) [PDF 140.71 K](1513)
    摘要:
    汉沽污水库是一个以储存化工废水为主兼具生物自然净化作用的氧化塘。入库废水具很强的毒性,白鲢鱼、鲤鱼和鲫鱼的24小时半数致死浓度(24TLM)分别为3%、30%和58%;经自然净化作用后,在库区网箱放养的鲫鱼存活率达100%,性腺发育正常生长良好,表明氧化塘具明显的净化效果。为进一步了解已净化的废水对鱼类生理功能的影响,对试验鱼的肝组织结构与生化指标进行了探讨。 1981年、1982年(6—9月份)进行了两次试验,选用体长13.7±1.9厘米,体重28.7±13.7克来源于养殖场的鲫鱼。置于1厘米孔径,容积为1立方米的尼龙网箱,设在出水口附近,水深1.8米左右的库区。
    5  云南松同化器官数量垂直分布的规律
    江洪 林鸿荣
    1983, 3(2):111-118.
    [摘要](1911) [HTML](0) [PDF 412.71 K](1943)
    摘要:
    植物的同化器官一般是指制造和积累有机物质并用于满足植物生长发育需要的叶片(叶束)。它是植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同化器官吸收光能,在叶绿体和酶的作用下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碳水化合物。它的数量的多少决定了植株制造有机物质的能力,直接关系到森林生态系统第一性生产力的高低。因此,研究植物群体和单株同化器官数量垂直分布的规律及其与生长发育的关系,对于建立林冠模型,探讨光合作用数值在林冠中自上而下的变化;确定合理的森林经营经营措施,提高林分的生产力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6  杉木幼林群落生产量的研究
    冯宗炜 陈楚莹
    1983, 3(2):119-130.
    [摘要](4941) [HTML](0) [PDF 487.37 K](3176)
    摘要:
    杉木人工林是我国特有的经营历史较久的人工林群落之一。其经营集约的程度和独特的栽培方式,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长期以来,我国南方山区群众在培养杉木人工林的实践中,就有一种“林粮间作”(或称农林间作)的经验。林粮间作的产生,是山区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认识森林自然生长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林木与林木之间,林木与其它层次的植被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所找到的一种适合经济要求和生产需要的造林形式,它是人工林生态系统的一种特殊类型。
    7  光周期诱导棉铃虫滞育的生化基础
    罗马 郭郛 马世骏
    1983, 3(2):131-140.
    [摘要](2219) [HTML](0) [PDF 667.57 K](2467)
    摘要:
    滞育,是有规律地发生在昆虫的某一世代中某一虫态的一种生理生态特性,是昆虫种群适应不良环境的一种生理过程。由于其重要性而得到了生态学家、生理学家、物候学家们的极大重视。通过大量研究,对环境因素诱导、保持和终止滞育的作用,对激素调节滞育的作用,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肯定了光周期和温度是诱导、保持和终止滞育的主要环境因素,并初步认为不同虫态的滞育是由不同的内分泌链索调节的(郭郛,1979)。
    8  天敌-害虫系统中寻找效应数学模型的研究
    丁岩钦 兰仲雄 陈玉平
    1983, 3(2):141-147.
    [摘要](2448) [HTML](0) [PDF 324.14 K](1695)
    摘要:
    天敌对害虫种群的寻找效应是天敌捕食(或寄生)过程中的一种行为特征,亦有人认为是一个物种的行为特性,寻找效应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对害虫种群的抑制作用的大小,而且亦关系到天敌自身种群在自然界的繁盛程度。上述情况,无论在实验室内的试验中,田间生物防治实践中,或者在自然群落的结构组成与丰盛度的调查中均已得到证实。因此寻找效应在天敌-害虫系统中作用的重要性,近十多年来,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内外生态学工作者的重视。
    9  第三届国际系统及进化生物学会议
    陈思亮
    1983, 3(2):148-148.
    [摘要](2103) [HTML](0) [PDF 81.63 K](1496)
    摘要:
    第三届国际系统及进化生物会议(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Systmatic and EvolutionaryBiology,英文缩写ICSEB)将于1985年7月4—11日在英国布赖顿市萨西克斯大学(Sussex niversity,Brighton)举行。前两届会议都在北美洲举行。上届会议是于1980年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 这次ICSEB会议在性质上与大型专题学术会议有点不同。举行这种会议的目的是把系统学和进化生物学的各个分异学科综合起来。如果成功的话,讨论会与分组会至少能达到在某种程度上打破惯例的界限。传粉生物学家必须同孢粉学家联系;古生物学家必须同生殖生物学家联系:遗传学家必须同进化学家(cladists)联系,共同探讨一些问题。
    10  草间小黑蛛对棉铃虫幼虫的捕食作用及其模拟模型的研究——Ⅲ.模拟模型的进一步研究
    李超
    1983, 3(2):149-155.
    [摘要](1491) [HTML](0) [PDF 299.51 K](1781)
    摘要:
    根据实验室实验的结果,李超等(1982a、b)分别提出了草间小黑蛛-棉铃虫作用系统和草间小黑蛛-棉铃虫-棉蚜作用系统的模拟模型。本文通过大田中进行的笼罩实验结果,进一步完善了功能反应参数的修正方法,使模型的行为更接近于实际情形。在此基础上,对描述草间小黑蛛-棉铃虫-棉蚜作用系统的四种可能的模拟模型的行为,通过数值模拟的结果来进行初步的探讨。
    11  热带十年规划
    陈思亮
    1983, 3(2):156-156.
    [摘要](1438) [HTML](0) [PDF 69.48 K](1723)
    摘要:
    考虑到热带地区对生物学理论的重要性以及热带生物学对人类福利的重要性,建议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建立一项历时十年的规划,即热带十年规划。 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开展热带十年这项工作,从各个生物科学分支的角度看,其目的是增加我们对热带生物学的了解。热带十年规划将由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所属部门以及国家和国际的学术机构共同执行和完成。
    12  温度对高山岭雀能量平衡的影响
    钱国桢 张晓爱 叶启智
    1983, 3(2):157-164.
    [摘要](1940) [HTML](0) [PDF 434.24 K](1712)
    摘要:
    近几十年来已有一系列测定鸟类能量平衡受环境因素影响的研究方法的报告,如Zim-merman(1965),West和Hart(1966),West(1960),Kontogiannis(1968),Ken-deigh(1975),Davis(1955)等人对家麻雀(Passer domesticus)等几种小型鸟类在恒定温度、波动温度及不同日照等条件下所作的实验研究,证明了在实验室中测定温度和光照对能量平衡的影响,并进而计算自然条件下逐月出现的能量平衡的变化是可能的。
    13  农田麻雀繁殖期间的种群动态
    楚国忠 郑光美
    1983, 3(2):165-172.
    [摘要](2260) [HTML](0) [PDF 448.82 K](2262)
    摘要:
    麻雀(Passer montanus)是世界性分布的食谷鸟类,与人类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在城市及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引起重视,是广泛研究的鸟类。关于麻雀的种群特性方面的研究工作,曾涉及生殖力(Sell,1964;Pinowski,1968、1979)、死亡率(Pinowski,1968;Sell,1970)、年龄分布(Pinowski,1968;南疆鸟害调查组,1977)、数量变动(钱国桢,1964;郑光美、黄孝镇,1965;南疆鸟害调查组,1977;Anderson,1978)、幼鸟散布形式(钱国桢,1964;Frantisek,1976)以及成鸟移动(佐野昌南,1973)等方面。
    14  三宝鸟繁殖期领域性的初步研究
    江望高 诸葛阳
    1983, 3(2):173-184.
    [摘要](2322) [HTML](0) [PDF 684.88 K](1891)
    摘要:
    鸟类领域性是鸟类生态学研究中一个引人入胜而又争议颇多的课题(Nice,1941;Hinde,1956)由于对鸟类的领域性与生态因素、种群密度之间关系的深入讨论(Davies,1978;Brown,1969;Wesolowski,1981),使得这一课题已成为鸟类种群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了解各种鸟类的领域性表现和特点,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有一定的意义的。 我国鸟类生态学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鸟类繁殖习性和区系分布等方面,个体行为生态学的研究相对较为薄弱(郑光美,1981),至于对岛类领域性的专门研究尚未见报道。

    主编:傅伯杰

    创刊:1981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0933

    国内统一刊号:CN 11-2031/Q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