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究濒危植物群落优势树种的种间关系,有助于了解优势树种种间资源利用习性及群落演替阶段,可为区域的濒危植物保育和自然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吊罗山片区蝴蝶树所在群落的野外调查数据,利用Shannon和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Levins生态位重叠指数、方差比率法(VR)、χ2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法,对群落内的中、小乔木层和大、中灌木层优势树种生态位和种间联结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不同林层的蝴蝶树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均较大,在群落资源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小乔木层和大灌木层的青梅重要值偏高,而生态位宽度远小于蝴蝶树,分布频度对生态位宽度影响较大。(2)大灌木层优势树种存在生态位重叠种对(188组)最多,中灌木层(137组)最少,更能充分利用群落资源,蝴蝶树在小乔木层存在明显生态位重叠种对(15组)最多,种间竞争激烈。(3)中乔木层优势树种总体呈不显著正联结,而小乔木层和大、中灌木层均呈显著正联结,群落稳定性较高。(4)综合χ2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发现,小乔木层和中灌木层种间正相关占优势,更利于物种共存,但不同林层的绝大部分种对均呈不显著关联,种间关联较松散,各物种分布的独立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