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滨海湿地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及生态功能,围垦开发下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滨海湿地生态受损且大面积丧失。探究自然-人为复合影响下格局演变的关键驱动机制,可以为区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指示。以围垦开发影响剧烈的黄河三角洲为研究区,克服了当前研究中驱动力的时空动态表征以及湿地格局演变的综合驱动时空交互机制研究的不足,研究构建了一套基于土地利用变化轨迹分离自然和人为驱动并表征湿地格局演变的动态驱动过程的方法,为区域尺度有效评估外界干扰对滨海湿地的影响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支持。结果表明:尽管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格局演变的驱动过程轨迹类型多样,但主要受少数类型影响,以单一围垦开发为主。各驱动过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时空交互,伴随围垦、修复、逆向演替过程的发生和转换,新生湿地的淤积及生态系统演替的自然增长过程被阻断,甚至可能对已修复湿地产生负面影响,区域湿地持续减少;人为驱动过程的影响远大于自然驱动过程,人为、自然及自然-人为复合驱动的湿地格局演变面积占比分别为55.5%、26.1%和18.4%。研究结果指示应严格管控部分生境敏感区的滩涂围垦,未来难以避免的滨海开发活动应由陆向海逐步推进,采用与新生湿地淤长方向一致的“滚动开发”模式,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同时,维护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演替的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