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群落是中国西北部干旱区主要分布的植被类型,对防风固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青藏高原北部干旱区也是梭梭群落重要的分布区域,但该区域梭梭群落空间分布特征形成的驱动机制目前缺乏足够的关注。在柴达木盆地梭梭保护区设置了31个调查样地并对梭梭群落特征进行了调查,结合气候因子揭示其空间分布格局形成的驱动因子。结果发现:青藏高原干旱区梭梭群落仅有27种植物,隶属于21属8科,物种组成简单,其中51%的植物属于灌木与半灌木,70%的植物为强旱生和旱生植物,40%的植物为戈壁-蒙古成分。梭梭群落的高度、盖度等数量特征在空间范围内变异大,物种丰富度低,草本层不发达。梭梭群落的数量特征随经度的增加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 < 0.05)。随经度的增加和纬度的降低,群落中幼龄梭梭的数量显著增加,但成熟梭梭的数量显著降低。降水量的增加是形成这些群落空间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研究为保护青藏高原干旱区梭梭群落提供基础数据,也为区域荒漠化和沙漠化合理防治给予科学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