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碳氧平衡估算可以从源头量化区域自然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平衡状态,对实现“双碳”目标,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基于碳氧平衡理论,综合乌鲁木齐市社会经济系统的五种排碳耗氧行为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五种固碳释氧来源,构建碳氧平衡估算模型,分析碳氧平衡状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20年,乌鲁木齐市排碳耗氧量逐年增加,排碳量增加幅度高于耗氧量,排碳量和耗氧量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49%和5.10%,2000—2014年为快速增长阶段,2014—2020年为缓慢增长阶段。排碳耗氧的主要来源是工业消耗和交通运输。(2)2000—2020年,固碳释氧量整体呈略微下降的趋势,固碳量和释氧量的年均变化率为-0.12%。研究期间草地是全市固碳释氧的关键地类,其次是林地,城镇绿地的固碳释氧潜力较大,各生态系统的固碳释氧量变化趋势与各地类面积变化趋势基本吻合。(3)近20年乌鲁木齐市处于碳氧非平衡状态,且不平衡的状态在逐年加剧。碳平衡指数在[-0.61,-0.88],氧平衡指数在[-0.58,-0.83],排碳与固碳之间的压力高于耗氧与释氧之间的压力,自然生态系统固定的CO2和释放的O2不能抵消社会经济系统排放的CO2和消耗的O2。(4)城镇化规模、城市生态状况、能源结构和经济发展是驱动乌鲁木齐市碳氧平衡变化的极重要因素。避免城市无序扩张,构建清洁能源体系和巩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是调节乌鲁木齐市碳氧平衡状态的有效措施。研究结果为乌鲁木齐市“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路径实现提供数据参考和碳氧平衡调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