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对我国完成"双碳目标"具有独特意义,其中森林伐后碳减排,包括木质林产品全生命周期内的碳储和替代减排,是增强林业中长期碳减排能力的重要路径。当前我国森林伐后碳减排研究尚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不利于我国林业国家碳库模型的构建以及更好地指导固碳增汇的森林管理策略。系统回顾了近30余年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森林伐后碳减排方法学的演进动态,总结了碳循环和碳减排模型的核心参数,为推进我国森林伐后碳减排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学术界近30余年涉及方法模型的主要成果如下:①建立并完善了立足于木材采伐国的生产法和简单分解法,以及立足于终端木质林产品消费国的储量变化法和大气流动法两类方法框架;②形成了体系化的碳储计算模型,并在包括发达国家和主要发展中国家取得了大量实测数据和参数积累;③初步完成了替代减排分析模型和基于情景设定的分析框架,并在以欧美国家为主体的部分地区进行了应用。在梳理历史文献的基础上,本研究认为当前存在的方法缺陷包括:第一,既有依靠实测调研获取数据的成本过高,限制了研究国家的深度和广度,尤其导致广大发展中国家研究较为薄弱;第二,当前方法框架在追踪木质林产品贸易流方面较为欠缺,难以形成生命周期链条的上下游国家的有机整合;第三,替代减排基本假设对社会经济规律下的替代考虑较为薄弱,影响其评估结果的客观性。研究认为,首先应加强在既有实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一般规律、形成经验模型,降低发展中国家的数据获取成本;其次应建立一种立足于中间木质林产品生产国的方法框架,并结合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力图整合生命周期上下游国家;最后,引入包括经济学经典的替代弹性和产业关联分析可能是增强替代减排客观性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