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球气候变化是导致全世界两栖动物种群衰退和灭绝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解无尾两栖类在气候异常导致的极端高温下的生理反应特征和相关适应机制,以雄性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为对象,研究该物种在高温刺激(环境温度由22 ℃迅速升至32 ℃)0、6、12、24、48 h后的非特异性免疫活性和能量消耗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与对照组(22 ℃)比较,高温刺激可显著抑制外周血细胞吞噬活性;而脾脏巨噬细胞呼吸爆发在高温刺激下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高温刺激导致血糖含量在第24和48 h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对肝糖原含量无显著影响。处理组精巢ATP含量逐渐升高,并于24和48 h显著高于对照组;处理组Na+-K+-ATPase活性随时间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稳定的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处理组Ca2+-Mg2+-ATPase活性在不同时期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说明,高温刺激可显著抑制中华大蟾蜍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并导致血糖的大量消耗;当面对高温胁迫时,雄性大蟾蜍可能会投入更多的能量来维持性腺的正常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