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小五台山天然青杨种群为试验对象,通过在其分布海拔范围内(1400-1700 m)设置样方的方式研究青杨雌雄群体的平均胸径、密度、性比、大小级结构和空间分布的差异。结果显示:雌株群体的平均胸径在整个海拔梯度上无显著差异,而海拔1700 m处的群体密度显著低于其它海拔;雄株群体的平均胸径在海拔1700 m最大,显著高于其它海拔,而群体密度在各海拔梯度间无显著差异。在海拔1600 m,雌雄群体的平均胸径最接近,同时密度也最接近。从整个海拔范围来看,青杨雌雄个体的比例(雄/雌)为0.80∶1,性比不偏离1∶1(χ 2 = 2.94, P > 0.05)。但在不同海拔梯度上性比有所不同,低海拔性比为0.44,显著偏雌(χ 21400 = 5.91, P < 0.05),而高海拔性比为2.55,显著偏雄(χ 21700 = 6.56, P < 0.05);随着海拔接近1600 m,性比逐渐趋于1∶1(χ 21600 = 0, P > 0.05)。除海拔1700 m为下降型外,青杨雌雄群体的大小级结构在其它海拔主要表现为稳定型。而最稳定群体结构的分布海拔在雌雄群体间不同。在海拔1400 m,雌株群体中Ⅰ级和Ⅱ级植株占群体比例最大;雄株群体Ⅰ级和Ⅱ级植株占群体比例最大的海拔是1600 m。群体空间分布以聚集分布为主,彼此间无明显差异;但群体间聚集强度的变化在海拔梯度上各有不同,主要表现为雌株群体的 PAI 随海拔的升高逐渐增加,而雄株群体的 PAI 则随海拔的升高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了青杨雌雄群体的分布特征沿海拔梯度的变化明显不同,中等海拔区域可能为青杨种群的最适繁衍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