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探讨茶园生态系中植物气味对茶尺蠖成虫行为的影响, 遂以茶园群落中7种常见植物新鲜嫩梢为味源, 设1.5、5.0、7.5、10.0、15.0、20.0 g和30.0 g剂量, 洁净空气为CK1, 用Y型嗅觉仪对茶尺蠖成虫进行的剂量反应结果为: ①剂量为1.5 g时寄主薄荷诱得的成虫数与CK1的差异显著; 随着剂量增加, 其诱得成虫数呈抛物线式递减; 剂量为30.0 g时其诱得成虫数显著小于CK1。② 随着剂量的加大, 寄主迷迭香、茶叶和吸毒草诱得成虫数呈抛物线式递增, 剂量分别为7.5、10.0 g和15.0 g、以及10.0 g时, 3种寄主分别与CK1引诱成虫数的差异显著; 当剂量再加大, 3种寄主皆表现驱避效应, 当剂量为30.0 g时迷迭香诱得成虫数显著小于CK1。③ 当剂量为1.5 g时, 寄主万寿菊呈微弱引诱效应, 当剂量再增加时则呈微弱驱避效应且驱避效应增强, 当剂量为30.0 g时其诱得成虫数显著小于CK1。 ④当剂量为5.0 g时,寄主碰碰香无引诱或驱避效应; 剂量为7.5 g时, 碰碰香呈微弱引诱效应; 当剂量再增加时则呈微弱驱避效应。 ⑤当剂量为5.0、7.5、10.0 g, 非寄主薰衣草未呈现引诱或驱避; 当剂量再增加时则呈驱避效应; 当剂量为30.0 g时其诱得成虫数显著小于CK1。再以正己烷为溶剂, 取新鲜薄荷、万寿菊、茶叶嫩梢榨汁, 汁液浸泡橡皮头24 h以汲取气味, 制成诱芯, 气味以当量计算, 即1.5 g 薄荷/诱芯、0.75 g 薄荷/诱芯、1.5 g万寿菊/诱芯、1.5 g 茶叶/诱芯; 以正己烷浸泡橡皮头24 h作为CK2。诱芯附于土黄色粘板组成诱捕器, 连续7d诱捕第5代成虫, 每日更换色板, 均有较强诱捕效应; 从1.5 g 薄荷/诱芯、CK2、1.5 g万寿菊/诱芯、0.75 g 薄荷/诱芯至1.5 g 茶叶/诱芯, 诱效显著增加; 1.5 g 薄荷/诱芯的诱效显著弱于CK2。在第5代茶尺蠖幼虫期, 取1/6hm2茶园各3个作为诱捕小区, 同样大小的3块茶园作为CK3, 查虫口基数。第5代发蛾盛期, 在每诱捕小区均匀放置5种诱捕器各7只, 连续诱捕7日, 每日更换色板, 第6代幼虫虫口校正下降率30%。由试验结果认为:植物气味有效调节茶尺蠖成虫行为, 薄荷诱效稍强于茶叶, 熏衣草有驱避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