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光合作用关键羧化酶PEPC和RuBPC活性比,并且参照叶片CO2补偿浓度,δ13C值和叶片解剖结构特点来鉴定东北草原区233种植物的C3,或C4光合作用途径。这些植物隶属于144属37科,其中137种为首次鉴定。89种具有C4光合作用途径,隶属于55属17科;144种具有C3光合作用途径,隶属于94属28科。大多数C4种分布在禾本科(Poaceae)、莎草科(Cyperaceae)、苋科(Amaranthaceae)和藜科(Chenopodi-aceae)。苋属(Amaranthus)、地肤属(Kochia)、狗尾草属(Setaria)和虎尾草属(Chloris)中的均为C4植物。C4植物的生境多为干草原和盐碱草地,而C3植物则主要分布于草甸草原和干草原。然而,C4植物对热、干旱和盐环境的适应能力比C3植物强。
光合作用途径; C3植物; C4植物; 东北草原; 生境;
殷立娟,王萍.中国东北草原植物中的C3和C4光合作用途径.生态学报,1997,17(2):11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