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1982—1985年的野外定位调查为依据,定量分析了羊草种群种子生产的三个问题,即成穗率、结实器官性状及种子千粒重与生态条件的关系。放牧影响羊草种群的成穗率,但对籽粒的干物质生产过程有促进作用,停牧以后,即使经过数年割草,种群的种子生产仍有较强的恢复能力,与原放牧地有明显差异。长期割草对羊草种群的整个生殖生长过程均不利,停刈以后,经过数年休闲,种子生产能力仍很低,与原长期割草地几乎没有明显差异。由此反映出对种子生产的影响,长期割草较长期放牧更严重,并且自然恢复的速度缓慢。羊草种群各有性繁殖阶段的性状,均与光、温度和水分有比较密切的联系,但这些联系的密切程度,又因样地具体条件而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