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在基于乌栅土、黄泥土和鳝血白土的三组稻田生态系统设置稻麦两熟和稻稻麦三熟两种熟耕作制度、三种施肥处理(当地肥处理、无肥处理和有机肥处理)的田间试验,以试验小区为稻田生态系统的基本研究单位。在试验的第二轮作周期(1982年10月至1983年10月)内,试验结果表明,收获物对八种主要营养元素移出总量的高低顺序为 Si>N>K>P>Ca>S,Mg>Mn 硅的移出总量为230—650公斤硅/公顷,锰的移出量为1.5—9.5公斤锰/公顷;养分在田间的残留量占作物总吸收量的百分率(残留率)的大小顺序却为 Si,Mn,Ca>Mg,S>K,N,P 三组元素的平均残留率约分别为35%,25%和10%。施肥处理间作物的生物产量存在着差异。后季稻的谷物产量按高低顺序依次为有机肥处理,当地肥处理和无肥处理;其他各季作物则为当地肥,有机肥和无肥处理。一定时期内移出系统的收获物生物量占作物总生物产量的百分数(生物物质开放度)为70—90%,大部分初级生产物被移出系统。对营养元素在稻麦作物的籽粒、秸秆、残茬及根系等四部分的含量作主组元分析后,八营养元素依相互间的相关系数可分为四组:钾;氮和磷;硫和镁;钙、锰和硅。这与按残留率大小对元素所作的分组十分相信。因子分析表明,营养元素随收获物的携出量不仅直接受收获物生物量及其含量的影响,还与稻田土壤的淹水条件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