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水稻盆栽试验,分析了铅在水稻中的迁移积累和不同浓度的铅在各生育期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水稻对铅的吸收和积累因各生育期水稻的生长特性不同而异。根、茎、叶积累铅量最多的时期为拔节期;谷壳和糙米积累铅量最多的时期为结实期。在任何生育期施铅,水稻各器官的铅积累浓度顺序都为根>叶>茎>谷壳>糙米。掇和叶积累的铅量与施铅浓度呈正相关,谷壳和糙米积累的铅量与施铅浓度无关。 施入的铅大部分都积累在土壤中和被吸附在根表面上。铅主要随蒸腾流通过质外体进入导管,以晶体或沉淀的形式存于细胞间隙中或附于细胞壁上。水稻植株各器官的铅积累浓度不随施铅后植株生长天数的增加而增加。 水稻对铅的抗性较强,但在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较高浓度的铅仍会对植株造成一定的伤害,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水稻可通过自身的代谢调节来减轻铅对它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