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米心水青冈-曼青冈群落的地形异质性及其生态影响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Q948

基金项目:


The topography heterogeneity of Fagus engleriana-Cyclobalanopsis oxyodon community in Shennongjia region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文章评论
    摘要:

    地貌单元和地形的局部变化严重制约着光照、温度、水分甚至土壤资源的再分配 ,从而对植被的分布产生影响。以永久性监测样地为基础 ,利用数字高程模型模拟 0 .96 hm2样地的地形表面 ,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分析了米心水青冈 -曼青冈群落的地形异质性状况 ,并结合群落调查的结果探讨了地形因素对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范围内样方的平均坡度在 18.2~ 74 .6°之间。坡向可以分为南坡、西南坡及东南坡 3部分 ,坡度及坡向差异显著。对坡度、坡向等地形因素及群落的物种组成进行半方差分析 ,发现三者的空间异质性尺度分别为 2 85 .8m,2 80 .5 m及 6 .1m。地形因素的变化尺度远大于植被组成的变化 ,说明小尺度下地形因素不是影响群落内种群分布格局的唯一因素。坡度和坡向因子的块金值分别为 2 1.8及 4 98.0 ,说明两者在小尺度下的某些过程不能忽视。植物与地形因素的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的种对地形的适应性不同 ,群落中的 2 4种主要植物可以分为 4个生态种组。因此 ,群落的物种组成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这种影响可以在地形变化中得到反映。

    Abstract:

    Micro-site heterogeneity wa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chanisms of maintaining species diversity in plant community. Topography as a source of heterogeneity did not receive enough attention. In this paper, a terrain surface of 0.96 hm~2. was simulated using Data Elevation Model (DEM) to analysis how landform influences community structure in small scale.The research site was located in Shengnongjia area of Hubei Province (31°19′4″N, 110°29′44″E). This area is at transitional zone from middle to northern subtro...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张谧,熊高明,陈志刚,樊大勇,谢宗强.神农架米心水青冈-曼青冈群落的地形异质性及其生态影响.生态学报,2004,24(12):2686~2692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