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景观生态效应——以肃州绿洲为例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X828

基金项目:


Land use/cover changes and its landscape ecological effects in the middle western Hexi Corridor:A case study of Suzhou oases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文章评论
    摘要:

    近来 ,在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研究中 ,都纷纷结合景观格局变化分析模型来研究其空间结构变化趋势及其生态效应 ,以期为土地持续利用规划设计提供依据。景观格局及其变化既是各种干扰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又影响着区域的生态过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 ,借助 GIS技术 (Arc GIS8.1)和 Fragstas3.3软件 ,基于 1988、2 0 0 0年 L andsat5的 4、3、2 (RGB)波段合成影像解译结果 ,对河西走廊中西段肃州绿洲 L U CC及其景观生态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受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景观类型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耕地主要分布于水系两岸和河流冲积扇 ;草地主要分布于祁连山地及绿洲边缘 ;林地主要分布于河流两岸、祁连山北坡一带 ;戈壁、沙漠广泛分布于绿洲之间 ,景观格局呈现出以戈壁为基质的戈壁、绿洲、沙漠相间分布的态势 ;(2 )各土地利用类型及景观格局指数均发生了重要变化 ,耕地、水域明显增加 ,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点也逐步增加 ,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地呈减少趋势 ,尤其是高覆盖度草地全部消失 ;(3)斑块破碎化程度在减小 ,异质性也在减小 ,但生态环境质量仍在下降 ,表现为大部分草地、林地被开垦为耕地,降低了绿洲维护生态平衡的能力,加大了干旱绿洲业已超负的水资源载荷;(4)景观中斑块优势度在减小,斑块类型在景观中趋势于均匀分布,异质性的减小和均质化发展必然导致景观稳定性的降低;(5)林地和草地边缘效应降低,使其对周围斑块类型的影响相应减小,原有的景观生态功能减弱;相反,水体、盐碱地和裸地边缘效应有所增强,盐碱地和裸地等对景观发展影响的增强则是景观退化的表现。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landscape pattern is often combined with land use/land cover changes to study the tendency of structure changes of land use/land cover and their ecological effects. Therefore, it can provide foundation for the planning and designing of sustainable land use. Landscape pattern is the result of different disturbing factors, which in turn, affects the ecological processes of regions. Suzhou was selected as the study area. It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western Hexi Corridor. Studies on land use/la...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蒙吉军,吴秀芹,李正国.河西走廊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景观生态效应——以肃州绿洲为例.生态学报,2004,24(11):2535~2541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