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了科尔沁沙地 78种植物的繁殖体 (2 3种为种子 ,5 5种为果实 )重量和形状 ,其重量差别很大 ,最小的单粒重不足 0 .1mg,最大的超过 130 mg;形状差异也很大 ,最小的方差不足 0 .0 3,最大的超过 0 .18。综合本研究和以前研究的全部 14 0种植物的研究结果 ,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1计有 2 4种植物繁殖体单粒重小于 1mg并接近圆球形 (方差小于 0 .0 9) ,它们可能具有持久种子库 ;2 1年生植物 (平均方差为 0 .0 70 )与 2年生植物 (平均方差为 0 .12 9)间的形状差异显著 (P<0 .0 5 ) ,2年生植物的繁殖体更加扁、长 ;1年生植物也与多年生草本植物 (平均方差为 0 .10 9)之间形状差异显著 (P<0 .0 5 ) ,多年生草本植物的繁殖体更加扁、长 ;3有 5 5 %的豆科植物、70 %的藜科植物繁殖体接近圆球形 (方差 <0 .0 6 ) ,所有的菊科、萝摩科植物繁殖体都很扁、长 (方差 >0 .0 6 )。豆科植物显著比菊科、禾本科、藜科植物繁殖体的重量大 (P<0 .0 5 ) ;4繁殖体附属物在植物的传播和定居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6种萝摩科植物和3种杨柳科植物具有绢毛,60%的菊科植物具有冠毛,6种植物有翅,8种植物有宿存花柱或宿存花萼,这些植物可能易于被风传播;54%的禾本科植物具芒,减小了传播可能;苍耳、雾冰藜、鹤虱、蒺藜、戟叶滨藜、鬼针草等植物带钩或刺,易于被动物传播;5 11种沙生植物重量居中,其中刺沙蓬、雾水藜具刺、沙蓬、烛台虫实繁殖体呈圆盘形,白草的繁殖体形状细长,东北木蓼、山竹子、小叶锦鸡儿、苦参的繁殖体重量大,这些植物的繁殖体因而不易被风吹动;另外2种植物差巴嗄蒿和乌丹蒿具有种子遇水分泌粘液从而粘沙增重的性能。沙生植物繁殖体的这些形态特征增大了沙生植物发芽和害居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