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会同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素密度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Q143

基金项目:


Carbon density of the Chinese fir plantation ecosystem at Huitong, Hu′nan Province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文章评论
    摘要:

    利用定位观测数据 ,对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素密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不同年龄的杉木枝、叶中碳素密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均表现为冬季 >秋季 >夏季 >春季。叶的碳素密度平均为 0 .5 0 4 4 g C· g- 1 ,变异系数 2 .0 8% ,枝的碳素密度平均为0 .4 4 79g C· g- 1 ,变异系数为 2 .2 5 %。不同层次的叶碳素密度的变化范围在 0 .4 6 12 g C· g- 1 ~ 0 .5 5 2 4 g C· g- 1 之间 ,平均值的大小排列顺序为 :上层叶 >中层叶 >下层叶。不同层次枝条的碳素密度在 0 .3917g C·g- 1~ 0 .4 96 5 g C· g- 1之间 ,平均值的大小次序为 :中层枝 >上层枝 >下层枝。 10年生杉木各器官的碳素密度变化范围为 0 .4 5 2 9g C·g- 1~ 0 .4 972 g C·g- 1 ,11年生的为 0 .4 5 80 g C· g- 1 ~ 0 .5 0 2 2 g C· g- 1 ,14年生的为 0 .4 5 80 g C· g- 1 ~ 0 .5 0 93g C· g- 1 之间 ,变异系数范围为 1.6 8%~8.44%。不同器官的碳素密度按高低排列基本上为树叶>树皮>树根>树干>树枝>球果。随着杉木林年龄的增长,林下植被各组分、死地被物的碳素密度变化规律不明显。同一林分中各层次植物的碳素密度高低排列顺序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10年生和14年生杉木林土壤各层的碳素密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Abstract:

    This study used permanent sampling plots data to investigate the carbon density of a Chinese fir plantation eco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rbon density of branches and leaves of different ages varied with the season in the following order: winter>autumn>summer>spring. The average foliar carbon density was 0.5044 gC·g~(-1) with a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2.08%. The average carbon density for branches was 0.4479 gC·g~(-1) with a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2.25%. The foliar carbon density in the ve...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田大伦,方晰,项文化.湖南会同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素密度.生态学报,2004,24(11):2382~2386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