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保护种群的确定 II.单倍型丰富度模型及在银杏中的应用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Q346,Q948

基金项目:


Identifying populations for priority conservation II. Models based on haplotype richnes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Ginkgo biloba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由于不同种群遗传多样性的不均匀分布以及资金和人力资源等的限制 ,加上经济发展常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矛盾 ,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等需要确定优先保护的种群。确定优先保护种群有 3种途径 :一是以种群遗传变异为依据 ,这一方法常用于指导种质资源收集 ;二是遗传差异为依据 ,如进化显著单元 ;三是以综合考虑种群内遗传变异和遗传差异的遗传贡献率为依据。前两种方法各自考虑了一个方面 ,存在一定缺陷 ,第 3种方法弥补了这种不足 ,但是目前缺少计算遗传贡献率的模型。采用等位基因丰富度参数 ,从种群内遗传变异、种群间遗传变异以及物种水平遗传变异之间的关系出发 ,提出了将种群间遗传变异分配到各种群的模型 ,以及计算各种群遗传贡献的方法。利用获得的 6个银杏种群 cp DNA PCR- RFL P单倍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说明 ,并根据计算结果得出金佛山、妥乐种群位于需要优先保护前列的初步结果。

    Abstract:

    Due to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genetic variation and therefore differences in the significance of populations, limits of fund and human resources, and the contradiction usually occurred between conserv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e had to decide what and where to conserve the threatened species, though all populations should be conserved effectively. Genetic diversity-based methods in germplasm collections and genetic distinctiveness-based methods in identifying evolutionarily significant units (ESUs...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陆慧萍,沈浪,张欣,樊晓霞,陈小勇.优先保护种群的确定 II.单倍型丰富度模型及在银杏中的应用.生态学报,2004,24(10):2312~2316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