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因子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Q149,S157.1

基金项目:


Spatiotemporal variability of the soil erosion and its relations to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n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文章评论
    摘要:

    采用土壤侵蚀模型 L ISEM(L imburg Soil Erosion Model)模拟黄土丘陵沟壑区大南沟小流域 5种土地利用格局下立地尺度上土壤侵蚀量的空间分布 ,从土壤侵蚀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入手 ,研究黄土丘陵小流域立地尺度上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异性及其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 ,立地尺度上平均土壤侵蚀强度以 1975年 >1998年 >退耕格局 ,可见优化土地利用格局 (陡坡农地退耕 )可以有效地降低立地尺度上的土壤侵蚀强度。各种土地利用方案下土壤侵蚀强度的空间变异都很显著 ,相对来说以1975年 <1998年 <退耕格局 ,可见优化土地利用格局可以提高土壤侵蚀的空间变异性 ,降低土壤侵蚀危险的空间聚集度。土壤侵蚀量与降雨呈现显著正相关性 ,相关性以 L U 75 >L U 98>退耕格局 ,可见合理的土地利用格局可以有效地削弱降雨对土壤侵蚀强度的影响。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具有显著影响。从 1975年、1998年到 3种退耕格局 ,陡坡农地退耕还林还草 ,植被覆盖度增加 ,林地 /灌木地、果园 /经济林地、农地和休闲地的平均土壤侵蚀强度都逐渐降低。相关分析表明 ,林地 /灌木地上土壤侵蚀量最小,荒草地相对最严重;果园、休闲地和农地居中。土壤侵蚀强度还存在显著的地形分异。水平凹凸度和相对海拔对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的影响比较显著,而坡向、坡度和垂直凹凸度的影响较小。土壤侵蚀强度以水平凸坡大于水平凹坡、垂直凹坡略大于垂直凸坡、偏南坡大于偏北坡、低海拔大于高海拔。对1975年和1998年土地利用格局来说,土壤侵蚀强度以偏西坡大于偏东坡、陡坡大于缓坡;对3种退耕格局而言则正相反。可见,优化土地利用格局(陡坡农地退耕),可以有效地削弱甚至逆转地形对土壤侵蚀强度的影响。

    Abstract:

    Based on the soil erosion modeling for five land use scenarios consisting of the previous in 1975 (LU75), present in 1998 (LU98), and future land use pattern (i.e. steep-slope-limit, FA) in which cropland areas are restricted slope gradients smaller than 25 (FA25), 20 (FA20) and 15 degree (FA15) using LISEM (Limburg Soil Erosion Model), the degree of spatiaotemporal variability of the soil erosion and the ability of environmental attributes to predict that spatial variability were studied in Da Nangou catch...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邱扬,傅伯杰,王军,陈利顶.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因子.生态学报,2004,24(9):1871~1877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