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放牧家畜排泄物氮转化是草原生态系统氮循环的关键。自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以提高氮利用效率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的的家畜排泄物氮转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放牧家畜排泄物氮的转化研究主要包括 3个方面 :氮的矿化、硝化与反硝化 ,氮的氨化。家畜粪氮矿化速度慢 ,持续时间长 ;尿氮矿化速度快 ,持续时间短。氮矿化与家畜排泄物 C∶ N比、木质素/氮素比、木质素含量和纤维素含量呈负相关关系 ,而与全氮含量和水溶性氮含量呈正相关 ;土壤动物和微生物可以显著促进氮的矿化过程 ;高温和相对干燥、砂质土壤较壤土和粘土有利于氮的矿化。 4~ 4 0℃氮硝化作用与温度呈正相关 ;硝化作用的底物和产物浓度、土壤溶液渗透压和氯化物浓度的增加对硝化作用有强烈的抑制效应 ;p H6 .0~ 8.0条件下硝化作用强度随着土壤p H值的升高而增加 ,而 p H值高于 8.0或低于 6 .0时硝化作用受到抑制 ;硝化作用与土壤氧气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而与土壤含水量呈负相关 ;温暖湿润较干燥炎热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硝化过程的进行。反硝化作用与土壤氧气浓度呈负相关关系 ,而与土壤含水量和可利用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 ;0~ 6 5℃反硝化作用强度随温度升高耐产大,10~35℃条件下温度成为影响反硝化作用的关键因素;反硝化作用在pH<4时受到强烈抑制,6~8时pH值的变化对反硝化作用的影响较小。家畜排泄物氮氨化作用与土壤NH+4浓度、太阳辐射、温度和pH值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土壤pH缓冲能力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除极度干燥外,土壤湿度对氨化作用影响较小;干燥、炎热、多风较湿润、凉爽、少风的天气有利于氮化过程的进行;氮化作用与尿斑和粪斑的植物凋落物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与植物生物量、生长量和植被盖度呈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