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放牧强度下冷蒿种群小尺度空间格局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Q149,Q948

基金项目:


Fine-scale spatial pattern of Artemisia frigida population under different grazing intensities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时间、空间格局的发展和维持及其对种群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中心议题 ,这些问题的核心是观察的尺度怎样影响格局的描述。冷蒿 (Artemisia frigida)种群伴随着典型草原退化演替的各个阶段 ,对其所在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应用 Ripley's K函数以及蒙特卡罗 (Monte Carlo)随机模拟方法 ,定量分析了 4种放牧强度下冷蒿种群在 0~10 0 cm尺度上的空间格局及其随尺度的变化规律 ;研究了放牧对冷蒿种群空间格局的影响以及冷蒿在放牧胁迫下的生态适应对策。并以放牧条件下冷蒿的生活史特征、生态适应对策以及群落内植物种间的相互作用为基础 ,探讨产生和维持这些格局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1放牧对冷蒿种群空间格局有显著影响。同一放牧强度下冷蒿种群在不同尺度 (0~ 10 0 cm)上的空间格局存在显著差异 ;2在 0~ 10 0 cm尺度上 ,无牧、轻牧条件下冷蒿种群的空间格局为聚集分布 ;中牧条件下在 0~ 6 0 cm尺度上冷蒿种群的空间格局为聚集分布 ,而在 6 0~ 10 0 cm尺度上为均匀分布 ;重牧条件下在 0~ 72 cm尺度上冷蒿种群的空间格局为聚集分布,而在72~100cm尺度上为均匀分布,这与其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和种群对放牧压力的生态适应对策密切相关。3 放牧活动的加剧改变了群落中的各种过程,并最终代替群落中的种间竞争过程而成为决定群落内物种分布的主导过程,这为在放牧活动的干预下,退化草原种落演替规律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4 小尺度空间格局的存在验证了传统生态学中群落的平均场假设的不充分性,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具有误导作用。

    Abstract:

    Two fundamental and interconnected themes in ecology are the cre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 and their consequences for population and ecosystem dynamics. Central to these questions is how the scale of observation influences the description of pattern. Artemisia frigida populations are present in every stage of degraded succession of Chinese Inner Mongolia steppe. They have important effects on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but spatial pattern of Artemisia frigida populations a...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刘振国,李镇清.不同放牧强度下冷蒿种群小尺度空间格局.生态学报,2004,24(2):227~234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