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科尔沁沙地草地植被恢复过程不同阶段和不同演替时间的 6个群落类型的取样为对象 ,研究了植被恢复过程群落演替序列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动态特征。结果表明 :演替过程每一群落类型优势种的作用明显 ,具有最大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宽度在演替序列的动态变化较好地对应着种群动态 ,生态位宽度是种群动态的一个间接测度。是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数量表达 ,能够较好地解释群落演替过程种群的环境适应性和资源利用能力。沙米、雾冰藜、狗尾草、差巴嘎蒿、猪毛菜、隐子草分别是演替时间为 1 a、3a、5 a、1 2 a、2 0 a和 30 a群落的优势种群。在群落演替序列较高的生态位重叠是适宜生境斑块化和空间异质性的结果 ,同时也反映了演替序列群落的过渡性质以及群落结构的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