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 GPS定位采取土样 ,标准方法的土样化验、借助 GIS技术 ,应用 Kriging插值方法 ,分析研究了城乡交错带土壤肥力水平变化及其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 ,由于近 2 0 a土地集约化利用和采用秸秆还田等土壤培肥技术 ,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都增加了 ,而速效钾含量因为作物产量增加而施用钾肥不足 ,含量却下降了。各肥力因素情况如下 :1 982年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空间分布情况是 :6~ 1 0g/kg之间的 ,占总面积的 61 .2 3% ;1 0~ 1 2 g/kg之间的 ,占总面积的 35 .1 7% ;1 2~ 1 5 g/kg,占总面积的3.6% ;2 0 0 0年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空间分布情况是 :6~ 1 0 g/kg之间的 ,占总面积的 1 4.35 % ;1 0~ 1 2g/kg之间的 ,占总面积的 33% ;1 2~ 1 5 g/kg之间的 ,占总面积的 32 .43% ;1 5~ 2 0 g/kg之间的 ,占总面积的 1 2 .91 % ;2 0 g/kg以上 ,占总面积的 7.31 %。 1 982年土壤全氮含量及其空间分布情况是 :小于 0 .5 g/kg的 ,占总面积的28.72%;0.5~0.8kg/kg的,占总面积的60.81%;2000年土壤全氮含量及其空间分布情况是,在0,8~1.0kg/kg之间的,占总面积的48.57%;含量在1.0~1.2g/kg之间的,占总面积的28.87%;含量在0.5~0.8g/kg之间的,占总面积的20.67%。1982年土壤碱解氮含量及其空间分布情况是:45~60mg/kg之间的,占总面积的44.11%;60~75mg/kg之间的,占总面积的28.89%;30~45 mg/kg之间的,占总面积的26.35%;2000年土壤碱解氮含量及其空间分布情况是:在60~75mg/kg之间的,占总面积的57.08%,75~90mg/kg之间的,占总面积的33.4%。1982年速效磷含量及其空间分布比较简单,主要分布在5~10mg/kg之间,占总面积的82.34%;2000年速效磷含量及其空间分布主要是在20~30mg/kg之间,占总面积的55.16%;15~20mg/kg之间,占总面积的28.89%。1982年土壤速效钾含量及其空间分布主要是在75~100mg/kg之间,占总面积的52.69%;含量在50~75mg/kg之间,占总面积的36.82%;2000年土壤速效钾含量及其空间分布主要是在50~75mg/kg之间,占总面积的49.98%,含量在75~100mg/kg之间,占总面积的3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