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应用热脉冲式树液流测定系统和自动气象站 1 999年 9月~ 2 0 0 0年 9月的观测资料 ,探讨了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半岛两个桉树人工林树液流通量 (Sap flux density,SFD)的时空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河头和纪家两地桉树林的树液流变化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 ,大约从清晨 7:0 0开始萌动 ,1 2 :0 0以后达到峰值 ,夏季连续 4 d中 (2 0 0 0年 6月 1 5日~ 6月 1 8日 )河头 SFD最大值 44.2 1± 4.5 ml/ (cm2 · h) ,纪家 2 9.2± 7.2 ml/ (cm2· h)。此后 ,SFD逐渐减小 ,一直到日落前后降至最低值。树液流在不同的季节具有不同的昼夜节律性变化规律。两地 SF D值的季节波动节律相似 ,湿季时相对较大。但是河头日平均 SFD值 (2 4 36± 1 1 92 .5 ml/ (cm2 · d) )要比纪家 (1 70 3± 82 4 .5 ml/ (cm2 · d) )高 ,这主要是由于两地土壤质地的差异所导致的。在所选时段内 ,SFD的最大值出现在河头的冬季和纪家的夏季 ,这是由于这两天的大气饱和水气压差 ,太阳辐射和土壤有效持水量都比较高的缘故。在空间上,从形成层到心材,SFD最初有所增加,随后持续减小。整个观测期间两地SFD的极大值均出现在6月中旬,河头为51.53ml/(cm2·h),而纪家为39.85ml/(cm2·h),显然,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主要是土壤质地差异引起的土壤持水量的差异,使得纪家同种桉树人工林SFD值不能达到其极大值。通过SPSS11.0和SAA6.1统计软件对日平均SFD与部分环境因子(包括50,150,250,350cm深度有效土壤持水量、日VPD、日降水量、日均温、日太阳辐射等)相关关系的统计分析表明,土壤有效持水量和饱和水气压差(VPD)等环境因子是决定纪家和河头桉树人工林SFD变化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