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绿洲区芦苇种群构件生物量与地下水埋深关系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Q948,Q948.118

基金项目: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al component biomass of reed population and ground water depth in desert oasis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文章评论
    摘要: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 ,利用 Pearson关联分析法研究了河西荒漠绿洲区不同生境中芦苇种群构件生物量与地下水埋深的关系 ,结果表明 :地下水埋深对芦苇种群的影响明显 ,主要体现在 :在湿地和地下水埋深小于 0 .5 m的生境中 ,芦苇种群表现为高的种群密度、低的种群高度、低的地上生物量和高的地下生物量 ;在地下水埋深为 1 .5 m左右的生境中 ,芦苇种群地上生物量最高 ,生长最旺盛。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 ,垂直根茎生物量对芦苇种群地上生物量的影响加强 ,而水平根茎生物量对芦苇种群生物量的影响呈随机型 ,这可能是造成芦苇种群呈不连续、斑块状分布的主要原因。在地下水埋深 1 .5 m左右的生境中 ,芦苇的垂直根茎对种群生物量影响十分显著 ( P<0 .0 1 ) ;在地下水埋深 1 .5~ 4.0 m的生境中 ,影响显著 ( P<0 .0 5 ) ,但在地下水埋深 4m以上的生境中影响不显著 ,这表明在河西荒漠绿洲区 ,芦苇垂直根茎的最大水力提升高度 4m左右。

    Abstract:

    Reed ( Phragmites communis ), one of the intrazonal plants, is a dominant or constructive species in the wetland communities and widely distributes all over the world. The ground water depth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the formation of reed biomass and its population dynamic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uctural component biomass of reed population and ground water depth was investigated using Pearson correlative analysis in order to reveal how reed responses to changes of ground water depth in the dese...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赵文智,常学礼,李启森,何志斌.荒漠绿洲区芦苇种群构件生物量与地下水埋深关系.生态学报,2003,23(6):1138~1146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