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 0 0 1年 9月至 2 0 0 2年 1月在黑龙江省尚志市帽儿山林场研究了槲寄生 ( Viscum coloratum)的生物学特征及鸟类对其种子的传播。槲寄生寄主共有 9种阔叶树 ,杨树占比例最大 ,达 73.3%。78.0 %的槲寄生个体以杨树为寄主。多数槲寄生着生在杨树主干侧枝 ( 4 3% )和细侧枝 ( 4 2 % )上 ,主干上仅 1 5 %。寄主和槲寄生本身都呈聚集分布。槲寄生有两种色型果实 ,在量度上无明显差异。果实由果皮、果肉和种子构成 ,种子外面包裹一层胶质层。在帽儿山秋、冬季常见的 7种食果实鸟类中 ,只有太平鸟 ( Bombycilla garrulus)在野外觅食槲寄生果实 ,斑鸫 ( Turdus naumanii)在笼养无其它食物时才食 ,其余 5种鸟类拒食。太平鸟在 1 1月以后觅食槲寄生果实频率增大。除槲寄生果实外 ,太平鸟共可食帽儿山常见 1 7种肉质果中的 1 2种。太平鸟在吞食果实后 ,种子外包胶质层随粪便排出 ,形成“种子线”粘在树枝上 ,槲寄生种子被传播到适宜的生境 ,在春天萌根生长。笼养太平鸟时 ,种子在消化道的滞留时间约 1 1 min,这意味着在野外很长的扩散距离。槲寄生和太平鸟之间形成了特定的互利互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