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雀形目鸟类的窝雏数处理实验:检验Lack假说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Q111.2+3

基金项目:


Manipulating brood size experiments of two species passerine birds——Testing Lack's hypothesis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文章评论
    摘要:

    于 1 997~ 1 999年在位于青海省北部的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进行。选择地面筑巢的小云雀 ( Alauda gulgula)和灌丛筑巢的黄嘴朱顶雀 ( Acanthis flavirostris)为代表进行窝雏数处理实验。根据 Lack假说的预报检验 ( 1 )常见窝卵数是否是最大生产力窝卵数 ;( 2 )窝雏数处理对雏鸟质量和亲鸟投入是否产生影响 ;( 3)两种鸟的响应方式是否相同。其结果如下 :1小云雀和黄嘴朱顶雀的常见窝卵数分别是 3和 5枚 ,年间变化不明显 ,用幼鸟出飞率作为生产力 ,两种鸟的扩增窝幼鸟出飞率下降 ,常见窝卵数 (分布频率最高 )等同于最大生产力窝卵数 ;2小云雀的幼鸟的生长参数不随窝雏数的改变而变化 ,而黄嘴朱顶雀有明显变化 ,说明窝雏数处理对后者幼鸟质量有明显影响。 3用递食率作为亲鸟投资指标 ,小云雀亲鸟的递食率随窝雏数的增加而增加 ,但雏期不变 ;而黄嘴朱顶雀递食率不变 ,但雏期延长。 4扩增窝雏数后 ,两种亲鸟表现出不同的响应方式 ,小云雀表现为提高单位时间递食次数 ,而黄嘴朱顶雀延长育幼时间。这两种方式不是通过影响雏鸟质量就是通过影响亲鸟存活率来降低子代和亲代的适合度。结果支持了自然选择将窝卵数调节到亲鸟能喂活最大数量子代的限度,即常见窝卵数就是最大生产力窝卵数的Lack假说。

    Abstract:

    Th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at Haibei Alpine Meadow Ecological Research Station,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in northern Qinghai province from 1997 to 1999. Through experimentally manipulating brood size, the effects of var ious broods on nestling development and adult survival of small skylark (Alaud a gulgula) and twite (Acanthis flavirostris) were analysis to test Lack's hy pothes es. We performed manipulating brood size experiments by adding or removing one, two, or three nestling in sele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张晓爱,赵亮,刘泽华,易现峰.两种雀形目鸟类的窝雏数处理实验:检验Lack假说.生态学报,2003,23(4):657~664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