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坡面土地利用与植被的斑块化镶嵌是人类干扰山区景观异质性的特点。在卧龙湿润高山地区 ,森林砍伐、植被破坏、农业坡耕地与人工林种植是居民区附近土地利用多样化的原因。从样带与生态系统类型尺度上探究土地利用与坡面景观位置对土壤水分与养分的影响 ,利用定量化的方法 ,揭示坡面上土壤质量与土地利用类型、景观位置之间的关系。选取了四种典型的土地利用类型 (灌丛 ,撂荒地 ,坡耕地和人工林 )与 4个坡面位置 (上坡 ,中坡 ,下坡和坡脚 ) ,通过样带采样研究它们之间土壤养分的差异。利用主成分分析(PCA)等多元统计方法来定量化比较不同土地利用与坡位下的土壤质量。结果表明 ,灌丛有着较高的土壤质量指数 (QI)。而人工林与农田的 QI值较低 ,这表明灌丛在坡面上有着“肥力岛屿”效应。不同坡位条件下土壤质量指数 (PI)表明 ,与中坡位和下坡位相比 ,上坡位与坡脚处土壤质量要高。结果说明坡面土壤质量的变化是土地利用方式变化与景观位置分异综合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