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择伐是生态林业持续利用的一种途径 ,即以达到在经济上是可持续的 ,保持稳定的木材产量 ,同时保护生物多样性。择伐对动物多样性的影响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林业持续性研究的一个焦点。择伐因不同地区和不同森林类型以及择伐木的树种、大小、生长状况、分布格局、择伐的强度等不同 ,对不同动物类群的影响可能不同。大多数研究认为 ,在采伐迹地中 ,分布范围广或广适应种的物种多样性或丰富度将增加 ,而适应于原始林的专化种或狭生种的物种多样性或丰富度将下降。在自然干扰频繁的地区 ,择伐对动物多样性影响相对较小。在热带原始林 ,动物多样性受择伐影响大 ,而在温带森林 ,动物多样性受影响小。轻度的择伐对动物多样性影响小 ,因而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协调。采伐时 ,动物的食物树种、枯死木和为动物提供洞穴的树应得到保护。大多数研究仅比较了择伐对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而对择伐对动物多样性影响的生态学机制探讨较少。我国这方面开展的研究较少。未来的研究重点包括了解择伐对动物多样性影响的生态学机理、择伐对动物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过程、非指示类群的影响以及枯死木的生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