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长江大桥对豚类栖息地的影响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Q143

基金项目:


The Impact of Tongling Yangtze Bridge on the Dolphins' Habitats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根据 1 987~ 2 0 0 1年在铜陵江段所进行的 1 8次豚类生态考察 ,统计历年考察记录中 ,在成德洲 -梅埂段 (以下称大桥河段 )工作的天数及观察到的白豚和长江江豚数量 ,分别计算其 SPUE值 (Sightings perunitof effort,以头 /d计 )。并于 1 989、2 0 0 1年 ,在长江水位 8.5 m左右 (吴淞高程 )测定了大桥河段断面 A、B、C、D的深度 (m)及流速 (m/s)。根据汊道最大河宽 (B)、转折角 (α)、曲折率 (S/L)、以及汊道宽长比 (B/S)的变化 ,分析河道与沙洲的变动对白豚和长江江豚栖息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桥建成后 ,河段平面变形小 ,汊道分流比稳定 ,滩槽很少变动 ,流态稳定 ,水势复杂多样 ,仍具备豚类栖息活动必要的水文条件。但铜陵大桥对其上下河道、沙洲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近期和悦洲与成德洲附近的滩槽冲淤明显 ,汇、分流区主流摆动不确定 ,不能形成稳定的水区 ,导致成德洲附近的白豚和长江江豚活动次数明显减少。特别是白豚的活动路线中 (太阳洲→梅埂 )的羊山矶 ,历次考察中未观察到白豚。总而言之 ,白豚在大桥河段的SPUE值降低与其种群急剧下降是一致的,但在梅埂活动的次数下降不明显;长江江豚在局部水域(梅埂、横港)的SPUE值有上升趋势,这些现象可能与近期的河床演变及桥墩挑流有关。

    Abstract:

    The Tongling River Section, with many zigzag river channel and well developed sandbars, is one of the few river sections of the Yangtze River where the Baiji (\%Lipotes vexillifer\%) can be found usually, and Yangtze finless porpoise (\%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asaeorientalis\%) concentrated with relatively high density. However,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and expansion of human activities, especially the construction of anti flood, main dams and bridges, the habitat of the Yangtze dolphins has been fragmen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于道平,唐海滨,汪克来.铜陵长江大桥对豚类栖息地的影响.生态学报,2002,22(12):2079~2084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