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景观恢复过程中景观要素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研究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Q143

基金项目:


Studies on the Dynamics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Landscape Elements in the Forest Landscape Restoration Process in Guandi- shan Forest Region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文章评论
    摘要:

    在 ARC/INFO支持下 ,应用空间趋势面分析法 ,采用统一网格样点取样法 ,通过对关帝山天然次生林区从 1 95 9年到 1 992年 4个时期景观要素空间分布趋势的定量化分析 ,从高度异质和变化的复杂景观中 ,揭示了一些不随时间发生根本变化的森林景观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主要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以海拔、坡向和坡度为主要因素形成的立地条件空间格局和人为干扰的空间格局 ,共同控制着森林景观恢复过程及其空间格局 ;高海拔带上的森林恢复过程主要受立地条件格局的控制 ,景观要素的生态潜力高 ,而较低海拔和沟谷地段的森林恢复过程受人为活动的影响较强 ,景观要素生态潜力较低 ;不同海拔带上 ,坡度和坡向的作用有明显差异 ;总的来说 ,研究范围内随着海拔的降低 ,坡向的作用增强 ,但在低海拔带上由于人为干扰的作用增强 ,植被类型分布格局的变化较复杂 ;坡度对植被类型空间分布的作用以中高海拔带上最强 ,高海拔带上的作用不明显 ,中海拔带上的作用也有所下降 ,而在低海拔带上 ,由于坡度对人为干扰格局的显著作用和坡度对坡向效应的加强 ,出现坡度大森林植被分布多的情况。控制人为干扰的强度和曼延是森林景观恢复和建设规划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Abstract:

    Guandishan Forest region is a typical mountain secondary forest region in North China. All of the original forest has been destroyed by centuries of human activities, especially the clear cutting and man made forest fire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between 1940 and 1945. After that, the forest landscape is totally in a restoration process. Now, the forest landscape is highly heterogeneous and complicated. So it is a challenge to determine if there is any stable pattern or trend of the landscape elements...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郭晋平,张芸香.森林景观恢复过程中景观要素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研究.生态学报,2002,22(12):2021~2029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