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用恒温 (2 4、2 7、3 0和 3 3℃ )和波动温度 (平均 2 6.1℃ ,范围 2 0 .1~ 3 2 .7℃ )孵化虎斑颈槽蛇 (Rhabdophistigrinuslateralis)卵 ,检测热环境对孵化期、孵化成功率和孵出幼体的影响。孵化热环境显著影响孵化期、孵化成功率和胚胎畸形率 ,对孵出幼体性别无显著影响。孵化期随孵化温度升高而缩短 ,2 4、2 7、3 0和 3 3℃的平均孵化期分别为 45 .0、3 2 .7、2 7.3和 2 6.0 d,波动温度的平均孵化期为 3 7.9d。3 3℃孵化成功率最低 (1 6.7% ) ,胚胎畸形率最高 (1 0 0 % )。孵出幼体总性比 (雌性 /雄性 =0 .6)不显著偏离 1 :1。孵出幼体的尾长显示两性异形 ,雄性尾长大于雌性 ;其它被检幼体特征无显著的两性差异。 2 4、2 7和 3 0℃以及波动温度孵出幼体的所有被检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3 3℃孵出幼体的体重和个体大小小于其它热环境中孵出的幼体 ,并特征性地具有较小的躯干、较大的剩余卵黄。 3 3℃中胚胎发育的能耗显著大于其它热环境中胚胎发育的能耗。 3 3℃孵出幼体的灰分含量较低 ,但孵出卵卵壳较重。33℃孵出幼体不能运动;其它热环境中孵出的幼体在跑道上表现良好,这些幼体的不间断运动的最大距离、每分钟运动距离和每分钟停顿次数无显著的差异。结果表明,持续将虎斑颈槽蛇卵暴露在33℃条件下不利于该种胚胎发育并可能对胚胎具有致死性影响,波动温度孵卵有利于拓宽存活孵化温度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