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长白山暗针叶林林隙一般特征和干扰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长白山暗针叶林林隙的线状密度为 2 1 .1 5个 /km,扩展林隙所占的面积比例为 2 9.45 % ,冠空隙所占的面积比例为 1 5 .81 % ;冠空隙的年干扰频率为 0 .2 4% ,干扰轮回期为 41 6.7a左右 ;冠空隙的大小变化在 1 7.9~ 3 40 .3 m2 之间 ,<1 0 0 m2 的冠空隙个数较多 ,冠空隙的平均面积为93 .60 m2 ;扩展林隙的大小变化在 43 .6~ 482 .3 m2 之间 ,5 0~ 2 0 0 m2 之间的扩展林隙个数较多 ,扩展林隙的平均面积为1 74.3 4m2 ;暗针叶林林隙形成的主要方式是风倒 ;在长白山暗针叶林中 ,大多数林隙是由 2~ 6株形成木形成 ,其中由 3株形成木形成的林隙最多 ,单株或 7株以上形成木形成的林隙数量很少 ;在暗针叶林中 ,1 0~ 40 a前这段时间形成的林隙较多 ,特别是 2 0~ 3 0 a期间形成的林隙最多。其它阶段形成的林隙较少 ;暗针叶林的林隙大多是由臭冷杉、落叶松和鱼鳞云杉形成。径级在 1 0~ 3 0 cm之间 ,高度在 2 5~ 3 0m之间的主林层树木形成林隙的可能性最大。暗针叶林林分组成、林隙干扰方式和程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