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要对中国南方广泛分布的毛竹进行了异戊二烯排放的观测和模拟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进行了毛竹异戊二烯排放量的估算 ,并将太湖流域的竹子分布与 O3浓度观测结果进行了比较 ,以期探索毛竹对区域对流层大气化学环境变化的贡献。观测结果表明毛竹是异戊二烯排放潜力较大的植被 ,其值为 1 1 6± 2 3 .4ug.g- 1.h- 1,浙江省 1 996年毛竹的异戊二烯排放量为 0 .75 9Mkg,排放在夏季达到峰值 ,其中 6、7、8三个月的排放量占全年总排放量的 5 8.9%。通过将 O3观测结果与竹林分布比较分析推断 ,农村地区 (临安 )出现的高 O3浓度可能与大面积竹林的异戊二烯排放有关。如果这种假设能够得到证明 ,将为一些农村地区大气高臭氧浓度的形成提供一种理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