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与GIS的海口市景观格局动态演化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Q143

基金项目:


Landscape Dynamic Change Pattern of Haikou City by TM Imagery and GIS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文章评论
    摘要:

    城市地区包括建成区和郊区的农村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地区景观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由于人类活动对景观要素的作用方式、作用程度不同 ,其空间格局的转变模式在不同阶段出现一定程度差异。破碎度和分离度能描述景观破碎程度和景观要素斑块之间距离的变化 ,从而分析景观要素空间结构变化 ,多样性指数能分析景观要素的复杂情况。孔隙度指数能分析景观的尺度效应 ,从而分析不同尺度下景观要素的变化情况 ,能更好地分析景观要素变化的空间结构规律。利用 1 986、1 996和 2 0 0 0年三期 TM遥感图像得到海口市景观变化情况 ,在此期间海口市景观结构变化表现为林地、水体、沙地、农田等自然景观向城市、农村居民点和独立工矿建设用地等人文景观的变化。通过比较 1 986~ 1 996和 1 996~ 2 0 0 0年两个阶段景观要素的空间变化规律可以看出 ,林地在 1 986~ 1 996年期间 ,由于人工林的增加 ,孔隙度指数减小 ;1 996~ 2 0 0 0年 ,林地开发较多 ,斑块趋于分散。水体在 1 986~ 1 996年大面积的水体为主 ,1 996~ 2 0 0 0年以小面积为主。农田在两个阶段变化明显 ,1 986~1996年,农田被城市、工矿建设用地及开发区占用,斑块趋于分散;1996~2000年由于城市开发受到控制,未开发农田被恢复,斑块趋于集中。城市反映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1986年,城市开发较为零乱,斑块较小;1996年,班块趋于集中;2000年有进一步扩张的趋势。农村居民点规模较小,分布一直趋于分散,是一种不集约的用地形式。因此,利用景观生态学的数量方法,能很好地反映城市化过程中人类活动及政策对景观要素的影响,从而研究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及其外围区域景观结构的动态变化过程。

    Abstract:

    Urbanization is perhap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human activities that creats enormous impacts on environment at the local, regional and global scales.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s the urban sprawl and the absorption of adjacent villages into the city. From the 1950s to the 1980s in China there were restrictions on the migration of people from rural to urban areas of the country. These restrictions were due to “the registered permanent residence policy” which in turn limited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in Chin...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田光进,张增祥,张国平,周全斌,赵晓丽.基于遥感与GIS的海口市景观格局动态演化.生态学报,2002,22(7):1028~1034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