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利用新型的投影寻踪回归 ( PPR)统计方法 ,对新疆天山北坡蒿属荒漠草地上观测的 3a草地产量和其它 6个相关生态因子数据 ,进行了多元回归统计分析和 PPR分析 ,建立了 PPR新型牧草增长模型 ,并进而做了产量生态成因机理分析和理论解释。研究结果表明 ,在一般年份下 ,干草产量在不同年代不同季节均随降水量的分配状况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产量分配呈现双峰模式 ;在降水量、积温和光照时数 3个影响产量形成和高低的生态因子中 ,尤以降水量影响最明显 ,是主导生态因子 ,但牧草生长发育状况和增长类型则是水热因子、质地、牧草生态习性和种类组成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建立草地产量增长模型和成因机理分析过程中 ,充分运用 PPR统计方法成功地克服了非正态非线性高维数据点稀疏所造成的“维数祸根”和自动排除了无关因子及人为因素的干扰 ,提高了建模的精度和效能 ,并给出各自变量因子对建模贡献率大小的效果 ,科学地揭示了用其它多元回归统计方法 ,所难以发现的数据内在的结构特征和规律性。进而 ,运用建立的PPR模型 ,较好地估测和拟合实测产量值 ,使模型估产精度达 90 %以上 ,并通过了效果检验和给出了贡献率统计分析。在6个自变量因子中,对牧草产量增长量贡献值最大的是生长时期(T),其次为土壤含水量(SW)、降水量(PR)、气温(AT)和土壤温度(ST),最小为草地类型(GT)值。多年研究结果为合理利用天山草地和深入了解草地生态系统形成机理,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和建模的新方法等。